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 第二十五章

作者 ︰ 張振鵬

金玉良言

孩子記憶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學習能力的高低,盡管我們知道只有大量的記憶訓練才能培養高超的記憶力,只有掌握了記憶方法和記憶規律才會讓學習更加輕松。♀尋找網站,請百度搜索+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把訓練落到實處,否則,知道再好的記憶方法也等于零。因此,請父母不要坐在沙發上對孩子說︰「去!背單詞去!」而應該起身,對孩子說︰「走,咱們一起去背單詞!」父母如果真願意這樣做,孩子就不會讓您失望。

專心致志︰孩子集中注意力學習才輕松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于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美國)馬克•吐溫

登高必自卑,自視太高不能達到成功,因而成功者必須培養泰然心態,凡事專注,這才是成功的要點。

——(美國)愛迪生

一位研究考古的專家想要從他的學生中挑選一名助手,跟著他一起到深山中進行一項考古遺址的發掘。這是一個絕好的學習與實踐的機會,學生們都想去,于是專家決定通過考試來決定人選。

考試當天,專家拿了一些資料,發給在場的每一位學生,並讓他們一直大聲且不出錯地朗讀下去,直到他喊「停」。♀大家都覺得這太簡單了,紛紛大聲讀了起來。

就在這時候,專家放出了幾只小貓,才幾個月大的小貓在學生們的腳邊跑著,可愛的樣子立刻吸引了不少學生的目光。而這些學生眼楮剛一離開資料,立刻就讀錯了。專家搖搖頭,把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出錯的幾個學生請了回去。

最後,只留下了一位學生,他一直都在大聲讀著。專家讓他停了下來,並問道︰「你難道沒注意到小貓嗎?」

「是的,老師,我沒注意到。」

「但是你知道它們的存在,是嗎?」

「是,老師。」

「那你為什麼不看它們一眼呢?」

「因為我在專心做我該做的事情,完成我的考試。」

專家贊許地點了點頭。當然,這位學生成為了他的助手,隨他進入了遺址……最終,這位學生也成為了著名的考古學家。

所謂「專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專心致志。而一個專注的人,往往能夠把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就如故事中那位學生,他一直都專心于自己的朗讀考試,他的確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他最後被專家選中也是理所當然,他的專注為他贏得了機會與成功。

曾經有一部叫《阿甘正傳》的美國大片,片中的主人公阿甘是一個智商有些低的人,在一些人口中,他就是個傻子。但就是這個傻子,無論做什麼都非常成功。也許有人會說,阿甘這個傻子的運氣真好啊!可實際卻並非如此,阿甘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有水滴石穿的耐力,是因為他有經得住誘惑的定力,更是因為他對所有事情的專注與堅持。

而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孩子,阿甘的做事精神正是他所需要的。父母要培養他專心致志做事的能力與精神,要讓孩子將專注作為一種習慣,這樣他才能最終取得成功。

培養建議

建議一︰培養孩子堅持不懈的習慣

一般來說,孩子在處于成長期的時候,自制力是比較差的。他有可能會因為貪玩而忘記學習,也有可能會因為懶惰而不去整理房間,這些都是他不能堅持的表現。因此,父母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培養他堅持不懈的好習慣。

潘理上小學3年級了。一次,老師家訪的時候告訴潘理的爸爸,說他上課听講不專心,也缺乏耐性。老師走後,爸爸仔細想了想,發現潘理的確有這個毛病,他決定幫他改正。

于是,第二天,爸爸買回來一盒多米諾骨牌,並招呼潘理過來一起玩。首先,爸爸用骨牌擺好了一個圖案,當骨牌一塊接一塊地倒下的時候,爸爸和潘理兩個人看得都很興奮。

然後,爸爸讓潘理自己去擺。因為多米諾骨牌的擺放是連續的,一塊倒塌後,所有的都會跟著一起倒塌,所以擺出一個完整的圖案是一件耗時間的事情。看到爸爸只用了1個多小時就擺好了圖案,潘理說︰「沒準我用的時間比爸爸還短呢!」一開始潘理總是在失敗,但是他很想超越爸爸,于是這種信念便一直鼓舞著他。

每天放學做完作業後,潘理都會拿出骨牌聚精會神地在地上擺著圖案。幾天後,爸爸問他︰「超過我了嗎?」潘理搖搖頭說︰「還差一點了。不過我努力了啊!」

爸爸笑笑說︰「沒錯!雖然你現在還沒有成功,但你的專注力卻是值得表揚的。你看,你在擺多米諾骨牌上都能這樣堅持不懈,說明你上課听講、課後完成作業等等事情,也能一樣堅持做好,不是嗎?」

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與鍛煉,潘理終于養成了做任何事都堅持不懈的好習慣,而他的學習成績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堅持不懈,是能夠專注于一件事,並最終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徑。因此,父母要讓孩子逐漸養成堅持不懈的習慣。而要讓缺乏長性的孩子能堅持到底,父母的言辭說教有的時候不一定起到大作用。所以父母應該向潘理爸爸學習,適當地運用適合孩子的方法,讓他經過鍛煉,自己養成好習慣,為自己的成長打好基礎。

建議二︰讓孩子樹立正確的目標

動物界中,獵豹雖然跑得最快但卻缺乏耐力,它必須在短距離內捕捉到獵物。在追擊獵物之前,獵豹會先瞄準獵物群中的老弱病殘幼,一旦啟動追逐,它就會全心全意盯住一個目標,直到抓到獵物。正是它的專注,才使得它在大部分狩獵時間里,都能滿載而歸。

其實,人與獵豹是一樣的,只有先樹立正確目標,後面的鍥而不舍才算是有意義,否則,就只是疲于奔命,最終反而毫無結果。

上小學4年級的曹勤,的確很「勤快」。看到同桌學畫畫他也學;看到鄰居家的孩子學游泳,他也去;沒過兩天,他又跟著同學參加了學校的足球隊。

而這些事情,曹勤卻一件都沒做到底,更別提做好了。因為他畫畫的時候想游泳,游泳的時候又覺得踢足球更有意思;到了踢足球的時候,他的思想又飛了。

這些舉動都被爸爸看在眼里,爸爸知道,這一切都是曹勤對一項事物不專注的後果。于是,爸爸與曹勤做了一次長談,他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

後來,在爸爸的幫助下,曹勤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標——他要踏踏實實地學書法,以後要做一名書法家。而確定了目標的曹勤,終于能夠專心于一件事情了,開小差、虎頭蛇尾的現象再也沒在他的身上出現過。

有了目標,才能有奮斗與努力的方向。就如曹勤,不確定目標的時候,就像無頭蒼蠅亂撞,反而一事無成。確定正確的奮斗目標,才能讓孩子的專注能力得到鍛煉與發展。當然,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可行的目標,若是孩子定的目標過于龐大或遙遠,一番努力後卻看不到什麼成果,孩子也一樣會因為倦怠而無法專注于這個目標。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最新章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文閱讀 | 好父母amp;amp;nbsp;amp;amp;nbsp;教能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