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山河 第八十六章 海盜的詳情

作者 ︰ 醉枕山河

()劉旭和奚華仁、陸風二人走在登州的街頭。

這座千年古城,如今雖已恢復了繁榮,但卻掩蓋不住它曾經受過的傷,城里很多地方都留有刀斫火燒痕跡,似乎在那默默訴說著這座古城不久前的遭受的那一場劫難。

劉旭三人一上午的暗訪,詢問了很多百姓,跟他們打听了許多關于他們所知道的海盜的情況。

二十多天前的那場劫難,給登州眾多百姓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一聊起來,眾百姓都是義憤填膺。城中的許多百姓在那次劫難中失去了親人子女,也有很多的人失去了財帛家資。劉旭問起時,許多百姓都在控訴那些海盜的殘忍,也有的百姓則是大罵官軍的無用。

劉旭通過跟百姓一上午的交談,大體了解到了一些情況。據那些百姓們說,二十多天前襲擊登州的那批海盜,沖進城後,立馬就是燒殺搶掠,只圖錢帛女子,並不想佔城據守。知州魏弘歸組織的廂軍和鄉兵,其實根本就不曾跟海盜接戰,那批海盜搶掠夠了,自己就上船渡海撤走了。而且據百姓們說,那批海盜說話嘰里咕嚕,眾人都听不懂,似乎都是些番人,根本不是大宋人。劉旭還了解到,登州北邊海域的中的眾島,如今除了臨近登州的沙門島,官府還有能力管轄之外,其余三十多個島,官府都是鞭長莫及,無力管轄。

劉旭三人從百姓口中,就只探得這些情況了。從百姓層面得到的消息,還不能具體知道到底是哪里海盜襲城的。中午三人用過飯以後,劉旭想到了崔家。劉旭估計,以崔家的實力,其在登州的店鋪,必定不是簡單的店鋪,或許從崔家那里,自己能多了解到一些關于海盜的事情。

根據崔燁給的地址,劉旭三人來到了登州鐘樓大街的一家崔家的店鋪。以崔家的實力,以及其經營涉及範圍之廣,崔家在登州的店鋪自是不止一家,但據崔燁說,這家店鋪是崔家登州店鋪的總號,崔家在登州的總負責人,也是登州崔家店鋪的總大掌櫃,就駐在這家店鋪里。

劉旭來到的這家店鋪,名字叫恆源泰,一副金字招牌閃閃發亮,往里看去時,卻是一家布匹綢緞行,店鋪規模很大,店堂寬敞明亮,一匹匹精美的布匹綢緞掛在四周,可見實力自是不一般。

三人邁步走進大堂,一個看著很是精明干練的年輕伙計,麻利的招呼三人道︰「三位客官可是要買布匹綢緞?」

劉旭說道︰「我們不買東西,小兄弟,勞煩問一下,崔海崔大掌櫃可在這里?」崔燁告訴過劉旭,崔家在登州店鋪的大掌櫃叫崔海,也是崔家的老管事了。

那年輕伙計常年與人打交道,也自練就了一副察言觀色的好本事,眼見三人雖穿著似是行商打扮,可是其目光俱都銳利,氣質硬朗,不似商人那麼謹小慎微的氣場,當下客氣的說道︰「崔大掌櫃正在後堂,不知三位找崔大掌櫃何事,小子好去通報!」

劉旭從腰間接下崔老給他的那塊玉佩,遞給那年輕伙計,說道︰「小哥你拿這塊玉佩去給崔大掌櫃,崔大掌櫃自會見我!」

那年輕伙計見劉旭這麼說,知道這玉佩怕必是貴重之物,當下小心接過,讓三人稍坐片刻,並吩咐另外一個小伙計上茶,自己飛快拿著玉佩,跑向後堂。

年輕伙計去了不一會,一個圓臉微髯,長相富態,身著斜襟銅錢紋長袍的中年漢子,快步跟著那個年輕伙計迎了出來。

劉旭三人見那漢子,猜想必是崔掌櫃,忙都站了起來。

那中年漢子見到三人,也是忙走了過來見禮,並把崔老給的那玉佩遞還給劉旭,朗聲說道︰「貴客來臨,有失遠迎,還望見諒。」崔海也是崔家的老人了,自是認識崔老的這塊玉佩,也知道這塊玉佩的在崔家的分量。眼見雖然持這塊玉佩前來的是一個年輕人,但自也不敢小覷。

劉旭也忙拱手行禮,說道︰「崔掌櫃客氣了!」

「不知道公子怎麼稱呼?」

「小子劉旭,表字雲開,崔燁崔大哥是小子的結義兄長!」

崔海恭敬的拱手行禮,說道「哦,原來是劉公子,久聞公子才名,沒想到劉公子這麼年輕,幸會幸會!」崔海雖久居登州,但對于青州的事情他倒是也知道不少,畢竟自己崔家的根在青州。崔海自是知道,自己崔家在青州新開的雲門燒酒坊和天下鮮酒樓的所憑借的秘技,正是這個劉旭提供的,而且這個劉旭如今號稱青州第一才子,又跟自家孫少爺是結義兄弟,自己一個崔家家僕,自是要恭敬有加。

