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幕僚軍師 張靜江傳奇 第五十六章

作者 ︰ 潘榮琨

回溯歷史,我們看到了張靜江所領導之部門和企業同當時國民黨**的鮮明比照。友情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在大力提倡反腐倡廉的今天,張靜江的精神是不是值得紀念呢?

除了鐵路事業,張靜江數年來殫精竭慮于國家建設的方方面面,嘔盡了心血。林業礦區建設、衛生建設、裁兵實荒、開闢滿蒙藏疆;治黃、疏浚湘鄂湖江、統籌開發西北水利;開闢大清河北方大港以及以乍浦、海鹽、澉浦為中心的東方大港,等等,等等。

張靜江身體力行,日理萬機,一心撲在工作上,其憂國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令我輩亦佩服不已。從夫人朱逸民當時寫給張靜江的信中,也可見證其公而忘私的一面。

靜江吾兄鑒︰

別後甚為記掛,並不見你寄一個字給我,看看我實在心焦得很,你到南京的時候,我常常對你講,你去後寫信給我,可你一次也沒有寫給我,想你到了南京就家也沒有了。我不再寫下去了,再寫下去我的肚皮都要給你氣破了……

然而,氣歸氣,朱逸民畢竟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新女性。她理解先生的宏圖大志,默默承受著相思之苦,辛勤操持家務,呵護兒女,給先生以堅強後盾。

1928年入夏前,朱逸民曾經來到杭州,住在莫干山嘉興路1號「靜逸廬」的別墅里。「靜逸廬」是張靜江特意自費為朱逸民修建的避暑別墅,其名為「靜逸廬」,正是取了夫妻二人名字中各一字,合而命名。從這一點,也可看出張靜江對其妻恩愛之深。朱逸民入住「靜逸廬」後,邊避暑,邊督導兒女的學業。盡管此時張靜江無暇分神,很少寫信回家,但朱逸民總是隔數日便給遠在外地的丈夫寫信,敦促他注意身體、按時服藥,向他匯報兒女的學習情況,期盼著親人早日團聚。

1928年農歷八月十二日,在張靜江五十一周歲生日前夕,朱逸民再次給張靜江寫信,表達她的思念之情︰

靜江我兄愛鑒︰

日內為何不見來書,殊覺念之。♀明日我兄之生日,想兄明日亦恐不及來山,妹憶及每逢八月十三日,我等總不在一處,妹甚為不樂,明日妹已囑送菜之人購面五斤,以備晚飯吃我兄長壽面也……

可是,朱逸民哪會想到,此時的張靜江正在為解決無錫的工業用電問題日夜奔波,絞盡腦汁。也正是因為有張靜江非凡的組織領導才能和經營建設韜略,以及他以建設國家為己任的忘我工作精神,民國初期的國家基礎建設事業才艱難地邁開了第一步。對此,陳立夫曾說︰

靜江先生對于國父遺教,乃最能信守力行。當建設委員會成立時,靜江先生親訂建設原則,完全依照建國方略擇要實施,遠見卓識,非一般人所能了解。

不負家鄉父老,創辦西湖博覽會;大力發展浙江經濟,

有悖蔣介石政治意圖,被迫辭去浙江省主席

一主政浙江

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在張靜江的主持下,主要依靠民間集資,在交通、電氣、工礦、運輸等領域大顯身手,使歷經戰亂、仍在戰爭中掙扎的國家建設事業奇跡般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既是張靜江經濟工作奇才的顯現,也是他作為黨內四大元老之一及同蔣介石有著非同一般的關系才能大展身手所致。當時,建設委員會指導和參與的一系列重大工程項目,其涵蓋的領域已佔了當時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的比例,其結果在無形中反而形成了建設委員會獨樹一幟、咄咄逼人的氣勢和局面,也在人們的心目中造成了張靜江獨攬國家重要經濟支柱的表象。正如陳立夫所說︰「靜江先生以極少之財力,成極多之事業,以其成效卓著,不免引起強鄰之嫉妒。♀」

張靜江在國家建設上的成就及蓬勃發展的勢頭,不僅給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授之以柄,也損害了蔣介石的利益。這時候的蔣介石,已同宋子文、孔祥熙、陳果夫、陳立夫聯成一氣,正在逐步建立四大家族共同控制國內市場的經濟秩序。他不僅在政治上不再需要張靜江,而且在經濟上也不再依賴張靜江。因此,當蔣介石看到張靜江淡出政治後,竟然又以建委為載體,在經濟上搞出這麼大的名堂來,他為張靜江能在戰亂頻擾的局勢下致力國家建設而做出如此貢獻所感嘆,又為張靜江嚴重影響了四大家族的集團利益而擔憂。同時,外界盛傳張靜江目空一切、大包大攬的種種跡象,也是蔣介石所不能允許的。

善于察言觀色的宋子文利用蔣介石對張靜江的不滿,加之因追不到張靜江之女芸英(此事容後再敘)而記恨張靜江的緣故,便聯合上海盛家,在證券交易市場上狠狠地打擊張靜江的三弟張澹如(上海灘的金融巨頭),使其虧損巨大,一蹶不振,甚至連張家頗有名氣的「恆康」錢莊也瀕臨倒閉,開始清理資產。張靜江明知這是宋子文有意打擊張家,給自己的下馬威,但他絕不認輸,要挽回張家的面子,保持張家的信譽。于是,他主動跳出來收拾殘局,迅速安置好「恆康」錢莊經理薛卓聲一家和錢莊其他工作人員的生活,穩定人心,並果斷地把自己在南京西路靜安別墅的全部房地產拋出去抵債,很快平息了倒閉風波。

