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 033.女道士

作者 ︰ 樓枯

()更新時間︰2014-01-14

這一點,打劉氏一露面,李老三就知道了,自己的妻子刀子嘴豆腐心,手里雖有大刀,腰里卻沒插雙刀,李老三知道,她這大刀是打她爺爺輩傳下來的,重近五十斤。(鳳舞文學網)她也就只能勉強拿起來,根本舞不動。

劉表姐克敵制勝的法寶是她腰間插著的那一短一長兩把刀,真要是雙刀在手,自己不使出吃女乃的勁還真壓服不了她。

既然發妻已經打算放水,自己也就低調點吧,收拾了三男三女六個不孝子後,李老三就拉著綠珠給劉氏跪下來,厚著臉皮饞著臉懇求讓綠珠進門。

丈夫如此低三下四,也是給足了面子,再不放人,就是做妻子的不上道了。劉氏是讓步了,可那六個兔崽子卻不讓,一個個哭的跟殺豬似的。

這一鬧騰,半個永昌坊都知道了,眼看邏卒要來,劉氏趕緊拖著孩子往家撤,一通折騰結果把劉府老夫人吵醒了。

老夫人派貼身丫鬟過來一問,原來出了這麼檔子事,當即大怒,讓管家、婆子把李老三用布條捆到了後院,先是好一通訓誡,再罰他跪在石板地上悔過,末了還把綠珠給沒收了,說是要先教幾天,等養熟了才還給他。

李老三怯怯地詢問「幾天」是多久,老夫人不耐煩地回答說也許三五天,也許是三五年,也許……你等著我死了以後吧。

李老三一听就傻眼了。心情落到了冰點以下的李老三神情恍惚,加之跪了一夜腿將僵麻,離開後院後不久就撞到了柱子上,額頭頓時鮮血直流,于是就成了此時的模樣。

眾人哈哈大笑,劉默彤安慰道︰「老夫人過兩天就會還給你的。」

李老三哭喪著臉問︰「‘兩天’又是多久啊……」

李煦給他出主意說︰「拉上三嫂一起去向老夫人謝罪,說不定老夫人就把人放了,至于三嫂願不願意去,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涮完了李老三,李煦又把目標轉向了崔玉棟,自打見面起,崔玉棟就一句話也沒說過,一直耷拉著腦袋,一副怏怏不快的架勢。

此番擊殺染布赤心的功臣中,劉默彤升任神策軍校尉,結果最實惠,李老三升任郴州團練使,爬的最高,楊贊由白丁而入流為九品官,進步最大,石雄自詡文武雙全,早就想獨擋一面了,現在做了平盧防海鎮將,雖然只是一個下鎮鎮將,卻心滿意足,滿意度最高。

只有崔玉棟不尷不尬地做了個左衛司曹判官,十六衛早已名存實亡,做個判官自然是十分窩囊了,李煦起初以為他是為此不快,後轉念一想,不對,崔家在朝中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家,他父親現任從三品的太常少卿,是朝中數得著的高官,他的幾個叔伯也都官居高位,其中一位似乎還在兵部任員外郎,這好事怎麼會沒他的份?

崔家這麼安排定是另有深意,也許是讓他先熬幾年資歷,等時機成熟才重用吧。

想到這,李煦笑嘻嘻地問崔玉棟︰「三哥昨晚家里也不太平嗎?」

「我,我哪有,」崔玉棟懶洋洋地說了句,依舊低著頭。李煦還想說什麼,劉默彤攔著,說道︰「別打趣他了,他遇到大麻煩了,心里不痛快。」

劉默彤沒說崔玉棟遇到的是什麼大麻煩,李煦想在崔家這樣的 赫家族眼里,能稱得上是麻煩的那一定是極大的麻煩了,更何況他遇到的還是大麻煩,這麻煩真不知道大到什麼地步了。

李煦不久就從李老三那里打听得知,李純已經降旨選崔玉棟做駙馬,尚太和公主。

李煦回頭望著崔玉棟,心里替他難過,歷史上做駙馬最憋屈的怕就是唐代,沒辦法,誰讓唐朝的公主個個都熱情奔放呢,想想歷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太平、安樂、長寧,哪一個是省油的燈,李煦的眼前仿佛已經出現了崔玉棟跪搓衣板哭泣的悲慘景象。

