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山河 第六十四章 戰後

作者 ︰ 醉枕山河

()清風鎮禁軍指揮使鎮三山黃慶帶領著那些黑甲騎兵進入卸石棚寨,已是虎入羊群,驅趕的二龍山和桃花山強匪四處亂竄。副指揮使霹靂火秦剛又帶著二百多禁軍步兵進入卸石棚寨,那些強匪在武裝到牙齒的禁軍面前,更是毫無抵抗之力。

那些強匪大多不是被砍倒,就是束手就縛,一些跑出卸石棚寨的,也都被候在寨門外的禁軍拿了,只有少數強匪跑進卸石嶺上重重山嶺密林中,得以暫時逃過一劫。至于他們能否從重重山嶺密林中走出去,就沒人知道了。

戰斗雖無什麼懸念,但待到戰斗結束,天也已是大亮。一輪旭日,從東側山巔慢慢探出頭,紅彤彤甚是惹人喜愛。

劉旭歷一夜驚險,幾經生死,此時再度見到旭日升起,竟然有些恍若再世為人的感覺。

劉旭隨著眾人進入卸石棚寨,卸石棚寨一片凌亂,地下橫七豎八的倒著不少人。想起因為自己躲進卸石棚寨,才有了今夜這場混戰,許多活生生的生命就此失去,劉旭不僅心下有些不安。

劉旭見官兵正在興高采烈的尋找倒在地上的強匪,砍下首級。而最早沖進寨子的那群黑甲騎兵,許多人的馬上早已掛了不少首級,還在尋找強匪,場面很是血腥。劉旭不禁有些憤怒,這也太過了吧,人都死了,你們還去折騰人家尸體。換做以前的劉旭肯定會裝作什麼沒看見,但今天劉旭覺得這些人是因為自己才死,心下難安,不禁想上前制止。

這時崔燁見劉旭要上前,忙一把拉住劉旭,低聲道︰「我大宋武人,沒什麼來錢門路,只有那點俸祿,他們只能靠殺敵才能獲賞。這些首級使他們升官發財的資本,你要斷人官路財路,徒惹人厭惡,莫要生事。」

劉旭不禁默然無語,雖心下有些難受,但也無可奈何。

大宋文貴武輕,武將官兵只能靠戰事立功才能升遷。這立功多少,看得就是斬敵首級多寡。戰場上斬敵兩級便可策勛一轉,這斬殺強匪雖不如戰場上斬敵首級值錢,但四五個首級也足以策勛一轉了,況且一顆首級還有五貫賞錢,劉旭即便上前阻止,這些禁軍大頭兵也不會听他的。這次這些禁軍大半夜跑來幫忙解了卸石棚寨之圍,出力不少,況那些強匪大部分是他們斬殺的,人家斬下首級去請功也是理所當然的。

那清風鎮禁軍指揮使鎮三山黃慶見到眾人進來,大笑著迎過來,身上兀自帶著滿身的鮮血,朗聲對張通判和劉團練使說道︰「下官幸不辱命,斬擒強匪共計四百余人,並擒拿二龍山匪首棕熊和桃花山匪首獨眼龍,下官特前來繳令,請兩位大人點驗。」

張通判和劉團練使都是文人,也是見不慣這血腥場面,當下張通判擺手道︰「黃指揮使點驗完畢即可,擒獲得強匪,等會我們回城時,你派些兵士,押解進州里便可。黃指揮使這次剿匪立下大功,我和劉團練使必定奏報寇相公,並一同行文朝廷,為黃指揮使請功。」

黃指揮使笑道︰「哪里,全憑通判大人和團練使大人謀劃之功,下官只是听命行事,哪敢獨居此功。」黃指揮使雖然打仗驍勇,倒不是一個粗人,不然崔家也不可能選中他,扶持他上位做指揮使。他自也明白,在大宋所謂百戰之功,還不如文人的一片錦繡文章,自己的功勞全憑文官的一支筆替自己上報,若不分潤他們點好處,他們如何會為自己賣力請功。再說,既然通判大人和團練使大人,連夜跟著到了卸石棚寨,這功勞不用自己讓,自也有他們的一份,還不如自己早早賣個好。

