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城盡是黃巾軍 第三百零四章,書院落成

作者 ︰ 追雪逍遙01

徐峰又喊上兩個刀盾兵,命令十個槍兵攻擊兩個刀盾兵,兩個刀盾兵頓時一陣慌亂,很快便被打的狼狽不堪。

「面對四周敵人遠超過自己的時候,首先不要慌張,其次,你們兩人不能各自為戰,這樣很容易被人各個擊破。」徐峰說著,讓兩人背靠背持刀站立,徐峰講解道「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團隊協作,雖然你們只有兩個人,但是,只要你們齊心協力,一樣可以讓敵人為難。」

指了指一個刀盾兵的後背,徐峰道「同伴的軟肋就是後背,而你,同樣也是,若是你們背對背合作,則兩人的軟肋都被好好的保護了起來,敵人縱然再多,一時間也難以尋出破綻。」

果然,這一局,雖然兩人還是完敗,形式卻沒之前那麼狼狽。

「在戰場上,我們有兄弟,有袍澤,並不是一個人孤身作戰,掩護同伴,就是掩護自己,能有一個掩護自己後背的兄弟,你們覺得會怎麼樣?徐峰望著眾兵卒大聲問道。

大伙全傻了,從來沒想過,會這樣。

「這只是簡單的合作,若你跟你的同伴心有靈犀,不但可以擊敗比自己更強大的敵人,也可以讓自己不至白白丟掉性命,七十虎衛為何能夠擊退呂布?因為他們靠的就是團隊協作,當然,只是最簡單的協作,接下來的兩個月,每個營,五人一組,訓練團隊合作,記住,我希望你們每個人殺敵之時都有值得自己信賴肯為自己掩護後背的伙伴。」

「鼓掌。」于禁听完率先鼓掌喝彩,徐峰的一番話,讓于禁大有感悟,讓他的練兵之法有了更好的想法。

「主公說的太好了。」

眾人紛紛鼓掌喝彩,自己這主公,還真是與眾不同,這想法。太高明了。

「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你們都能好好活著,不要白白丟了性命。記住,訓練苦一點,沒什麼,要記住,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說完徐峰邁步轉身下了高台。

這句話,再次打動了眾人︰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我希望你們都能好好活著。

望著徐峰遠去的背影,眾人久久未動,心中無比感動。徐峰對百姓好,對自己的將士們更好,誰都不會懷疑這一點。

回到府中,徐峰想了一夜,根據後世了解的特種兵訓練的一些方法加以總結,列了一個綱要,負重越野。單杠,雙桿,沙袋,等等,這些簡單的東西根據當時的條件都可以達成,至于幾個人用木樁訓練協作的訓練之法,徐峰覺得很有用,便也加了上去。

沙袋。單杠,雙桿,負重,這些都比較簡單,交給作坊的那些工匠們,很快便能制作出來。

相信有了今日校場的一番話,張遼于禁等幾個主將都會有所感悟。應該能明白自己的本意,反正日後路還長遠,哪里有不足,到時候再一一加以改正就是。

紙的問題暫時解決。桌椅板凳徐峰本來想的只是自己用著方便,卻沒成想,李匠頭剛做了第一批樣品,便被郭嘉等人哄搶一空,一個個拿著跟寶貝似的,連連贊嘆此物的精妙,甚至排成長隊讓李匠頭多多趕制。

造紙改進之後,瞬間一傳十,十傳百,整個益州大地都得到了消息,當第一批樣品流通到市面之上,瞬間被哄搶一空,蔡侯紙幾百文一張,還不一定能夠買到,那可是有價無市的寶貝,徐峰造的紙,定價不過一百文,即實用,又便宜,也讓牂牁境內的幾大家族得到了實惠,眾人對徐峰深表感激,抵觸情緒瞬間被驚人的收益所取代。

而幕後張羅此事的便是郭嘉郭奉孝,徐峰造的紙,一百文一張,徐峰收七成,這些豪族佔三成,就算如此,那些望族心里也樂開了花,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美差。

雖然造紙的成本比較低廉,但是,一來技術難以普及,二來條件有限,除了軍供免費(黃巾軍內部使用),其余全部被推向了市場,甚至有人專門為此取名為三光紙,一時間,三光紙,四海皆知。

三光紙賣的如火如荼,說日進斗金,絲毫不過,工匠們得了實惠,更是加班加點,晝夜趕工,不但質量大大提高,效率也成倍遞增。

這邊按下不提,徐峰的寒門書院,經過三個多月的忙碌,總算竣工落成。

公元185年八月初七,寒門書院在牂牁郊外的藍山湖畔落成,方圓數十里之遙,鳥語花香,景色醉人,一座座樓閣庭院依山傍水,矗立在山腰之上,這里,絲毫沒有半分的喧囂,雅致舒心,讓人通體舒泰,美景處處,香氣怡人,宛如世外桃源,孩子們在此讀書,根本不會受到半分干擾。

一排排高達三層的樓閣,矗立在花草綠樹之中,格外明顯,處處雕梁畫棟,透著奢華之氣,書院正門,四根石柱,迎風挺立,高聳巍峨,宛如巨人,石柱之上,鐵筆銀鉤雕刻著四句詩;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王侯將相寧有種,

天生我才必有用。

橫匾,四個銅漆大字,寒門書院,落款,水鏡先生。

為了這牌匾,徐峰直接派人請了司馬徽,听說徐峰發明了紙張,又要建立書院,司馬徽很欣慰,當即點頭答應了。

雖然對徐峰率軍作亂很反感,但是,對徐峰對待百姓的種種善舉,司馬徽很滿意,難怪時時刻刻對徐峰,他又恨又愛。

身為氏族,他希望徐峰死,身為心懷天下的文士,他又覺得徐峰做的很多事,值得稱道。

寒門書院,院長,蔡邕,蔡邕雖然不滿,但是他身不由己,自己被徐峰綁到益州,連寶貝女兒都被徐峰‘收買’了,又對徐峰種種出人意料的舉動搞的驚訝莫名的蔡邕,頓時妥協了,身為當世大儒,對政局蔡邕根本不感興趣。

第一批學子,三千人,其中軍中子弟一千多人,其實不用徐峰下令,听說孩子可以免費進書院讀書,誰不樂意,而教習先生,雖然很多氏族文士不屑為之,但是,絲毫難不住郭嘉,郭嘉雖出身豪門,但是幼年卻是極為困苦,所以結交了不少寒門才子,加上郭家族中多有文士,找幾個教書先生,根本不難。

再者,有蔡邕司馬徽兩尊大神的招牌在,很多文士慕名而來,雖然出名的名士很少,但是,教習孩童,足夠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9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滿城盡是黃巾軍最新章節 | 滿城盡是黃巾軍全文閱讀 | 滿城盡是黃巾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