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的印跡 第053章 擴大經營規模

作者 ︰ 無風地

()過了中秋,天氣轉涼了,江茂華終于盼來了自己的好日子。(鳳舞文學網)龍家順應了龍秋香的心意,同意龍秋香出嫁。只是家道貧寒,江家沒有像樣迎娶新娘的新房。

江鵬飛便提議將新房設在江川的租屋內,這里的條件比江茂華在江家村的老家好多了。江茂華當然是巴不得了,況且江茂華父母江朝奉和柳紅妹也在那里。

經過一番商量和準備,江茂華與龍秋香的新房最終被確定設在江川的租屋內。大家將租屋收拾了一番,尤其是江朝奉和柳紅妹干得更起勁,將「新房」收拾得喜氣洋洋、舒適整潔。

迎娶這天,江鵬飛以公司的名義為江茂華租了一條大木船,也是焦長生旗下的一條航船。吃過早飯,江茂華便領著由焦長生邀集組合的迎親隊伍直奔龍江,然後在江家村下了船,讓哥哥江茂才整治了兩桌酒席招待江家村的親友以及在船上留守的船工們,自己則領著迎親隊伍抄小路趕到龍家村。龍家早已是喜氣洋洋,龍裕淳按照嫁女兒的規格為龍秋香治辦酒席,只是規模小一些,酒席沒有龍儀清出嫁時的那麼多桌數,因為龍秋香的親戚並不多,但也還是顯示了非常地氣派大方,龍家人的這份情分對于龍秋香來說,可謂是恩重如山了。

散席後,龍裕淳又派車隊送龍秋香與迎親隊伍去江家村。龍秋香揮淚辭別了龍儀清,拜謝了龍裕淳和康美蓉,又跟江鵬飛、龍志清、柳媽和魯媽等人告了別,這才在江穆英的伴隨下走出龍家大院。頃刻,嗩吶聲、爆竹聲響成一片,江茂華披紅掛彩、喜氣洋洋地將龍秋香從妹妹手里接過,攙扶著將龍秋香送進了那輛錦篷馬車,接著,迎親隊伍便啟動,隨著車隊緩緩離開了龍家村。等出了龍家村,迎親車隊這才加快了速度直奔江家村。

到了江家村,江茂華領著新娘龍秋香到自家老屋里的祖宗牌位前拜祭了一下江家祖宗,然後拜謝了一下江茂華的哥嫂,江茂華這才領著龍秋香跟隨迎親隊伍上了迎親的航船,龍秋香就這樣風風光光地嫁到了江家,嫁給了江茂華。

到了江川,江朝奉和柳紅妹也早已準備好了兩桌酒席等待著迎親隊伍,等待著兒子帶領兒媳婦的到來,一場婚禮就這樣簡潔、莊重和喜慶地圓滿完成了。

婚後的江茂華和龍秋香恩愛幸福到何種程度那是不言而喻、可想而知的了。

等江茂華和龍秋香結婚後,江鵬飛便開始實施公司既定的擴大經營規模的方案。按照公司的構想,為了提高采購與銷售等經營效率,公司擬在河州、海州、泰州和海川四個地方分別設立一個貨物集散點。經過一番考察和磋商,江鵬飛在河州動員選定了棉花經銷商蘇 瑜為公司在河州的貨物集散點的代理人,在海州則動員選定了油、漆經銷商辛水成為公司在海州的代理人。同樣,在泰州,江鵬飛也動員選定了一位經銷棉花的商販作為公司在泰州的代理人,除了棉花,泰州地界還盛產紅棗與隻果以及阿膠這種名貴補品,江鵬飛便將耐貯存的紅棗也作為泰州集散點的收購品種。這三個地方的集散點均以公司的名義設立一個商鋪,租金由公司支付,由代理人去自主經營,營業收入歸代理人所有,公司只是以批發價從代理人那里進貨,再以批發價將公司自己運來的商品銷售給代理人,由代理人去月兌手與零售,這一進一出盡量做到營業額相當,達到資金平衡,雙方只是從各自的銷售差價中獲取利益,達到雙贏。

