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養成記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命盛宴

作者 ︰ 雲上的悠悠

()小柔和楊允之在杭州又呆了幾日,直到小柔又教會宋家的一批工匠後,楊允之和小柔才和呂嘉問夫婦辭別,返回江寧。(鳳舞文學網)呂嘉問在楊允之的建議下,捐了個小官,當然,跟戶部掛鉤。

從北面大營挑出來的,預備配合地方的百人中級將領,現下只余三十人。因沈洛川保證京西路和京東路定沒問題,遂一人未留。淮南路只留了十人,江南路二十人,兩浙路留了四十人。只從這數字就可以看出,雖然和郭鵬打成協議,但楊允之並不放心。

其實楊允之也十分肉疼。剩下的三十人,恐怕不夠荊湖路和成都府路分的。看來,沈洛川的預測是對的,成都府路,這一次無法修建商道。一來,南邊是賢親王的地盤,二來他們實在能力有限。不過,就目前的情形看,若是荊湖路也沒問題,那麼大恆半壁江山軍用商道將完成。

七月二十七日落時分,楊允之和小柔才趕至江寧城門處,遇到王安石夫婦。原因無他,王益七月二十九的生辰,且今年乃天命之年,遂王安石告假五日,趕回江寧為王益慶賀生辰。

楊氏夫婦和王安石夫婦到家時,王家還有賓客未歸。前院情形如何小柔不知道,只從後院婦人不要錢的可勁夸贊她和三嫂,就知道前院定也差不了多少。望著笑語言言、從容貴氣的余氏,小柔從未有過的滿足感產生。娘如今財富地位,夫君兒女,無一不有。

待人散去後。小柔抱著兒子膩在余氏身旁,撒嬌道︰「娘,女兒看你如今什麼都不缺,唯有我們兄妹幾個安好。你也就滿足了吧?我和三嫂就不送你賀禮了,反正送了估計也不入您老的眼。」

「娘再多都是娘的。你自小過生辰時,娘都沒少于白銀百兩,這是你為你父親過的第一個生辰。太少了,娘可不依!」

小柔也不推月兌,命雲依拿來字畫。余氏展開一看,驚得站了起來。「這是晏相親筆所書?」

「自然。娘再看看另外一幅。」

余氏忙打開另外一幅,頓時目瞪口呆。閻立本的真品!這些東西,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的。商人地位不過是近幾十年才略有好轉,宋家都缺少這類東西。王益本是普通百姓之家,如何會有這樣的東西?她不禁感慨道︰「楊家不愧是百年大家!」

小柔笑道︰「娘糊涂了吧。楊家是武人之家,哪有幾個有如此閑情逸致的?字是途徑應天府時跟晏相求的。那畫。是你女兒我。用建造吊車的法子,跟洛陽望月山莊人換來的。」他們途徑應天府的時候,拜見了沈洛川的二師兄。望月山莊的「戶部」掌權人。小柔本意是白教,只是人家也不算白收。得知王益壽辰將至,送上一些禮品,其他的讓小柔給昧下了,只拿出閻立本的真跡。

吳氏不待余氏開口,盡管跟小柔送的禮相比,寒酸的緊,她仍大方的送上自己的賀禮。銀壽星,四季衣裳各兩套。

余氏拿起衣裳滿贊了一番,惹得小柔吃醋不已,嘟著嘴道︰「娘,你也太偏心了。怎麼沒見你夸贊女兒幾句!」

余氏哼道︰「你來江寧,不過是順道罷了,禮物更是順道求來的。你三嫂給的東西,少說要話費半個月時間,他們是特意從揚州趕來的。你說,娘不夸她,還能夸你不成!」

吳氏道︰「娘,不管哪樣,都是我們為人子女的心意。妹妹嫁的遠,也不是她願意的。」

小柔順著桿子爬了上去。「就是就是。我那婆家,還是娘你找的呢。」又對吳氏道︰「嫂子,我認識華法寺的主持,明日帶你去求子。」

余氏哭笑不得,罵道︰「你這丫頭胡扯什麼呢!華法寺幾時管求子的事了?我都不急了,你急什麼!再說了,明日家里客人定然不少,你們得留下幫忙。」

「女子也是子。天上神明大都認識,讓佛爺幫忙帶個話就是了。我也要去,求個女兒去。我們家若不是有我在,得失去多少顏色那。」

余氏見吳氏艷羨的看著小柔,知道她羨慕什麼。傷感道︰「老三媳婦,你不必羨慕你妹妹。她自從出嫁,都快三年了,這是第一次歸家。你生霖兒時,親家母還去了揚州。你妹妹生子時,我剛生完孩子。盡管如此,我都告訴自己,同時官宦人家,說不定明日就能在某個地方相見。」

