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第一百五十三章 愛爾蘭問題

作者 ︰ 自由有多遠

()威廉的友善回應終于使格萊斯頓內閣度過了這次危機,並且工黨內部的凝聚力也因此而增強。

這自然是威廉最樂于見到的結果,19世紀後半段的英國政治最核心的一題在于愛爾蘭問題,和這個問題相比自由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對立,外交政策的選擇等等都是居于次要地位。

歷史上,英國人在1800年將愛爾蘭正式納入英國,從而組成了聯合王國。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愛爾蘭人幾乎從未從帝國內獲得什麼好處,尤其是1847年前後的馬鈴薯歉收時期,上百萬的愛爾蘭人餓死,更有數百萬人歷盡堅信被迫移民美國。這一時期倫敦政府秉承自由至上的精神對于愛爾蘭事務不聞不問。

愛爾蘭問題本質上是土地和佃農問題,這一點和俄國的農奴制,普魯士的容克莊園大同小異。在工業文明的沖擊下,越來越不合時宜。

而且愛爾蘭還有其歷史的特殊性,17世紀克倫威爾入侵愛爾蘭以後,英國人強佔了大量愛爾蘭天主教徒的土地。這些人後來很多成為生活在倫敦的愛爾蘭大地主,他們甚至壟斷了愛爾蘭在英國上院的全部席位。

19世紀中期,愛爾蘭的全部土地中,屬于英國地主的土地佔據了三分之二。在1848年的《谷物法》實行前,由于較高的糧食價格既保護了地主的利益也相對的保護了佃農們的利益,所以地主和佃農之間還是相安無事。

但是《谷物法》推行後,倫敦的面包價格下降一倍,甚至比作為糧食出口國的普魯士還要低。食品價格的下降使工廠主和工人得益的同時,大大損害了地主和農民的利益。

為了保持自身的收入,愛爾蘭的地主們紛紛提高地租,當佃農交不起地租時,往往被地主毫不留情趕走。期間又會牽扯到土地上的二次投資等等經濟糾紛。

在這種殘酷的壓迫下,愛爾蘭人開始組織武裝反抗。著名的芬尼社在1868年建立起來,他們認為愛爾蘭的土地應該屬于愛爾蘭人,英國人應該把這些從他們祖先的手中搶奪而來的土地還給他們。該社的政治目標便是爭取愛爾蘭的自治乃至獨立。

芬尼社成立後,屢次在愛爾蘭地區進行暴力活動,比如暗殺英國官員或者某個為富不仁的大地主都是家常便飯。不過,芬尼社在當時終究不是當時主流的意識形態,倫敦的下院中,有一個由愛爾蘭人議員組成的黨派——愛爾蘭自治黨。該黨一般能獲得下院600多議席中七分之一的席位,而且十分穩定。

在1867年發生了一次由于歉收引起的愛爾蘭大暴亂後,以「高尚和公正」的品性著稱的格萊斯頓首相成為工黨或者說自由黨在未來三十年的領袖。那一年,他在接受女王的邀請信時便明確表白了「我的最重大任務在于綏靖愛爾蘭。」

不過,格萊斯頓從頭到尾都沒能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或者說愛爾蘭錯綜復雜的歷史問題在他的思維定式中是不可能獲得解決——除非永遠的使其獨立。

格萊斯頓本人十分的嚴謹而自律,他也很清楚,如果由國家拿出一大筆錢來,把地主的土地高價收買,然後以寬松的地租交到愛爾蘭農民的手上,使後者獲得永佃權是最為理想而且可行的。但是他覺得這侵犯了其他無關者的利益,和自由至上的精神相違背,因此他不願意這樣做。

愈演愈烈的愛爾蘭沖突終于使格萊斯頓在晚年做出一個最重要的決定︰支持愛爾蘭人的自治要求。

在工黨統治下院的大部分時間里,這個法案可以毫無壓力的獲得通過,但是英國上院卻是愛爾蘭大地主們以及和他們休戚與共的英國本土地主貴族階層的大本營,于是,愛爾蘭自治法案始終無法在上院通過。