但同情歸同情,李煦還是很及時地向崔玉棟賀喜︰「恭喜,恭喜,三哥御龍飛天,咱們兄弟也要跟著沾光了。」

「啊!」崔玉棟像是被針扎了一般,神經質地縮回了手,听了李煦這話,忍不住眼圈一紅,竟伏在桌上嗚嗚地哭了起來。

李煦悄悄問李老三︰「我大唐的公主有那麼嚇人嗎?」

李老三道︰「嚇人不嚇人我是不知道,我只知道某些人為了拒娶公主寧可削發為僧。」

李煦望著窗外的玄真觀,發了會呆。

石雄無來由地白了李煦一眼,李煦也回敬他一眼,石雄臉一黑,正要發作,劉默彤忙喝道︰「好啦,好啦,出來喝個酒,一個哭啼啼,兩個斗眼雞,搞什麼名堂嘛。」

劉默彤極少發火,李煦習慣了他那股溫吞吞的性子,這驟然一發火,竟然也十分威嚴,李煦低頭不說話了,石雄則借口催菜走了出去。

劉默彤敲敲桌面,不耐煩地對崔玉棟說︰「行了,行了,事到如今,你哭有個什麼用。」

崔玉棟擦擦淚,怒道︰「尚公主的不是你,你當然站著說話不腰疼了。我這一輩子算是毀了,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啊。」

李煦望著他那副受氣小媳婦的樣子,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世人都說娶個公主好,那是沒見到崔駙馬哭啊。瞧他哭的這麼傷心,足可見做駙馬的難處。

李煦給崔玉棟出主意說索性去謀份軍職,最好到邊關去,這樣聚少離多,也就不會那麼憋屈了。

得到的回答的是大唐駙馬不典兵。

李煦又建議崔玉棟謀個州佐,宦游四海。

得到的回答是大唐駙馬不出京。

李煦又建議崔玉棟換一個事務繁重點的職司,這樣每天都有借口回家晚點。

崔玉棟淚眼婆娑地回道︰「大唐的駙馬不能掌實權,你不知道麼?」

李煦怒了,拍案而起道︰「那大唐的駙馬還能干什麼,難道就是專業的受氣包?」

崔玉棟聞听這話「哇」地一聲哭了出來,肩膀抖的更凶了。

李煦、劉默彤、李老三對視著,面面相覷,皆無奈地嘆息了一聲。

為了轉移崔玉棟的注意力,劉默彤就提起了給崔鶯鶯投書寄名的事,李老三附和叫好︰「這丫頭也是清河人,跟你是一家,是一個族的嗎?」

崔玉棟聞听提起他的家族,頓時把臉一抹,收起了戚容,說道︰「他們雖是清河人,跟咱們家並不算親,不過硬論起來勉強也有點瓜葛。」

李老三笑問︰「那她輩分比你是高是低。」

崔玉棟道︰「離得遠,不好論。」

劉默彤問道︰「那這件事能幫忙嗎?」

話剛說到這,恰巧石雄推門進來,立即插話道︰「他父親崔明海犯的是謀逆罪。罪名可不輕啊。」

李煦瞪了石雄一眼,石雄也反瞪他一眼。

「人都已經死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說都是貞元年間的事了,又不是今上欽定的謀逆,沒問題。這事著落在我身上,要是四弟拿不出‘孝義錢’,我來墊。本來還不還都無所謂,可是今天我一連給我出了好幾個餿主意,這錢就一定要他還!」

眾人皆笑,劉默彤道︰「好,一文不少以後讓他都還給你!不過眼下……我看要不你再貸筆款子給他,打發他上任去吧。」

崔玉棟目光掃過眾人的臉,微笑道︰「這個不必吩咐,我已經準備好了,三千貫夠不夠?」

「夠了,夠了,夠了……」

李煦感激地望了眼崔玉棟,眼圈里含著團水霧,一直覺得這個人畏畏縮縮,窩窩囊囊,全沒有半點男子漢氣概,方才這幾句話一說,卻讓人頓有刮目相看之感。此人不簡單,怪不得能與劉默彤、石雄結拜為伍,稱兄道弟。

