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 第十六章

作者 ︰ 張振鵬

物質誘惑終有失效的一天

獎勵是教育過程中常用的手段。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對于學校而言,小到幼兒園的花花綠綠的小貼紙,大到文具書本,都是激勵孩子上進的好方法。學校的獎勵之所以能起到好的效果,是因為學校的獎勵不會出現貴重獎品,而主要以激勵為主。

但是,在家庭中,獎勵慢慢地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孩子的注意力完全轉移到獎品上,為了達到目的而做事、學習,這就適得其反了。其實,父母想要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的時候,心中要有明確的態度︰獎勵的目的是激勵,不是誘惑,更不是賄賂。

這不是告訴父母們,采用物質激勵法是不可以,而是說,千萬不要把物質獎勵作為唯一的獎勵方法,否則會讓孩子形成「為錢而學」的錯誤觀念,甚至為了「獎金」不擇手段,比如考試作弊等等。到了最後,孩子的眼中只有他想得到的東西,至于父母要達到怎樣的效果,孩子完全沒有概念。♀

期中考試成績揭曉,一個男孩數學考了40分,回家向爸爸要40元的獎金。

爸爸不禁大怒,大聲呵斥道︰「考這麼少,還要錢?」

男孩委屈地說︰「你不是說考100分就給我100元嗎?所以說40分就是40元嘛!」

這話真是讓爸爸啼笑皆非。

如今,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成績采用物質激勵法,事先與孩子約定考到多少分,就給多少錢或實物。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鬧出分數換鈔票的笑話也是有情可原的。

其實,物質激勵法不是萬能的,它只能一時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獎勵只是引子,但它不能成為原動力。如果將物質獎勵作為目的而非引子,時間一長,弊端就會顯現出來。

所以,一件東西可以用獎勵作為切入點,但關鍵是切入後多關注和引導孩子做事情,給他激勵,激發孩子內心渴望做得更好這個願望,堅持下去,並形成習慣。♀否則,就會從最初獎勵一頓肯德基,到後來獎勵手機、電腦……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所以,現在很多父母越來越困惑,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物質獎勵?

一位爸爸第一次獎勵兒子是一年級期末考試語文數學都得滿分,他特地帶著孩子去游樂園玩了一天。並跟兒子約定,今後只要考出好成績,就獎勵一樣東西。6年來,孩子成績始終不錯,爸爸每年都履行諾言,隨之而來的,獎品的檔次也越來越高。

小升初的時候,兒子考上了重點中學,居然提出要去韓國旅游,這大大超出了爸爸的預期。爸爸的心情很復雜,既然承諾了孩子,就應該兌現,可是如果這次答應了,下一次又該拿什麼獎勵呢?萬一不答應,孩子的成績會不會一落千丈呢?

物質獎勵的好處是可以暫時激勵孩子提高成績,但弊端多多。首先,學習本是孩子的份內事,父母的許諾會給孩子一種誤導,認為「學習是為了父母」。父母獎勵重,就學得好,一旦沒有了,就會使學習積極性下降。其次,過多的物質獎勵會使孩子沉迷于物欲,也會使孩子忽略學習和進步的樂趣,專注于物質享受之中。

其實,要想孩子提高成績,並不一定要很多的物質獎勵,只要培養孩子熱愛學習的好習慣就可以了。事實上,不只是學習,孩子的任何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都不應該以物質獎勵為基礎。因為很多事都是孩子應該慢慢學會的,如果父母一味地追求快速,就會違反事物運行的規律,最後會搬起「物質的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有位母親看了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後非常高興。因為上面提到有種激勵孩子干家務活的方法,那就是物質獎勵!她試了幾次,真的很有效,簡直就像「特效藥」!以前女兒從來不做家務,自從她在家務活中引入了「物質獎勵」,女兒勤快多了。

她跟女兒說︰「女兒,幫我拖地,我給你5元錢。」女兒本來懶洋洋的,听到這話從沙發上蹦了起來,「不辭辛苦」地工作起來。母親看到女兒的變化,高興地合不攏嘴。她支使著女兒做這做那,每次都支付給她相應的報酬。

最初,一位教育家告訴這位母親,她的這種行為並不能幫助孩子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反而會讓孩子把勞動當成賺錢的工具,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可是這位母親並不以為然,覺得時間長了,女兒一定會喜歡勞動的。

誰知,一件突發事件使這位母親改變了態度。那天,她剛洗完衣服,突然覺得頭暈眼花,身體很不舒服,就趕緊躺在床上休息一下。女兒坐在客廳看電視,母親對女兒說︰「女兒,媽媽有些不舒服,你幫媽媽把洗干淨的衣服晾起來,媽媽給你5元錢。」

誰知,女兒頭也沒抬,就說道︰「媽媽,不好意思,我今天也很累,這個錢我不賺了。」母親頓時感到十分難過,她意識到,那位教育家說的是對的,她這一副「特效藥」已經慢慢顯現出副作用了。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那是因為在孩子的心里干家務和錢已經掛鉤了。當她累了的時候,她可以不賺錢,所以就不干了。父母的初衷是想用獎勵來培養孩子良好的勞動習慣,可是結果卻事與願違。

其實,這位母親教育孩子的方式是錯誤的。家庭本來就不是談利益的地方,功利主義與溫馨的家庭生活無關。那麼,家庭是教什麼的地方呢?家庭是教付出和感恩的地方。在家庭中,父母應該教孩子懂得自己的本分,懂得孝敬父母。如果父母把功利主義帶到最溫暖、最祥和的地方——家庭,最後可能只能培養出無情無義、唯利是圖的孩子。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最新章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文閱讀 | 父母不該說的10句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