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 第十二章

作者 ︰ 樊榮強

語速節奏與發聲練習

一、語速節奏練習。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

在演講中表情達意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對語速進行控制和變化,正常的演講,演講者可以將語速控制在每分鐘200字左右。但對于很多演說者來說這樣的語速並不是容易把握的,演講台上還是時常出現過快或過慢的情況。語速過快容易讓听眾無法從中發現重點所在,也常常給人一種緊張感;語速過慢,又容易讓听眾覺得演講者過于怯場或拖沓,也往往導致听眾激情缺失。

通常來說,初次登台演講者最易犯下語速過快的錯誤,從始至終,沒有起伏,一個調子,一個速度,就像放鞭炮般 里啪啦,即使中途察覺到自己語速過快,也只是暫時的在提醒中才能稍微變得平坦一些。培養演講語速的急緩有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需要長時間的練習。

演講的速率有快速、中速、慢速之分,語速的不同主要受到內容、環境、心理情緒、修辭手法等因素的影響,例如︰快速適合于歡快,緊急命令,行動迅速,熱烈爭執、驚懼,憤恨,歡暢,興奮的情景下;中速適合于排比,反問,反語,疊聲等不太重要的句段中;慢速適合于敘述感情變化不大,感情平靜的一般性說明。演講者盡量保證演講語速的緩急適度,堅持「快而不亂,慢而不拖,快中有慢,慢中有快,張弛自然,錯落有致」的原則,如此才能夠將語言的清晰度和節奏感顯示出來,讓演講充滿音樂美。畢竟,長時間的過快或過慢都容易引起听眾煩躁,給人一種單一之感。

二、語速服從演講內容。

說明性的演講內容適宜采用正常語速,敘述性、描寫性文字適合于較慢語速。以朱自清《荷塘月色》為例,結合這片文章的內容來分析其中的語速特點︰此文作于他對黑暗社會心懷不滿時期,內心的苦悶讓他無法安然入眠,在夜深人靜中獨自到荷塘散步。了解了其中的語境,在閱讀該文的時候就應該用平緩的語調來符合當時的情景,其文中也是一邊敘述一邊描寫,心中愁苦緩緩流出,平緩語調如下︰「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今晚在院子里坐著著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听不見了;妻在屋里拍著閏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

朱自清在荷塘中閑走片刻,內心郁結仍無法得到解開,美景如畫和郁悶縈繞讓他所處的整個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的心情也經歷了「濃郁憂愁淡淡喜悅絲絲哀愁」的過渡,所以在讀到︰「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前一句有「喜色」語速上可以稍微快一些,而到後一句有「愁色」,這樣帶有抒**彩的句子時最好放慢語速,以此來映襯當事人的心**彩。

三、語速服從語言形式特點。

如果演講稿中的句式較為散亂冗長或有著較多的發音拗口的詞匯,為了保證條理性和準確性,演說者最好將語速放慢,留給听眾一定的理解、消化空間;如果演講稿中的句式整齊且富有韻律色彩,那麼語速可以稍微放快一些,一方面听起來有力度,另一方面較快的語速也能夠凸顯句式的整齊有致。

以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文中有這樣一句話「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听︰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里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應著,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這里的句式比較零散冗長,在讀的時候可以放慢語速,利用句式和語速將听眾帶入一個特定的氛圍中。

再如,「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這段話句式工整,可以通過提升語速來體現該句式的韻律色彩。

由此可見,語速在演講中佔有著不可小視的地位,演講者不僅僅需要保證語速與文章的內容相融合,而且要保證語速與句式的相襯。另外在演講者演說中還需要充分考慮當時的具體場景,爭取做到在語速上的隨機應變。

做到意到口到、月兌口而出

想要讓自己的演說精彩絕倫,只是掌握音量、語調和語速仍是遠遠不夠的,演說者更需要在此基礎上訓練自己意到口到、月兌口而出的能力。原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曾說過︰「文學的根本材料是語言。」同樣的語言材料被不同的人運用起來往往會有千差萬別的表達效果,在演講台上有的人能夠洋洋灑灑、口吐金蓮,而有的人卻反映遲純,言不及義,其中緣由也歷來成為人們爭相議論的話題。

演講台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次自我展現的機會,良好的談吐能夠離成功越來越近,說起話來期期艾艾卻會徒減自己的形象分值。然而,在演講台上做到意到口到、月兌口而出卻並非易事,它需要演說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即興演講作為演講的形式之一,對演講者的表達和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在事先未作準備的情況下進行的演說挑戰,演說者需要因時而發、因事而發、因景而發、因情而發,在確保主旨明確的同時還需要做到語言的流暢自如,不可顛三倒四、磕磕絆絆,更不可歪曲事實,肆意捏造。即興演講不僅僅局限在演講台上,在生活中也較為常見,公司會議上人員到齊有可能被提名即興表述意見,餐桌席位上高朋滿座有可能需要挺身闡述祝詞,這都是當眾演說的時機,滔滔不絕也好,要言不繁也罷,前提必須保證思路的有條不紊,倘若臨時抱佛腳草擬講稿,結果只會貽笑大方。

孫中山不僅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更是當之無愧的演說家。有一次他為了發動華僑進行籌款革命而來到舊金山,當地華僑組織對他格外敬仰,提出派車接送、盛宴款待的歡迎儀式,孫中山卻堅持步行並提出家常便飯從簡而行。眾人得知他的來意,並詢問他是否準備了演講稿件,還需不需要一些補充性的材料準備,孫中山說︰「演說稿件已準備妥當。」

于是很快進行登台演說,眾人見台上的孫中山眼光有神、氣勢逼人、滔滔不絕,唯獨沒有拿出演說稿,大家這才明白原來他所說的稿件是指成竹在胸的月復稿。在提及佳肴款待時,孫中山激動地說道︰「你們不要用這麼豐盛的菜肴來招待我,你們要把這些錢節約集中起來,匯回中國,作為軍餉,推翻滿清!」這場振奮人心的即興演說持續了足足三個小時,孫中山「實業救國」的思想深深影響了再座的眾人,他的演講水平更是讓听眾折服。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最新章節 | 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全文閱讀 | 魔力演講法則-當眾講話的藝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