李煦起身相謝,劉默彤催促李老三按他坐下,卻說︰「都是自家兄弟,不必來這些虛套,心里惦記著你三哥這份情義就是了。」

李煦坐下來,低著頭,眼淚下來了,鼻涕也下來了,然後他悄悄地用袖子一把全抹了。

酒菜上來,杯中酒滿,劉默彤舉杯說道︰「西北征戰歸來,你我兄弟各有斬獲,今日領了官憑告身,明日就要大展宏圖。此一杯酒,一祝願我大唐天子萬壽無疆,二祝願我大唐國祚永續萬年,百姓安康樂業,三祝願各家父兄長輩福壽綿長,四願祝老四早生貴子,五祝願太和公主是位賢婦。」

除崔玉棟面露尷尬,余人皆轟然叫好,一飲而盡。

石雄笑道︰「大哥,你也忒能省事,一杯酒有這多祝願,也不怕酒仙听了煩,瞧我的。」

石雄舉杯在手︰「祝願你我兄弟貞義永存,出人頭地。」

眾人叫了一聲好,都盯著崔玉棟,催促道︰「該你了。」

崔玉棟懶洋洋地舉起舉杯說︰「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祝願天下夫妻盡和睦。」

無人叫好,都悶悶地陪他喝了杯酒。

李煦推讓李老三先來,李老三端起酒杯說道︰「一願兄弟們升官發財,二願父母康健,妻妾安寧,少起紛爭,三嘛,祝願我和綠珠的好事早成。」

眾人不免又笑罵了一通。

輪到李煦了,李煦一連倒了三杯酒,端起第一杯說道︰「祝願天子萬壽無疆,祝願各位家人康健,祝願諸位夢想早成。」

自己飲盡,

端起第二杯酒,說道︰「願我李煦能再活六十年,別做半途短命鬼。」

眾人听了臉色俱黑,石雄欲待發作,被劉默彤按住了。

李煦端起第三杯酒,離席,跪拜在地,含淚說道︰「這杯酒,小弟向四位兄長賠罪,一直是小弟雞腸曲曲,不辨好歹,誤會了四位兄長。」

李煦羞慚地說道︰「兄弟出身貧賤,家道敗落後,四海飄零,孤苦無依,苦受多了看人看事都不免灰暗。幾位兄長都是古道熱腸的好漢子,兄弟卻疑心生暗鬼,一直無端猜疑。直到今早思前想後,方知大哥、二哥的一片苦心,今又蒙三哥收納寄名,贈給銀錢,小弟方知幾位兄長的仁厚之心,恰如醍醐灌頂,心清目明,恍然大悟。兄弟懵懂、慚愧。」

李煦說完淚流滿面,四個人相視一樂,七手八腳地將他拖起來,按在座上。石雄少有地笑向李煦,道︰「現在你不怕我們卸磨殺驢,過河拆橋,殺你滅口了?

