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 第四十二章

作者 ︰ 田科欽

2.《善待孩子古怪的「十萬個為什麼」,滿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孩子生來都是天才,往往在他們求知的歲月中,是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他們的天才。♀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

——最杰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媽媽,我是怎麼生出來的?」

「為什麼照相機會照相?」

「世界上有多少個星球?」……面對寶貝的「十萬個為什麼」,媽媽們常被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難倒,不知道如何應對。

大多數孩子從三歲左右開始就會進入愛問「為什麼」的階段,此時媽媽應該關心孩子的每一個提問,盡量做到有問必答,切不可敷衍應付。一次不恰當地回答,不僅讓孩子錯過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還有可能打擊孩子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從而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成長中的孩子對一切都感到好奇,常常揪住每一個他能想到的問題問個不停,很多媽媽都被孩子的提問給「難」倒了。根據我的經驗,大部分媽媽的表現是這樣的。

回避型媽媽︰「媽媽,為什麼你的‘胸脯’那麼大,我的是平的?」被女兒問到這些問題,我的朋友一時不知道怎麼回答好,生怕女兒「變早熟」,趕緊轉移話題︰「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擔心型媽媽︰「我女兒才兩歲,她在電視里知道了‘情人節’,就問我‘媽媽,今天是情人節,你的情人是誰呀?’搞得人哭笑不得。孩子這麼小就提出這樣的問題,會不會是早熟啊?」

抓狂型媽媽︰「我快讓孩子給累壞了。」同事說,兒子雖然剛滿四周歲,可是幾乎所有他看見的東西他都要問個子丑寅卯出來,比如「為什麼我不能去女廁所?」「我能不能去太空」等。同事告訴我「每次兒子一問問題,我就恨不得立刻變成他的google,給他最及時周到的資訊。只是有時候被應接不暇的新知識搞得有點抓狂了。♀」

?不耐煩型媽媽︰面對女兒「為什麼我沒有小**?」的問題,鄰居黃太太覺得難以開口,可女兒偏偏一再追問,黃太太只好說︰「沒有就是沒有,有什麼好問的,嗦。」

不經心型媽媽︰很多女孩子都喜歡「打听」生孩子的問題,尤其喜歡打听生孩子是否很痛的問題。遇到這個問題,至今還「心有余悸」的表妹不假思索地對孩子講出了當時的感受︰「那滋味,真是別提了,到時候你就知道了。簡直疼死了。」

許多媽媽總是花不少時間來陪孩子,和他一起玩耍、指導他寫作業、和他一起聊天。但當媽媽自以為很了解孩子的時候,卻又經常對孩子提出的一些怪問題束手無策。有人覺得在孩子面子失去了顏面,因此不是呵斥孩子,就是用謊言來回答孩子的問題。

其實,其實,好奇、好問,不滿足一知半解,是一種非常可貴的思維方式。媽媽應該關心孩子的每一個提問,並且有問必答,滿足孩子的智力需求。當然,在回答時,要盡可能藝術化處理。用孩子的思維方式對待孩子,甚至可以運用一些小技巧,啟發孩子的思維和學習興趣。

記得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和小朋友們接觸的多了,回家來問我們的怪問題也變得多了起來。比方說,他時常會問我們,「魚兒在水里會不會被淹死呀」,「人為什麼要吃飯呢」等等。

其實,遇見這些問題都還好,我們會照實回答說︰「魚兒和我們不一樣,它是生活在水里的,只有在水里,魚兒才會呼吸,才會長大。離開了水,它才不能呼吸了。」兒子听了我們的話,總是似懂非懂的點點頭,接下來,卻又提出了「連環問」——「為什麼魚兒離開了水就不能呼吸了?」

每當此時,我們就會耐心的教他去看書,從書本中找到答案。

然而,小孩子的怪問題千千萬,有些答案,是連書里都找不到的。

一天晚上,我和兒子正在陽台上收衣裳,他眨巴了兩下眼楮,突然問我︰「媽媽,天上的星星可以摘下來嗎?」我愣了一下,馬上回答到︰「天上的星星摘不到的,別瞎說。♀」兒子高昂的頭立刻低了下去,撅著小嘴,小聲說了句︰「哦。」

沒想到,這麼件小事讓兒子的心情郁悶了好幾天。這幾天吃飯的時候,他都顯得心不在焉,對我的問話也不理不睬,偶爾回答一句,也是嘟嘟嚕嚕,含糊其辭。

一開始,我還以為是兒子在幼兒園受了欺負,沒想到,在追問之下,兒子不情願的說了句話︰「我們班的妞妞說,夏天的時候,他爸爸給她帶了好多小星星回家……」

我恍然大悟,原來是那天晚上不經意的回答,「得罪」了兒子。我趕忙問到︰「妞妞的星星,是什麼樣子的?」兒子听見我關注的問話,眼楮一下亮起來了。不過他還是搖搖頭︰「妞妞沒有帶給我看過,可是我也很想要星星。」

我順勢對兒子說︰「那,你要不要先去問問妞妞,她的星星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兒子高興的點點頭,爽快的回答說「好」。

