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軍將軍 第七十八章 水泥船

作者 ︰ 太湖西

()nbsp;第二天,河灘上一隊人忙著搭竹棚。

趙雲組織一隊人把河灘邊的道路給修理了一下,以後的飛機將會把這里做成跑道。一戰的飛機對于跑道的要求普遍不高,這也讓趙雲省了很多事。等將來穩定下來還是要建一個好一點的機場。

一群人按照趙雲的吩咐在城里貼起了告示,新來的縣太爺要招工人。

仿照郎溪的農場,讓農民在河灘邊建立了20座磨坊,和400塊農田。

自己的兩個城鎮執法隊,又再次上崗,來到此地干老本行,維持秩序。

一大批城里的青壯,被征集了,所有的人分為六組,每6個小時為一組。一天24小時不休息,4組輪流倒班。另有一個組做為替補輪休,和經常干夜班活的人進行交換。還有一組人負責晚上的火把,點亮場地,工作人員的伙食。

暴兵的基礎在于足夠的糧食,自己的食物資源可不能少。郎溪的周村還在不斷的接收著送來的物資,以前的槍械訂單還在不斷的履約。這是信用的問題,答應了一定要做到。

由于安徽一部分被江蘇督軍控制,所以郎溪那里履約,對于他們也沒有壞處,所以也沒有進行阻攔。

但是浙江的大炮,趙雲通過在杭州灣的那個小島慢慢的還在給盧督軍提供著,所以盧督軍對于趙雲前去了江蘇,只是恨自己慢了一步,沒有留住人,也沒有太責怪趙雲。畢竟誰也沒料到,裝備齊全的鄧總指揮對外一槍都沒放,就被自己人給放翻了,全轄兩三天內全部投降!

這仗打的憋屈啊!

只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熟練的工人就在河灘上搭了一排十個竹棚,許副縣長知道這位新縣長一定是要做什麼了,所以也組織了400個人手來到現場,準備听侯指示。

「許副縣長,你安排一下人再搭個棧橋,再去丁蜀鎮的青龍山取些山上的青石來,要多。」這里靠近第二營地,對于間諜來說,可以最快的到達這里。在趙雲到達這里的路上,就有大量的間諜生產後到達此地。趙雲今天早上就安排了間諜去城里買了大量的石膏和又去湖邊買來河蚌的殼子。

相信已經有些人知道,趙雲準備做什麼了。

水泥,是的。不過不是用來做建築的,而是用來造船的。

宜興本地水多,趙雲的碼頭也建立了,可是營地里出產的船,並不符合趙雲的要求。

于是趙雲準備自己造一些船,來出售或是改裝。

一般造船都是用木頭,可是水泥也可以造船。

岸上的竹棚里,已經運來了煤炭,開始生爐子了,兵工廠出產的刀和鐵劍是最好的原材料,把他們融化後直接鑄成了後世俗稱的地條鋼。

小手指粗的地條鋼,連成一股,再請扎燈籠的師傅,編成一個船的形狀,讓後把青石、石膏和河蚌的殼子磨的粉攙和起來,倒入米漿攪拌,就成了一種類似水泥的物質。

這四種原材料,青石是現成的,青龍山的山石在後世那可是供國防使用的水泥,原料質量絕對沒問題。只是要運來而且還要找人煆燒,算是個小問題;石膏有的賣;河蚌江南的河里多的是,實在不行田螺的殼子也行,以一斤米換五斤殼子的方法,想弄太容易;米漿更容易了,農田里生產的直接拿來煮,不過要煮到筷子插進去都不倒,就行了。

當然有了這些東西就可以開始制造了。

找來湖邊的漁民婦女,將營地出產的漁網,三張織成一張,形成一張密網。附在搭成的鋼筋架子上,接下來就是讓人把類似水泥的物質直接涂抹在上面,晾干後一艘船就好了。

水泥船與同類型木船比,重量輕5%,造價低40%,x ng能符合航行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比木船省木料,比鐵船省鋼材,而且制造時間快速。具有抗腐蝕x ng和耐久x ng的特點。造型百變,只要扎架子的時候有所變化就行了。

三天後,看到一艘水泥船在岸邊浮著,許副縣長的嘴巴快掉到了他的肚子上。石頭船,據說皇宮的花園里有一艘,可長這麼大,許副縣長還是第一次真正見到。

這艘船立刻引起了轟動,縣城里所有的人都來看,這艘怪船成了百姓口中的熱議話題。

而趙雲也獲得了一個「怪縣長」的名號,當官的搞出了一個怪東西能不讓人非議嗎!

