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幕僚軍師 張靜江傳奇 第二十八章

作者 ︰ 潘榮琨

蔣介石走進客廳,同張靜江寒暄過後,便向張靜江打听陳鳳的消息。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

「她倒是像往常一樣常來,」張靜江說,「女孩小嘛,玩心甚濃,這不,今天一早就同蕊英她們上公園去了。」

「她還回這里嗎?」

「這倒說不準,也許玩罷直接回家去了呢。」張靜江說著輕嘆了一聲道︰「介弟,我看這事你也不必過于執迷了,順其自然吧。」

「不!」蔣介石擺了擺頭道,「此事一定得下決心,傾全力,否則,必不能如我意。」

「可你總不能整天泡在這里吧,外面有那麼多事,怎麼辦?」

蔣介石想了想道︰「那我就打電話,寫信,我不信就感動不了她!」

1920年9月,著名國民黨左派代表朱執信被桂系軍閥殺害于廣東虎門,孫中山失去了一名得力助手,更加重視蔣介石。10月29日,孫中山在上海寫信給回奉化老家的蔣介石,信中寫道︰「執信忽然殂折,使我如失左右手。計吾黨中知兵事而且能肝膽照人者,今已不可多得,唯兄之勇敢誠篤,可與執信比,而知兵則尤過之。」

蔣介石得到孫中山如此器重,甚為欣慰。但南方軍中派系之爭甚烈,使他難展身手,故在一年多的時間里,他在軍中反復去職、復職,奔波于福建、廣東、浙江、上海之間。他在上海逗留期間,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一如既往地追求陳鳳。他不斷打電話或寫信向陳鳳表達愛意,陳鳳被纏得實在難以回避,終于給蔣介石回了一封信道︰「不要再打電話或寫信打擾我,你總有一天會被寬恕的。」

1921年5月15日,蔣介石因母親病重,又一次從廣州返鄉,但他卻沒有先回溪口,而是為追求陳鳳先到了上海,直到6月10日,在張靜江的一再催促下,他才回到了溪口。其時,蔣母病情惡化,奄奄一息。6月14日,蔣母病逝,張靜江接報後,為免族人對蔣介石的非議,親手為蔣介石寫了一副懺悔性的對聯,上聯是︰「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下聯為︰「愧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

蔣介石把這副對聯鐫刻在母親墓碑的兩側,以表自責。

蔣介石正在奉化為母守孝期間,于9月7日突然接到張靜江的通知︰「陳鳳之父陳鶴峰因心髒病突發猝然去世,陳家母女為此將守孝七七四十九天,盼即速前往陳家祭悼。」

接信後,蔣介石火速前往上海,到陳家吊唁,此舉令陳鳳及其母頗為感動。

蔣介石為陳父祭悼後,來到張靜江家。對于這位拜弟的近期動向,張靜江十分清楚,就單刀直入地問︰「廣西前線吃緊,數月來孫先生多次邀你南下,介弟究竟作何打算?」

蔣介石聞言不語。

張靜江頗為不悅,遂下逐客令道︰「介弟不以兄言為意,概請自便,從今後,你的事我也不管了!」

「二兄息怒,」蔣介石連忙道,「非介石不從總理,實因——」

「你在第二軍的事,我都清楚。」張靜江打斷蔣介石的話道,「派系之爭,歷來如此。你又何必過于耿懷?總理正在用人之際,可惜靜江腿疾纏身,否則當赴前線,為先生解憂!你可知‘墨經從戎,古賢不廢’的道理?喪母之痛,為兄理解。但你卻以此為由,拒赴總理之命。那麼我問你,當初你又何必追隨總理,發誓‘雖肝腦涂地,願為革命不惜奉獻一切,乃至生命’?介弟,你也太令為兄失望了!」

