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醫衛 第225章 波斯酒館

作者 ︰ 胖大海

「朱壽,這邊兒,快過來,撿到一個迷路的小姑娘,發揮你京城萬事通的機會到了!」張陽招呼著朱壽往這邊走,夏彤還在為張陽說她是「迷路的小姑娘」而有些生氣的時候,就這樣毫無準備地跟朱厚照打了個照面……

「啊?!」「咦!」

兩人不約而同地驚嘆了一聲,並瞪大了眼楮。

雖然說一年也見不了幾次,但是夏彤和朱厚照畢竟也算是正牌的夫妻,自然不至于連彼此的相貌都不知道,雖然這會兒夏彤一副宮女打扮,而朱厚照也只是一副富家少爺的打扮,但是他倆還是第一眼,第一時間就立刻認出了對方。

只是夏彤都有些記不清上次見到朱厚照是什麼時候了,是新年時候的大朝會?還是他大宴群臣的時候?抑或是哪次在御花園中不經意地相逢?!夏彤這會兒當然沒有時間去考慮這種事情了。

雖然夏彤總是希望能夠多看到朱厚照,能夠盡到一國皇後的本分,雖然不太表現出來,可是她的內心中除了那點小害怕,對于朱厚照還是有些小幽怨和小期盼的……即使是偷偷出宮來,她也是抱著能夠偷偷看到朱厚照到底在干些什麼事情的心態的。

但是夏彤卻絕對沒有想過在此時,在自己如此狼狽,就這樣與朱厚照不期而遇,而且……而且自己的手還被拉在另外一個男人的手里!!

一國皇後,在皇帝面前,公然與另一個陌生男子手拉手,夏彤想到這兒,幾乎要暈厥過去了。

她甚至都忘了要將手從張陽的手中掙月兌出來……

「咦?難道你們倆認識?」張陽絲毫沒有當著人家丈夫面拉著人妻的手的覺悟,看著兩人同時出現的驚訝表情,還有些高興。

「呃……那個……這是我……我表妹!」劉芸就跟在自己後面,朱厚照哪里能說其實朕是皇帝,這位被張愛卿牽著手,還有害羞的姑娘是朕的皇後,趕緊急中生智地給夏彤杜撰了一個身份。♀

「吆?!這還真是巧啊?原來小小姐是小朱子的表妹啊,那就好辦了。既然如此,那小小姐也就不必急著回家了,干脆跟我們一起去逛街市吧,之後再讓小朱子把你送回家。對了,還忘記問小小姐你的名字呢。」張陽仍然很沒有自覺地沒有放開皇後陛下的小手兒,轉而繼續「搭訕」。

「啊?我叫夏……啊!不,我叫杏兒……」夏彤突然想起了桃子出宮的時候給自己的囑咐,讓自己不要泄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剛剛說出自己的姓氏,便趕緊改口……

「哦,叫夏小杏是吧,不錯的名字,你家人知道你跑出來玩了嗎?」張陽繼續問道。

「啊?那個……」夏彤偷偷看了朱厚照一眼,原本是不知道,但現在肯定是知道了,于是便微微地點了點頭。

「嗯,那就放心了,走走走,午飯還沒吃吧?我們先去吃飯,然後再去各個街市逛一逛……來,我給大家都介紹介紹,這個大姐姐是劉芸,脾氣最好,這個姐姐是白芷,嗯,別看她這樣子,其實心地很善良,這個是鈴兒姐姐,她可是武功高強哦,要是一會兒踫上壞人,第一時間找她求助,這個小姐姐是白蘇兒,一會兒你就跟著她一起,你們倆年紀差不多,估計很快就熟了。這位是夏小杏,是朱壽這小子的表妹,好了大家都認識了吧?走了走了,朱壽,你還愣著干嘛,趕緊招呼好你表妹。今天朱壽這小子可著實贏了不少銀子,大家一會兒想要什麼禮物,可都別跟他客氣!」張陽很熱情地給大家做了介紹,然後根本不容夏彤回答,招呼白蘇兒過來,將夏彤的手交到蘇兒的手里便轉身前行……

「呵呵,張大哥就這德性,你認識他以後,逐漸就習慣了。」喬鈴兒看出了夏彤有些不知所措,不過她似乎很喜歡這個有些小小的人兒,也上前拉起了夏彤的手。

「小杏兒你好,我是蘇兒,很高興認識你……」白蘇兒也很熱情地跟夏彤打招呼,而一旁的劉芸和白芷也都溫和地笑著跟夏彤說了兩句話。♀

原本還有些不知所措的夏彤,很不情願地被張陽拉入了逛街隊伍的她,也逐漸安下心來,除了不時偷看一眼一旁的朱厚照,夏彤似乎很快就融入了這個氣氛和諧的小隊伍,也開始露出大大的笑臉,並把回宮的事兒給忘到了腦後……

…………

大明如今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特別是自弘治朝的平穩發展之後,到了正德這會兒,更是有些蒸蒸日上的感覺,各行各業都有一種生機勃勃的味道,所有的人似乎都在期待著更好的明天,每個人的表情都洋溢著一種充滿著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的味道。

這讓張陽想起了經濟危機之前的美利堅。

和故元大都一樣,明北京也是天下商貨匯聚之地,而如今的北京城,人口數量也已經接近百萬人,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大城,走在如今北京城寬闊的青石板路上,看著如織的人流,川流不息的車馬,張陽恍如又回到了後世的紐約第五大道,只不過第五大道的那些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換成了古色古香的樓台亭閣……

萬歷中,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達北京,其《札記》雲︰「從水路進北京城或出北京城都要經過運河,運河是為運送貨物的船只進入北京而建造的。他們說有上萬條船從事這種商業,它們全都來自江西、浙江、南京、湖廣和山東五省。」

清查慎行《人海記》雲︰「永樂初,北京四門、鐘鼓樓等處,各蓋鋪房、店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貨,總謂之廊房。」

這樣的廊坊就類似于我們如今的門市房,是沿街而建的商家店鋪。

萬歷時,宛平縣有廊房801間半,其中店房16間半,召商居貨。

據明沈榜《宛署雜記》記載︰萬歷十年(1582年)「宛平、大興二縣原編一百三十二行」。

其中本多利厚如典當行、布行、雜糧行等計100行,本小利微如網邊行、雜菜行、豆腐行、裁縫行等計32行。

其他還有眾多肩挑手提的賣餅、賣菜等商販……如今正德年間的商鋪雖然還沒有萬歷十年那麼多,但也已經相差不遠,形成規模了。

發展的商業經濟不但促成眾多商業鋪行的形成,而且也使北京內外城產生繁華的集市和專業市場,內城的商業市場多屬日期、地點固定的集市。

據《帝京景物略》記載︰北京內城著名的商業區有大明門前之朝前市、東華門外燈市、城隍廟市、土地廟市。

而張陽他們幾個這會兒正準備去東華門外的城隍廟市。

這城隍廟市列肆三里,出售古今圖書、商周銅器、秦漢銅鏡、唐宋書畫和珠寶、象牙、美玉、綾錦,還有來自海外的各種商品。

在這里進行貿易的不但有來自全國南北的豪商巨賈,還有不少來自西域、甚至波斯等地的外國商人。

黃景昉《城隍廟市》詩雲︰「黃金百如意,但向燕市趨。燕市何所有?燕市何所無!大寮青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朝錦醫衛最新章節 | 明朝錦醫衛全文閱讀 | 明朝錦醫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