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取所需

作者 ︰ 自由有多遠

()德國在阿比西尼亞修建鐵路的消息傳來,法國國內的時事觀察家一陣軒然大波。什麼「鐵路建成之時就是法屬索馬里港口長滿荒草的開始」之類的論調不絕于耳。

在決心修建這條鐵路前,德國的外交家們已經預感到必然引起英國,尤其是法國的不滿。赫伯特為此再三勸說威廉要保持「忍耐」,千萬不能被彼得斯的空口大話沖昏了頭腦。

不過,威廉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是絕不會半途而廢的,更何況這條鐵路的意義如此重大。

如果把世界地圖鋪開,那麼印度洋乃是介于西方世界和東方世界的交通中心。

只不過現階段文明世界的中心是在北大西洋。亞洲在普通歐洲人的眼中是和落後、未開化連在一起的。不過當時間再推後20年,亞洲國家普遍覺醒之時,各國的海軍權威就會發出「誰掌握了印度洋誰就掌控了世界」的吶喊。

在威廉看來曼德海峽就如同圍棋棋盤上的天元位置,在某種意義上比蘇伊士運河更加重要。

正是基于這一考慮,威廉才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使德國勢力扎根于非洲之角,阿薩布-亞地斯亞貝巴鐵路的建設便是這一行動的關鍵所在。

如果沒有一條鐵路聯系到遙遠的阿比西尼亞的中部地區,那麼德國在連淡水都無法自給的阿薩布港就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旦世界大戰爆發,英國海軍可以從容的對阿薩布施行封鎖,甚至一舉佔領,畢竟德國政府曾經向英國承諾絕對不會在當地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設施建設的。

可是當有了一條連接阿比西尼亞首都的鐵路以後,情況就會大大不同了。戰爭爆發後,數目龐大的孟尼利克國王的軍隊可以依靠鐵路迅速開赴阿薩布,協助德軍抗擊英軍或者可能還有法軍的進攻。

塔列朗本人是不希望在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上和德國心生齷齪的——在他看來歐洲(包括北非)以外的事情都不是什麼大事——不過,為了安撫國內的反德輿論。他還是責令法國駐柏林大使向德國外交部提出了質詢。

對此,赫伯特向法國朋友做出了坦率而友好的說明,甚至提出願意把鐵路的部分股份轉讓給法國公司。

法國在非洲的傳統政策乃是基于和英國的對抗,所以對于如何處理和德國的爭執並無現成的案例可循。

當法國大使把德國的答復傳回國內,一時間法國人竟不知如何是好了。

為此,費里內閣召開了一次專門的會議,並邀請了工商界的頭面人物參加,看看這條鐵路有怎樣的經濟價值,法國是否有必要也參與進來。

得出的答案是令人失望的。

整個阿比西尼亞的年貿易額只有3000多萬法郎,而且大多是銷往阿拉伯世界的土產,比如樹膠,沒藥等等以及少量畜產品和咖啡。

雖然鐵路建成後貿易一定會大幅度增長,但是法國人對此依然興趣不大,因為鐵路的總預算超過8000萬馬克,其建成後的收益率很成問題。

至于評論家宣稱的法屬索馬里可能因此而荒廢的論調就更是小題大做、無中生有了。歐洲至遠東的商船主要是英國船,其次是荷蘭船,他們在通常情況下是不會特意偏離主航道50公里前往吉布提錨泊的。

不過盡管如此,費里和塔列朗都敏銳的意識到這條鐵路對于德國很重要,因此即使法國在這里佔不到便宜,那麼也要在其他地方找回來。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卻有意插了一杠子進來,法國人不感興趣的事情英國人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誰讓倫敦從來不差錢呢?

羅素在一次非正式會談中首次向赫伯特提出︰關于曼德海峽的鐵路項目,英國希望加入進來。

對此,赫伯特並未立刻答復,如果明確拒絕他害怕引起英國的強烈反彈,從而釀成一次大的外交風波。而這與德國政府現階段的外交方針是相悖的——用威廉的話說就是,德國對于現在的一切已經十分滿足,我們需要的只是和平。

事情就此耽擱了一段時間,阿比西尼亞鐵路項目依然在有條不紊的籌備著,卻不知道何時能夠開工。

威廉此時已經有些心急難耐,但是法國和英國人卻出奇的沉得住氣,赫伯特只好一再勸說威廉,一定要繼續忍耐,切莫一意孤行,因為一旦鐵路開工,而英國的願望沒有達成,那麼英國國內的保守黨勢力必然借此大做文章攻擊格萊斯頓內閣。而格萊斯頓內閣的倒台將意味著英俄接近的最後一層障礙被消除。