而對于海川,由于距離江川較近,且工業發達,工業產品較豐富,有良好的港口與碼頭,是一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地理位置也比較優越,適宜大量采購貨物,這是公司擴大經營規模的一個重要貨物支撐,江鵬飛準備讓江茂華帶著龍秋香在這里駐守,以方便集中時間進行采購。因為海川只是一個采購點,因此便無須在市區租用商鋪,只要在碼頭附近租一套類似江川租屋的倉庫便可以了,並且江茂華和龍秋香也不必長期在這里駐守,只須在采購的時候再來到海川就是。這主要是因為海川的位置正好處在江川到海州與江川到泰州這兩條航線的中途。因此,當江鵬飛一行人要去海州或泰州的時候,江茂華和龍秋香便可隨著江鵬飛他們一起走,在經過海川時,然後再讓江茂華和龍秋香下船,而江鵬飛他們則駕駛著小輪船繼續前行,有時為了考察市場或者是跟供貨商簽訂協議與商定價格,江鵬飛等人也會在海川下船,逗留一下,辦完事再返回到船上繼續前行。等到江鵬飛等人從海州或者泰州采購好貨物回來時,到了海川便停留一下,江茂華和龍秋香便帶著貨物上船,江茂華和龍秋香就是趁著江鵬飛他們去海州或泰來回的這段空隙將貨物采購齊全,然後隨同江鵬飛等人一起回到江川。當然,為了熟悉市場,江茂華和龍秋香有時候也需要在海川逗留一段時間,總之,江茂華和龍秋香駐守海川的這個差事比較自由,行動不會受到約束,但在海川停留的時間應該更多。這江茂華和龍秋香就等于是「江川特產貿易公司」的一對采購員。這種差事對于江茂華和龍秋香二人來說,別提多美了!從而也體現了江鵬飛對江茂華和龍秋香二人的高度信任和器重,這也等于是放手讓江茂華去獨當一面了。

江茂華和龍秋香被安排去負責海川的駐點之後,江茂華之前在公司負責管錢的這一差事便讓江朝奉頂了下來,同時讓孫思儒在一旁協助。江鵬飛覺得江朝奉年紀大,做事更沉著穩重,畢竟管錢這一差事需要耐心和小心,還不要存在任何私心,這些素質江朝奉均具備,所以,江鵬飛才會選擇他。

海川的事安排好之後,剩下的便是江川本部了。江川是「江川特產貿易公司」的實際經營點,也是「江川特產貿易公司」最終的經營目的地,至于河州、海州、泰州和海川只是貨物的采購點而已,因此,江川的經營至關重要。

自古以來,由于江川的特殊地理位置,且水系發達,使得江川成為了一個水陸交通的樞紐,造成了商賈雲集的場面,不僅商業發達,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人口越積越多,又造成了人口稠密的局面,由此,資源便相對匱乏了,因此,江川本身就是一個消費大市場,在這里推銷貨物,那是再理想不過了。江鵬飛想怎樣擴大經營規模都行,只要你的資金和貨源有保障就可以。

因此,江鵬飛等人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要擴大商鋪經營面積和規模,並迅速重新租用了一個大賣場,重新開當,然後將「江川特產貿易公司」原先讓江鵬翔經營的那間商鋪轉手給了別人。新開當的商鋪沒過幾天便火爆了起來。這樣,江鵬翔便忙不過來了,還另外聘請了幾個營業員,繁忙的時候,連在江川的江雅靈和盛桂英都派上了用場,幫著搭把手。于是,江鵬飛便將江鵬翔原先負責公司賬目的差事讓龍志清去試著接手,江鵬飛親自在一旁協助,江鵬翔便騰出手來專一去管理商鋪。這龍志清接手了這一差事,平日干活的勁頭便更足了。

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這生意一做大,名聲在外,麻煩事便也跟著來了。

這天,商鋪里的生意正在火紅地進行著,就見一伙不三不四的不速之客晃悠悠地逛了進來。正好江鵬翔就在現場,一看這架勢便知道來者不善,肯定是一伙來攪場子的地痞**。以前,江鵬翔在那個小商鋪里也經常遇到這種事,主要是一些地頭蛇來收「保護費」,江鵬翔為了不找麻煩,便會按照一些江湖上的慣例花點錢打發他們走人。但今天似乎不一樣,看這伙人的來頭似乎更凶惡,氣焰更囂張,隊伍也更壯觀,看來是要找大麻煩。

果然,為頭的敲了敲櫃台,陰陽怪氣地說道,「喲 !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怎麼賺了錢就獨自享受呢?把大爺們晾在一邊喝西北風!」

江鵬翔趕緊滿臉堆歡地上前招呼著,說不過是混碗飯而已,有什麼招待不周的請海涵,萬事好商量,然後請這伙人到後堂喝茶。為頭的見江鵬翔還客氣,迎奉到了位,便也轉變了一點態度,說江鵬翔很識相,懂規矩,接著便率領那幫弟兄魚貫而入地跟隨江鵬翔到了後堂。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講究「先禮後兵」,這江湖上的地痞**也不例外,甚至更講究這套,稱之為「江湖規矩」。江鵬翔也深諳這些,知道不能硬踫硬,得來軟的。

