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中仙 第十五章 身死事休斷已往

作者 ︰ 登徙子

雲管家一事雖然疑點重重,但是他的恩情她必須得報,而且他會教自己上能,就目前來講是真,為了能更好地保護雲白還有自己,她需要變強,所以當下他必須听從雲管家之言。♀關于學習篆體一事,鄭莞自知莫王歡是不會教自己了,她也只有去請教雲袖,如果要自己去模索篆體的寫法,一個月肯定不夠。

次日,鄭莞去找了雲袖,見他臉色蒼白,卻十分有神,想來身體是沒什麼大礙。她說明了來意,那個清秀的少年依舊坐在昨日的位置,只淡淡一笑,道了一聲︰「好。」

雲袖年紀不大,卻博古通今,他首先說起文字分類,文字演化一般從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前三乃是象形文字,尤以甲骨為重,大小篆已經具備基本的文字骨架。隸書用筆畫符號破壞了象形字的結月復,成為不象形的象形字,其後字體乃只文字的書寫風格不同,大致不用學習也可辯論。甲骨文之前還存些文字,雖然簡單,于今來說也是不易解讀,但對于文字的興起卻是至關重要,因其文字構造連帶甲骨文可統稱為六書體。篆體乃是緣起十二國時代,當時各國混亂,所用篆體大多不一,後來禾朝一統天下,也統一文字,集各家長短,方成章法、形貌得體的大篆,在禾朝統治的三千年大篆慢慢演變為小篆,禾朝之後便是當今秦朝,立國之初,秦皇因篆體筆畫復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便大興簡化文字,漸而有了嚴謹的結構、筆畫,演變成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篆體是大、小篆的統稱,大篆基本是在禾朝前期使用,而小篆是在禾朝中後期以及秦朝前期文字過渡時期使用。小篆是由大篆省改、簡化而來,在形體筆畫均已省簡。

大致說了文字演變的情況,雲袖最後問道︰「大篆、小篆其實兩者可以相推,不知你要先學哪種?」

鄭莞猜疑不定,她也不知雲管家所寫的是哪種篆體,小篆既是由大篆演化而來,定是比大篆更加完善,雲袖又稱兩處字體可以相推,想到此處,她便知道了答案,道︰「就先學小篆吧。」

雲袖听言提筆,正欲寫下些什麼。

鄭莞想起他那俊逸、沉穩的字跡,道︰「你的字寫得可真好看,我何時才能寫得像你一樣呢?你練了多久?」

雲袖執筆在手,卻未動分毫,他轉過頭來,淡淡一笑,從容寧靜、高雅月兌塵,又讓鄭莞想起那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當下又問︰「是否有句詩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雲袖雖無驚世之貌,但舉止之間氣度不凡,謙傲兼具,此刻他低頭揮毫,筆下篆字連綿而出,他邊寫邊道︰「語出《詩經•衛風•淇奧》。」

鄭莞一听,奧字有雙音,綠竹園口那木牌所寫的她原本以為的「淇奧 o」卻原來是他現在所說的「淇奧y 」,正想著,耳邊又听到雲袖吟道︰「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

鄭莞揚著去看他身後滿園綠意的修竹,在這寒冬里絲毫不減其本色,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野,竹令人韻,而雲袖給人的恰恰也是這種韻味。她輕輕一笑,回眸去看從容揮毫的雲袖,那不正是偏偏少年郎,猗猗竹公子。

他寫完那首淇奧,便以此給鄭莞講解篆體演變成現今簡體的過程,他說話條理清晰、重點顯著,講解得頭頭是道,恐怕就是學堂里的夫子也比不上他,這讓她忽然想起他曾說的那句「平日無事,便只捧書研究」,這里面的辛酸恐怕也沒有人能比得,這些年的清孤,或許就只有書才只伴著他。

