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 第十四章

作者 ︰ 魯鵬程

14.反正都是你們說了算!——創建和諧的家庭氛圍,不獨斷專行

很多媽媽覺得孩子小,不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凡事都需要自己「親自出馬」。+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而且,這些媽媽總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說的去做。如果孩子有不同的想法,這些媽媽就會秉承一種「我說了算」的強硬態度,強迫孩子必須服從自己的安排。

可欣上1年級了,每天晚上睡前,媽媽都會把她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她的床邊。一天,媽媽叫可欣起床,可是過了好大一會兒,媽媽都不見她走出臥室,于是再次催促她,一推門,媽媽看到她正在穿一條健美褲。

媽媽對可欣說︰「我已經把你今天要穿的衣服拿出來了,趕緊換下來。」

可欣央求道︰「媽媽,我今天可不可以穿這條褲子呢?」

「不可以,我都已經把裙子拿出來了,去換裙子。♀」

可欣大聲說︰「為什麼我都不能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呢?」

媽媽也提高了嗓門,說︰「因為我是你媽媽,你就必須要听我的,快去換裙子。」

無奈之下,可欣只好換回了裙子。

慢慢地,可欣再也不主動安排自己生活上的事情了,因為她無論怎麼做都是白費功夫,還是要听媽媽的安排。

對于一個有思想的孩子,如果我們還這樣要求他必須听從我們的安排,可能會引起兩種截然不同的後果。其一,孩子會覺得「你們愛怎樣就怎樣吧,反正都是你們說了算,我只要言听計從就行了」,結果,孩子就會完全依賴我們,就像可欣一樣;其二,孩子會覺得「我都已經這麼大了,還要事事都听從你們的安排,我得自己做主」,結果,孩子會變得叛逆,常常與我們對著干。無論我們的孩子屬于哪一種情況,對于他未來的發展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另外,每當孩子對我們發出質疑的聲音時,可能很多媽媽都會像可欣的媽媽一樣,說一句「因為我是你媽媽」,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事實上,這句話是提醒我們擔負起教育孩子重擔的依據,絕不是「獨斷專行」的理由。

因此,我們應該給孩子創建一個和諧、民主的家庭氛圍,多考慮他的感受和想法,讓他成為自己的主人。

不對孩子的生活過多干預

一位媽媽談到了自己教育女兒的方法︰

我從來不把女兒當成自己的私有物品,也不會因為她年齡小而必須服從我的安排。對于孩子喜歡穿什麼衣服,喜歡用什麼文具,喜歡看什麼書,我從來不干預。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對女兒生活上的事情不聞不問。

有一次,女兒希望我給她買一件名牌衣服,但是我覺得對于一個9歲的孩子而言,不應該給她買這麼貴的衣服。于是,我和女兒一邊逛街,一邊告訴她「衣貴潔,不貴華」的道理。在我的引導下,女兒選擇了一件普通、大方的衣服。

這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媽媽,她既尊重了孩子,又及時給予了引導。我們應該借鑒這位媽媽的做法,對于孩子生活上的事情,不要過多干預,要多給他做主的機會,讓他自己處理一些問題。必要的時候,我們要給予引導,幫助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害關系,讓他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後讓他自己去處理,絕不強制他做什麼。

多考慮孩子自身的需要

很多媽媽采取「媽媽說,孩子听」的教育方式,常常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安排孩子的生活,卻很少考慮孩子自身的需要。對此,我們需要思考一下,我們為孩子安排生活上的事情,是不是他自身真正需要的呢?我們這樣做,是不是真的利于他的成長呢?他能從中得到快樂的感受嗎?

一般來說,孩子長期生活在「一言堂」的家庭環境中,他不會感覺到快樂,他做事的積極性會越來越低,各方面能力的正常發展也會受到抑制和影響。所以,我們應該從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多考慮他自身的需要,多听听他的想法和意見。其實,真正適合孩子自己的,才是最利于他成長的。

多用商量的語氣與孩子交流

在生活中,很多媽媽經常這樣要求孩子︰「你必須……」、「你給我……」。在孩子看來,所有事情都沒有商量的余地,只有完全服從的份兒。這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的心理,不利于他的成長。因此,我們應該多用商量的語氣與孩子交流。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我們可以用一些「好不好」、「能不能」等語言,征求他的意見;對于年齡大一些的孩子,我們可以直接鼓勵他說出自己的意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商量的語氣,聲音柔和一些,語速慢一些。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最新章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文閱讀 | 孩子依賴性太強,媽媽怎麼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