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 第九章

作者 ︰ 張振鵬

建議二︰告訴孩子交通工具起火時如何逃生

近年來,我國發生多起公交車起火事件,孩子在乘坐汽車外出時,如果遇到車輛起火,該如何自救呢?

父母應告訴孩子,在遇到車輛起火時,如果被困車內,而車門無法正常打開,在臨近車門處可以拉開車門上方的紅色應急開關,打開車門逃生。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若離車門較遠,就看一下車輛的窗口是否有逃生錘,如果有,便用錘子砸碎側窗玻璃,跳窗而出。如果沒有,也可以用女士的高跟鞋、或其他硬物砸側窗,並記住一定是側窗,因為擋風玻璃是砸不碎的。若車內煙霧濃重,應用衣物浸水或直接用棉質品浸水掩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物體,然後再伺機逃生。

而乘坐輪船時,如果發生火災,應听從指揮並向上風方向有序撤離。不過要切記,撤離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量彎腰快跑。當需要棄船時,要立即穿好救生衣,按緊急撤離圖示方向離船。棄船後盡快遠離船舶,防止下沉的船舶造成漩渦,把人卷入。

建議三︰教孩子在交通工具落水時的逃生措施

許多人在遇到汽車落水時會驚慌失措,不知如何自救。父母應告訴孩子,汽車落水通常不會立即沉底,在下沉的過程中仍會有一至兩分鐘的時間還在水面之上,此時最重要的保持冷靜,確定逃生方案。♀

例如,嘗試打開車門,若車門打不開,可以從機械式的手搖車窗玻璃處搖下後逃生,如果是電動車窗,又因短路無法打開,可以用尖銳器物敲碎車窗逃生。即使一時無法逃出,也應將面部最大限度貼近高處,保證足夠的空氣,以爭取更多的逃生機會。

通常,剛開始打不開的車門,會在車身入水接近頂部時,因車內外壓力相近,而容易打開,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在此時再做一次嘗試,試著打開車門,逃至車外,並一邊撲打著水面讓自己不至于下沉,一邊大聲呼救,引起人們的注意。

建議四︰告訴孩子車輛在野外發生故障時該如何應對

外出時,偶爾會遇到車輛突發故障拋錨在野外的情況。這時,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即使車輛已經停下來,也不要下車四處走動,以防車輛修好後出發時被遺留在野外。在車輛,尤其是火車拋錨的過程中,如果車門沒有打開,要讓孩子停留在原位不動,听從乘務員的統一指揮,不要擅自砸窗、敲門,以防引起眾人驚慌。

在出門旅行時,即使路程不太遠,父母也應該為孩子和自己多準備一些食物和水,這樣可以防止車輛在野外發生故障而長時間滯留,致使缺乏飲水或食物而或饑或渴。

金玉良言

遭遇交通意外,人能否在0.75秒內做出逃生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父母若能在平時加強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並教給他一些緊急狀況的處理方法,不但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而且即使不幸發生意外,也能地讓孩子最大限度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

9.課堂安全︰給孩子高效學習的45分鐘

校園里的課堂並不是從來不發生意外的場所。有時,孩子就會利用課堂的環境以給同學開個小玩笑、作個惡作劇為樂,但往往安全隱患就埋在這些小小的舉動中。而有些課程本身就帶有不安全因素,比如,體育課、化學實驗課……因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課堂安全意識,讓每一個參與學習的人都能獲得高效學習的45分鐘。

王老師是小學3年級的英語老師,她經常用實物作為教學道具。王老師的教學靈活生動,孩子們都很喜歡上她的英語課。

一次,教材中有一個單元是《學做水果沙拉》。教學的過程中除了需要水果、沙拉、盤子、勺子、叉子等物品外,還需要小型的水果刀。這一次,王老師希望每位同學能通過親自動手做水果沙拉來掌握英語知識。但是,出于課堂安全考慮,王老師對于是否要安排孩子們自帶水果刀猶豫了。

不過,當王老師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們時,他們都用期待的心情向老師保證會小心操作、不會拿著刀亂玩。于是,王老師趁熱打鐵,首先讓孩子們明確,水果刀是配合課堂學習的工具,不是用來玩耍的玩具,並且把水果刀會帶來的隱患一一講給他們,他們都鄭重其事地向老師保證會安全使用。同時,王老師提出了幾項要求,比如,所帶的水果刀必須是可折疊的、或有帽子的,而且只能用于英語課堂,家長要給老師一個收回水果刀的回復,等等。

第二天的英語課上得如火如荼,整個教室彌漫著沙拉的味道,孩子們都在吃與玩中學會了相關的英語知識。英語課安全順利地結束了,孩子們和老師都從中獲得了樂趣。

王老師上了一堂成功的英語課。當其他老師知道她的教學方式後,都對她說︰「你膽子太大了,萬一孩子們出什麼事,能承擔得起嗎?」王老師都會說︰「首先,我了解我的學生;其次,我會先建立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只要孩子們知道了安全的嚴重性,都會很听話。」

王老師並沒有因為會發生隱患而改變教學方式,而是提前讓孩子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當學生們都明確了自己的行為準則,教學自然是順利而成功的。

有許多父母和老師在安全隱患發生之前很少對孩子進行教育,一旦事故發生了才來教育孩子,給孩子定規矩、立規則。有的父母為了使孩子遠離安全隱患,干脆不讓孩子參與某些教學活動。這樣,都不是最有效的辦法。

父母對孩子的安全教育要有前瞻性,應該盡早地幫助孩子建立課堂安全意識,不要讓孩子在隱患面前不知所措,或者根本察覺不到什麼是隱患。如果父母做好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就不會面臨「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的尷尬情形了。

培養建議

建議一︰別讓孩子在起立時開玩笑

很多孩子都喜歡在同學起立時,開個小小的玩笑,比如︰把同學的凳子抽掉,或者在凳子上放上東西。當同學一下子坐在地上,或被凳子上的異物刺痛時,就會引發其他同學的笑聲。恐怕大多數父母在上學的時候都有過被摔或捉弄別人的經歷,而在這個小小的玩笑中隱藏著很大的不安全因素。

5年級的小祥從小就調皮搗蛋。一次數學課上,趁著前排的小玲站起來回答問題時,他悄悄把白玲的凳子往後挪了挪。毫不知情的白玲回答問題後,往下一坐,「撲通」一聲,坐了個空,倒在了地上,周圍的同學笑得東倒西歪。

在數學老師的呵斥聲中,隱約听到白玲喊痛,並且無法站起來。這下周冰祥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數學老師和幾個同學趕快把白玲扶了起來,送到醫院檢查。經過拍片檢查,白玲的腰椎骨折了,雖然不需要手術治療,但需要臥床休養兩三個月。

從這之後,全班同學不敢再和其他同學開類似的玩笑了。

因此,父母要在孩子開始參加集體生活時,就把類似的事情講給孩子听,教導孩子不和同學開類似的玩笑。同時,為了避免同學給自己開玩笑,讓孩子養成入座時回頭看一下以確認凳子位置的好習慣。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安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