竊唐 第三十五節︰有了就要生

作者 ︰ 營候鼓

李棟回復道︰「剛從城內出來,我們十分了解知世郎的計劃。」

「他計劃怎樣擊敗我們?」張須陀對這句話很感興趣,忙問道。

李棟起身離座,對張須陀躬身施禮道︰「知世郎剛剛拿下章丘城,此刻志得意滿,又儲有十萬大軍,對張郡丞這二萬人馬犯有輕敵之意。他一定派兵攻打府兵而不會坐視良機流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們既攻打我們大營,我們必先安排好對策。因利導勢,順勢而行,牽住賊軍精銳,使首尾不能相顧。要不了三日,賊軍軍心渙散,銳氣也就沒了。那時再派一支精銳攻城,章丘指日可待。」

李棟再拜道︰「懇請郡丞成全在下的計謀,讓我引軍攻打東門。」

張須陀並不像賈行所說,是性情剛烈有勇無謀的人,而是非常有謀略。只是他的謀略被赫赫戰績掩蓋,不被外人知道。他精通軍事,當然明白李棟說得頭頭是道,條縷清晰,既扼住對方的攻勢,也有應對策略。按他的安排執行,這次大戰必勝無疑。

李棟說攻下章丘要三天時間,他卻不敢輕易答應。二萬精銳府兵的糧食,都是從家中背出來的,只能支撐三日,勉強可以撐到第四日,但那時的府兵就要空月復與賊軍作戰。

現在第一天已經過去,只余下二日,章丘在第三日攻不下必得退兵。那時城內引軍殺出,結局不言自明,一定以慘敗收場。這便是張須陀執意硬攻章丘的主要原因,時不我待啊。

限制府兵長時間作戰的條件,只能張須陀一人知道,卻不能在賬前公議。因賬前還有許多小伙兵,一旦走露了風聲,軍心大敵先不提,知世郎掌握了這個情況,一定龜縮城內堅守不出,不會給府兵任何可趁之機。三天以後府兵退卻,賊軍引軍趁機殺出,張須陀一世英名便要付諸東流。

「二天之內拿下章丘,你有多少勝算?」張須陀問道。

李棟一時語塞,回答不上來了。他看了看賬內諸將,人人眼神里都充滿著期待,感到壓力頓生,責任重大。情況越是這樣,越就要仔細盤算,做到萬無一失才能對待起大家的盼望。

昨天在路上遇到的驢兒拉磨的情景再次浮現眼前。兩塊巨大的磨盤之間夾著糧食,相互轉動把糧食磨碎成面,這里面隱藏著什麼重要條件,自己還沒有發覺?一旦付之行動,此時的一分疏忽,將來兩軍交戰時便會擴大成十倍的損失。損失越大,計劃被否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自己引軍在東門攻城,便是兩只磨盤中的一只,張須陀是另外一只磨盤,章丘就是這兩大磨盤內的糧食,只要力量運用合適章丘必破。

磨盤,磨盤,磨盤……

不覺間李棟從席間起身,在賬前左右徘徊,眉頭蹙成一團,嘴里念念有詞,神情變得恍惚起來。他全身心進入了磨面的環境,對自身所處的真實環境,反倒忽略不見了。

眾人都斂氣屏神,大氣也不敢出,生怕打擾了李棟的思路。張須陀也陷入了沉思,考慮著其他攻勢的有多大勝算。賬內一時間靜悄悄的,好像被孫悟空施了定身法,一動不動。

磨盤……石塊……堅硬如鐵……有了!

不知道在賬內轉了多少圈,李棟冥思苦想,眼前閃出一道奇異的光線,李棟緊緊抓住這個石光電閃般的靈感,一跳老高,喜不自勝道︰「有了!哈哈!有了!有了!」

張君可嘿嘿一笑道︰「有了就要生出來,懷孕幾個月了?」

他這一句插科打諢巧到好處,賬內眾人一听立即放聲大笑。

李棟眉飛色舞,眼放異彩,像小孩子歡呼跳躍起來。片刻間他就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忙收住心頭狂喜道︰「只要章丘城內有賊軍殺出,一定死死咬住他們,拖延他們回城的時間,或盡最大可能消滅有生力量,給賊軍一種震懾。又因雙方同時攻城,賊軍不斷被擾亂,不出三天賊軍軍心必定渙散!」

這便是李棟從磨盤中悟出的道理。鐵一般的存在,無堅不催,無情地從賊軍身上滾滾輾壓。必需盡最大可能消滅出戰的賊軍,給他們以威懾。

張須陀朝左右看了看,道︰「佯裝失敗不可以麼?」

李棟一笑回道︰「不可以。」知世郎的大軍多數是普通百姓不堪生活所苦,才奮而起義的。他們追求的不是在兩軍陣前作戰而死,而是最大可能的活下去,夢想還要活得更滋潤,更有味道。

他們平時根本沒有經歷過大陣仗,一旦府兵神勇無比,但凡有軍出戰,無一活著返城,知世郎的那些役兵心理就臨近崩潰邊緣了。因為出城作戰必死,誰也不敢輕易試水了。

也可以說首戰決定雙方的輸贏!

首戰具有決定全局命運的效果。

因此首戰必勝!

怎麼才能保證首戰萬無一失,這才是最大的難題。

畢竟敵軍有十萬,而府兵才二萬有余,相差懸殊。

張須陀微微一笑道︰「這個難啃的骨頭就由老夫來啃吧。」

李棟听他言語之間很是豪邁,渾不把章丘城內那些屑小細微放在眼角里,不由得十分敬佩。文字首發。心里說道︰危險之際還得靠英勇的人支撐局面。張須陀縱橫隋末十余年,一生幾乎沒有遭遇敗績,這場硬仗由他出頭,勝算就大大保證了。

「郡丞豪邁我等十分佩服!」李棟由衷贊嘆道。

杜伏威等人也好生佩服張須陀,沒有十分的把握,他也不敢這般說話。

此時張須陀年在四十開外,而李棟杜伏威等人都十六歲前後,無形中他們都把張須陀當作心目中的英雄和父親去仿效。士氣頓時高漲起來。

李棟帶著杜伏威等一千兵馬,張須陀又派了三千精銳交給他,由西門拔寨繞過南門,向東門出發。

監近南門附近時,杜伏威指著莽蒼的丘陵地帶,對李棟自豪地說︰「要不了多久,我們就隱藏到這里,從此掌控自己的命運,再不受命于任何人了。將軍仔細考慮下,是不是隨我們隱去,總比在夾縫內生存要好些?」

李棟听了,知道杜伏威去意非常堅決了。嘆道︰「隱藏長城嶺是你杜伏威的命運,卻不是我李棟的最終歸宿。不過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你還有三道難關要過。如果這三道難關過不去,麻煩就大多了。」

長城嶺內的確還有二支山賊出沒,為了生存相互吞拼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李棟幾乎沒有出過章丘城,又是怎麼知道的。最為重要的是,第三道難關又是什麼。杜伏威心中疑慮重重,便提馬與他並行,準備請教于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竊唐最新章節 | 竊唐全文閱讀 | 竊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