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第九五回 群魔並舞亂天下 郭嘉神算借世家

作者 ︰ 紅塵愚者

()上回說到竇輔趕往潁川前去祭奠陳寔,卻巧遇蔡琰。再次相遇,二人才明白,彼此又何止余情未了,簡直是相思入骨。待陳寔出殯後,竇輔與蔡琰竟然心意相連,彼此同時相約三日後見面,只是地點不同。可是,這兩份信最終卻都陰差陽錯的落入蔡邕之手,蔡邕心知二人不會有結果,不願再起風波,遂忍痛將二人信收起。

三日後,就在竇輔準備赴約之時,得知典韋黃忠隨同公孫瓚千里奔襲,被圍困在石門,危在旦夕。

竇輔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取舍。一旁黃敘那是心急如焚,畢竟被圍的是自己父親,眼巴巴的望著竇輔。

竇輔此時心神皆亂,一邊是苦等自己的蔡琰,一邊是危在旦夕的兄弟!太史慈亦催促竇輔,希望竇輔以國事為重,以兄弟為重!

這時,還是郭嘉看出竇輔的為難,輕嘆一聲說道︰「諸位稍安勿躁!公孫瓚畢竟是大勝追敵,即便不甚被圍亦不至于速敗,再者還有堅稱可守!」說到這里,郭嘉對著竇輔疑惑道︰「只是嘉有一事不明!既然城池被圍,這名親衛又是如何殺出重圍的呢?還有志才如今就在軍中,如何會輕易中計!?」

竇輔神思混亂,听了郭嘉疑問,一時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一旁黃敘開口道︰「這人乃是跟隨大兄多年的猛士,絕對不會背叛!家父與子忠必定被圍了!而志才先生雖然智謀無雙,可是。畢竟主帥不是大兄,也不是家父。那公孫瓚未必會听他的!」

听了黃敘之言,郭嘉雖然在點頭。心中卻不以為然,因為這兩個解釋,不足以讓郭嘉消除疑慮。

太史慈看著三人神色各異,惋惜道︰「可惜這名勇士已經死了,再也問不出原因了!否則當能知道其中關竅!」

听了太史慈的話,郭嘉似乎想到什麼,喃喃道︰「不錯!若城池被圍。這人也斷然殺不出來!除非他根本沒有進城,或者不是從城中來的!」

見郭嘉還在懷疑死去的親衛,黃敘原本因為知道父親被困就心急如焚。此刻見郭嘉還在懷疑死去的親衛,怒氣也就轉到郭嘉身上,怒道︰「郭奉孝!莫要口出污蔑之言!」說著,竟然就要上前動手。

幸虧被太史慈一把抱住。這才沒有出事。太史慈望著竇輔。道︰「二哥,此時到底如何決斷?」

竇輔強自將心思收了回來,說道︰「奉孝以為如何?」

郭嘉正在思索疑問,並未注意竇輔的問話,猛地回頭,死死盯著那死去的親衛,突然蹲子在他身上翻找什麼,果然在貼身內衣里找到了一封信!郭嘉笑了。說道︰「答案就在此信之中!」

竇輔黃敘太史慈都愣住了,不知道郭嘉怎麼知道親衛身上有信!?也好奇。親衛臨死前為何不拿出信件,而是說了一句話就死了!?

郭嘉並沒有急著打開信件,看著竇輔等人神情,明白眾人疑惑,于是開口道︰「不妨讓嘉來猜猜信中內容!此信何人所寫,想必敬德一看字跡就知是志才所寫!而這死去的親衛必定是志才所派!而志才此刻一定不在城中!這親衛是要往城中送信,想必原本一定是志才送與黃忠將軍的!而親衛見城池被圍,便打算回轉,驚動了圍城敵軍,所以重傷至此求援。至于說志才為何不在城中,想必答案就在此信之中!」

三人對郭嘉的分析,並不是十分相信。于是竇輔打開信件一看,再看向郭嘉的眼神就奇特了。居然全部被他猜中,這信使是戲志才所派,戲志才此刻也不在城中!

