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 第六十七章

作者 ︰ 張振鵬

所以,父母一定要豐富自己關于孩子體能鍛煉的知識,糾正那種認為給孩子吃好、長胖長高、不生病就是身體健康的糊涂認識,切實地加強對戶外鍛煉的重視。♀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

第一,支持孩子參與各種體育活動。

父母要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體育活動,哪怕孩子並不擅長,但是要記住體育精神是「重在參與」呀,運動細胞也是鍛煉出來的。要知道,生命在于運動,健康源于鍛煉。只有讓孩子養成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好習慣,才能讓孩子的身體得到穩定、健康的成長。

第二,體育鍛煉一定要全面發展。

堅持體育鍛煉的全面行就是要求孩子鍛煉的項目多樣化,使孩子的全身各部分都能得到鍛煉,從而均衡地發展。所以,孩子體育鍛煉的內容應豐富多彩,跑步、跳遠、投擲、球類、體操等都可作為他鍛煉的內容。

第三,體育鍛煉一定要循序漸進。

如果一開始就蠻干硬練,不但不能收到良好的鍛煉效果,反而還會練出毛病來。所以,如果孩子剛參加體育鍛煉,一定要讓他的運動量由小到大,運動強度逐漸加強,技術難度也要由易到難。隨著鍛煉時間的增長,就可以逐步地增大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以及運動項目的難度,從而達到增強意志力、鍛煉好身體的目的。

第四,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鍛煉。

在孩子學習疲勞的時候,父母應該主動地說︰「走,我們出去散散步!」「願不願意陪我打打球?」父母主動與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機能,鍛煉孩子的意志力,而且可以促進親子關系。♀當然,父母在帶孩子進行體育鍛煉時,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讓孩子進行每項運動時,父母一定要保證動作的安全性,避免錯誤的運動方式誤傷了孩子的肢體。

第五,把雙休日和假期還給孩子。

父母應該把雙休日和假期還給孩子,讓孩子做一些放松身心的有意義的活動。比如,父母可以帶孩子到游泳館游泳,也可以帶孩子去做勇敢者的運動——爬山,還可以帶孩子放風箏,這樣可以讓孩子在接觸大自然中鍛煉身體,增長生活情趣。

第六,體育鍛煉要持之以恆。

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的效果不是一次兩次、一天兩天就能達到的,要經過長時間堅持不斷的鍛煉,才能收到真正的效果。而且,堅持不懈地開展體育鍛煉活動,還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和自制力,使他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鍛煉只能助長孩子的懶惰情緒。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堅持體育鍛煉,每天保證一小時,可以讓孩子在小區、健身房鍛煉,也可以讓孩子到大自然中奔跑。

教子小貼士︰

科學研究表明︰體育鍛煉能使孩子更聰明。體育鍛煉消耗大量的能量,為了滿足能量的需要,新陳代謝就會加快,血液循環就會增強,從而保證大腦獲得更多的氧氣和養料。體育鍛煉還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提高記憶力,能幫孩子更好地發揮聰明才智。孩子行動遲鈍,學習就不可能超群。只有精力充沛、注意力穩定、思維敏捷,才有利于孩子的智力發展。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所謂智商,就是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智商反映了一個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等等,是人們運用分析、運算、邏輯等理論解決問題的能力。智商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的開發和訓練。

不可否認,智商對一個人的發展來說非常重要,但情商同樣重要,甚至比智商更重要。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指出,預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就,智商至多只能解釋其成功因素的20%,其余的80%則歸于其他因素。其中,關鍵因素就是「情商」。一個人情商的形成開始于幼兒期,形成于兒童期和少年期,成熟于青年期。所以說,情商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一位父母的心願都是「望子成龍」,然而,許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不惜重金進行智力投資,好像學習好就一定能有好工作,有錢賺。其實,真正決定孩子能否學業有成、在社會上是否成功的是情商。

情商到底是什麼?情商指人的一種生存能力、做人的本領。它包括︰認識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能力;理解別人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一個人能不能理智地調適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不沖動;能不能激勵自己不斷努力;能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決定著他在社會上能否取得成功。一個人做人的本領是從小培養起來的。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最新章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文閱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