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的人 第三章

作者 ︰ 陳染

幾天以後,媽媽對楊小翼說,她要去一趟北京。♀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媽媽說︰

「北京很遠,來回得一個月時間。不過,你放心,劉伯伯會照顧你的。」

媽媽說話的時候,正是黃昏,太陽已經下山了,窗外開始灰暗起來。房間里的電燈早早地打開著,但因電壓不穩,加上功率不高,電燈光不夠強烈。媽媽正對著鏡子梳頭,她的頭發看上去非常光亮。

楊小翼知道北京現在是新中國的首都,很多大長官都住在那兒。

「去北京干什麼呢?」楊小翼問。

「媽媽有很重要的事。」

「什麼重要的事呢?」

「我得先去一下醫院,病人正等著我呢。」

這是媽媽慣常的手段。面對她想隱瞞的事情,她或是答非所問,或是假裝沒听見。

以前,楊小翼常問這樣一些問題︰為什麼外公在上海,她們卻在永城?為什麼她要跟媽媽的姓?為什麼宋慶齡找外公看病,外公又是怎麼認識她的?面對這樣的問題,媽媽或是避重就輕或是沉默以對。那時候她的雙眼會露出一種既茫然又堅韌的光亮,她嘴唇緊抿,好像那些問題並不存在。

出發前的那天晚上,媽媽說︰

「路過上海時,我會去看看你外公。你有什麼要對外公說嗎?」

听媽媽說要去看望外公,楊小翼很想跟著一道去,但她知道媽媽不會答應。她搖了搖頭,說︰

「我以後自己會告訴他的。」

媽媽說︰「那好,以後有機會的。現在還挺亂的,等安定下來再說吧。」

媽媽早已整理好了行李。兩只皮箱整齊地放在衣櫃的落地鏡子邊上,鏡子使行李一下子增多了,成了四只皮箱。媽媽此刻坐在床鋪上,雙目明亮,但這明亮又很空洞,好像這會兒她成了個瞎子,什麼也看不見。

「媽媽,你會留在北京嗎?」

那一刻,楊小翼有點擔心媽媽因為太傷心,不再回來。要是媽媽不回來,那她一個人怎麼生活呢?想起要去劉家大院住,她也有些不安,那兩個孩子會欺負她嗎?那女孩好像挺凶的,對她充滿了敵意。

媽媽的目光從遙遠的遠方回來,她笑了笑說︰

「我當然要回來,你在這兒呢。」

然後,媽媽過來抱了抱她。她覺得媽媽抱著她時有些心不在焉,媽媽的懷抱是冰冷的,好像此刻媽媽的身體完全成了一具軀殼。

大約一個月後,媽媽從北京回來了。也許是因為旅途勞頓,媽媽的臉色看上去十分蒼白,臉上有些若隱若現的悲哀。媽媽接楊小翼回家時,劉伯伯站在門口目送她們,他臉色凝重,好像發生了什麼大事。

那天晚上,媽媽一聲不吭。這倒沒讓楊小翼感到奇怪。過去,媽媽有時候也會外出一段日子,回來也不說什麼話。不過,那時候她回來,還會帶回一些糖果,這次卻什麼也沒有。楊小翼的目光自然落到她的行李箱上。行李箱放在那面鏡子前,沒被打開過。這趟北京之旅仿佛已耗盡了媽媽的元氣,她已沒有力氣打開它。

「在劉伯伯家還高興嗎?」

楊小翼點點頭。

在劉家的這些日子,楊小翼感到由衷的喜悅。劉伯伯待她很好,經常抱她。見到她,他那張嚴肅的臉會立即軟下來,堆成一臉慈祥的皺紋,那笑容似乎還帶著某種諂媚的意思。楊小翼能感受到他內心的歡喜,這歡喜從他眼神里溢出來,讓她感到非常溫暖。她整天和那兄妹倆玩,哥哥叫劉世軍,妹妹叫劉世晨。劉世晨開始對她有敵意,叫她「小偷」,可畢竟是孩子,玩起來就什麼都忘了。與世晨不同的是,劉世軍待她非常友善。有一天,他對她說,我懷疑你是老劉生的,否則老劉為什麼對你這麼好?老劉對他親爹也沒這麼好。听了這話,她心里面竟然暗暗高興。還有劉世軍叫劉伯伯為「老劉」,她也覺得好玩。劉世軍還讓她玩望遠鏡。遠處的天一塔在望遠鏡里顯得無比龐大,龐大得讓人感到恐怖。劉世軍說,天一塔的地宮直通基地司令部。這話讓她感到這里的一切與眾不同,充滿神秘感。

她覺得劉家有一種熱氣騰騰的氣氛。這種家庭氣氛令人迷醉。以前米艷艷帶她去米老板的當鋪店,楊小翼看到米艷艷在米老板的膝頭爬上爬下,她是多麼羨慕。她感到有爸爸是件多麼好的事,哪怕這個爸爸另外有一個家。只是那個叫景蘭的女人——就是劉世軍的媽媽,楊小翼內心有點排斥她。景蘭阿姨有點怪異,即使在飯桌上也經常失神,好像靈魂不在她身上。劉世軍說,他媽媽坐過國民黨的牢,受過酷刑,腦子壞了。不過劉世軍補充道,這只是表面,她其實什麼都明白的。楊小翼覺得在這幢屋子里,景蘭阿姨如一片空中飄蕩的羽毛一樣無聲無息。這讓她略感不安。

