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 第四章

作者 ︰ 田科欽

6.《黃金棍子出好人的時代已經over了》

做孩子朋友的第一步是沒有懲罰的威脅

——it界名人李開復

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千百種,打罵孩子可以說是最直接的。♀特麼對于+我只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幾乎每次媽媽們聚在一起談論如何教育小孩時都可以听到這樣一句話「黃金棍下出好人」。「打孩子是為孩子好」——相信許多媽媽的出發點是這樣,但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打罵孩子時,許多媽媽的回答都是「不听管教」。當媽媽在打罵孩子的時候,總是把原因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認為是孩子逼自己這樣去做,卻很少去尋求其他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其實,不管用什麼管教方式來對待孩子,其責任都要由媽媽來擔起,而不是孩子。正是因為媽媽不願意花心思去尋找其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有打罵的草率表現。

難道所謂的「好孩子」就出自于「黃金棍」嗎?難道教育小孩只能靠武力來解決問題嗎?

不是的,當我們在打孩子的時候,傷害的不僅僅是孩子的身體,還有孩子幼小的心靈,身體的傷害很快就會痊愈,可是心靈的傷害卻很難愈合,不要輕易地去打你的孩子。打罵孩子的後果相當可怕︰孩子越挨打,越容易養成叛逆的個性,越想擺月兌家庭的約束。產生了排斥媽媽的心理,也體會不到家庭的溫馨,很容易結交不良伙伴。想想看,那麼多缺少家庭溫暖和關愛的孩子走向了網吧,拉幫結派和打架斗毆。

也許媽媽會感到疑惑,如果把棍子收起來,是不是就會寵壞孩子?其實,當孩子犯錯時,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自己負責,反而更能培養孩子**而理性的人格。♀

媽媽的手應該充滿關愛與溫暖,而不是讓孩子感到陌生和恐懼。一個在戰戰兢兢中長大的孩子,會漸漸發展出負面的行為,例如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覺就說謊,有需求不敢說就偷竊等。

其實當孩子犯錯時,除了打罵外,還有更有效的教養方法。

昨晚下班回家的時候,看到小區門口聚集了一群人,我好奇地湊過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只見鄰居王女士的孩子跪在地上不停地哭泣,王女士手里拿著掃帚被眾人拉著,可是王女士還是不住地試圖用掃帚去打孩子,她一邊掙月兌眾人一邊說道︰「今天一定要讓這孩子長長記性,他要再逃學去玩游戲不好好學習,我就打斷他的腿。」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鄰居王女士有個14歲的孩子正在重點中學讀初三,這個孩子從小到大成績都是特別優秀,每次考試基本都在班里名列前茅。可是,最近迷戀上了網絡游戲,開始這孩子還能克制自己,不耽誤自己的學習。後來,這孩子網癮越來越大,竟然逃學去玩游戲,學習成績急劇下滑,而王女士一直不知道。

今天孩子又逃學去打游戲,班主任發現他逃學就打電話來告訴王女士了……所以,才有了今晚的這一幕,孩子跪在地上不停跟王女士認錯,王女士的怒氣才漸漸平息了,最後將孩子領回了家。

我估計王女士認為孩子嘗到了一頓「竹筍炒肉絲」的滋味後就變乖了,就不會在沉迷網絡。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我相信這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我也不相信王女士的孩子就真的不沉迷于網絡了……

果不其然,一個月後的一天,我又听見了王女士大聲責罵孩子為什麼又逃課玩游戲的聲音。

孩子心理分析︰

小孩子幾乎都很貪玩,調皮,這也是他們的天性,難免會犯錯誤,或闖禍。不過究竟應該怎麼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呢?打一頓或是罵一頓能解決問題嗎?

打孩子或是罵孩子確實是能很快見效,但是媽媽們往往都忘記了孩子害怕的是被打這個結果,並不是認識到錯誤的行為,他們心里都會想︰現在我沒有辦法反抗,但是我會找機會反抗的。一次又一次的挨打,只會讓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溝通越來越少。

這種處理方法並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只能讓他暫時記住「教訓」。就像例子中的王女士,她兒子並沒有一頓打罵而告別網絡游戲,興許他兒子還覺得自己玩游戲有理呢。因為通過打罵是很難讓孩子從思想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的,不從思想上解決問題,就不會一勞永逸。

那究竟如何對待犯錯的孩子呢?