一番話,小柔同樣紅了眼圈。她和楊允之趕時間,王益壽宴過後就會離開江寧。與余氏再見之日,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吳氏忙道︰「娘誤會了。兒媳羨慕的是,妹妹和娘如此這般親近。兒媳和母親,就不曾這般親密過。吳家不是世家,可掛著個清貧的書香門第,吳家的人,活的很辛苦。不曾像娘和妹妹這般恣意,兒媳能嫁到王家,是兒媳飛福分。」她說的是實話。

余氏紅著眼笑道︰「那是因為你妹妹太猴了!」又向小柔喝道︰「明日哪都不能去!在家老實的呆著。」

小柔只得應允。沈洛川的二師兄本讓她去望月山莊一次,她此行實在抽不出空。誰知,沈洛川二師兄又讓她帶話給江寧法華寺的主持——玄機禪師。現在只得晚間和楊允之說一下,讓他跑腿了。

人生就是如此,總有擦肩而過之事。

七月二十九這日,江南路節度使薛明渠派人送上賀禮,其他人則韓知府帶頭,貴且富的梁定侯府世子,江寧九成官吏都來了。沈澤榮也著人送了禮過來,剛被楊允之忽悠一番的郭鵬也意思意思的送上賀禮。郭鵬知道此事,理所當然!楊允之離開杭州時就講了,要趕回去給岳父祝壽。郭鵬不過吩咐管家一聲,這事不勞他上心,只需花點小錢,就能讓楊允之記住他的情義,穩賺不賠。

辰時,來了個小柔認為的了不起的大人物!

你當時誰!原來歐陽修是也。歐陽修時任宣州知州,應江南路節度使之邀,前來商討商道修築一事。江南路的知府知州都來江寧了,但是這日登門的,卻只有他一個。原因無他,只因王安石。

王安石成親時,歐陽修人也在江寧,暫住知府後衙。听韓知府大贊王安石,又要來王安石所作詩詞,確實不凡,遂隨了份賀禮。王安石怎會錯過如此結交的大好時機?第二日就登門拜訪。兩年來,兩人一直有書信聯系,切磋詩詞,因此,王安石幾乎把歐陽修視為恩師。

因此,其他知州都離去時,他多留了幾日,打算和王安石見上一面,他又比王益年小,遂前來祝壽,也不為過。

王安石見歐陽修過來,自然是極高興的。忙給楊允之介紹,並道︰「先生,我妹妹仰慕先生已久!」

楊允之看著有些高興過頭的王安石,輕咳道︰「三哥,小柔是女眷。今日來客過多,三哥先去招呼其他賓客,歐陽大人這邊由允之相陪即可。」

王安石這才回神,楊允之說的在理,他是做兒子的,理應招待客人,只得一步三回頭的離去。

楊允之陪笑道︰「允之第一次見三哥如此模樣。」這話說的要多假有多假,他和王安石就沒見過幾次面。

歐陽修撫了撫青須道︰「允之見外了。王安石不止一次的和我提過,楊夫人十分喜歡我的詩詞。以楊夫人的文采,我的詩詞能被她所喜,此乃我之幸。」歐陽修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王安石告訴他小柔所剽的辛棄疾的大作!

楊允之尷尬的說道︰「歐陽大人,允之與詩詞之上,幾乎一竅不通。」

歐陽修忙道︰「無礙。術業有專攻,允之武略不錯。此番修築商用軍道之法,實在是妙急。不僅可以改善北面大營廂兵的生活,予當地百姓也是有極大的益處。倘若範公有允之這般才難之人相助,想來也不會敗北,含恨而終了。」

楊允之又是臉色一紅,不好意思道︰「大人誤會了。允之是那跑腿之人,這法子,是上一科狀元沈洛川之計。」

歐陽修見狀斂色道︰「楊允之!任福將軍教你的就是這些!你是有人相助,但是,一路南下,哪個節度使不是你親自拜見的?倘若你真是庸才,他們如何肯助你一臂之力?」

楊允之聞言,眼圈微紅,低頭片刻,語帶哽咽道︰「大人也認識任將軍?」

歐陽修惆悵道︰「自然。範公因那一役丟官,最終抑郁而亡。而同樣那一役,任福將軍喪命,韓相卻被家族保住,調回京城,不過三年變升任宰相。而我,同樣被貶。這知州,是我又努力了五年換來的。」

頓了頓道︰「允之,任福將軍是太過于剛直。但是你也不需要改的如此之大,人,總是要有自己所堅持的東西。」

楊允之聞言,抬頭堅定看著歐陽修道︰「允之知。用內人的話,允之只是以彎曲實現剛直。守護住邊疆,就是允之的直。允之總有一日會反攻西夏,為任福將軍報仇!在這之前,國之昌盛,是首要。還望大人全力支持北面大營修築軍用商道!」

歐陽修滿意的點點頭。忽道︰「允之,可否讓楊夫人與我這個糟老頭子見上一見?」

這話說的很是夸張。歐陽修此時三十幾歲罷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良人養成記最新章節 | 良人養成記全文閱讀 | 良人養成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