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山河 第七十八章 正月十六

作者 ︰ 醉枕山河

()昨晚的詩會,劉旭的詞作又一次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當眾人尋找劉旭,想要見一見這位總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青州第一次才子時,劉旭又一次提前遁走了,他可不喜歡被人圍觀。劉旭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萬一有那不開眼的,來找自己比試,自己可是會要出糗的。

而唐威的詞和柳飄飄的曲,毫無疑問的在昨晚的比試中,又一次落了下風。有備而來,攻雲竹不備,卻還是落敗,二人被劉旭的詞作又一次重重打臉。唐威不禁心下對劉旭恨意更重,暗暗發誓一定要找機會收拾一下劉旭。

~~~~~~~~~~~~~~~~~~~~~~~~~~~~~~~~~~~~~~~~~~~~~~~~~~~~~~

今天劉旭要去州衙跟隨寇準做事了!

劉旭來到州衙後堂時,寇準正在和兩個中年人在堂中說這話。

寇準見劉旭進來,笑著對兩個中年人說道︰「呶,這就是昨晚那《青玉案》的作者!」寇準昨晚也在潤園做客,第一時間就見到別人抄送過來的劉旭的那首《青玉案》。

坐在堂內的兩個中年人是寇準的聘請的兩個師爺,一個叫洪慶,是刑名師爺;一個叫吳伯川,是錢糧師爺。今早三人說起昨晚的詩會的詩詞,自是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劉旭的那首《青玉案》佳作。

劉旭先對寇準行禮,說道︰「見過寇師!」又對那兩個自己不知何人的中年人,行禮示意,並說道︰「見過兩位大人!」

那兩個中年人忙還禮道︰「在下可當不得大人稱呼!」

這時寇準張口道︰「二郎我給你介紹一下。」說著寇準指著那個個子稍微高點、相貌堂堂的中年人說道︰「這位是州衙的錢糧師爺洪慶洪師爺。」接著又指著那個個子稍微矮點、頜下一縷美髯的中年人道︰「這位是州衙的刑名師爺吳伯川吳師爺。」

說著寇準又指著劉旭道︰「這就是我跟二位說起的劉旭劉二郎!」

三人听了寇準的介紹,互相正式認識了下。

待到他們正式見過,寇準說道︰「以後二郎你就來州衙做個文吏,暫時跟隨兩位師爺熟悉些庶務,虛心跟二位學習,學些本事!」

劉旭忙上前拜見兩個師爺道︰「以後還要請兩位先生多多指點!」

二人都是笑著道︰「二郎客氣了,二郎大才,我們這些本事只怕不夠教二郎的!」

說到師爺,就不得不說一下幕僚制度。幕業之在中國,可謂源遠流長。《周禮》載︰「六官、六軍並有吏屬,大則命于朝廷,次則皆自闢除。」夏商之家臣、兩周之命士,「身賤而見信,位卑而使重。」當是幕僚之昉始。戰國時期,一些才識之士,挾術懷策,四處奔走,多被各國諸候聘為賓客、舍人,顯示幕賓制度已在日逐成型。秦漢時期,養士闢客之風演進。「漢氏公卿、郡守皆得自舉其屬,中興之後闢召尤盛。」漢末,各派豪族軍閥,擁兵割據,激烈混戰,為確保各自發展,爭將天下文人、學士羅致幕下,幕僚制度有所發展。

隋始罷郡,置州統縣。改別駕贊務為長史司馬。及至唐代天寶之後,各地有團練防御使及節度使之屬,允許配備判官2人,掌書記1人。「五代之初,各方鎮猶重掌書記之官。蓋群雄割據,各務爭勝,雖書檄往來亦恥居人下。覘國者並於此觀其國之能得士與否,一時遂各延致名士,以光幕府。」

唐末,藩鎮勢力導致中央大權旁落,致使北宋統治者對幕僚制度作出許多舉措︰聘用方式由自闢,改為中央任命;數目無定,改為員額限定。最大更張乃是削弱幕僚地位,使其功能由可以侵代正官,決策政務,轉向協助官長管理行政。自此幕僚漸次與官長月兌鉤,成為幕主之佐治人員而定型下來。元、明兩朝,基本沿襲宋制。清代明確規定,各省、道、州、府、縣之主篆者及主持學政者由中央任命,其屬下之三班六房、胥吏書辦一概列在編外,全由官長自行闢除聘請。故師爺之與官長,才無行政隸屬關系,而一賓一主。師爺所得只是聘書,而不是委任狀。可見,幕僚制度曾經過由聘用到任命,又由任命到聘用這樣一條曲曲彎彎之道路。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言以蔽之就是,宋以前的主官開府建衙,其幕僚是行政上下級關系,而宋代以後的幕僚屬于主官自聘,不在朝廷官員編制之內,屬于主賓關系。

所以洪慶和吳伯川是寇準自行聘任的,當然其薪水也是寇準出,朝廷是不管的。洪慶和吳伯川與寇準之間,沒有行政隸屬關系,而一賓一主的關系。

宋代的師爺種類有很多,以其職能與工作性質來分,有專理刑事、民事案件的刑名師爺,辦理財政、賦稅事務的錢谷師爺,負責起草奏疏的折奏師爺,掌管往來信函的書啟師爺,負責批牘及往來文件注冊登記的掛號師爺,負責稽查考核、征收田賦的征比師爺等。而洪慶和吳伯川分別屬于被人聘任最為廣泛的兩類師爺,錢糧師爺和刑名師爺,也是一州所參贊事務最多的師爺。

寇準安排劉旭做文吏,跟隨他們兩個州衙師爺學習,顯然是想劉旭盡快的熟悉州衙庶務,鍛煉其處理各種事務的能力。

從正月十六開始,劉旭便算是正式在州衙作為寇準的幕僚上任了,也正式開始跟著洪慶和吳伯川這兩個師爺學習處理各種庶務。

~~~~~~~~~~~~~~~~~~~~~~~~~~~~~~~~~~~~~~~~~~~~~~~~~~~~~~~~~~~

正月十六,劉旭在青州州衙正式上任,這對整個大宋來說,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

然而同樣在正月十六這一天,遠在千里之外的大宋成都府,卻發生了一件震驚整個大宋的事情!

淳化五年(994年)正月,王小波李順起義軍猛攻成都,大敗官軍,東上合門使郭載和轉運使樊知古逃走,梓、遂十二州都巡檢使盧斌退回梓州,起義軍攻克成都府。正月十六,起義軍正式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李順號為大蜀王,年號應運,起義軍都刺上「應運雄軍」四字。同時李順派兵四處劫掠,向北最遠抵達劍門關,向南最遠抵達巫峽,一時整個蜀地烽煙四起,震驚大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時山河最新章節 | 宋時山河全文閱讀 | 宋時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