在後堂,來人也不繞圈子,開門見山地說,「大爺們近來手頭緊,要借點錢花。」又說,「以後有什麼麻煩事盡管找我們,大爺們立馬幫你們擺平。」這也是收保護費的性質了,隨後便向江鵬翔開了一個價。江鵬翔便說生意剛開張,沒有那麼大的利潤,是不是少一點。接著來人便降了一點,說不能再少了。江鵬翔看這架勢是不能再違拗他們了,否則便有砸場子的危險,好漢不吃眼前虧,先敷衍下來再說,便說他暫時做不了主,得請示一下老板們再說。來人給了江鵬翔兩天的期限,江鵬翔又及時地付了點小費,那伙人這才揚長而去。

由于江鵬飛當時並不在江川,江鵬翔便火速趕到孫家,將這事告訴了孫夫人,讓孫夫人去通知孫佛鼎。孫佛鼎聞訊後,覺得這是一件大事,得想個周全的辦法來徹底解決這事。于是,孫佛鼎立即動用了一點關系,找到了一個可靠的人幫忙,讓這個人出面去跟警察局斡旋,請警察局的人幫忙擺平這事。

兩天後,江鵬翔按照孫佛鼎的要求將談好的「保護費」如數地給了那伙人。

不久,那伙人便因斗毆而被另一伙人給滅掉了。正當那另一伙人也要來「江川特產貿易公司」的商鋪里收「保護費」時,卻發現警察局已及時地出動了警察在「江川特產貿易公司」的商鋪附近加強了巡邏,以維護秩序,還讓轄區的警長親自在商鋪門口坐鎮了兩天。警察局這樣做的理由是「江川特產貿易公司」是納稅大戶,對政府對社會有特大貢獻,應以重點保護,如此,警察局的舉動便並非是師出無名了,完全是正義之舉。只這一下,所有的地痞**便從商鋪門前銷聲匿跡了,跟著,人們便知道這家商鋪大有來頭,惹事的不敢出聲,購物的盡可放心。所以說,在那個年代,想要順利地干點事,做點正經營生是多麼地不容易!

于是,「江川特產貿易公司」也來了個順水人情,及時地組織了一批外地采購來的上好的土特產作為慰問品送到了警察局,向警察們表示了慰問和感謝。這樣便加深了一下「江川特產貿易公司」與警察局的感情。見此情形,警察局便也投桃報李、禮尚往來地將巡邏點常設在了「江川特產貿易公司」的商鋪附近,為「江川特產貿易公司」的商鋪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營業氛圍。這樣,警察局一來可以向上面有個交待,二來還可以從「江川特產貿易公司」那里得到一些好處,達到了互惠雙贏。而對于「江川特產貿易公司」來說,有警察局作保護總比被地痞**「保護」要強得多,前提是得有像「孫佛鼎」這樣的人物罩著。

如此,孫佛鼎的作用便舉足輕重、至關重要了。這一點,江鵬飛當然清楚,否則,他也不敢大張旗鼓地去干,去不斷地擴大經營規模。

規模擴大後,生意便跟著大了起來,事兒便也多了起來,這樣,江鵬飛回龍江的時間便越來越少。龍儀清便坐不住了,便要求跟隨江鵬飛一起去江川。江鵬飛考慮了一下,覺得不妥,雖然龍儀清的到來對江鵬飛來說是件大好事,但風險更大,容易留下後患。于是,江鵬飛便跟龍儀清解釋,又跟龍裕淳商量,覺得還是暫時維持現狀,等江鵬飛在江川完全站住腳了再說。況且,龍儀清一走,柳媽和那兩個孩子也得跟著走,家里一下子便又空了,這也是龍裕淳不想看到的。因此,龍裕淳更不贊成龍儀清離開龍江。不過,江鵬飛答應龍儀清以後會盡力多抽一些時間回龍江陪她,龍儀清這才轉憂為喜,安靜了下來。

商鋪遷移了之後,離碼頭這邊的租屋便又遠了一些,大家便感覺有點不順,于是便又在商鋪後面新擴建了一個倉庫,這樣,租屋便被作為了臨時的貯貨處,主要還是用來作為公司員工的落腳點。雖然江鵬飛還不想將家安在江川,但江鵬飛還是在尋找機會,希望在公司與商鋪附近買塊地,建造一棟房子以作為自己以及公司與公司員工的棲身之所。事實上,這也是大家的一個構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生存的印跡最新章節 | 生存的印跡全文閱讀 | 生存的印跡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