因為並州出了一件更嚴重的事,屠各胡反了。這屠各胡是匈奴中的一支雜胡,因此戲志才接到馬鳴與羊的急件後,便率一部人馬火速趕回並州了,因為當時張純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同時與黃忠相約,待平了張純,火速趕回並州。而戲志才則先行一步,回去坐鎮。同時,派人往荊南報信。只是,可惜竇輔此時不再荊南了,所以沒有接到戲志票才報信。

而等戲志才回到雲中郡時,並州局勢已經糜爛,並州刺史張懿不通軍事,強行集結各郡兵士,出城與胡人野戰,大敗!自己也被殺害,而他的行為直接導致各郡無兵可守,相繼被胡人攻破劫掠。只馬鳴當機立斷與羊和兩郡兵民,共守雲中。

這才使得竇輔的根基沒有被徹底摧毀。戲志才見到這一情況,一邊分派信使往幽州黃忠處以及荊州竇輔處。請他們火速回援並州!可惜,竇輔並不在荊州,此刻去往荊州尋竇輔的信使到了哪里還不知道。而死去的這一位就是前往幽州黃忠處的信使,他一路追趕黃忠到了石門,見到黃忠等被圍困城中,形勢危急,便立刻回轉,想通知戲志才,可是,當他回並州路上,還沒到雲中就在途中遇到胡人游騎,寡不敵眾,只得逃走,因為受了傷,便被馬馱著一路往南,路上巧遇曹操袁紹,被二人救醒,才知道竇輔此刻在潁川陳家,便不顧傷勢,連夜趕路,強撐著來報信。因為記著黃忠等人此刻的危險,所以一到就說了這話,便力竭身亡,連懷中的信也沒來得及拿出來。在他想來這是給黃忠的。這就是人的慣性思維,在情急時,便是如此!

這一切如同郭嘉所預料的一般,除了一點偏差就是前衛這親衛的傷不是傷在幽州,而是傷在並州!

不得不說這親衛的運氣不錯!當然竇輔的運氣也不錯!否則這消息一定不可能這麼快得到。

而此刻袁紹曹操則快馬趕回雒陽報信,相信朝廷會做出反應的。可是朝廷此刻也無能無力,西北涼州韓遂並羌人等人依舊威脅著三輔。而青州徐州黃巾復起!如今並州屠各胡又反,幽州張純並烏桓等叛亂未滅。冀州黑山張燕雖然靈帝無奈封官招安,可是依舊虎視眈眈。連益州此刻也因為刺史郤(xi)揖。因為是從十常侍手中買的官,到任後橫征暴斂,激起民怨,馬相等被逼造反,一路殺向成都!揚州山越為禍,荊州五溪蠻此起彼伏。

此時的大漢天下已經烽煙四起,搖搖欲墜!只要稍有見識之人。都明白大漢危矣!

而朝廷知道公孫瓚討伐不利,居然派使者要求匈奴王羌渠派兵協助漢軍征討張純。羌渠迫于無奈派遣兒子于夫羅率軍前去幽州。結果匈奴害怕漢庭不停征兵,便造反聯合已經反叛的屠各胡。殺死羌渠,另立單于!至此,羌人,匈奴。烏桓北方三族俱反!

當然此刻的竇輔還不知道這些。他擔憂的還是並州的基業與幽州的黃忠典韋所部!