第二天一放學,兒子就迫不及待的奔出幼兒園,他告訴我說︰「妞妞說,她的星星是裝在瓶子里的,星星都會飛,還一閃一閃的。」

我立刻明白,那些不是星星,是螢火蟲。但我不想立即告訴兒子這個事實,我必須先在他面前挽回自己的顏面。

我對他說︰「妞妞說的那種星星是可以摘下來的,但它們並不是那麼容易被人遇到。你要不要先看看那些星星的圖片?」

兒子想了想,點頭答應了。于是,我將他帶到圖書館,找來關于螢火蟲的書,告訴他螢火蟲和天上的星星有何不同。兒子很認真的看著書上的圖片和介紹,並不停的問我這種「星星」在哪里可以捉到。我告訴他,如果他對這種「星星」了解得足夠多的話,我們可以在暑假帶他出去尋找這種星星,順便來個全家旅行。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兒子天天都纏著我給他講解關于螢火蟲的知識和故事,並主動要求買些書回來看看。

孩子心理分析︰

孩子對未知世界總是懷有強烈的探知欲,提問就是其中一種反應。之所以問題稀奇古怪,是由于孩子年幼,思維和表達能力有限,往往無法提出一個有效地問題來獲得他要的答案。

三四歲到六七歲的孩子,正是人的一生中求知**最強烈和智力發展迅速的時期,如果正確地對待孩子提問,對提高孩子的知識水平,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愛好,甚至對孩子的一生都很有益處。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和小孩之中的談話天天都會有。對于小孩的發問,媽媽不僅要認真對待,並且應巧妙地將小孩的提問引向他更高一層的思考,並讓他繼續發問,從而到達不斷致使其心智發展的目的。

那樣,小孩便會帶著活躍的思維,所獲得的新知識、滿足的答復、媽媽的關愛和美好的幻想進入夢鄉,等待他的將是明天的陽光。

孩子愛提問是好現象,說明孩子具有學習意識。媽媽一定要耐心,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問題。無論孩子的問題讓你多麼心煩,也不要有厭惡的言行,這樣會挫傷孩子的探知欲,甚至使他們喪失進取心。確實很忙時,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現在很忙,等媽媽忙完了再回答你的問題好嗎?」要知道,大人們回答問題的方式、語言甚至技巧,將會對孩子今後如何學習、智力開發等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反之,如果媽媽粗暴地阻止孩子的「嗦」,就等于他們親手掐去了孩子智慧的萌芽,扼殺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遇到回答不上的問題,媽媽千萬不要胡亂解釋或搪塞了事。應該先承認自己不知道,然後引導孩子和自己一起去尋找答案,或者參閱一些相關書籍,或者向別人請教。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讓孩子明白,個人能力是有限的,媽媽也有不懂的時候。二是以身作則,培養孩子誠實品質。三是告訴孩子,了解事物的途徑有多樣性,每個人都要盡可能地通過各種途徑學習。

給媽媽的小建議

很多媽媽回答孩子的問題時,沒有考慮孩子們將如何從自己的回答中接受信息,她們想當然地以為孩子們能夠明白自己委婉而又復雜的答案,並奇怪為什麼孩子不按照自己的話去做。事實上,應該怎麼回答孩子的問題呢?這里給你一些不錯的建議供你參考。

(1)接納孩子的問題

孩子經常提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問題,如果媽媽不接納孩子的問題,只是一笑置之、敷衍了事或粗暴制止,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想再問了,這將導致其智慧的萌芽逐漸枯萎。如果媽媽正忙于做事,可以告訴孩子「過一會兒告訴你」;或暫時放下自己正在做的事,給孩子解答。

(2)回答問題不需「包辦」

家長最好不要包辦代替地以「幫助孩子解答問題」為榮。兒童文學作家劉小玲說,「上初中的兒子小時候非常愛問問題,那時候自己都會細致地幫兒子找答案。可現在發現他自己的自學能力明顯不如班里的很多同學。我覺得這跟我一直幫他解決問題有很大的關系。」因而,對于孩子的提問,家長不要包辦,而是間接引導孩子到書本里尋找知識,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查字典、看書的習慣,這樣將來遇到疑難問題就知道如何自己去找答案了。

(3)變晦澀為生動

回答孩子的提問,要有「把晦澀變生動」的藝術。媽媽如果不根據孩子的知識經驗和接受能力來回答問題,孩子往往听不懂。因此,媽媽應盡量運用明白易懂的語言,以擬人、比喻、觀察實物、實際操作及列舉生活中實例的方式加以回答。如回答「為什麼我沒有小**」的問題時,家長可以把女孩子特有的身體器官稱作「小平平」,告訴她「小**」和「小平平」都是身體里很**的部分,不可以露出來讓別人看到,也不可以偷看別人的。

(4)給孩子思考空間

面對比較難回答的問題,媽媽沒有必要硬著頭皮去回答,太復雜的答案小朋友未必明白,還不如給孩子點想象空間,允許他們做一次天馬行空的回答。有時則可鼓勵孩子在自己的不斷操作中尋求答案。這時,家長不妨反問孩子「你覺得為什麼?」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反問時要啟發、引導,問題的難度要適宜。還可以用開放式的提問,讓孩子敘述所見所聞。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最新章節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全文閱讀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