鄭莞想到此處的時候,臉上露出些凝重,帶著一絲同情,而雲袖此刻卻停下的講解,走到一旁的躺椅上,執起一旁的《治國策》,道了一句︰「書中自有那黃金屋。」

此話倒像是回應她心中所想,說他以書為樂,可鄭莞在他凝在書上卻有些空虛的目光中還是發現了一絲落寞,那是個驕傲的少年,決計不會被人知道心中的傷悲。

他獨自坐回躺椅,也像是對鄭莞中途開小差的不滿,鄭莞正覺得有些尷尬,忽然肚子咕咕叫了起來,她勉強扯起一道笑容看向他。

他抬手指天,卻不說話。

鄭莞見日已當空,或許他停下來是因為該吃午飯。她回去自是有劉媽做好的飯在等她,卻不知他的飯是如何解決的,便問道︰「你呢?」

他專注在書,未抬一眼,答道︰「自己做。」

隨後,鄭莞起身告辭,回了沉香園。

進了園子後,就听見雲白的哭聲,她的心猛沉了一下,急忙跑進屋內,見劉媽坐在床檐上,正抱著雲白怎麼哄也停不下哭聲。

鄭莞走近,首先接過雲白,隨後瞥見劉媽膝蓋上正一片深色,鄭莞對血色敏感,聞出了血氣,她微一皺眉,關切地道︰「劉媽,你的腿怎麼了?」

劉媽臉色有些發白,道︰「我把小少爺哄睡著後就做飯了,在廚房听到小少爺的哭聲,就急忙跑來摔了一跤。」

「現在感覺怎樣,腿能動嗎?」

劉媽道︰「沒事,就擦破點皮」,正說著,就想站起來,剛一挪開,便跌坐到了床上,額上冷汗直冒。

鄭莞將雲白交到劉媽手中,道︰「我去叫錢大夫吧。♀」

劉媽嘴上依舊說著︰「不用,休息下就好了。」話還未完,鄭莞早已經出了房門。

錢大夫來看過劉媽的腿傷之後,雖說不嚴重,但是傷到了骨頭,至少要在床上躺半個月。

劉媽掙扎著要起來,還說著自己沒事,被鄭莞一眼給頂了回去,便氣餒般垂下了頭,低聲無氣道︰「莞兒,對不起,還要你來照顧我。」

鄭莞瞪了她一眼,將雲白放到她手里,好聲安慰道︰「我可只照顧你幾天,你可要照顧我們姐弟好長一段時間的。」

劉媽听言,臉色的愧疚之色稍微好些,鄭莞又道︰「飯還沒好吧,我去做。」

劉媽一听,立馬著急了起來,道︰「糟了,我出來的時候可沒將灶里的火滅了,不知……」

「放心吧,外邊也聞著什麼焦味,估計火自己熄了。」

「莞兒,真對不起,我只做了飯,菜還沒燒,估計大廚房也沒有飯了……」

「我自己去做就可以了,以前在家經常幫娘親的忙,也會一點。」

鄭莞來了廚房,灶內的火只余下片火紅,沒了氣焰,重新加了些干枝碎葉,小火苗便竄了起來。灶上的菜已經洗淨切好,劉媽也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只差入鍋了。鄭莞以前經常幫娘親做活,菜燒出來能吃對她來說也不是很難,不過味道就不知會如何。

好不容易整了兩個菜出來,只一個青菜、一個蘿卜,自己品嘗了一番,也還不錯。便自己先吃了點,後端到劉媽房里,接過雲白,給劉媽騰出手來吃飯。

劉媽吃著還夸了鄭莞好幾句。劉媽吃完,鄭莞便去收拾廚房,等著回來的時候,看天色也不是很早了,便準備去綠竹園。但雲白在劉媽那兒卻一直哭鬧著,鄭莞一接過來就不哭了。

劉媽嘆口氣道︰「小少爺會認人了呢?」然後又瞅了一眼鄭莞,試探地道︰「莞兒,你能不去雲袖那兒麼?」

鄭莞早先和劉媽說過這一個月要在雲袖那兒學字,劉媽雖沒說什麼,但對于雲袖那克人的傳聞還是有點擔憂。鄭莞既知劉媽是擔憂自己,也不去理會他那頑固的思想,只道︰「劉媽,我不在乎外人怎麼看的,雲袖少爺是個正直的人。」

劉媽心中雖然未將鄭莞列入小姐的範圍,但是平時對她還是挺恭敬的,此刻見鄭莞堅持,也沒什麼好說的。

鄭莞將雲白哄睡著了之後,便將他交給劉媽,去了綠竹園。

到了綠竹園,雲袖已在屋內,坐桌旁,一手中依舊拿著那本《治國策》,桌上一盆豆腐,一碗飯。♀碗里那飯團一塊看上去硬硬的,合著菜全無熱氣,不知這雲袖吃了多久。

鄭莞走進屋里,入射進屋的陽光暗了一暗,雲袖注意到有人進來,抬眼一笑,道︰「你且稍等等。」

鄭莞笑道︰「你慢慢吃完再說,我不急的。」

雲袖快速扒了幾口飯,眼楮卻依舊盯著那書本,鄭莞覺察到他那眉頭不自覺的一皺,然後瞥了一眼那看上去有點硬的飯,隨後就放下的筷子,收拾起了碗筷,對鄭莞道︰「我去放了碗筷。」

