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山河 第四十六章 縣學考試(二)

作者 ︰ 醉枕山河

()曹筠笑道︰「這縣學的考試嘛,對劉兄來說,自然是為了考得好點,拿到上舍的稟資和以後的科考推薦;而對小弟來說,自然就是希望考的好點,少納點絹資,其實算不得什麼。」

曹筠跟劉旭一番解說,劉旭才明白︰原來縣學如今大約有一百多學子,分為上舍生和下舍生。那些有點才學的學生,自然是進上舍,而那些納絹入學的,則大部分是下舍生。縣學的推薦州試科考的名額,只會給上舍生,而這縣學考試成績好的,自然是優先推薦,而且如果考試成績好的癢生,還可以拿到稟資,類似于後世的獎學金。而下舍生如果每次考的不好,就需要繳納絹資才能維持其縣學癢生的身份,不然是會被清退的。當然上舍生連續幾次考試成績不好的,也會被降為下舍生;下舍生連續幾次考的成績好,也能被提為上舍生。這縣學每月考試的方法其實倒也簡單,每次學長出個題目,由學生們做篇文章,好壞自有學長跟教諭們評說。

劉旭听了曹筠的一番解說,也大體明白了縣學的考試事宜。不禁有些發愁,自己哪會寫什麼古文啊,況且自己那字寫得實在太難看了,這考試可如何是好?不知自己在縣學是上舍生,還是下舍生?想想自己也是托王宗元走關系進的縣學,估計也是納絹資而進的下舍生,實在不行自己就好歹作答一番,大不了就再納點絹資唄!

劉旭想到或許自己應該再去找王宗元了解下情況,便向曹筠打听王宗元在哪?

曹筠雖當縣學癢生時間不短了,可是來縣學的次數實在有限,根本就不認識王宗元,更不知道王宗元在那。不過曹筠說道︰「現在怕是學長跟教諭們都在集學堂準備考卷呢,估計再過一會他們就要出來考我們了,待會估計就能見到了。」

劉旭心道︰待會見了,我還問個什麼勁啊。唉,也罷,現在教諭們都聚在一起,自己也不方便去找王宗元問這問那,待會要考試的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走一步看一步吧。

當下劉旭無事,便跟曹筠來到講堂的門口,閑聊起來,等著考試的開始。

~~~~~~~~~~~~~~~~~~~~~~~~~~~~~~~~~~~~~~~~~~~~~~~~~~~~~~~

益都縣學的學正林庭華跟縣學的幾個教諭,各自抱著一摞試卷,來到縣學講堂門口。縣學講堂也是分為兩個的,上舍生和下舍生的文化功底不同,自是分開授課的。

林學正清了清嗓子,對這分散各處的癢生們說道︰「都去各自的講堂,準備今天的考試。」

各處三五成群的閑聊的縣學癢生們,呼啦啦各自奔向各自的講堂。

劉旭忽然發現自己還不知道是去那個講堂,不禁求助的目光望向王宗元。王宗元朝上舍生的講堂,微微頜首示意。劉旭會意,往上舍生講堂走去,心道︰自己原來還是上舍生身份啊,王世叔看來辦事還挺靠譜。自己有這個上舍生身份,估計夠自己揮霍一陣的了,據曹筠說上舍生,連續三次考試成績很差,才會被降為下舍生。

進得講堂劉旭找了個地方坐下,見每人面前都有份筆墨,不禁大是尷尬,怎麼忘了考試要帶筆墨呢。

這時林學正和幾個教諭都進來了,把一摞試卷發了下來,每人一份。

劉旭拿起一看,不禁一呆,這所謂的試卷原來就是一張潔白的宣紙,上面連個字都沒有。

林學正清了清嗓子,說道︰「我大宋文教風流,詩詞文章,我輩學子文人,都是需要兼通的。今天的考試,不考經義文章。大家都讀過不少史書,今天考試的題目,就是以歷史為題作首詞,詞牌不限,內容不限。時間嘛,就以一個時辰為限。」

劉旭不禁心中一動,似是有些奇怪,科舉考試又不考詩詞,縣學癢生在縣學為了讀聖賢文章,為什麼忽然要考詩詞?劉旭看看四周的癢生,似乎大家都沒什麼奇怪。大宋文風鼎盛,詩詞之道也是文人風雅的重要體現。雖科舉不考詩詞,不過每個讀書人都或多或少的會做些詩詞,畢竟這是文人交往的重要能力。

劉旭想想,難道自己想多了,不禁抬頭望向王宗元。王宗元雙眼似是滿漢期許和鼓勵的向劉旭微微示意。

劉旭心中似乎覺得這次考詩詞,似乎與王宗元有關。難道他是想讓自己作首好詞,搏得學長及教諭們的青睞,以便以後在縣學能更好發展?劉旭心里越想越覺得此事很有可能。劉旭剛才問過曹筠,據說學長出的考試題目,大部分是以四書五經上的一個道理,闡述自己的見解,做篇文章。雖偶爾也會考考詩詞,但不會就這麼巧吧,自己這第一次考試就會考詩詞吧!

想起王宗元剛才滿含期許和鼓勵的目光,劉旭心里苦笑道︰看來自己這位王世叔對自己當真是挺上心的,或許就是他勸說學正,這次考試考詩詞的。或許他是覺得自己擅長詩詞,想幫自己揚名,為自己以後爭取個推薦科考的名額打個基礎。不過如果他知道自己只是會剽竊幾首後世流傳的好詞,其實對那些古文一竅不通,估計會郁悶的不行。

劉旭雖心中苦笑,不過不管怎樣這試還得考啊,對自己來說考做詩詞總比考做文章容易些,畢竟自己還記住了幾首後世的佳詞。

劉旭看了看講堂里四周的癢生,大多都在凝眉思考斟酌,也有幾個已經在落筆書寫的。劉旭也不禁凝眉思索,要論作詩,以歷史上的人物、事件為題材而做的詩,他倒記住了不少。不過這詞,劉旭還真想不出幾首來。

劉旭苦苦思索,忽然想到蘇軾大家的那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倒是一首懷古的豪放佳作。不過自己從沒去過赤壁,只是讀史,便寫出這麼一首大氣磅礡、如身臨其境的詞是不是有點突兀?再說蘇軾大家的詞,劉旭完完整整記住的一共就那三首,那首《水調歌頭》和《定風波》自己已經拋出來了,這首《念奴嬌》,自己還想留著壓箱底以備不時之需呢,倒不想隨便就這麼拋出來。

劉旭繼續搜索腦中記住的為數不多幾首詞,忽然似是福至心靈般記起楊慎楊大才子的那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此詞跟蘇軾大家的這首詞,倒似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首《臨江仙》,羅貫中把它用作《三國演義》的開篇之語,後來每次拍《三國演義》也都是以此詞作為主題曲,劉旭倒是倒背如流。

劉旭心下決定,今天就拋這首詞了,先把今天考試混過去再說,至于其他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吧。

劉旭想定了詞作,想要寫在試卷上,卻很尷尬的發現︰自己今天來考試,壓根就沒想著帶筆墨。

劉旭不禁抬頭向王宗元望去。

Ps︰今天大年初一,在此給大家拜年了!今天這里找朋友聊聊,那里找同學聚聚,湊了一天熱鬧。呵呵,本來想今天休息一下,不過晚上還是強忍著困意,碼完了這一章,傳的有點晚了,望見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時山河最新章節 | 宋時山河全文閱讀 | 宋時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