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 第十二章

作者 ︰ 田科欽

3.《教孩子學會如何交朋友》

一個孩子只有經常和朋友們在一起,才能增進友誼。♀不是所有站都是第一言情首發,搜索+你就知道了。因此,父母要為孩子交友牽線搭橋。——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伯恩特

朋友是每個人生命中最為寶貴的財富之一。對許多人來說,一生中最溫暖、最持久的友誼都是在童年時代建立的。許多孩子都會找到一個或幾個自己同悲同樂、共度童年的小伴。

不過媽媽們常犯的一個共同錯誤是總認為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找到自己的朋友,所以就對孩子交朋友的現狀听之任之了。其實孩子在結交朋友的初期,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他們非常需要你給予適當的指點和幫助,雖然媽媽不能也不應該控制孩子的全部社交活動,但是媽媽一定要在必要的時候為孩子交友牽線搭橋。

我的一個老同學是個非常優秀的女性,在一家企業做高管,事業上可說是風生水起,難得的是家庭也非常和睦,她的丈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藝術家。他們有一個女兒小敏,我見過,是一個非常漂亮又活潑的小女孩,十分討人喜歡。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我們遇到了,說起了她的女兒小敏。小敏剛進入小學,學習成績非常好,在家也特別听話,可是有一點卻讓我的老同學感到十分擔憂。小敏入學快一學期了,在學校卻還沒有要好的朋友。我們都感到十分詫異,性格如此活潑的小敏怎麼可能交不到朋友呢?

老同學說,小敏每次回家都會跟她抱怨,同桌的莉莉連簡單的數學題都不會做,後面的小莊是個壞小子,整天吵吵鬧鬧捉弄人,班長整天跟老師告狀……好像班上的同學都是壞孩子,總有許多的缺點。我們听著老同學的訴說,不由得相視而笑,小敏這挑剔的性格,不是和老同學如出一轍嗎。

看著老同學苦惱的樣子,我笑著對她說︰「你不覺得小敏和你特別像嗎?你當初不也老嫌班上誰誰誰什麼都做不好,你當初可還嫌棄過我們幾個啊……」

老同學紅著臉說︰「都是過去的事兒了還提呢!後來不是都道歉了嗎,大家都有各自的優點嘛,人無完人,每個人總有缺點的……」

同學聚會結束後沒多久,她給我打了個電話,非常高興的告訴我,小敏帶同學回家玩了。♀我開玩笑的問她說︰「怎麼?幫她換了一班好同學?」她笑著告訴我說︰「那天你說的話不是提醒我了嗎,我告訴小敏了,每個人不都有優點嗎。像莉莉,雖然數學不好,但是作文卻寫的非常好,那個小莊,雖然很調皮,但是听說對朋友非常大方……」

相信解決了這個問題以後,小敏會得到許多的好朋友。

孩子心理分析︰

孩子的行為和思想,受媽媽的影響很大,他們對媽媽的崇拜,會下意識地模仿媽媽的動作,吸收他們的思想,學習媽媽待人處世的態度。這樣,就在潛移默化中不自覺地形成了孩子的人格、個性和品質。所以,要幫助孩子形成號的交友習慣,必須先從父母做起。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點,缺點的背後也有優點。我們為人媽媽,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好,能交到優秀的朋友,我們也總是積極的去了解孩子們的交友狀況。但是,每個「壞孩子」其實背後都有一個「好孩子」,要能看到別人的缺點,更要能看到別人的優點,這樣才能夠擁有好朋友,也才更能讓自己進步。

很多媽媽不讓孩子帶那些成績不好、太好動的朋友到家里玩。媽媽們的擔心是這樣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容易受同伴影響,如果交上了不好的朋友,麻煩可就大了。」