蔣介石聞听了張靜江這番話,不禁心中大震。自從雙方相知相交以來,他這是第一次听聞對方如此嚴厲的話語,他偷偷察看了一下張靜江的臉色,知道對方是動了真怒,這才想到,凡涉及革命前途和孫中山的事業,這位拜兄是不惜一切和不留情面的。想及此,蔣介石頓生悔意,連忙向張靜江認錯,表示立即動身,去廣州向孫中山報到。

張靜江這才轉怒為喜,親切地扶著蔣介石的肩頭道︰「介弟,為兄對你是寄予莫大的希望。為兄這副病體,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今後中國的革命大業,尚需你等來支撐啊!」

蔣介石臨別前,又提到了陳鳳的事。♀張靜江爽快地說道︰「你就放心地去吧,阿鳳的事,交給我來辦!」

張靜江既然作了這樣的承諾,便立即著手實施。在蔣介石離開張園後的當天晚上,他鄭重其事地將已經躺下的妻子扶著坐起,對她說︰「逸民,有一件事需要你出面去辦一下。」

「什麼事?」朱逸民覺得丈夫有點神秘。

「介石的婚事,」張靜江笑了笑說,「他給我說過好多次了,要娶阿鳳。」

「你覺得他們合適嗎?」

「這件事,不要用世俗的標準去衡量,介石是要做大事的人,他需要一個溫暖的家,而冶誠顯然令他失望。」

「他已經有過兩個了,他——」

「他會處理好的,」張靜江打斷了朱逸民的話,「這些事你就不必多考慮了,你的任務,就是去替介石提親。」

第二天吃罷早飯,朱逸民便「奉旨」前往陳家,將陳鳳叫到她母親的臥室內,向她陳說了蔣介石欲娶她為妻的事,但遭到了陳鳳的拒絕。無奈之下,朱逸民只好如實相告道︰「阿鳳,這不是我的意思,乃是我先生要我來的。再說,」朱逸民說著親切地拉住陳鳳的手,「你現在年紀還小,可不必馬上結婚,但可以先訂婚,訂了婚,也就是給了我面子。阿鳳,你總不至于讓我在我先生面前丟臉吧!」

話說到這個份上,陳鳳還是不肯答應。她帶點埋怨的口吻道︰「張先生也真是的,他為什麼要替蔣介石出這個面呢?」

朱逸民解釋道︰「我先生同蔣介石是結拜兄弟,他認為蔣介石是國民黨里的新秀,前程不可限量,他這也是為你好啊!」

「蔣介石的前程跟我有什麼關系?」陳鳳冷笑了一聲,「我不想訂婚,更不想結婚!」

室內空氣一時僵住了,朱逸民再也想不出什麼話來說勸陳鳳,枯坐了一會兒,只好起身告辭。雙方都有些尷尬和不痛快,這種情形,在這對要好的小姐妹間,還從未發生過。

朱逸民回家後,將結果及經過情形告知了張靜江。張靜江听後說道︰「介石也真是奇怪,難道天下只有阿鳳最好嗎?」

第二天上午,蔣介石來張府探詢消息,得知如此結果,不免有些沮喪。張靜江本想勸其另作打算,誰知蔣介石突然間激動起來︰「介石此生不娶阿鳳,何以為趣?」

張靜江將要說的話咽進肚內,換言道︰「介弟不必過于傷感,再想想法子嘛。」

「二兄,」蔣介石在廳堂里走來走去,顯得極為煩躁,「能不能做通她母親的工作?她既然這麼傳統,當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吧?」

張靜江對這種事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來,只好說道︰「那就叫逸民再去試試看吧。」

「還請夫人去?二兄不能勞動貴體嗎?」

「介弟,」張靜江道,「我看你為此事已急昏頭了!非到萬不得已,我能出面嗎?」他對蔣介石「勞動貴體」一語頗感不悅,「你是學軍事的,策略二字你也不懂?我現在就出面,萬一談僵了,何來退路?」