宋子文沒有把張靜江打下去,很快又拋出了另一著高棋。

在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上,宋子文與蔣、孔、陳達成一致意見,向張靜江施加壓力,將建委掌握的部分實權分離出來。全會通過了兩項限制建設委員會權力的決議︰

(一)成立全國經濟委員會,由時任財政部長的宋子文兼任委員會主任,所有經費支出,概由經濟委員會審批核定。

(二)原由建設委員會所轄的企事業單位,一律歸還各部管理自辦。

明眼人一看就知,這個決議等于是在向張靜江宣布︰你只有做事的義務,沒有使用的權利,而且有些事你還不能去做!

張靜江知道這是蔣介石的意思,幸而他對這位昔日盟弟的認識早已有所轉變,又經夫人朱逸民一再提醒,心中便不至過于激憤,只是覺得蔣介石未免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我張靜江尚欲貪財圖權,又何必等到今日呢?我偶爾擺擺老資格也是有的,只不過是想辦事順利一些,如果換個資格女敕點的,在這樣的局勢下,豈能辦成什麼大事?

張靜江洞悉了蔣介石欲把國家建成由四大家族控制下的「蔣家王朝」的野心,除了倍感淒然,他更多的只能是徒嘆無奈。對二屆五中全會的上述議案,張靜江不便表示反對意見,只能默然接受。會議結束後,他謝絕了李石曾等老朋友表示的關心和安慰以及各地代表禮節性的造訪,在家靜靜反思著近幾年來革命風雲的急驟變幻,回憶著領導建委工作以來的若干舉措和經驗教訓。

此時的張靜江因目睹了太多的政治利益紛爭,經歷了種種世態炎涼和人情世故的變化,內心反而顯得格外平靜。他細細玩味著古已有之的「同艱辛易,共甘甜難」的至理名言,越想越覺得內心豁然︰罷!罷!也罷!既然我苦心經營國家建設不為蔣氏所理解,那我只得擇木而棲,另作他圖。至少,我還有個浙江省政府主席的名頭,可以回到浙江,去完成建設家鄉的夙願!

是年10月初,張靜江對建委工作做了一番安排打理後,轉道上海稍事停留,徑自回到闊別數載的故鄉南潯,開始了他畢生事業的又一輝煌篇章︰主政浙江。

張靜江輕車簡從,風塵僕僕。一路上,他不停地叮囑司機,把車速放到最慢。他不時從車窗探出頭,欣賞著熟悉的田園風光。

十月的南潯,稻涌金浪,極目遠眺,遼闊的杭嘉湖平原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秋風輕曳稻穗,蕩起一層層悠悠的波瀾,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夾雜在稻田間的一壟壟桑樹,依舊青枝綠葉,婆娑聲翠,宛若一曲舒心的田間小調。

「還是家鄉美啊!」張靜江喟嘆著,他的臉上綻開了朵朵燦爛的笑容,再也找不到昔日為國家大事殫精竭慮時的憂郁氣色,只有兒時和小伙伴們跑出鎮外在鄉野間玩耍時的無羈無絆的愜意。

汽車駛到南潯鎮邊的大運河畔,他叫司機停下車,快步走到大運河的堤岸上,凝望著運河中穿梭的船駁。潺潺的水聲,似一曲歡快的樂章;一望無際的杭嘉湖平原,猶如母親寬闊的胸膛。母親正舒展著雙臂,歡迎久別的游子歸來。

「我回來了,終于回來了!」張靜江心中涌動著闊別的感慨和親近的鄉情,喃喃自語,深深地吮吸著草禾清香和從大地深處散發出的泥土芬芳。

夕陽西下,炊煙裊裊。一直跟在身旁的僕人阿根見張靜江久立不動,忍不住提醒道︰「二先生,快到晚飯時間了,我們還是先回鎮吧,家里的景色還怕看不夠?」

張靜江這才回過神來,和藹地對阿根說︰「阿根啊,難為你跟我在外飄泊這麼多年,總算能回家鄉了!」

「是呀,二先生。這麼多年,你光在外面種別人的田。這下好了,不會再荒了自己的地了。」

「噢——」張靜江沒有想到,一向緘默不語的阿根,居然也能說出如此寓意深刻的話,竟一時語塞。

阿根見主人沒表示反對,連忙上前攙著張靜江的手臂,一主一僕相對而視,然後回到轎車里。

汽車緩緩地從高大的運河拱橋上駛向鎮區,令張靜江大感意外的是,平日質樸素靜的古鎮,今天平添了少有的喜慶氣氛。依著穿鎮而過的潯溪建造的商鋪、民房前,幾乎家家都掛上了大紅燈籠,麻條石板鋪就的路面也打掃得干干淨淨。不少居民正這一簇、那一群地聚集在一起談笑風生。他不由得想,今天是什麼黃道吉日呢?或許又是哪個大家望族在迎親送娶吧!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蔣介石的幕僚軍師 張靜江傳奇最新章節 | 蔣介石的幕僚軍師 張靜江傳奇全文閱讀 | 蔣介石的幕僚軍師 張靜江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