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敏感期,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 第五十章

作者 ︰ 張振鵬

2.插孔︰對帶孔的東西感興趣,比如喜歡插拔吸管、鑰匙等(2—3歲)

——孩子不是「搗亂」,也是在探索空間,所以要支持孩子的行為

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會對帶孔的東西感興趣,比如喜歡拔插吸管、蓋瓶蓋、插拔鑰匙等,甚至有的孩子還會對下水道井蓋的洞眼非常感興趣,會不斷地找東西往里面塞。♀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動作時,就可以判斷孩子已經進入了探索空間的敏感期,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空間感。可見,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並不是在「搗亂」,所以父母不要呵斥孩子,而是要懂得支持孩子。

身邊小故事

故事1︰

有一次,2歲的兒子突然對暖水瓶的瓶塞非常感興趣。于是,媽媽就拿給他,但兒子並不是玩這個塞子,而是非要自己去把暖瓶塞蓋到暖瓶上。♀還好,那一次暖瓶里沒有水了。他小心翼翼地把塞子蓋到了暖瓶上,然後又使勁把它拿下來,再使勁蓋下去……就這樣反反復復足足有30多次,最後,他把塞子蓋上去就沒再拿出來,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故事2︰

夏天到了,2歲的潔潔突然多了很多玩具,這些玩具不是爸爸媽媽給她買的,而是她自己搜集來的。那麼,這些玩具到底是什麼呢?它們是各種各樣的飲料盒,還有與之配套的吸管。潔潔最愛這些玩具了,她會不厭其煩地把吸管插到飲料盒的孔里去。

不過,有些飲料盒的孔非常小,開始的時候,潔潔的小手無倫如何也對不準那個小孔。經過她不懈的努力,好不容易把吸管插進去,每當這時,她就長長地出一口氣,就好像剛才一直是屏住呼吸似的。現在,她已經很容易就能把吸管插到飲料盒里了。盡管如此,她還是對這件事很感興趣。

故事3︰

媽媽把2歲半的女兒從幼兒園接了回來,到家門口的時候,媽媽像往常一樣,拿出鑰匙,插到門鎖上,一轉,門開了。以往這時候,女兒就會一蹦一跳地進到屋里去。可是,這一次,女兒站著沒動,眼楮直勾勾地看著還在門上晃動的鑰匙。

媽媽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知道女兒想干什麼。于是,媽媽就說︰「寶貝,快,進屋呀!」可女兒好像沒有听見一樣,只見她開始伸手去拔那串鑰匙。拔下來後,她又試圖去把它插到鎖孔里去。可是,好像鑰匙並不听她的話,她好幾次都沒有把鑰匙插進去。但是,女兒並不氣餒,一直堅持。突然,鑰匙真的插進去了。

這時,女兒非常高興的樣子。看到女兒這麼高興,媽媽也笑了。媽媽本以為她把鑰匙插進去就會進屋的,沒想到,女兒又拔下來,再插……就這樣「折騰」了20多分鐘,女兒才心滿意足地進屋。

敏感期分析

在手和探索空間的敏感期,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是非常正常的,這表明孩子的手有足夠的靈活性。其實,在孩子插孔、蓋蓋子等這些基本工作的重復中,他就在構建手的組裝能力。

在蒙台梭利看來,有兩樣東西與人的智慧密切相關的,那就是舌頭(關于舌頭,在本書前面的章節已經談過)與手。當孩子能夠自由地使用他的手時,手就成了他智慧的工具。以前也提到孩子用手抓東西的行為,扔東西等,那都是他在用手探索。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就會用手去插孔,像插吸管、鑰匙、瓶塞等,而且會反反復復。實際上,孩子在用手去插孔來探索空間的時候,也在提升他的動作能力,鍛煉他的手與眼楮的協調能力,同時也鍛煉了手部的小肌肉,構建了他的專注力。

引導小妙招

1.允許孩子去自由地插孔

其實,蓋蓋子也是插孔的一種表現。一位媽媽曾這樣分享她的教子經驗︰「當孩子喜歡開瓶蓋、蓋瓶蓋的游戲時,我就專門給他找了一個帶蓋子的小塑料瓶。這樣,孩子就可以盡情地玩開瓶蓋、蓋瓶蓋的游戲了。」可以說,這位母親做得非常好,值得很多父母去學習。當然,故事3中的那位媽媽也是允許孩子自由用鑰匙去插鎖孔。這樣,孩子才能享受這樣的敏感期,才能讓自己的心智與動作共同發展。

2.孩子不是「動亂」,不要呵斥他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無緣無故」地到處亂插孔時,就感覺孩子是在「搗亂」,有時候甚至會嚴厲地呵斥孩子。因為這些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就想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听話」的、「循規蹈矩」的孩子,于是就想法設法約束孩子的這些「破壞性」的行為。

但是,在父母眼中的「乖寶寶」,他的感受空間的能力、想象力、創造力、智力潛能、動作協調能力都會比較差一些。所以,父母盡可能地不要去呵斥、約束「搗亂」的孩子。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0-6歲敏感期,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最新章節 | 0-6歲敏感期,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全文閱讀 | 0-6歲敏感期,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