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山河 第三十二章 寇準審案(二)

作者 ︰ 醉枕山河

()寇準正要開口宣布判決結果,這時大堂門口圍觀眾人之中本來站在王曾旁邊的一個俊逸清新的年輕書生突然走出來,步履輕快的走到堂下,向寇準優雅的作一深揖行禮,說道︰「知州大人在上,學生崔燁見過知州大人,此事跟學生略有些牽連,可否容學生分說幾句?」這書生身著一襲華麗的書生長袍,手拿折扇,倒是甚是儒雅。

大宋文人貴重,在如今子即便見當今官家行禮,也是作長揖即可。在大宋,官員即使在朝會上也不用全體行跪拜禮,也只是作長揖即可。只有在官員謝恩的時候,才單獨行跪拜禮。滿朝文武齊刷刷下跪的場面,是到了明朝時候朱元璋時期才出現的,而且那時也是小朝會作揖,莊嚴的大朝會時才下跪。再後來到了清朝,下跪就成了家常便飯,而且跪的時間短了還不行,所以清朝官員們膝蓋那塊兒都加個軟墊。崔燁有州學上舍生身份,而又不是被告,自是無論如何也不用下跪跟寇準說話。

「哦,你又何事,但說無妨」,寇準見崔燁是個文人,又是姓崔,心里一動,估計是清河崔青州房的子弟,倒也跟崔燁說話挺客氣。其實倒不是寇準懼怕清河崔氏,寇準本身也是出自世家大族,又官居高位,如真有什麼沖突自是不懼。不過清河崔青州房是青州的豪門望族,自己在青州做官很多事情都需要清河崔青州房的配合,再說清河崔青州房的族長崔老太公一直對自己禮敬有加,自己自然不能無端跟他的小輩過不去。不過寇準還是心下嘀咕,這個劉旭不會得罪的是崔氏吧,那我想照顧下他可不好辦了。

好在崔燁接下來的話,讓寇準放心了。

「知州大人在上,實不相瞞,這位劉旭公子賣給聚香樓的酒,是學生家的酒坊所釀。只不過這釀造秘法,確實是由劉公子提供。這酒剛釀造出來,學生不知我們大宋百姓是否會喜歡喝此等燒酒,便讓劉公子送去聚香樓,先行推銷一下,試試此酒是否能為我們大宋百姓接受。學生為了學生家酒坊的這燒酒能夠一炮而紅,所以囑咐劉公子暫時保密。劉公子剛才欲言又止,大概就是為了恪守與學生的保密約定」,崔燁說著,又轉向正在那有些目瞪口呆的望著自己的劉旭說道︰「劉兄也太耿直一些了,真信人也,哪怕在公堂之上都守口如瓶。不過咱們之間的約定,只不過是為了這燒酒到時能一炮而紅,還不至于為了保密約定而被判刑,劉旭太執著些了。」

崔燁一番話引起大堂門口圍觀眾人的一陣喧嘩,原來是崔家酒坊造的燒酒,估計是這劉旭只提供了個秘法,這造酒還是崔家酒坊精研出來的。不然劉旭一個才子,造酒這方面從沒接觸過,如何造出,如此奇妙的燒酒。崔燁一說,眾人自是信了一大半。

崔燁對著劉旭的一番話,劉旭也咂模出味兒來,盡管不知道這崔燁為何幫自己,但無論如何現在自己得先把這個坎過去,于是忙高聲道︰「知州大人在上,此酒確實崔公子家里酒坊所釀造,學生從一本古籍上學的釀造高度酒的秘法,但苦于毫無釀造酒的經驗,便跟崔公子合作。」

聚香樓掌櫃錢叔也福至心靈的大喊道︰「旭哥兒這酒是草民賣的,草民從沒賣過私釀的酒啊,求知州大人明察。」

寇準自是看出崔燁所說未必屬實,但他甚愛惜劉旭人才,正想替劉旭月兌罪,听了幾人的話,自是微微點頭,兀自沉吟。

這時青州司法參軍江同康見此案似乎有些與自己的設想偏離,而知州大人似乎也相信了幾人的話,正在沉吟,他便再也忍耐不住,跳起來指著錢福貴說道︰「你這刁民,休得狡辯,前次你不是已經承認了你確實是賣過劉旭的私釀酒嗎?如今你想翻供,哪有那麼容易,你簽字畫押的認罪文書可在這里!」

