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 第五十三章

作者 ︰ 張振鵬

當孩子頂撞父母時,威脅或「以暴制暴」是沒有任何作用的,相反只會破壞親子間正常、自然的溝通,惡化親子關系。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這時父母需要做的是聆听、理解和寬容,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孩子的真實想法,再以此著手進行坦誠的教育和說服,孩子才會主動放棄不合理的要求,接受父母的意見。

所以,當孩子不听話並且和父母對抗時,父母要抓住這個機會,要向孩子展示父母的愛心,要對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明白自己到底錯在了哪里,培養孩子鑒別對錯的能力,盡量要尊重孩子,而不要隨便責罵和責罰。一旦父母能夠做到這些,孩子往往在此之後會變得面目一新,還會感激父母。

教子小貼士︰

當孩子提出一些懇切的要求,但卻有點難以實現時,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聆听他的想法,而不是立刻加以否定或是回絕。在生活中,適當地允許孩子發發脾氣,這並不是助長他的無禮,而是讓孩子釋放一下心中的不快。同時父母也要及時了解孩子到底有什麼不快樂,深入徹底的溝通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對孩子的頂撞應該寬容一點,凡事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在及時發現孩子犯錯的基礎上,與孩子一起找出改正錯誤的方法,制訂自我約束的計劃,並進行監督。也可以培養孩子益于身心發展的愛好,分散孩子在不良嗜好方面的注意力。

**容易培養出怯懦孩子

教育專家認為,**的家庭只能培養出唯唯諾諾的庸才,而平等、和諧的家庭才能培養出具有**意識的創新人才。所以,父母應該對孩子說一句親切、美妙、動人的話︰「你有說話的權利!」這時,你就會看到孩子臉上出現了令人鼓舞的表情。不管孩子成績差,還是成績好;是听話、溫柔的,還是頑皮的,當你這樣說時,成功的教育就開始了。

王虎有一個最大的願望,那就是希望能與爸爸媽媽一起到海南旅游,可爸爸媽媽的工作都特別忙,平時很難抽出時間來。盡管他們已經口頭承諾過很多次要抽空帶王虎去海南,可是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兌現。

這個星期六開始就是國慶長假了,王虎扯著爸爸的衣服哀求道︰「國慶節我們能去海南玩了嗎?」

爸爸回答︰「不行,我要加班!」

王虎接著說︰「你們已經答應了我好多次要去海南的了,難道就不能抽個空嗎?」

看著王虎不依不饒的樣子,爸爸有點火了︰「我不去工作,哪來的錢來養活你呢?」

王虎撅起了小嘴說道︰「你們說話不算數……」

爸爸有些發怒了︰「我說不行,就不行,你這個孩子怎麼這麼胡攪蠻纏的!」王虎被爸爸喝了一聲,臉都嚇白了。♀

他跑回了自己的房間,鎖上了門,無論爸爸媽媽再怎麼叫門,他都不開……

很多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說︰「我說不行,就不行!」這是一句不容孩子爭辯的話。這些父母根本就不給孩子一點解釋的機會,沖著孩子就說︰「不行就是不行,我說的話你還敢不听?」結果,很多孩子就像王虎一樣被嚇得「臉都白」了,所有的委屈只好往肚子里咽。

還有一些對孩子過于嚴厲的父母,他們喜歡標榜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很嚴格,一定要讓孩子按照自己說的去做,既不許這樣,也不許那樣,完全不給孩子一點自由。孩子一旦被束縛得過久了,就很有可能形成抑郁、怯懦心理。

而且長期被父母壓制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往往會更加叛逆,甚至會做出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來。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足夠的空間,父母千萬不要單方面給孩子制定過多的規矩,把孩子嚴格束縛在一個狹小的圈子里,要知道,這樣不但不會有任何好的教育效果,反而會影響孩子各個方面的成長與發展。

有教育家說︰「父母的教養方式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造就懦弱,溺愛培植驕橫,放任會促成孩子的孤獨與冷漠。」是的,之所以**容易讓孩子變得怯懦,是因為**型父母對孩子支配過多,要求孩子一切都要順從自己的意願,卻對孩子缺乏熱情與愛心,孩子很容易形成被動、懦弱、依賴心理,甚至會有不誠實的個性特點。

瑞士洛桑大學研究人員說,他們的最新研究顯示,過分嚴厲的**式教育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導致他們的學業失敗。研究人員發現,暫且不看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水平,單單是父母的教育風格對孩子的發展和學習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和父母的關系非常好,甚至都參與到家庭事務的決策;而學習差的學生則幾乎都是在管教嚴厲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而且父母的教育方式較為粗暴。

研究人員指出︰「**式教育和過分嚴厲的要求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人生造成負面的影響。」他們說,實施**式教育的父母總是用苛刻的標準來評判和要求孩子,盯著孩子的缺點和錯誤不放,而看不到他的優點。但是,**不僅意味著嚴酷,也意味著對他人意見的否定。一個自己觀點得不到重視的孩子往往會去效仿別人,或認為自己缺乏判斷力、無法做出正確的事情。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便會失去自信心和創造力。

可見,**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但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認為,對孩子要求嚴格就是體罰,當孩子做錯事或者達不到自己要求時,就應該大發雷霆,就應該打罵、罰跪、罰站甚至逐之門外。

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個性較溫順的孩子經常會屈服于父母濫用的威嚴,但同時也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傷害,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和自卑;而一些個性較剛強的孩子則會在心里會對父母強烈不滿,會與父母產生對立的情緒,並不時地以反抗的形式來回應父母。所以,父母一定要控制自己,不要對孩子**,以免傷害了孩子。

教子小貼士︰

當父母試圖用權威來強迫和威脅孩子,力圖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時,危險的教育方式就產生了。事實上,這種做法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折磨、摧殘孩子。

在生活中,父母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去感知他心中的願望和想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拿出一分鐘的時間來傾听孩子的想法,可能會比拿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教訓孩子更能起到積極的教育的效果。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最新章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文閱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