其實媽媽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如果對孩子的朋友圈有太多限制,客觀上反而會使孩子交不到朋友。媽媽眼中的好壞標準各不相同,而孩子的成長又正處于一個變化期,媽媽們的良苦用心很有可能是「幫倒忙」。孩子要學會交往,就必須在交往中學習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後才可能形成正確的交友觀,這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一課,所以媽媽要多鼓勵孩子去交朋友,而不是以自己的好惡來幫他們劃定朋友圈。媽媽應該善于引導自己的孩子發現其他孩子身上的優點,盡可能地讓孩子與個性不同的朋友交往,並鼓勵他們互相學習,這樣,孩子才會學著發現別人的優點,這對他們來說將是一生的幫助。

盡管媽媽決不願意孩子交錯朋友,但是除非孩子遇到危險,最好是讓孩子自己分辨哪種友誼要得,哪種友誼不值得。我兒子9歲時交了一個朋友,我發現兒子的朋友喜歡和人爭辨,生活習慣也不好。這位朋友來家里玩,不經允許就到廚房里拿東西吃。我告訴兒子,「你朋友的生活習慣真的不太好哦」,但我決不要求孩子停止和這位朋友來往。很快在接觸中兒子親身感到這位朋友蠻橫、粗俗,不再和他來往了。

給媽媽的小建議

挑選一個好的朋友,不代表需要尋找一個「完美朋友」。要讓你的孩子知道,人沒有完美的,缺點總是伴隨著優點而存在的。就算是自己也一樣,總有自己不擅長的,所以不要對別人太過于苛刻。

教會孩子寬容以及團結。不要鼓勵孩子們做「獨行俠」,而是應該讓他們積極融入群體生活。懂得與他人合作的人,更能取得成功。

下面是我在總結兒子交友經驗時的一點小心得,說出來供各位媽媽一起參考。

(1)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和同伴的問題

如果孩子遇到問題了,媽媽可以這麼說︰「怎麼辦呢?媽媽也想不出好辦法,你說怎麼辦好?」把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想一想。媽媽可以鼓勵孩子︰「媽媽相信你會想出好辦法的!」

如果孩子一時想不到好辦法,媽媽可說︰「媽媽和你一起想想,你覺得這樣做好不好?」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相信孩子最終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教孩子明確「別人的」和「我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也應該在孩子頭腦中強化一個概念︰別人的東西不屬于我,我要想玩,只有在人家同意的情況下才能享用一會兒。如果別人不願意,自己只能坦然接受。孩子在接受他人說「不」時,會聯想到自己有喜歡的玩具,別人想玩,也得經過我的同意。這樣,踫釘子與禮貌的拒絕他人都會成為孩子的一種習慣。

4.《教會孩子誠信,能讓他受用一生》

所謂人生,即是周而復始的誠實、友好、信任的給予與被給予。

——捷克作家,《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作者米蘭•昆德拉

承諾是金,是每個人的立身之本,同樣的原則也適用于教育孩子。如果你認為孩子年齡小就可以馬馬虎虎地對付,那你就錯了,你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刻在孩子的腦海里,而且他會隨時翻出來照著做。誠信是個人品格的基石,許多其他優秀的品德素質,多數都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媽媽幫助孩子養成誠信的品格,等于為孩子未來的成功鋪墊了基石。

「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許變」。這句稚氣的話語,在小朋友看來,卻是訂立契約的鄭重儀式,其中包涵著堅定守護誠信的重大意義。如果媽媽能夠對這種方式善加利用,將會讓孩子學會什麼是誠信。

我的小外甥女佳凌非常活潑,並且很愛說話,總是把學校里發生的事情都回家告訴她的媽媽,也就是我的姐姐。姐姐還因此一直向我炫耀,說和女兒無話不談。

一次全家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一起閑聊,佳凌說起了學校里的事,說班上轉來了一個男生,長的特別帥。然後佳凌神秘兮兮的壓低了聲音說︰「我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哦,小琦暗戀那個新轉來的男生,她只告訴我了,別人都不知道。她還給那個男生寫情書了呢!」

