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 第一百二十九章裝甲巡洋艦下

作者 ︰ 自由有多遠

()在接下來關于軍艦的定型設計上,沃特福德和海軍總參謀部建議在新式裝甲艦上全面換裝高壓水管鍋爐。不過海軍造船總監和設計師詹姆斯卻對此感到信心不足。

雖然「萊比錫」號上的鍋爐問題都被認為可以通過修改設計而得到解決,不過,當威廉提出同時開工4條新艦時,詹姆斯還是猶豫了。

除此之外,軍艦裝甲的選配也引發了爭論。

1892年9月中旬,有「帝國兵工廠」之稱的埃森克虜伯公司傳來一個好消息,該公司旗下的鋼廠研制出一種新型的裝甲鋼。效能比此前普遍采用的「鋼面鐵甲」提高了1.5倍,比法國人最新研制的鎳鋼提高了80%。這就是後世頂頂大名的克虜伯滲碳鋼。

當得知這一消息的時候,威廉終于松了一口氣,新式軍艦的設計馬上就要開始了,如果滲碳鋼不出,就只能選用進口的鎳鋼作為新艦的裝甲,這在效能上大大落後于即將誕生的克虜伯裝甲,估計還沒等下水就已經全面落後了。

由于克虜伯裝甲剛剛研制出來,很多實驗數據還不完善,因此在裝甲的設計厚度上引起了爭論。

歷史上,德國建造的勃蘭登堡級戰列艦就部分使用了克虜伯滲碳裝甲,但是設計圖紙並未根據實際的防護效能而變更。結果鬧出了主裝甲帶厚度高達410毫米的笑話,能有效擊穿這塊裝甲的大炮,即使在100年後人類都沒能造出來。

當下,也是這個情況。討論到最後,為了保證防御效果,海軍總參謀部要求使用和主炮口徑相當厚度的裝甲,也即保持210毫米主裝不變。

得知消息後,威廉哭笑不得,趕緊放出話來︰主裝甲帶100毫米,主炮正面裝甲150毫米足夠了,這種滲碳鋼價格不菲,應該盡可能節省使用。

威廉從造價的角度要求使用100毫米裝甲,雖然有些強詞奪理,但總歸是一個理由,海軍方面也就捏著鼻子認了。其實100毫米的克虜伯裝甲已經抵得上傳統的250毫米厚度的鋼面鐵甲的防護力,150毫米的炮塔裝甲則大大超過了原有的防護,因此整體防護力不但沒降低,反而有所增強。只不過這些話無法言明而已。

對于新型裝甲巡洋艦的設計,經過通盤考慮,威廉心中已有決斷。

他抽出一個下午的時間,專門和詹姆斯探討了這一問題。其實裝甲巡洋艦的精髓就在于以裝甲帶防高爆彈和半穿甲彈,以內部穹甲隔絕穿甲彈。所以,外部裝甲帶面積一定要足夠大,否則被對方速射炮掃甲板絕不是鬧著玩的。

對于威廉的「前沿」理論,聰明如詹姆斯立刻心領神會,其實富有遠見的沃特福德將軍也從實戰的角度提出了和威廉相似的要求,所以威廉的說法也並不顯得突兀。

在10月初召開的專門商討海軍規劃的御前會議上,威廉對于帝國海軍做出高調訓示︰三個月的戰術演練說明利用210毫米口徑火炮的綜合優勢,我們能夠建立一種全新的戰術形態。2至4條快速裝甲巡洋艦分隊在5000-7000米的距離上和敵軍展開決戰,將是我們在未來主要的作戰方式。

為此,我要求新建軍艦以「威森堡」號為藍本,在速度上務求完全凌駕于對手現有巡洋艦之上,必要時可以適當降低防護標準。海軍終歸是一種進攻性兵種,既然我們相信這一新的戰術將引領德國海軍走向輝煌,那麼就必須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鑒于我國和法國已經達成和解,因此在未來的戰爭中,我們不必再為缺乏海外基地而感到擔憂,以犧牲干舷而換取高航速和降低被彈面的「萊比錫」號已經不再適合我國海軍的發展需要。

如有必要可以建造一型低成本,適航**好的用于維護殖民地交通的小型裝甲巡洋艦。

德國陸軍已經在1891年戰爭中宣告德國在歐洲大陸的優勢地位,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和列強們的競爭將主要來自海上。

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歲月里,國家會將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海軍建設中,因為帝國海軍肩負著擴張德意志民族利益,傳播日耳曼文明的偉大使命。

諸位生逢于這個偉大的變革時代,有幸親眼目睹我們偉大民族的崛起乃是多麼榮幸的事情!