媽媽這會兒好像努力在想什麼事,有些走神。一會兒,媽媽說︰

「我去上海看望外公了。外公、外婆、舅舅都很好。外公把醫院捐給了國家,他成為上海醫界的代表,參與了新政府的工作。」

這之後,楊小翼和媽媽的生活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大約是劉伯伯的安排,媽媽去國立醫院工作了,除了做內科大夫,她還參與醫院的管理工作。楊小翼也不再去慈恩學堂,而是去了位于鼓樓邊剛成立的干部子弟學校上學。

人的記憶是有選擇性的。關于媽媽的北京之旅,楊小翼很快就淡忘了。很長一段日子中,在楊小翼的感覺里,媽媽這次北京之旅似乎根本就沒有存在過。

媽媽從北京來後,劉伯伯每周都要來石庫門看望媽媽。他一般在星期六下午來。楊小翼放學回家的時候,經常看到劉伯伯和媽媽坐在那兒,沉默以對。媽媽態度平和,神情端莊。不過,媽媽偶爾也有失態的時候,有一次,楊小翼回家時,踫到劉伯伯眼眶泛紅,慌張地從石庫門出來,楊小翼叫他,他也不理。楊小翼來到屋里,看到媽媽臉上掛著淚水,大吃一驚,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她很少見到媽媽流淚。媽媽見到她,轉身擦掉了淚,然後平靜地說︰

「放學啦?」

楊小翼不知道他們之間出了什麼事。

在楊小翼的認知中,劉伯伯來石庫門是盡著某種義務。

有一次,楊小翼特意問過劉伯伯,他在一九四一年是不是來過永城。劉伯伯拍了拍她的臉說︰

「對啊,那時候我在上海呢,曾經來過永城辦事。」

楊小翼覺得這個回答是意味深長的。

每次,楊小翼放學回家,如果看到劉伯伯的吉普車停在門口,她的心便會飛起來,她沖進去,爬到劉伯伯的大腿上。劉伯伯微笑著低下頭,親她的臉。她的小臉被他硬硬的胡子扎痛。

楊小翼通常會纏著劉伯伯講故事。劉伯伯大都講打仗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但這些革命故事和干部子弟學校里老師講的不一樣,劉伯伯的革命故事有著更多的人間煙火氣,好像戰爭只不過是日常生活。

楊小翼仔細觀察媽媽對劉伯伯的態度。媽媽往往在劉伯伯到之前回家,回來後就開始擦洗家里的一切,好像這一天是她的打掃日。有時候,媽媽也會讓楊小翼幫忙。楊小翼當然很樂意。家里有一套用來沏茶的景德鎮瓷具,每次媽媽都會用這套瓷具招待劉伯伯。瓷具在媽媽的擦拭下,上面那些精美的線條和菊化圖案變得鮮艷奪目。楊小翼最喜歡擦洗的就是這套茶具。她想象著劉伯伯捧著茶具喝茶的樣子,心里便喜歡得不得了。

在楊小翼的感覺里,劉伯伯像一個溫暖的太陽。劉伯伯經常會給她帶來一些小甜點或小禮物。小禮物真的很小,是一根頭繩或一根橡皮筋,但那時候物質匱乏,要找到這樣的小東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楊小翼已經很滿足了。只是這些小禮物從高大的劉伯伯的手中出現,她感到有些滑稽。她看重這些禮物,把它們收集起來珍藏著。有空的時候,她會翻出來把玩。

楊小翼不再去想「爸爸是誰」這樣的問題了。劉伯伯的形象牢牢佔據了她的心。有時候,這個和藹的形象還會到她的夢里來。她感到她的生活有了一個穩固的基礎,她和所有人一樣,什麼也不缺。那段日子,她覺得自己擁有生活賜予的全部快樂和幸福。

多年以後,楊小翼回憶這段時光,有一種太陽重升的明亮的感覺。這種感覺同劉伯伯有關,也同「革命」這個詞語有關。「革命」把一個時代一分為二,過去的叫做舊社會,現在是新中國。時間開始了。新這個詞讓眼前的一切明亮起來,讓世界放射出光芒來。街景還像過去一樣破舊,由于連年戰爭,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但現在灰暗的氣息已不復存在,到處陽光燦爛,充滿了生氣。

在干部子弟學校里,楊小翼感到一種自由的喜悅。劉世軍和劉世晨都在干部子弟學校,劉世軍已是四年級學生,劉世晨和楊小翼同班。有他們在,楊小翼感到新的環境不那麼陌生。

同慈恩學堂比,這里簡直像天堂。在干部子弟學校,不用再做那麼多宗教儀式了,不用在一日三餐時感謝主賜予食物,也不需要晨課禱告了。這是多麼好!就像範嬤嬤所說,天堂里什麼都不用干,天堂的河里流著蜜汁,食物隨處可得。範嬤嬤說得多好多準確。在干部子弟學校,每天中午都可以喝一杯熱熱的牛女乃,還可以吃上一個白白的饅頭。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離異的人最新章節 | 離異的人全文閱讀 | 離異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