之後的1886年,工黨內部發生了一次大規模分裂。年輕而富有成就的伯明翰工廠主出身的張伯倫帶著100多名主要由愛爾蘭地主階層組成的自由黨統一派加入了保守黨,這不僅極大削弱了工黨的政治勢力,而且大大加快了保守黨重組和調整政策的進程。

傳統上,保守黨對于愛爾蘭的政策是十分強硬的,該地區畢竟大英帝國的肘腋之地,絕對不容其自治或者獨立出去。不過長期的動蕩嚴重影響了英國的社會穩定,一些保守黨議員開始尋求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

大概在1880年代末期,保守黨內的新生代出現了以丘吉爾、沃爾夫等人為代表的務實派,他們主張以「仁政換取和平」。所謂仁政還是國家高價收買地主土地,再廉價租給農民的路數,在張伯倫加入保守黨後,這一主張遂為索爾斯伯里所支持,成為保守黨的既定方針。正是靠這一主張,保守黨和愛爾蘭自治黨聯合起來在1895年的大選中擊敗工黨,獲得組閣的權力。

以後的20多年中,英國政府耗資1.8億英鎊完成了對愛爾蘭土地的收購,從而使愛爾蘭成為一個自耕農的國家,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總能吃飽飯和不被壓迫了。可以說,正是由于這一政策的順利推行,愛爾蘭人才沒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鍵時刻在英國人的背上捅刀子。

在威廉看來,只要格萊斯頓還在台上,那麼這個問題幾乎是無解的,老人家本著那個時代最為高潔的政治家的美德支持愛爾蘭人獲得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權力,但是腐朽的議會上院永遠不會同意他的主張。

本著公平正義的原則,老人家也不願意從國庫拿出那麼一筆巨額款項以完成這一事業。以1914年皇家海軍的規模,1.8億英鎊的資金可以打造兩支杰里科手中的大艦隊。

所以,當格萊斯頓內閣平穩的度過危機後,威廉還是很高興的。對于德國來說,愛爾蘭是英國最致命的弱點,一旦愛爾蘭獲得自治,那麼以族群對立的嚴重性看,一定會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政治對抗,並且成為大英帝國揮之不去的痛苦。如果英國徹底舍棄愛爾蘭,那麼也就意味著英國傳統地緣優勢喪失了一大半。一個獨立的愛爾蘭將是其他大國手中反對英國的最有力武器。

誠然,威廉所考慮到的,英國有著帝國情結的政治家們自然也是能想到的。

作為保守黨領袖的索爾斯伯里明白,作為曾經的工黨大佬,張伯倫也深通此理,所以工廠主出身的他義無反顧的投入到保守黨陣營,沒有一絲遺憾。

應該說,張伯倫作為19世紀晚期英國政壇的一顆新星,他的的崛起極大影響了英國日後的政治進程,其英聯邦的政治構想和行動,使得英國在一次和二次大戰中甚至以後依然能夠得到來自其他英聯邦國家的忠誠,並由此保持了大英帝國的國際地位。

在愛爾蘭政策的問題上,張伯倫不止一次的表示︰若允許愛爾蘭自治,愛爾蘭人就會提出完全獨立的要求,這樣的要求實際上是不可能予以拒絕的。但是,這樣一個獨立的愛爾蘭國家可能會實行一種對英國的利益和安全含有敵意的危險的對外政策。

這是張伯倫擔心的,卻也是威廉所期許的。

在安托法加斯塔危機結束後的日子里,威廉極為隱秘的將他心中的想法告訴了瓦德西,不過縱使後者深通幕後交易的特工之道也無法過多的通過院外勢力干預英國的選舉,更難以大量資助愛爾蘭獨立運動。

不過,對于愛爾蘭問題的關注使威廉收獲了意外的驚喜。1894年初,「芬尼亞撞角」號和霍蘭-3號潛艇被芬尼社秘密運至德國,作為對一位支持他們的德國商人的回報。隨後霍蘭本人也接受德國海軍的邀請到達基爾,他從德國海軍那里獲得了100萬馬克的研究經費,開始了新型潛艇的研制工作。

從這里出發,德國海軍的潛艇部隊一步步走向輝煌的頂峰。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最新章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文閱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