綠竹園的小廚房在正屋邊上的**小屋里。雲袖從小廚房出來之後,邊走邊道︰「有本篆體的字帖,我進去找找。」

鄭莞走到屋個,清風吹過,冬日的午後也有淡淡的溫暖,她看了眼那開著了小廚房的門,忽然有些好奇,便走了過去,里面的情景卻讓她吃了一驚,里面亂成一團,那碗似是好幾頓沒洗了,先前被雲袖拿進來的碗就擺在灶台上,她走到灶前,卻並無感覺到半分熱意,往灶口里一探,烏黑一片,也無溫度,鍋內還有一些豆腐,灶邊的小罐里面,還裝著些飯,看上去冷硬。原來他並沒有做飯,想來今天吃的是前幾日的剩飯冷菜,怪不得他會皺眉,吃成這樣,也怪不得他消瘦成那樣。

看到這一切鄭莞除了驚訝還是驚訝,看上去淡雅的一個人原來也會有這樣相反了一面,畢竟是生活在塵世的人,她心中一嘆,隨即想到他剛才皺眉的表情,想來定是沒有吃飽,于是便去生火熱菜。又開始收拾起了廚房,待到那灶內的豆腐冒出了熱泡,她轉身去盛的時候,卻發現雲袖正站立在門口,淡淡看著他。

鄭莞見到他,嘴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她窺破了一個謙謙君子的隱秘,莫名的覺得尷尬,而對方卻一臉微笑如舊,她很快便為自己找一個說法︰「雲大哥教我識字,鄭莞無以為報,希望能幫雲大哥做些事情。」

雲袖走了進來,道了一聲,「好。」隨即但坐到了鄭莞則擦過的凳子上,看著那冒著熱氣的灶台。

鄭莞嘴角一抽,感慨他居然如此平靜,而自己倒像是做了什麼壞事的,不禁暗自嘀咕了幾句,而他坐在那兒是什麼意思?還對著她笑,似乎在說︰你說要做些事情,現在你做的是幫了做飯,那就把飯端上來吧。

鄭莞退了退心中的胡思亂想,將鍋內的豆腐盛了出來,擺到一邊,倒扣上碗。然後將又硬又冷的飯塊放入鍋中,加了水,做成泡飯。不一會,那鍋中的泡飯也熱開了,她盛到一個大木碗里,端著放在桌上。

雲袖拿起一旁的筷子吃了起來。雖吃得津津有味,卻極為溫雅。鄭莞看在眼中,她只全無想法,靜靜出了房門。

不一會兒,雲袖吃飽了,便出了門來,見小丫頭正坐在樹陰中,認真看著那本自己放在桌上的字帖。

雲袖自躺到那躺椅上,半閉著眼,微微搖晃起來。吱呀吱呀的聲音有節奏地散開,卻未影響這其中的寧靜。

「人死後有何特別俗禮?」鄭莞抬想頭來出聲問道,聲音帶著沉悶。

吱呀聲停了下來,那躺著的少年站起,脊背挺直,走至桌前,先研墨後提筆,寫下一段篆體,道︰「此中之字,字貼中皆有,譯出來。」

鄭莞看著手中的字貼,那是本簡體字和篆體對照的字帖,但在其中要早出這些字,卻是有些難度。因為篆體線曲,形狀如畫,+激情小說

雲袖寫完字,便坐回了躺椅,自顧自地看書去了。

直至日色西斜,鄭莞才完成翻譯大事,卻見雲袖寫的是這樣的內容︰「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

她有些不解,他的聲音適時傳來︰「莊子乃上古賢人,此乃《至樂》一篇。」

鄭莞抬頭去看他,他說著話,眼神卻依舊盯著書本,這其中的意思她自是能看明白個**,只是她卻不是賢人,哪能將生死之事當作四時而待。先前她如此發問雲袖,乃是想起明日便是母親去後的第七日,對于喪葬習俗,她一介女娃是不懂的,但雲袖能以此相勸,既達安慰之目的又能促起學習,當真是有心思了,讓她微微有點感動。