李煦撲哧一聲,鼻涕就竄出來了,一時臉紅耳赤,羞慚難當。

驀然,一方帶著淡淡清香的絹帕遞到了他的面前,李煦道聲謝謝,拿著擤了鼻涕,猛然發覺是李老三的東西,悚然一驚,急忙丟了出去。

李老三不滿地嘟囔道︰「還扔,咱早就不干那事了。這可是綠珠送我的念想。」

看二人為一方手帕爭執,崔玉棟撇撇嘴道︰「一方手絹而已,有什麼好笑的。」

石雄哈哈笑出聲來,止不住前仰後合,道︰「那可不是一般的手絹,那可是人種袋……」

「什麼人種袋,那是送子觀音帕。」李煦見石雄要跟自己爭奪李老三手帕的命名權,不禁大怒。

「人種袋。」

「送子觀音帕。」

「人種袋。」

「送子觀音帕。」

……

「好啦,好啦,你們不嫌無聊嗎?」崔玉棟使勁地敲了敲桌子,白了眼爭的面紅耳赤的李煦和石雄,「兄弟有難你們不幫,好意思在這爭個破手帕。」

崔玉棟伸手從李老三手里奪過手帕,從窗子里扔了出去。

「噯喲,我的大內秘制月白瓖邊的龍鳳帕。」李老三慘叫一聲,撲到了窗戶前,手帕是綠珠送給他的見面禮,李老三視若珍寶一般,這窗下就是一條小巷,可別讓行人給撿了去。

砰!李老三推窗向下望了一眼,立即關上了窗戶,回到桌前筆直端坐,臉色煞白。

眾人還未來得及問他出了什麼事,李老三已經一躍而起奪門而出,蹬蹬蹬地下樓去了,霎時間就沒了蹤影。

石雄道︰「這家伙怎麼了,神神叨叨的。」

李煦道︰「走的這麼急,難不成下面砸著了什麼人?」

石雄可算逮到了羞臊李煦的機會,「嗤」地一笑︰「一方手帕而已,你當是石頭啊,還砸著人?真是笑話。」

李煦忽然臉一紅,垂首嘀咕了一句什麼,石雄沒听真,仍舊大咧咧地嚷道︰「砸著了又能怎樣,一方手絹而已,那還不是如清風拂面一般。」

「誰說如清風拂面一般?」

砰!地一聲響,雅間的木門被人踹開了,闖進來幾個怒氣沖沖的高髻女道士,說話的一個年紀都不算小了,腮紅盡去只見眼紅,又有一個三十四五歲的女道士右手拈著一方月白色的手帕,左手執一條牛皮腰帶,凶神惡煞般地沖李煦四人嚷道︰「這手帕是誰的?」

「不是我,不是我……」李煦雙手直擺,裝著害怕的樣子,順勢用袖子蹭了蹭鼻子,李德裕的藥治標不治本,今早一起來,潛伏在鼻子里的兩條清龍又蠢蠢欲動了。

「方才是你在大言不慚地說什麼手絹砸在腦袋上如清風拂面一般,對吧。」

女道士瞅見石雄還保持著指點山河的姿勢,便嘻皮笑臉地靠了上去,把手絹在石雄面前晃來晃去,笑嘻嘻地問︰「清風拂面是你說的吧,要不咱們拂一下。」

石雄雙眼隨著手帕搖來晃去,心里不覺卻是一陣惡心,那手帕上全是鼻涕,不用說是李煦的杰作,想到這方經過特殊加工的手帕被風吹到一個人的臉上,那就不是清風拂面了,完全是惡風襲人。

石雄狠狠地瞪了李煦一眼,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心里計較著要不要把李煦給供出去。

「砰!」

「欺人太甚!」面對流氓女道士的騷擾,號稱文武雙全的石雄啞了火,而平日里看似文文弱弱的崔玉棟關鍵時刻卻拍案而起,解下腰里的錢袋子往桌上一摔,豪氣沖天的說︰「想訛錢是吧,五貫錢,都拿去!」

雅間里一靜,那四個女道士面面相覷了一陣子後,為首的道士便吃吃哈哈地笑了起來,

「這位小郎君,好大的脾氣,五貫錢?你打發叫花子呢?」

「嘩……」

崔玉棟眼見四人得寸進尺,耐不住性子伸手掀了桌子,杯盤稀里嘩啦落了一地都是。

「嫌少是吧,要多少開個數,小爺賞你!」崔玉棟叫囂道,如一頭發怒的豹子,李煦暗暗朝他豎起了大拇指,夸獎他有魄力,好氣勢。面對女流氓,敢于拍案而起,捍衛公理正義,而不像某些人……

李煦在心里夸贊崔玉棟的同時順便也鄙視了一下裝慫的石雄。

「哈哈哈哈……」四個女道士眼見崔玉棟掀了桌子,非但沒有驚慌失措,反而相視大笑起來,一陣爆笑之後,這四個半老不老的女道士再看崔玉棟的眼神就有些異樣了,若非要用個詞來形容,或許用「色迷迷」這個詞比較恰當。

崔玉棟和四人的目光一對,忍不住打了個寒噤,心里先有幾分怯意。

「你,你們是哪個觀,觀的?」崔玉棟一緊張嘴巴就有些不利索。

「哈哈哈,我們是玄玄真觀觀的。」捏手絹的女道士學著崔玉棟的腔調,說完又是一陣放肆的大笑。

「啊——」崔玉棟目瞪口呆,人就僵在了那。

大唐國崇敬佛道,和尚、道士都不大好惹,女道士就更不好惹了,玄真觀的女道士尤其是不好惹。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唐最新章節 | 東唐全文閱讀 | 東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