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第一百四十八章 風起南非

作者 ︰ 自由有多遠

()1893年9月底,威廉收到一封來自南部非洲德蘭士瓦共和國的信件。

亨舍爾作為貼現公司在阿非利加金礦公司的董事從1891年起就長期定居在德蘭士瓦,由于和威廉的私人關系,他在1892年初被任命為德國駐約翰內斯堡領事。

這封信就是亨舍爾寄來的,自從他到達南非後,幾乎每個月都會給家里人寫上一封特別的信,然後由貼現公司老板漢澤曼轉程給威廉。

信中除了通報了金礦公司近期的狀況外,也會比較詳細的介紹一些當地的局勢變化或者投資機會什麼——這是威廉所要求的。

9月底的這封信不同以往,給威廉帶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約翰內斯堡至馬普托的鐵路通車了。

布爾人從此有了自己的通海鐵路,而且不是經過英國人的地盤。對于想要加強和布爾人聯系的威廉來說,這個真是個好消息。

大約在1880年代末,布爾人開始處心積慮的尋找一個出海口。最一開始,他們把目光瞄向聖盧西亞灣,並為此加入了祖魯人的內戰,並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建立了一個綽號「兄弟共和國」的國家。不過隨著祖魯人戰爭的結束,英國對此不予承認,並采取了極其強硬的立場。最終,布爾人的領袖克魯格屈服了,他把大約一個連的布爾民兵全部撤了回來。

不過,尋找出海口的行動並未結束。

當時布爾人北方的羅德西亞還未劃入英國的勢力範圍,英、葡兩國甚至德國都正在為此展開行動。不過盡在咫尺的布爾人自然有著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便利。和歐洲國家簽署保護協議的辦法不同,布爾人隨便組織一場大遷徙就足以妥妥的把該地區據為己有。

不過羅德西亞並不濱海,所以克魯格就打算以「布爾人不向該地區遷徙為籌碼」和英國交換一個出海口,這一次的目標是斯威士蘭東面的科西灣。

由于手握「遷徙王牌」,所以這一次英國人沒有來硬的。

在大英帝國南非金礦公司總經理兼開普殖民地參事羅德斯的精心安排下,英國人通過一場騙局把克魯格誑得暈頭轉向。當他醒過味來的時候,羅德斯已經以火箭般的速度,從開普向羅德西亞移民了500名全副武裝的英國公民。此外,他為了應付來自歐洲其他國家的麻煩,還同當地酋長洛本古拉簽訂了一份保護協議。雖然這份協議的法律效力令人懷疑,但是當《赫伯特條約》簽署後,德國放棄了對該地區的主張,所以這片和英國本土差不多大的土地便被納入大英帝國的版圖,並且還以羅德斯的名字命名︰羅德西亞。

這一番折騰下來,克魯格沒有達到目的不說,還失去了手里的王牌,被堵死了向北遷徙的道路。一種被欺騙的憤怒之火使他發誓再也不相信英國人。

在周圍所有的出海通道都被關閉後,克魯格只有盼著馬普托至約翰內斯堡的鐵路早日修通了,雖然那個出海口不是屬于布爾人自己而是屬于葡萄牙人的。

這條鐵路是由荷蘭一家銀行和德國梅克倫堡境內的一家小銀行共同投資興建的,1888年開工,由于資金緊張,工程時斷時續,一直難以通車。而且這一階段,德蘭士瓦共和國的財政十分緊張,整年拉著饑荒過日子,根本沒法對鐵路建設施以援手。

到1892年初的時候,由于財力不足,鐵路實在是修不下去了。于是,狡猾的羅德斯又一次冒出來,他表示可以借錢給這家荷蘭-德意志公司以繼續修建鐵路,但代價是克魯格必須允許開普鐵路延伸到德蘭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亞。