她輕嘆一聲,心中似乎舒展了些,問道︰「你信輪回否?」

雲袖抬眼,迎上那烏亮卻又略略哀傷的目光,他嘆道︰「信。」

「那你下輩子想做什麼?」

「沒想好……」

「我想做男子。或許那樣我就能更好的保護親人。」她這話說到最後,盡是悲戚。在鄭莞心中,她曾想過,若是自己是個男的,那或許當初自己和娘親就不會被大伯趕出來,她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卻明白這個世界上會有許多不公平的事情,有很多時候,男子比女子尊貴。她想起街頭那每夜燈火通明的紅樓,一次午後,她偶然和娘親經過,听到那倚在窗口的女子嘆著「亂世人命如草芥,風火過後根不盡,可嘆桃花飄零不如草,只是無根萍!」她不明白當時娘親為何捂住自己的眼楮,但是她聞到了令人作嘔的血氣,還有那一聲悶響,那時她想起那些被自己打破的碗都是碎裂了一地,那個女子定是如碗一樣了碎了吧,尤其是她的那顆心。從此,她知道那紅樓不是個好去處,卻不知為何只有男人進去,不知為何那些女子為何不出來,不知面對男人時笑靨如花的女子在寂靜時為何悲戚落淚?但最後她明白了,如果那個女子是個男子的話,至少她不用嘆息著桃花飄零不如草,嘆息著女子的性命在亂世中更加不值錢。

想到此處,鄭莞不禁止又嘆了一聲,「人死後還存些什麼呢?」

雲袖眸色微深,道「既是死了,此世便已休,能剩幾何?既信輪回,便入輪回。太多牽掛,只累了自己。」

他語氣淡淡,似是看破紅塵,但鄭莞听出他語義繾綣,安慰著她,卻也是安慰著他自己,她月兌口問道︰「若是你,可以放下麼?」

他良久未答,隨後又獨自呢喃︰「我是不能放下。」

鄭莞定定望著他,這一刻,他不像一個十一二的少年,卻像是歷經百年滄桑的垂暮老者,對立夕陽暗自憶往。

見天色已晚,雲袖又神思恍惚,鄭莞便自行離去。回了綠竹園,又听得雲白哭鬧不已,進劉媽的房間一看,劉媽坐在床上,搖晃著在哄,一見鄭莞,劉媽便道︰「小少爺下午醒後便一直哭鬧,怎麼也停不下來。」

鄭莞接了過來,抱著他在屋內繞了幾圈,雲白便安靜了下來,兩小眼珠直看著鄭莞。

劉媽嘆道︰「小少爺就喜歡你,一刻也離不開啊。」

鄭莞微微一笑,心中覺得甚是滿足,在身邊的雲白,讓她感覺到自己活在人世是有目標的。「小白雲,要乖乖的,姐姐給你弄吃的。」她小聲對著雲白逗說著。

隨後將雲白送到劉媽身邊,興許是听懂了姐姐的話,這會兒,他便沒再哭了。

鄭莞進了廚房,先做了雲白的吃食,沒有女乃水喂,就只能做米糊,加些石蜜,放進溫盤里,一次做的量可以吃上一天,不過只能保溫半天。準備了雲白的吃食後,又做了自己和劉媽的飯菜。飯罷之後,又開始煎自己的藥還有雲白所要用的藥。

收拾好一切之後,鄭莞將雲白抱上,便出了劉媽的門,隱約聞道劉媽在嘆息,似是在一個人說著什麼︰「初六……在……懂事……好」什麼的。

鄭莞鼻子一酸,雖然沒听清楚,但卻知道劉媽話中的意思,她是說母親已經去世六天了,說好是個懂事的孩子,說要是母親還在該是多好的事情。她都明白,但只能不去听,雲袖說得對,娘親的這一生已經了結,她雖不能鼓盆而歌,但也不會執著傷痛,因為她有許多事情要做,無暇追尋已經不可挽回的過去。就像是知道娘親死後,應該會有許多喪葬習俗要做,可是她不懂,也不想去明問,因為即使她全部知道,她也不想去做也無能力去做,做得再多也是無法挽回,況在這山莊之中,越多事便越難過。身死事休,她只當這是最後一次當這年幼的稚童,還未及時被鎖進世俗枷鎖之中,以此為自己不倫類的舉動找到個借口。

她抬頭看了眼無月的天空,嘆著︰「娘親,莞兒不去祭拜您了,因為您一直在我心中。」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塵中仙最新章節 | 塵中仙全文閱讀 | 塵中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