小琦是鄰居家的女孩,長的文文靜靜的,和佳凌在一個班,是特別好的朋友,兩人一起上學,一起回家,還經常一起寫作業。我笑著對佳凌說︰「佳凌,既然是秘密怎麼能告訴我們這麼多人知道啊。法國有句諺語說‘兩個人之間的秘密是上帝的秘密,三個人之間的秘密是大家的秘密’。」佳凌吐吐舌頭。姐姐笑著說︰「也就小孩子那點事兒,跟咱說咱也不覺得什麼大不了的唄。」

吃完飯以後,我還是忍不住把佳凌叫到了一旁,對她說︰「佳凌,你現在六年級,很快就是初中生了,年紀也不小了。你想,如果你的秘密被好朋友告訴了別人,你是不是會很不高興呢?小琦可能也不希望你告訴大家。和家人多溝通,多說說學校的新鮮事兒挺好,但是有的事情還是要學會守口如瓶啊。」佳凌敷衍的說著「知道了」。

過了一陣子,姐姐和我通電話的時候說佳凌有一天回家大哭了一場,好像是她把小琦的秘密告訴了別的同學,然後大家都知道了,小琦和佳凌大吵了一架。

孩子心理分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秘密,彼此交換小秘密也是交流友誼的一種方式。阿拉伯有句俗語是這麼說的——「保守秘密時,秘密是忠僕;泄露秘密時,秘密是禍主。」孩子們的小秘密也許在大人眼中不算什麼,但是對于孩子們而言,卻是意義非凡的。當你的孩子變成一個小廣播的時候,不要忽略了這其中的利害啊。假如我們自己都不能保守秘密,怎麼能指望別人替我們保密呢?當孩子對你無話不談,甚至是好朋友的秘密也對你開誠布公的時候,不一定是值得高興的事情。這不僅僅意味著孩子對你的信任,同時,也意味著孩子對于保守秘密、尊守誠信缺乏的一種自覺。

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其實都一樣,彼此之間靠分享著小秘密來維持一種親密無間的關系,仿佛是彼此的盟友一般。當你把秘密張揚出去,無異于是背棄盟約、不守信諾。一個不忠誠的人,又憑什麼來得到忠誠的友誼呢。因此佳凌和小琦必然做不成朋友,甚至佳凌以後再也難以交到好朋友了。

孩子從3歲半左右以後,自制力和規則意識都有所增強,他們渴望**,也渴望誠信,他們會很願意通過一種看得見、模得著的溝通形式,來確定和保障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而類似于「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不會說出去的……」的承諾是一種很常用的方式。

誠信是立身之本,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產,它能讓孩子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還能給孩子以力量和耐力。孩子的言行不一,就有可能失去伙伴和他們的信任,降低孩子的威信,影響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使其將來難以適應社會。

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誠信的品質。但是,有些孩子卻說的一個樣,做的另一個樣;當面一個樣,背後另一個樣。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許多媽媽既生氣又著急,對孩子反復訓斥甚至是懲罰,效果卻都不理想。孩子是否誠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媽媽的教育。對于孩子言行不一、不履行諾言的行為,媽媽應該多從孩子的認識發展上來找原因。不要隨意打罵孩子。

教孩子誠信,其實也就是在教孩子做人。媽媽做到了信守承諾,孩子才會坦誠待人。為了培養孩子的誠信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媽媽對待孩子一定要誠信,不要說話不算話。媽媽向孩子許諾,就要兌現;一時不能兌現,要向孩子解釋清楚,並約定兌現時間。為孩子樹立誠信的好榜樣。

給媽媽的小建議

教會孩子守口如瓶是教會孩子信守承諾重要的一課。

首先,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保留自己的秘密。比如,如果孩子有寫日記的習慣,千萬不要偷看他們的日記。也千萬不要打破沙鍋問到底。請相信他們有判斷的能力,你要做的,只是教會他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不是去監視他的生活。

其次,當他向你訴說了別人的秘密的時候,記得告訴他,對朋友要學會忠誠,對朋友的秘密要懂得守口如瓶。但是同時也要懂得辨別是非。

最後,把孩子的秘密看的如同你的秘密一樣重要,你是孩子的榜樣,不要小看他們的小秘密。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最新章節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全文閱讀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