1893年5月間,從比利時傳來了一則消息讓歐洲的外交界再次活躍起來。

原來,英國政府一直打算修建一條從開普至開羅的「2c鐵路」,這條鐵路縱貫非洲大陸,沿途鋪設電報線路。鐵路建成後,駐扎在亞歷山大的10萬英埃大軍幾乎一周內就可調動到任何一個重要的非洲內陸地區。配合皇家海軍的公海霸權,這將使英國對于非洲的掌控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不過,鐵路沿途要穿過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的私人領地——剛果王國。為此,英國和剛果王國訂立了一個條約,條約規定英國從古埃及帝國在蘇丹的土地中把尼羅河上游和法屬剛果殖民地邊界之間的地區讓給剛果王國,與此同時,剛果王國將把一塊寬25公里的土地租借給英國,用以修建鐵路把英屬羅德西亞和烏干達連接起來。

因為這條鐵路對于英國意義重大,唐寧街打算由英國獨資修建而絕不允許其他國家參股合營。

這種**果的「霸權行徑」嚴重損害了德國和法國的利益。

歷史上,德國對于開普-開羅鐵路不僅穿過剛果而且也穿過德屬東非一事頗為重視。法國則打算從他的剛果殖民地出發,侵入蘇丹直到尼羅河上游為止,如果把蘇丹西南角讓給剛果王國,它的這條路就給堵死了。

這種情況下,德法協商後同時對倫敦采取了抗議行動。1885年的剛果議定書為此提供了國際法的理由,它規定所有簽字國在剛果盆地的貿易和交通方面享有同等權利,禁止特權。英國政府被迫向德法兩國的抗議讓步,廢除了先前簽署的條約。

英國感到這種退卻是屈服的表現,德國的干涉要負主要責任。英德關系由此日趨疏離。

對于歷史上德國政府立場,一般認為是正確的。原因不在于阻止英國修建鐵路本身,而在于當時,英國希望繼續保持光榮孤立和自由選擇盟友的權力,而德國為了讓英國認識到德國在大陸的力量,以使英國主動靠近德國遂施展了一些列外交壓力,隨後的薩摩亞爭端、三國干涉還遼等等都是德國有意孤立英國的外交行動。

不過,本位面情況已經大大不同。首先,德屬東非已經屬于奧地利,而英國從撒丁-皮埃蒙特獲得提格雷地區後已經鎖閉了法國東進的道路。

其次,就德國而言,其如今在大陸的地位遠不能和歷史上等身而論。當法德和解,英國已經自然而然的被徹底孤立了,尤其在海外殖民地問題上。故而,德國亦不需要進一步壓迫英國而顯示力量。

「陛下,這可是個好機會。只要我們默許英國在剛果的行動,那麼英國政府一定會投桃報李,對于我們在阿比西尼亞的行動不聞不問。」在一次專門的討論外交問題的御前會議上,帝國外交國務秘書比洛如是說道。

他的建議很符合威廉的心意,威廉笑著點點頭。

不過,隨後瓦德西和赫伯特分別提出了反對意見。

「這條鐵路將會使英國徹底把非洲握在手心里,屆時我們對于葡屬殖民地的美好願望怕是再也難以實現了。」赫伯特分析道。

瓦德西則認為,這條鐵路的戰略意義過于重大,如果只用阿比西尼亞鐵路項目和其交換,英國就太佔便宜了。

在這種情況下,法德之間開始頻繁的商量對策。法國政府尤其是塔列朗本人,此時對于非洲的訴求主要在于摩洛哥一地,他希望法國能夠獲取摩洛哥南部地區,以達成對整個北非的戰略性掌控。

隨後的一段時間,塔列朗在柏林的代辦經過和赫伯特的數次接觸後,商定了雙方的一致立場。

即,英國承認法國在摩洛哥中南部的特權地位,承認德國在阿比西尼亞的特權地位。作為交換,法德兩國認可英國和剛果簽署的土地租借條約,並支持英國修建縱貫非洲大陸的「2c鐵路」。

在德國外交部再次書面保證德國承認曼德海峽為國際公共航道,德國政府將遵守國際通航公約,不會在阿薩布修建大型軍事設施後,英國政府遂接受了法德兩國的建議,從而使三國在非洲各取所需。

在這一事情上,德國被認為最為吃虧,為此法國將摩洛哥南部的阿加迪爾港口的一部分割讓給德國,用以建立加煤站。以此彌補德國的損失。

對于這一事件的處理,瓦德西和赫伯特並不十分滿意,但是他們也深知,在帝國大的外交方針不做變更的情況下,只有通過必要的忍讓才能換取持久的外交安定局面,並維護法德之間的友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最新章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文閱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