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與娃哈哈 第三十八章

作者 ︰ 羅建幸

擔保品牌,保證了產品的品質、信譽,而**子品牌則可展現獨特產品生理或情感的核心價值。♀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擔保品牌與**品牌的聯合,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公司所運用。

經過備受爭議的娃哈哈品牌延伸事件後,宗慶後的多品牌策略、擔保品牌策略的思維越來越清晰,企業的品牌發展構架也越來越完整。

無獨有偶,近年來,酷兒、果粒橙、水森活、冰露上市時,可口可樂成了擔保品牌。(但是,以前的雪碧、芬達則仍然是**品牌,可口可樂並沒有作為擔保品牌出現)

巧面館、鮮橙多等新品上市時,統一的記號小小的,也成了擔保品牌。

看來,在新產品上市時,將原來的知名品牌轉化為擔保品牌,化解消費者的品質擔憂,並主推有核心價值有內涵有個性的**子品牌,是食品飲料業的共識。♀

品牌規劃與組織保障

品牌規劃包括戰略性品牌分析、品牌化決策(是否需要品牌戰略即品牌戰略適用性問題)、品牌認同和品牌核心價值規劃、品牌構架規劃(如單品牌、多品牌、品牌延伸規劃)、品牌識別、品牌傳播等內容,它是完整的系統工程,它們之間既彼此**又相互影響。

品牌規劃解決的是目標、方向、道路等品牌的根本問題,是如何做「正確的事」

的戰略性問題,這猶如一個國家的憲法,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

僅僅是規劃,則還是紙上談兵,不能落地;企業必須從組織機構與管理機制上為品牌建設保駕護航。♀

一個企業如果真正認識到品牌規劃的重要性和專業性,在組織構架的設計中,應該將品牌組織上升到組織的最高層次。企業首先應該成為品牌規劃小組,小組成員由市場部和戰略發展部為主,結合研發、財務部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構成,並由企業精通品牌規劃的總裁(或者至少是主管營銷的副總裁)應該親自掛帥,親自撰寫或指導品牌規劃小組的規劃。只有企業最高層主導下制定的品牌戰略規劃,才會有真正的戰略高度,才能真正得到各級職能和業務部門的認真的執行。

整個品牌規劃的過程,其實是一場企業提高品牌意識、達成品牌共識的學習、交流的互動式運動。關鍵的關鍵,品牌規劃務必得到企業最高層的直接參與全力支持,其間伴隨著大量的交流、培訓、宣講、試點與輔導等細致的導入工作,目的在于將品牌與企業的科研、生產、銷售、推廣與服務等環節相對接,成為企業上下的行為準則乃至一種習慣,最終轉化成為外在的品牌競爭力。

退一步,企業應該設立品牌經理崗位,由品牌經理全面負責該品牌的調研、上市、定位、推廣等工作,品牌經理就是該品牌的「小總經理」,對該品牌的成敗負直接責任。

可惜的是,娃哈哈雖然完善了品牌發展構架,推出了眾多**子品牌,但是娃哈哈並沒有設品牌經理這樣的崗位來跟進,發展品牌,更談不上什麼嚴謹的品牌規劃。誰能想象,娃哈哈、乳女圭女圭、爽歪歪、非常、激活、營養快線……這麼多「孩子」,只有一個「父親」來照顧。

娃哈哈成立已經25年,筆者沒有見到一本品牌管理手冊。

什麼品牌是否主推,什麼品牌怎樣定位,一切都在宗慶後的一念之間。「品牌遠遠沒有物美價廉的產品重要。中國的消費者,沒有什麼品牌忠誠度」。品牌認知模糊,品牌核心價值喪失,在品牌為導向的企業心目中,這是營銷中的頭等大事;但是,在宗慶後的決策中,就如改個包裝這麼簡單。

不用說,類似激活,娃哈哈曾經火紅的功能飲料品牌,宗慶後會毫不猶豫的說仍就仍;就是當年曾讓許多中國人自豪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非常可樂,宗慶後似乎也不太珍惜,最近一年,連廣告都少見了。根據宗慶後的觀點,「一個品牌一兩年不打廣告,就被消費者拋棄。」如果,娃哈哈再不重視非常可樂的品牌推廣,幾年後,非常可樂真的可能會非常可悲,淪落為「汾煌可樂」的下場。那不僅是娃哈哈的遺憾,也是國人的遺憾。

可口可樂、寶潔們為什麼有許多個百年品牌?這麼多的品牌為什麼會持續的成功?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每個品牌都有個「家長」品牌經理全心全意的照顧著品牌的成長。

娃哈哈的品牌觀,雖然在企業成本至上的戰略環境下,簡單實用,但是沒有長期的品牌規劃,沒有清晰的品牌核心價值,也沒有專業的品牌經理為品牌保駕護航,不值得大家學習。關于品牌的相關內容,我們不得不承認可口可樂等外企正規軍的專業性,要學就學他們的吧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宗慶後與娃哈哈最新章節 | 宗慶後與娃哈哈全文閱讀 | 宗慶後與娃哈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