這還是趙雲為了試驗只造了20噸的,第二艘已經到達60噸了,以後60噸的就是定型船型了。據說這樣的水泥船如果鋼材質量過關,最大能達到萬噸以上。

水泥船的建造,在此時國內可謂是獨樹一幟的,所以趙雲準備辦一個船廠,一個輪船局。

前期先準備造一支運輸船隊,拖輪在歐洲已經看好了,是最新式的柴油的,不過趙雲還是讓間諜準備了一種老式的燒煤的。柴油的自己用,燒煤的出售。現在他也知道了,他手里的東西很多人都盯上了,藏是藏不了的,不如大大方方的拿出來賣了。

在歐洲,趙雲的間諜已經在呂貝爾北面靠近海邊的諾依施塔特盤下了一間小船廠,這是一間只能為漁船修理的小廠。

不過經過了農民們打理,又在小船廠里建立了營地碼頭,以後在歐洲弄到手的船,只要開進這個碼頭就被營地給分解,然後通過逆推技術,再次成型,出現在碼頭的生產序列里。

也就是說每出現一艘新的船型,要麼用間諜的收集技能,花費大量金錢得到,要麼就把原型船送進碼頭就行了,損失一艘船換來船只是生產序列。

在歐洲的弄到的兩艘不同形式的拖輪被拖進碼頭,成了第一批的吸收船只。

很快,十天的時間一支運輸船隊,就準備好了,裝備的是老式的燒煤拖輪。不算拖輪一共十二艘船,趙雲決定試試它的x ng能,直接讓它去丁蜀鎮拉了船陶器,跑了趟蘇州,橫穿整個太湖,也算是對它抗風浪的考驗了。

這一趟算上裝貨和卸貨、等候的時間大概要十天的時間,趙雲要趁大家都被這個新鮮事物吸引的時候,出去干點活了。

昨晚,羊皮卷的前四頁所需要的八萬騎兵已經準備好了。

第二天,在大家都興高采烈看水泥船隊首航的時候,趙雲提出了要改進水泥配方的問題,自己關在小院子里,開始埋頭搞研究。

當他閉關沒有多久,小院的周圍就被各方勢力的暗探團團的圍住。

不過在去外蒙之前,趙雲還是請許副縣長給自己找來一些煙花師傅,讓他們為自己制造一件利器,大煙花!

這次是以研究為名進入隱蔽狀態的,等到結束時肯定是要拿些東西出來糊弄一下的,否則說不過去,會令人引起懷疑。

在大批工匠在縣衙發布的告示下召集起來時,誰也想不到,真正的趙雲已經在天空中翱翔了,正在飛往外蒙的營地。小院里的「趙雲」是趙雲按照自己的條件讓營地生產的間諜替身。

這是趙雲是周村的時候就想好了的,要不是如此在縣城的時候就拼了,當時手下也有一個小隊,在縣城里還有內應,誰抓誰還不一定,不過那就是和南京的督軍撕破臉了,到時就是在全國被直系軍閥追殺了。

所以當時忍了!

不過在飛機上,足足有十幾個小時的時間,趙雲還是要為自己找點事來做。

「啊!少爺,這真緊啊!」隨著邵老二的叫喚,趙雲也嗷嗷直叫。

這次趙雲決定靠近指揮,順便了解下最真實的戰斗,所以趙雲自身的安全問題就排在了首位,而這個時代除了炮彈外最大的危險就是流彈,而防範流彈,防彈背心是少不了的。

不過,趙雲的營地里卻沒有生產防彈背心,那只能找個相近的物件來頂替了。

在營地里軍事單位的身上都披有鎧甲,不同的是有的是布衣、棉甲、護心鏡、皮甲、板甲等等,中式、歐式都有,趙雲最後還是選了一副看起來不錯的魚鱗鎧甲披戴起來。

鎧甲這種古董,趙雲只在影視上見過,在旅游景點、影視基地里穿著拍過照片,但是真正的穿能夠戰斗的鎧甲,還真是頭一回,完全被那些零零碎碎的物件弄花了眼,只能招來一個一模一樣的武士,對照著他身上的穿著,才把鎧甲各個零件給弄明白,知道從哪里穿起,但還是沒能穿的起來。

事實上穿戴鎧甲是需要別人幫忙的,自己一人很難穿上。終于在邵老二的幫助下,趙雲花了一個多小時,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鎧甲給穿了起來。

看著自己被皮帶勒的差點喘不過氣,趙雲想想「看來真得給自己找個管家婆了,這大老爺們的做這活真是累啊!」

這身鎧甲重量大概在三四十斤,是一副三層甲,外為類似鱗片般層層疊疊的烏光甲片、嵌在中間的牛皮底子上、內襯三層上好絲綢,鎧甲穿戴好後,趙雲試著跑了幾下,發現雖然身著鎧甲但並未有什麼妨礙其緊要關頭開溜逃命的約束感。

再戴上一頂同樣顏s 的頭盔,邵老二看著趙雲穿著這副全身魚鱗鎧後,宛如條大黑魚一般,不由的暗自搖頭。

「怎麼啦?老邵,這鎧甲有問題?」趙雲又不是瞎子,早就注意身邊把頭搖得和撥浪鼓一般的邵老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鎮軍將軍最新章節 | 鎮軍將軍全文閱讀 | 鎮軍將軍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