張通判和劉指揮使听了黃指揮使的話,雖是口上一番謙讓,卻不禁面露微笑。

黃指揮使自去統計詳細戰果,崔峰也派王三去統計寨子里的情況。

眾人隨著崔峰來到卸石棚寨的會客大廳坐下。

崔峰向張通判和劉團練使敘說昨晚的戰事的詳細情況。

劉旭則向崔燁趁機詢問他如何會跟張通判、劉團練使他們一起來。

原來昨天傍晚,王三父親接到卸石棚寨的飛鴿傳書,便連忙將卸石棚寨被圍和劉旭在卸石棚寨的消息告訴崔老。崔老忙會見四大家族的族長,一起去拜會知州大人。卸石嶺采石場是青州繳納商稅的大戶,況且有官府的份子,官府自是不能坐視不管。

知州寇準剛到任青州不久,自也不希望自己轄下出現強匪作亂的的情況。寇準在中樞時,本就是樞密副使,管軍事的,又屬少壯派,對強匪自是不會采取懷柔手段。當即就想下令清風鎮禁軍,派兵剿匪。寇準雖是知州兼京東東路帥臣,有管轄京東東路一府一軍七州的軍政之事的權力,但這權力是受到很大制約的,大宋對軍隊管轄非常之嚴,如要調兵需要很多手續的。而且一路帥臣管轄的軍政之事中的軍事,也並不包括禁軍。

宋代軍制是分禁軍、廂軍、鄉兵。禁軍是中央軍,最精良部隊,任務是「守京師,備征戍」;廂軍是州一級的兵,守在地方鎮上;鄉兵是地方上最基層的兵,在民戶中選出或招募。像水滸傳中的秦明任青州指揮司兵馬統制、黃信任兵馬都監,他們麾下的軍隊其實都是廂軍。不過禁軍雖是中央軍,但所有禁軍不可能都駐扎在京城開封。開封府界雖駐防有最大數量的禁軍,但其余圍繞京城的重要地方,如京東、湖北、河北等地,都駐有很多禁軍。而這些禁軍是歸中央統一調動的,地方上是無權調動的。即便寇準作為京東東路的帥臣,也只對轄下的廂軍和鄉兵是有管轄權的,而對禁軍卻也是是無權調動。

好在張通判提出,大宋制度中,地方有如遇到匪事,禁軍有協助地方剿匪平亂的職責,必要時知州有權調動一個指揮以下的禁軍協助平亂,但命令需有通判副署,到時候再奏報朝廷。

卸石嶺采石場工人眾多,若是出點紕漏,就不是小事情,眾人都覺得此事宜早不宜晚。當下由寇準批發命令,張通判副署,調清風鎮禁軍協助劉團練使和張通判帶去的鄉兵協助剿匪。

青州轄地內有匪患,作為青州的通判和團練使也是義不容辭,當下張通判和劉團練使連夜持命令帶著兩都鄉兵,來到清風鎮。崔燁也被崔老指派,跟著兩位大人一起來到清風鎮。本來他們也是只想早一步來,有備無患,沒想到三山的強匪真的敢發瘋攻打卸石棚寨。當然說是清風鎮禁軍協助剿匪,但這剿匪自是不可能靠那些沒什麼戰斗力的鄉兵,自是得靠那些禁軍剿匪,而那些鄉兵只是在外圍警戒。好在清風鎮的黃指揮使本就和崔家聯系密切,雖然名義上只是協助剿匪,有些不情願,但還是及時帶兵趕來剿匪。