蔣介石見張靜江語氣有異,知道自己的話中有非禮之處,忙道︰「小弟言語不恭,有違二兄長期訓導。小弟謹遵兄意,尚望刻意成全!」

蔣介石走後,張靜江將朱逸民叫來商量。朱逸民推托道︰「陳家姆媽對阿鳳寶貝得不得了,難說話得很,我看還是算了吧。」

「不成,」張靜江道,「介石此人,極為固執,此事關系到他的一生,于其思想、行為均會發生影響,宜從善導之,引阿鳳以為助,對其前程不無裨益。」

朱逸民見先生如此說,便答應再去「踫一踫冷面孔」。其後,張靜江又授意道︰「如今革命時期,知識家庭受新思想影響較多,你去說,可從介石的前程上多予說項,或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那我明天就去。」

「不忙,」張靜江想了想道,「宜相隔幾天為好。」

到了第三天,朱逸民再次登門陳家,直接同陳母接觸。果然不出所料,陳吳氏對女兒與蔣介石的婚事,毫無松動之意,朱逸民左說右磨,好話說了一屋子,仍無濟于事。遂想起先生的主意,便道︰「伯母之意,佷女明白,蔣先生確有甚多不配阿鳳之處,但伯母想過沒有,阿鳳如此聰明美貌,若今後所托非人,豈不可惜。」

「這個——」陳吳氏支吾道,「我會考慮的。」

「佷女恐怕伯母難以考慮周全,」朱逸民斟酌著詞語道,「蔣先生正好可以解了伯母這道難題。」

「此話何說?」

「伯母,」朱逸民道,「蔣先生同我先生的交情,你是知道的,連革命領袖孫中山,對蔣先生也頗為器重。听我先生說,蔣先生就要到陳炯明的軍隊里擔負要職。今後中國的天下,必為孫先生的天下,我先生要我向你保證,阿鳳若嫁給蔣先生,必是一樁美滿的婚姻。阿鳳此生必無後憂。」

陳吳氏听後良久未語,但最後仍未明確表態,只是說︰「好逸民,此事容我再考慮考慮吧。」

蔣介石得知陳母的態度有松動跡象,十分興奮,隔三差五便來向張靜江請教下一步該怎麼辦。那時,廣西方面軍情日緊,孫中山正在抽調軍事干部赴粵,以做征西之備,蔣是首選人物之一。但蔣如此精神狀態,何堪大任?張靜江權衡利弊,決定親自出馬,迅速促成蔣陳聯姻,以利蔣早日赴軍中任職。

對張靜江的登門上訪,陳吳氏受寵若驚。排除革命黨身份的因素,張靜江原本就是上海灘上有頭有臉的大人物。陳家是做土特產的小生意人,而張靜江位列江浙財團四大亨之一,以這種身份,屈就陳宅,陳吳氏如何不知其中分量?但陳吳氏猜測對方來意,必是為蔣介石的事,所以又略有幾分矜持。在這之前,她請了一名包打听將蔣介石的身世及有關經歷大致調查了一番,知道蔣確是革命黨中一骨干分子,但已有妻室並一妾,而蔣目前在上海是處于無業狀態。這些,使陳吳氏很難平衡取舍,她倒要听听張老先生怎麼說。

張靜江似乎洞察了陳吳氏心思,寒暄後便直入正題。張靜江說道︰「以令嬡同介石結緣,確有需令媛遷就之處,但介石原配毛氏如今已皈依佛門,不問他事。此樁婚姻,系介石之母王太夫人做的主,夫妻間無愛情可言。」張靜江頓了頓,注意了一下陳母的表情,繼續說道,「介石之妾姚氏,長住蘇州,倆人已有很久沒有交往。最近,介石拿出5000銀洋,同姚氏結束關系,亦獲同意。」說著,張靜江取出姚氏簽署的雙方結束關系的具結書,遞交給陳吳氏過目。

陳吳氏細細看過具結書,又交還給張靜江,但仍未發一聲。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蔣介石的幕僚軍師 張靜江傳奇最新章節 | 蔣介石的幕僚軍師 張靜江傳奇全文閱讀 | 蔣介石的幕僚軍師 張靜江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