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 第五十七章

作者 ︰ 張振鵬

建議四︰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參與集體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還是孩子融入一個集體最快的方式,因為他可以在活動中消除和同學之間的隔閡,增加對他人的了解,以更快地適應集體生活。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

父母可以為孩子提供足夠多的交往機會,讓他處于集體環境中,學會如何與他人交往。當然,父母也要教孩子基本的交往要素,如謙讓、友好、協商、分享等。

但是關注不等于干涉,父母不要過分干預孩子間的交往。比如,孩子為了得到他人的接納,可能會表現出遷就、順從他人的行為來。孩子受委屈了,父母不要一味地出面干涉,否則,只會讓孩子找不到合適的交往方式。

建議五︰適時地幫孩子調整環境

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見,一個適宜的環境對于孩子的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當孩子所處的環境不適宜孩子自身的發展,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調整環境。

張英今年13歲,性格比較內向,憑借勤奮、踏實考入了一所重點初中實驗班。班里的同學都是佼佼者,各有各的優勢。進入初中後,張英不甘示弱,刻苦努力學習,但是成績總是平平,只能排到中等水平。♀後來,她的成績逐漸下降,竟然掉落到班級的中下水平。

爸爸看到女兒的這種現狀,一天晚飯後找女兒聊天︰「英英,實驗班的壓力是不是特別大?」張英逞強地說︰「還好,不過我會調整好心態,爭取把成績提高的。」

爸爸听了,微笑著說︰「爸爸相信你能,但是看到你太辛苦了,你是否考慮過轉出實驗班?」張英沒說話,爸爸繼續說︰「轉出不是說你不行,因為人要學會變換思維思考問題。爸爸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在實驗班和普通班就是當鳳尾和雞頭的問題,鳳尾不一定比雞頭好。你考慮一下吧。」

幾天後,張英采納了爸爸的意見,轉到了普通班,學習壓力相對小了很多,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當孩子面對一個新的學習環境,肯定會有一段適應期。但當環境不適宜孩子的發展,或孩子長時間不能融入其中,甚至出現了一些弊端時,父母就要考慮為孩子轉換新的環境了。

父母要善于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溝通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父母可以找一個晚飯後的時間,主動找孩子聊天,讓他說出心里的不愉快,甚至讓他發泄出不滿的情緒。♀此外,父母還可以用書信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一定不要讓他不好的情緒壓抑在心里。

金玉良言

孩子能不能適應新環境,心態很重要,父母要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而積極的人生態度最外在的表現就是微笑,微笑不僅是一種人際關系的粘合劑,更是孩子應對陌生環境的內在力量。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在陌生環境保持微笑,從而拉與他人之間的距離。

調適心態︰讓孩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至遠。

——(中國)諸葛亮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中國)陳伯崖

爸爸出差了,但每天晚上都要給9歲的女兒打電話。第一天和第二天晚上,女兒的心情都非常好,因為她考試取得了好成績,老師表揚了她。但第三天晚上,電話那頭的女兒情緒很不好,說話的聲音也很低沉,還吞吞吐吐的。在爸爸的追問下,女兒才說出原委︰「我到老師家練琴了,可是我練了好久,也沒有過關,我很難過。爸爸,你說,老師會不會因此看不起我啊?明天我不想再練琴了,我害怕還是過不了關。」

听完女兒的話,爸爸鼓勵她說︰「孩子,爸爸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不要太擔心結果的好壞。要有一顆平常心,不要患得患失。爸爸相信你,只要你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以平常心面對練琴,你就會過關的。即使不過關,爸爸也不會小看你,老師也不會小看你。放心吧!」

女兒听後,向爸爸保證︰「好的,爸爸,我听您的話,好好練琴。」

孩子有這樣的擔心也無可厚非,但如果父母也有這樣的擔心的話,孩子想不患得患失都很難,因為他的父母是患得患失的。可喜的是,上面的這位爸爸卻能夠鼓勵孩子能夠以平常心面對這件事,讓孩子遠離患得患失。

科學家提出,人的情商和智商同樣重要,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水平的高低對人的成功有著重大的影響。一個高情商的人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知,並擁有強大的抗壓能力。他能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迅速恢復到最佳的狀態。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調適心態,讓他懂得在面臨人生中的困境時、情緒低迷時,及時地調整自己,讓他盡快從情緒的低谷中走出來,重新審視失敗,並找到通往成功的突破口。

培養建議

建議一︰教孩子駕馭負面情緒

孩子在遇到挫折時,難免會產生負面情緒。他會因此而郁郁寡歡、怒不可遏,這很正常,人的一生隨時都需要與自己的負面情緒作斗爭,因為它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所以有必要教孩子學會駕馭負面情緒。

孩子流露出負面情緒,只是他的一種表達方式,所以父母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要否定孩子的不良情緒。因為否定孩子的感受不但不會使負面情緒消失,反而會讓他感到壓抑,對他的心理產生傷害。然後,父母應該讓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並合理地釋放出來。例如。哭泣、傾訴、寫日記等都比默默承受更有利于身心的健康發展。

雖然說負面情緒會帶來許多不愉快,但只要善加利用,它還可以激發人的潛能。父母要引導孩子在面對壓力時,采取積極的態度,化壓力為動力,激勵自己克服困難,提起銳意進取的勇氣。如此一來,負面情緒就會被人所利用,就能發揮好的作用了。

建議二︰告訴孩子得意莫忘形

古人說︰「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失意要淡然,成功為什麼還要「不驚」呢?雖然對多數人來說成功是件好事,但對于孩子來說,小小的成功卻容易使他驕傲,做出輕浮的舉動,這不利于其性格的發展。

12歲的張強在這次班級選舉中被選為班長,本來很有親和力的他,在當選班長後,就開始對同學擺起威風,動不動就拿班長的架子壓人,導致同學們對他很反感。

父母要告訴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也要冷靜地審視自己一番,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心態過于浮躁的人即使有好的成績也難以長久地保持下去。所以,成功時也要讓孩子調整自己的心態,隨時提醒自己得意莫忘形。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