要知道,當初就是為了擺月兌英國人的控制布爾人才向北方遷徙,1881年獨立後克魯格多次拒絕了英國提出的關稅同盟的建議,並阻止開普鐵路向德蘭士瓦境內延伸。

為此,英國以高昂的過境關稅試圖使布爾人屈服,但是這一次他們面對的是堅強而虔誠的卡爾文教徒,英國政府的目的終究沒有達到。

眼看著最後的希望也要破滅,克魯格多方奔走尋求資金支持,但是在英國政府的授意下,南非的資本家們雖手握重金卻也不敢在這個盈利前景大好的項目上投資。

此時羅德斯已經是南非開普殖民地的總理,他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迫使德蘭士瓦共和國統一將開普鐵路延伸到比勒陀利亞。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控制這個布爾人國家,並讓更多的英國公民移居到約翰內斯堡。

歷史上,克魯格最終答應了羅德斯的條件,由此造成了德蘭士瓦在經濟上進一步依附于開普殖民地,同時大量英國人涌入約翰內斯堡的雙重後果。這使得三年後的「詹姆斯遠征」成為可能。

不過本位面,由于亨舍爾的到來,鐵路所需的資金被貼現公司輕松化解。亨舍爾在擔任阿非利加金礦公司董事的同時,依然保留著在貼現公司的職務。作為威廉的私人代表,漢澤曼也是極想和他繼續保持密切關系的。

貼現公司在1892年一年之內分兩筆,向負責修路的荷蘭-德意志公司提供了50萬英鎊的借款。

為此,亨舍爾不僅遭到金礦的另外兩名大股東貝恩和維爾納的不滿——他們也是受羅德斯所托——而且之後更是遭到了有計劃的暗殺。

在一次回家的路上,他的馬車受阻停下,兩名槍手向他的車廂**出足以把他打成骰子的十幾發子彈,好在他的馬車足夠寬敞,他用折疊的椅子擋住了大部分子彈,然後掏出手槍下車還擊,打死其中一人,另外一個逃跑。

他被擊中了兩發子彈,一發在左臂,一發在臀部,由于馬車車廂使用了很厚的橡木板,所以子彈造成的傷勢被降低了。隨後,亨舍爾靠著身強體壯和及時施救總算逃過這一劫。

不過經此一事,他和羅德斯之間這天大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若干年後,當羅德斯身敗名裂之時,大概會為雇佣殺手刺殺亨舍爾感到後悔的。

由于一年多來亨舍爾在寫給威廉的信中從沒有提到此事,所以威廉對此是好不知情的。

在9月底的這封信中,亨舍爾第一次明確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他覺得約翰內斯堡的英國人越來越多,總數6萬名白人中,英國人要佔到95%以上。考慮到這座儲量巨大的金礦在未來幾十年內都會是全世界重要的黃金來源地,因此他希望威廉派遣更多的德國人至此,一方面可以加強自己在公司內部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德國對德蘭士瓦的影響。

此外,他還認為馬普托的地位十分重要,「如有可能,帝國應全力獲得這一海灣。最壞也應該使該地月兌離葡萄牙的掌控,交由當地的黑人或者混血人的酋長領有。」

亨舍爾的意見正合威廉的心意。

從1893年10月起,一批批膀大腰圓的德國退伍軍人或十幾人,或五六人結伙前往德蘭士瓦淘金。

快到年底的時候,一次「意外事件」再次改變了歷史軌跡。在一次平定祖魯人的叛亂中,本應在戰斗中獲勝並被視為民族英雄的葡萄牙青年軍官平托意外陣亡,葡軍遭到慘敗。

此役,200名葡萄牙殖民軍或死或降無一逃月兌,這是葡萄牙在莫桑比克的全部正規軍。

隨後,已經和葡萄牙簽署了保護協議的葡屬莫桑比克境內的大小酋長們紛紛撕毀協議,並宣布自立。其中,馬普托處在了一位名叫馬貴斯的酋長的統治下,此人的祖先乃是葡萄牙在當地最早的一批定居者中的一員,其家族通過不斷的和當地人混血,已經在這里生活了三個世紀。

消息傳到里斯本,引發了前所未有的軒然大波,戰爭的叫囂從不同階層、不同立場的人群中傳出,不絕于耳。本已在政治內斗中變得風雨飄搖、衰敗不堪的葡萄牙王國竟然因此而空前團結起來。

不過,威廉決心要做的事情,一個小小的葡萄牙是無能為力去改變的。事情終究要放到其背後的保護者——大英帝國在歐洲的談判桌上加以解決。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最新章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文閱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