這時王三進來匯報寨子的損失情況,卸石棚寨的團練兵陣亡二十四人,重傷七人,輕傷四十余人,可謂傷亡慘重。好在卸石嶺采石場的工人們,雖是被顧老四他們放的火引得騷亂,倒沒幾個被砍倒的,只是有不少互相擁擠踐踏,不少受了輕傷。後來他們被劉旭他們大聲吆喝往卸石嶺山跑,大都跑到采石場那去了。二龍山和桃花山的強匪沖進寨子里時,只顧翻找財貨,倒沒有去追殺他們,因此工人們死傷倒不多,被顧老四他們砍倒的加上在寨門處被射殺的共有十二個。采石場那幾千工人沒出現大的傷亡,倒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崔峰想起被自己下令射殺的工人,當即跪下向張通判、劉團練使請罪。崔峰也不是傻子,這事兒要是今天不說清楚,怕是以後會被人攻訐。

劉旭本以為張通判和劉團練使是文人,怕是這事他們會對崔峰有很大意見,沒想到二人都不甚在意。張通判上前扶起崔峰,說道︰「快起來,崔都團練使能當機立斷,自斷一臂,借此保住寨門,也是情有可原。當時情形,怕是換了我,也會如此做,婦人之仁成得了什麼事。只是那些無辜受累的工人們,需厚厚撫恤。」

崔峰連忙答應。崔燁也在旁保證,一定重重撫恤那些工人。至于那些傷亡的團練兵,自是也會重重撫恤。

這時黃指揮使和秦副指揮使,也進來匯報,他們統計的結果,共斬級兩百三十五級,擒兩百六十人,清風鎮禁軍只傷亡十余人。當然那些首級里面也有卸石棚寨人殺的,黃指揮使也不會全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他見團練兵死傷慘重,倒是很大方的分了一百首級給卸石棚寨的團練兵。至于外圍那些警戒的鄉兵,黃指揮使自動忽略了。

崔峰听到黃指揮使匯報,沉重的心情稍微好了點,畢竟有了這些首級換得賞錢,再加上崔家的撫恤,他們的遺屬的生活會好過點。

黃指揮使又道,審問二龍山匪首棕熊和桃花山匪首獨眼龍得知,這次攻打卸石棚寨都是清風山三虎攛掇他們來的。黃指揮使請令,去捉拿清風山的匪首,到時一並押去州里。他這次沒費什麼力氣,就撈到這麼大功勞,嘗到了甜頭,自是願意趁清風山元氣大傷,再多撈點好處。再說這次桃花山和二龍山都已剿滅,要再把清風山剿滅了,三山強匪盡滅,他鎮三山的名頭可就真的響亮了!

崔峰也是恨清風山三虎入骨,也請命攻打清風山。

劉旭自是也樂意,況且那顧老四雖死,蘇青頻卻在山上,要不是他讓清風山三虎綁架自己,黑牛也不會因此而死,劉旭自是恨不得抓住他替黑牛報仇。一想到黑牛的慘死,劉旭仇恨上頭,早就沒了剛才一進寨子,看到滿地死尸,悲天憫人的念頭了。但這里還沒有劉旭說話的份,劉旭只是看向崔燁。

崔家這次被清風山攻打卸石棚寨重重的打了臉,自是希望剿了清風山,以此立威。崔燁便出聲道︰「兩位大人不如準了黃指揮使和崔都團練使的請求,剿了清風山,徹底絕了青州匪患,也是一項莫大功績。」

青州西部山區匪患自打大宋建立之前便有,徹底絕了這里的匪患,確實是一項莫大功績。這次三山中已有兩山被滅,清風山也是元氣大傷,要剿滅必定容易許多。若是容他們喘息,日後進剿,他們滿山遍野的流竄,必定很難。此時剿滅他們,倒是絕佳機會,張通判和劉團練使不禁心動,當即點頭同意二人請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時山河最新章節 | 宋時山河全文閱讀 | 宋時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