當孩子有了過失的時候,恰好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使孩子急于求助,在這樣的時刻,他們明白的道理更能刻骨銘心。此時,媽媽應保持冷靜,既不要簡單粗暴地訓斥,也不要毫不在意,而應當講清道理,指出彌補過失的方法,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從過失中學到有價值的東西。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媽媽首先應該平息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才有可能睿智地處理孩子的問題,不要讓情緒左右你對孩子的處理方式。

(2)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有的媽媽性子特別急,當孩子犯錯時,不給孩子解釋的時間和機會,先打罵一頓再說。其實媽媽的這種做法是很自私的,打罵孩子僅僅是為了發泄自己的怒氣,緩解自己的情緒,絲毫起不到教育的目的。有時孩子犯錯並不是出于本意,而是想幫助媽媽做點事,只是由于自己的經驗和能力不夠才犯錯的。比如有個小女孩本想幫媽媽洗碗,卻不小心把碗打碎了。如果媽媽不听孩子解釋而打了孩子,其結果是打擊了孩子的積極性,以後孩子再也不會幫媽媽干活了。

(3)體諒孩子的過失。在生活中,有時媽媽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過失,更何況是不諳世事的孩子。因此,面對孩子的過失,媽媽要學會制怒,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把它看作是正常現象,是孩子成長中不可避免的。媽媽要心平氣和地給孩子講道理,幫助孩子分析過失所在,並指出改正的辦法。如果媽媽能包容孩子的過失,那麼孩子也會學會包容他人,這是一種多麼可貴的品質啊。如果對孩子暴打一頓,也不可能起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相反有可能讓孩子從媽媽那里學會了用「武力」解決問題。

(4)區別對待孩子的過失。孩子的過失分為偶然性過失和主觀性過失。偶然性過失,一般是由于孩子無心或無意間所犯的過失。對待這類過失,媽媽要原諒孩子,並幫著孩子分析和解決問題。而主觀性過失,主要是指孩子由于故意或判斷過失造成的過失。就像例子中王女士的兒子逃課玩網游,對待這類過失,媽媽一定要嚴肅認真,給孩子講清楚過失所在以及危害,並要督促孩子改正。

(5)教孩子學會自我教育。有時孩子無意犯了錯,還沒等媽**評教育,自己已經開始後悔、反思並自我教育了。因此,當孩子犯錯時,媽媽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尋找原因並加以改正,這樣孩子對自己所犯的錯會有更深刻地認識,改正過失的自覺性也會更高,以後就會少犯或不犯同類的錯。

(6)輔以適當的懲罰。在面對孩子故意犯錯或是屢教不改時,一定要加以適當的懲罰。但懲罰絕對不是體罰。比如︰罰孩子讀一本沒有看過的書,讓他講給你听;比如將許諾帶他去旅游的計劃推遲到他不再犯錯時等等。

當你面臨的是不懂事的孩子時,只要媽媽們用一顆博愛寬恕的心去包容他們的過失,用更恰當的方式去處理問題,正確的引導他們的人生方向,那麼他們就會踏入健康成長的光明大道上來。也許媽媽在他迷途往返的時候對他指點迷津的話語,會像冬日的炭火一樣溫暖他的一生,會像嗡鳴的警鐘一樣激蕩在他的心頭。

給媽媽的小建議

「黃金棍子出好人」的教子方法已經過時了,現在這個年代,由于早期教育等等,使得這些小孩子一個個都非常聰明,懂事。也就是說他們完全可以听懂大人對他們的教導,也完全有能力通過媽媽和老師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知錯就改。經常地打罵,唯一可以肯定地是,會造成損害孩子的個性發展以及健康的惡果。

孩子的成長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不斷減少過失的過程。善待孩子的過失,其實也就是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使其避免再犯同類的過失或錯誤。作為媽媽,無論孩子所犯的過失是大是小,都應該努力以心平氣和的心境來對待;暴怒對待孩子,不但于事無補,傷害了孩子,還會掩蓋了過失的本質,可能會讓孩子一錯再錯。

其實,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面對孩子的錯誤,如果媽媽不注意教育方式,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責罵、懲罰,不但不能讓孩子改正錯誤,相反會使孩子形成膽怯、退縮或者是叛逆、攻擊等不良心理。所以,包容孩子的過失,以平靜的心態對待孩子的過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孩子有自己的自尊心和**人格,要改正他的錯誤,也必須讓他對錯誤有所認識、有改過的願望,否則,即使是棒打責罵也起不到效果。

`11`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最新章節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全文閱讀 | 媽媽做對了,孩子才優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