「草民只是承認此燒酒是旭哥提供給老兒的,實在沒說過這酒是旭哥兒私釀的啊。參軍大人明察啊,那認罪文書上,草民也是說此燒酒確是劉旭提供給草民的,並沒有承認是旭哥兒私釀的啊。這酒旭哥兒是否私釀,草民實在無力分辨啊。」錢福貴有心把自己被江參軍刑訊逼供的事情說出來,不過想想還是有些懼怕江參軍,自己以後還要在青州開酒樓做生意,這次就算沒事,焉知他以後不會來找自己麻煩,便略去了自己被刑訊的事,只是咬定自己不知道此酒是劉旭私釀。

江參軍氣急敗壞的拿出錢富貴的認罪文書,細細一看,錢福貴確實沒有寫到這酒是劉旭私釀的,只是承認這酒是劉旭提供給他的的。當時熬刑不過,錢福貴寫下認罪文書。而自己拿著這文書往劉旭面前一放,劉旭自知難以狡辯,倒是爽快的認罪,但劉旭一直未寫認罪文書。當時自己覺得人證俱全,劉旭自己也認罪,自己自是可以判劉旭的罪。劉旭只是在判決文書上畫押,可他不寫認罪文書,又是書生身份,自己不好用刑,便沒有逼其寫認罪文書,本以為人證俱在,自是可以判他罪,沒想到橫空冒出個崔公子。

江參軍忽然想到自己還有兩個指認錢富貴賣私釀酒的證人,便對錢富貴旁邊站著得兩個喝過聚香樓燒酒的人說道︰「你們都喝過聚香樓賣的私釀酒,你們說說,告訴大人這酒是否是劉旭私釀。」

那兩人互相對望一眼,一時躊躇。

崔燁說道︰「你們到底見沒見到這酒是劉公子私釀的,可要如實說。我們大宋律法規定,作偽證可是要坐牢的。」

那兩個人本是市井閑漢,喝過劉旭的燒酒後,便四處吹噓,說自己喝過此等美酒。後來被江參軍得知後,便弄來做人證。他們是都喝過聚香樓的燒酒,也听說一些這酒是劉旭私釀的傳聞,可是他們如何見過這酒是否真的是劉旭所私釀。

被崔燁一說,在江參軍嚴厲的眼神下,兩人「噗通」一下跪在地上,都說道︰「小人確實在聚香樓見過錢福貴賣這燒酒,可是實沒見過劉公子釀造此酒。」

盡管江參軍一再暗示,可是他們兩個實在不敢亂作偽證。本來第一次,江參軍審此案時,他們以為劉旭只是一個小小書生,錢福貴只是一個小小酒樓掌櫃,自是不用懼怕。在江參軍的提點下,兩人按照他的想法指證此事。可是現在崔家明顯要保劉旭,江參軍他們得罪不起,可崔家他們更不敢得罪啊。江參軍不過在青州為官一時,可崔家可是青州的千年望族,根深蒂固,他們如何得罪的起。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只能不顧江參軍的暗示,實話實說了。

門口听審的眾人又是一陣騷動。

听到有些騷動,寇準眉毛皺了皺,堂下站班衙役的班頭見了,手中水火棍猛地一頓地,大喝一聲︰「都肅靜,听知州大人斷案。」

眾人的騷動一下停了,寇準贊許的看了一眼那個班頭。

寇準朗聲道︰「此案如今本官業已分辨明了。這燒酒應是崔家酒坊根據劉旭秘法所造,而崔家酒坊為了了解此酒是否能為我大宋百姓接受,便讓劉旭拿去在聚香樓試賣,以觀成效,是這樣嗎?」

眾人齊聲稱是,唯有江參軍黑著臉沒有作聲。不過江參軍倒真不敢對寇準有什麼怨尤,畢竟寇準地位太高,自己這輩子估計只能仰望了。再說這事兒,也怨不得寇準,只能怪自己沒有把劉旭私釀的罪證砸實。當然如果江參軍知道寇準本就想替劉旭月兌罪的話,估計就不會這麼想了。

寇準接著道︰「既然事實清楚,劉旭和錢福貴二人沒有私釀賣酒之事,那本官就判決二人無罪,就這樣吧,退堂。」

在眾衙差齊整的堂威「威武」聲中,寇準退堂自去了,留下滿心喜悅的徐錦兒等人圍著劉旭問這問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宋時山河最新章節 | 宋時山河全文閱讀 | 宋時山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