在新式裝甲巡洋艦開工之際,我與諸君共勉!

威廉本次訓話直到三年後才被公之于眾,刊發于德國海軍協會的某期海軍月報的頭條,隨即引發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不過,由于涉及到戰術機密,當下依然是高度保密的。

根據威廉指示,詹姆斯在10月底完成了新式裝甲巡洋艦的最終設計。

在「威森堡」號的基礎上,新艦通過降低裝甲厚度節省了部分噸位,在排水量不變的情況下,裝備了高達21台燃煤水管鍋爐,正常通風下,輸出功率達到了17000馬力,最高航速直逼22節。

為了配合鍋爐倉和輪機倉的擴大,主炮備彈由原來的每炮120發,壓縮到100發,其中半穿甲彈60發,高爆彈20發,穿甲彈20發。

新艦共建造4艘,包括火炮和炮塔在內單條預算1000萬馬克。11月初,4條軍艦在漢堡的伏爾?新工廠、布羅姆福斯船廠、基爾的皇家海軍造船廠和不萊梅的日耳曼尼亞造船廠相繼開工。

按照設計要求,新艦將于1893年聖誕節前下水,並在1894年5月底編入作戰序列。

屆時剛剛能趕上甲午戰爭爆發,想來到時候多少會有些用處,威廉心想。

此外,在詹姆斯指揮下,海軍設計局還以極塊的速度設計出一型排水量2000噸級的小型裝甲巡洋艦。

吸收了新型裝巡的設計思路,這款小型裝巡也采用了水管鍋爐並裝配了厚75毫米,高3米的水線帶裝甲。從而具備了不錯的防護和較快的速度。

火力方面也相當不錯,艏艉各安裝一門150毫米速射炮,兩舷共安裝6門105毫米速射炮和8門57毫米6磅機關炮。

最主要的是,這樣一條船造價只有350萬馬克,堪稱超級便宜。

當然,毛病還是有一些,比如續航力只有可憐的2500海里,海上自持力較差等。

不過,即便是這樣一條2000噸的白板裝巡在戰斗力上也會完爆那些英國仍在大規模建造的7000噸級的穹甲巡洋艦。

速射炮高爆彈之後,穹甲巡洋艦不過是冢中枯骨,裝甲巡洋艦的大時代已經到來。而詹姆斯在威廉的提點下,早已深刻的理解裝甲巡洋艦設計的精髓。

威廉高興之下,大筆一揮直接開工6條。這種小船巡航和維護成本極低,外加具備相當的戰斗力,無論放到哪里都可堪大用。海軍新船開工的消息在德國國內並未做任何的隱瞞,詹姆斯在給英國友人的心中也大概提到了新開工的兩型軍艦的部分數據。

由于噸位實在太不起眼,加上這是德國4年以來第一次大規模開建軍艦,因此在英國並未引起什麼大的議論,一般的政治評論家都認為這是德國在總結了波羅的海海戰的經驗後發展的新式巡洋艦,以期在下一次俄德對抗中繼續站得上風。

不過詹姆斯在信中隱約提到了新艦全面使用水管鍋爐,並具備了常壓通風下22節最高航速。這個消息還是把英國海軍嚇了一大跳,于是,威廉懷特爵士日夜趕工,在繼強力級之後,又設計出史上排名第二的「白象」艦︰約克級穹甲巡洋艦。

該型艦排水量12000噸,由40台水管鍋爐提供動力,裝備了4門炮廓式10英寸主炮和多達18門6英寸速射炮,最高航速達23節。在1893年初開工兩艘,由于鍋爐數量太多,導致安裝和調試十分困難,3年後才最終完工。

由于該艦在設計之時就已經落後,所以還沒有等軍艦建成,懷特爵士便永遠的告別了皇家海軍造船總監的職位。直至那時,他依然沒有徹底弄明白裝甲巡洋艦的設計要領所在。

………………………………

關于小型裝甲巡洋艦的數據,作者大膽剽竊了史司同學在戰列艦論壇一篇小文《甲午前夕入役北洋小型裝甲巡洋艦,便宜又大碗嘍~》,這名字很有愛吧,有興趣的速度搜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最新章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文閱讀 | 1890德意志霸權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