「崔掌櫃客氣了,崔掌櫃也算小子長輩,小子就喊崔掌櫃為崔叔吧。崔叔你便直接稱呼小子雲開就是,千萬莫再稱呼在下公子了,呵呵,倒顯得生分了!」

崔海見劉旭為人和氣,自是高興。二人一番閑聊,倒去了許多生分。當下劉旭一再要求,崔海不要叫他劉公子,叫雲開便是。當下二人一個口稱崔叔,一個呼之賢佷,聊得很是投機。

崔海問起劉旭來登州的目的,劉旭告訴崔海,自己來登州是打算進一批海鮮,想回去後在天下鮮酒樓推出海鮮菜。自己來崔海這,主要是想請崔海幫忙在登州采購一批海鮮。當然奚華仁和陸風那里,劉旭早已說明過了,為了更好的暗訪,這次他們三個人就是扮作購買海鮮的行商,以便打听海盜的事情。所以,二人听到劉旭如是說,一點也不奇怪。

天下鮮也是崔家的產業,崔海听了劉旭的來意,這幫忙采購海鮮的事情,他自也是義不容辭。

崔海沉吟片刻道︰「幫雲開賢佷采購海鮮,崔叔自是義不容辭。不過登州海鮮,自是以沙門島的刺參和鮑魚最為有名。可是沙門島附近的海下的刺參和鮑魚,早已打撈干淨了。沙門島的刺參和鮑魚,多為漁民去周邊海域的海底打撈。如今海盜猖獗,少有漁民敢出海,這刺參和鮑魚怕是難以買到啊。就是各種魚類海鮮,因為海盜的橫行,漁民出海打撈的也大為減少,怕是價錢也不低啊。值此海盜剛剛襲擾州城,正自猖狂之時,賢佷去沙門島采購海鮮實在不是好時機啊。」

听崔海提到海盜,劉旭自是要多打听一下他所知道的海盜的情況,當下劉旭向崔海詢問起,二十多天前那次海盜襲擊州城的情況以及他所知道的登州北面海域的海盜詳細情況。

崔海道︰「說起那次襲城的海盜,以我的了解,那批海盜的成分怕是很復雜,其中似乎有高麗人,也有倭人,好像還有些漢人,怕是北面海域海盜的一次聯合行動。」

劉旭問道︰「難道北面海域里,還有多股海盜?」

崔海道︰「嗯,如今北面海域的海盜,主要分為兩股。一股佔據沙門島北面百余里處的隍城島和欽島。隍城島和欽島,居于契丹的遼東和我大宋登州之間,這股海盜主要從遼東采獲獸皮、獸筋以及人參等物,用于和我大宋商人換取糧食、茶葉、布匹等。這些糧食、布匹等物,他們既自用,也用于去遼東換取東西。這股海盜,也自己出海打漁,並在島上也種莊稼,從不襲擾我大宋百姓。嚴格來說,他們不能算是海盜,應該叫他們走私販子。我大宋商人、百姓對他們很是歡迎,他們定期來沙門島,同我大宋百姓進行交易,雙方都是互利。他們登岸時,島上百姓、商人,不但不會舉官,還會盡力替他們遮掩。那次襲擊我登州城的海盜,應該不是他們。

而沙門島東北方向百余里處的秤砣島,則為從倭國內亂中流浪至此的倭人佔據。這些倭人,在海上搶劫商船、追殺漁民,無惡不作。秤砣島居于高麗和登州的必經之路上,以前這些倭人時常搶劫我大宋和高麗來往貿易的商船。前年十二月,也就是淳化三年十二月,遼東京留守蕭恆德率八十萬大軍東征高麗。去年五月,于安北府打敗高麗軍。高麗王遣使奉表請罪求和。高麗「奉遼正朔」,向遼稱臣納貢,並與我大宋斷交,遼則賜高麗女真故地。當今官家大怒,遂驅逐高麗使者,並于高麗斷絕商貿關系。高麗很多商人靠與我大宋的貿易為生,如今我大宋斷絕與高麗的貿易,他們便斷絕了生路。由是,這些高麗海商便與倭人勾結,在海上為非做歹。我大宋禁軍的精銳,都用在了對抗遼賊上了,水軍疲弱,難以出海剿滅這些海盜,是以這些海盜越來越猖獗了。」

最後崔海道︰「二十幾天前,襲擊我登州城的海盜,以我估計定是這些倭人和高麗人。高麗人自從我大宋建國之初,便與我大宋有貿易往來,在登州怕是也有不少高麗人。想是這些高麗人作為內應,引那些海盜來襲城的。至于那些海盜中的漢人,到底是哪部分的,就不得而知了。」

劉旭暗道︰崔家關系果然不一般,連各股海盜的詳細情況都這麼了解。看來來找這崔海來來了解情況,是來對了。結合自己從百姓口中所了解到的情況,劉旭估計崔海的分析,應該差不多就是真實情況了。原來是在登州的那些高麗人做的內應。沒有本地官員勾結海盜,劉旭心里就踏實多了,壓力也小多了。

劉旭對崔海道︰「小佷既然來了,便不想空手而歸。不知崔叔,有無辦法幫小佷聯系采購一批海鮮。」

崔海沉吟片刻,說道︰「雲開賢佷,實不相瞞,我崔家生意涉及面廣,少不了和各方勢力打交道,欽島那些人,我們也進行過交易。如今不怕海盜,敢出海捕魚和撈鮑參的怕只有他們了。明天正巧是他們來沙門島交易的日子。到時我派個店里的老人,替你引見一下,你看看有合適的海鮮,或是其他商貨,可以買點,也算不至于空手而歸。雲開賢佷,你看如何?」

劉旭忙道︰「如此,小佷多謝崔叔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時山河最新章節 | 宋時山河全文閱讀 | 宋時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