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說的10句話 第十一章

作者 ︰ 張振鵬

父母的話

孩子,你是一個有計劃的人嗎?如果你做事沒有計劃,別說不會很好地學習和工作,也許連自己的生活也照料不好。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沒有計劃的人常常會無所適從,而在做事前能夠充分準備好,就會有條不紊地處理應該處理的事情而不至于手忙腳亂。

有人說,學會規劃才能贏得未來。事實確實是這樣,如果你想生活輕松、學習進步,一定要學會制訂計劃,並按照自己的計劃堅持走下去。

與其迷路,不如問路

做一件事,說一句話,無論事情的大小,說話的多少,你都得自己先有了計劃,先問問自己做這件事、說這句話,有沒有意義?你能這樣做,就是奮斗基礎的開始奠定。

——(美國)戴爾•卡耐基

孩子,猶太人有這樣一句名言︰「與其迷一次路,不如問十次路。」它旨在告誡人們在行動之前應該做好周密的準備,而不要等到行動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做好準備,這樣做事一定會失敗。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是20世紀最杰出的談判專家之一。在談判前,他一定會做好周密的事前準備,也一定會掌握詳盡的情報資料。為了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基辛格曾訪問我國。臨行前,他照例要求相關人員進行了徹底的準備工作。

根據多方面提供的資料,基辛格的部下反復加以審核修正,最後才把一份報告提交給他。中美問題是這份報告的核心,除此之外,還包括美蘇、中蘇、中印、中巴關系等詳實材料。基辛格在赴北京的前一周將這份報告呈給當時的尼克松總統審閱,另外還附上他自己所作的詳細分析和綜合評述。♀

事實上,即使是對中美關系不太了解的政治家,只要讀了這份報告,也一定會成為卓越的內行。

基辛格在說起過談判技巧的時候,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談判的秘密在于知道一切,回答一切。」這句話隱藏的涵義就是,談判取勝的秘訣就在于周密的準備。

事實上,在基辛格看來,所謂「周密的準備」,一方面是要弄清問題本身的有關內容,另一方面,要應該知道與之相關的種種微妙差異。為此,需要事先了解談判對手的心理狀態和預期目標,從而正確地判斷出用哪種方式才能找到雙方對立中的共同點。只有這樣,才能胸有成竹地步入談判室,才會為成功奠定基礎。

如果事到臨頭還優柔寡斷的話,那麼對方一定會有可乘之機。另外,一旦坐上談判桌,必須能夠立即回答對方問的一切問題,否則就會給別人一個不夠權限或不熟情況的印象。

基辛格嚴謹和細心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如果他在談判前沒有花時間準備資料,一定不會贏得對方的尊重,談判也一定不能成功。

打仗,最怕遭遇埋伏,即使雙方力量懸殊,但是一旦遇到突如其來的襲擊,再強大的隊伍也會驚慌失措。弱小的一方可以通過做好充分準備來戰勝沒有做好準備的一方,可見,是否充分準備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我們再來看另一個故事,他的「預備」工作花了很長的時間,可是,他的收益也是巨大的。

故事的主人公叫孫正義,他是世界著名投資公司——軟銀公司的創始人。他曾經在23歲時花了1年多的時間來想自己到底要做什麼,他把自己想做的40多件事情都一一列了出來,而後逐一地做詳細的市場調查,並做出了10年的預期利潤表、資金周轉表以及組織結構圖,40個項目的全部資料疊加起來足有10多米高。

孫正義列出了25項選擇事業的標準,包括該工作是否能使自己全身心投入50年不變、10年內是否能成為全日本第一等。參照這些標準,他給自己的40個項目分別打分排隊,結果,計算機軟件批發業務月兌穎而出。用10多米厚的資料做事業選擇,把目光放在幾十年之後,如此深思熟慮,如此周密規劃,注定了他日後事業的成功。

孩子,看完了這麼多「大家」的「預備功夫」,你也一定會有所啟發吧!就拿你平常的學習來說,預先準備也是學習的重要態度。很多人都應該知道預習功課對于听講的重要性,卻都讓懶惰的習氣打敗了,心想,反正老師明天要講,今天就不看了。

可是,如果你在上課的前一天晚上就把新課程預習一遍,那麼,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就會比平時更加集中注意力,當老師講到自己沒弄明白的知識點時,你就會特別留意。這樣一來,你對知識的掌握也就更加牢固,成績自然而然就能提高。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功」。預習功課花不了多少時間,可是產生的效果卻是「事半功倍」的。其實,預習功課只是學習的一個方面,在生活中,在與人交往中,不打沒有準備的仗,你成功的機會會比別人多很多。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父母應該說的10句話最新章節 | 父母應該說的10句話全文閱讀 | 父母應該說的10句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