面對這樣的危局,竇輔及太史慈黃敘都望著郭嘉,畢竟郭嘉的觀察力,判斷力實在太精準了,有點像未卜先知。其實,只是郭嘉善于觀察細微處,冷靜分析,洞悉人心罷了。

見眾人都望著自己。便開口說道︰「嘉以為看似危急卻並沒有到不可救藥的地步!嘉心中已有,只是要看敬德如何取舍?!」

听郭嘉之言。大家一愣,隨即明白。的確如此,畢竟不能分身兩地,憑借竇輔此時的實力,也不足以分兵兩地,那是自取滅亡!一邊是基業,一邊故舊親朋。若往幽州救黃忠及所部千余人馬,那麼必然無法顧及並州!若是前往救援雲中,則被困石門的黃忠等不人,恐怕凶多吉少!

此刻,黃敘太史慈都眼巴巴看著竇輔,他們都希望竇輔去幽州,畢竟黃忠典韋都在那里,而黃忠所統領的人馬也是竇輔的嫡系心月復,其家屬大多在零陵堡塢中。

竇輔望著郭嘉,心中豪氣頓生,不禁想到曹操與袁紹,也想到了後世太祖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兩存!存地失人,人地兩失!自己從一無所有開始,大不了重頭再來!若是今日放棄黃忠典韋,自己內心一輩子都不會安心的!

竇輔心思一定,便開口道︰「去幽州!漢升,吾師也!子忠,吾兄也!若輔不去,便是忘恩負義之人!又有何面目立于這天地之間!此時不必再說,輔心意已定,召集人馬往幽州進發!」

竇輔此言一處,郭嘉贊許的點頭,其實這是郭嘉故意試探竇輔,看看其胸襟氣魄!

而黃敘太史慈听後,當即跪倒拜謝道︰「多謝兄長!此生唯兄長馬首是瞻,縱是刀山火海,義無反顧,百死無悔!」

竇輔連忙拉起二人,抱作一團!

這時,郭嘉說道︰「敬德亦無需如此!嘉有良策可就救黃將軍月兌困!方才只是出言相試!」

竇輔佯怒道︰「奉孝怎可如此,何不早說?!」

郭嘉笑道︰「此去凶險,需要有決死之心!否則嘉即便月復有良謀,亦無勝算啊!今見敬德與諸位將軍有此決心,吾計成也!」

竇輔忙開口詢問郭嘉有何妙計!

郭嘉手指天,再指地,最後指著竇輔道︰「借敬德之名,為敬德借數千虎狼之師!」

竇輔一愣,不明白郭嘉之意。郭嘉卻不明言,只是讓人去請潁川陳群,荀彧,鐘繇,辛評等人。

而數人到後,郭嘉將並州及幽州局勢說給幾人听,听後眾人都大驚。隨後忙問需要什麼幫助。郭嘉開口道︰「請諸位聯絡潁川各大世家,吾等要借人,借糧,借馬,借軍械輜重!」

幾人愣住,除荀彧當場答應外,余者借需回去請示家長!郭嘉接著笑道︰「也不白借,此戰過後,敬德以良駒還賬!」

此言一出,竇輔驚訝,余者皆雙目發光。此刻馬匹可是可抵千金啊!若是良駒寶馬,那更是有價無市!萬金難求啊!竇輔是護匈奴中郎將,手中自然有馬匹。如今幾家听到郭嘉之言後,已經心動,也知道族中長輩必定會同意此事,只是紛紛望著竇輔,畢竟這事郭嘉說了不算,還要竇輔一句話!

竇輔終于知道郭嘉方才說的借自己名聲換取數千虎狼之師是什麼意思了!不由苦笑,郭嘉倒是做的好買賣,空手套白狼!但是,此時竇輔確實需要人馬,也不猶豫,點頭道︰「輔在此多謝諸位!若諸位信得過在下,答應相借!事後,輔願贈良駒百匹,馬匹千匹,牛羊萬頭!至于分配就按照處理多少分!以為如何?當然,此事十萬火急,輔連夜便要出發!」

听竇輔親口許諾,眾人心中大定,更听到如此多的好處,更是恨不得馬上回去準備。紛紛拍著胸脯保證,子夜之前,必定集結完畢!

看著眾人喜笑顏開的離去,竇輔不禁感慨。郭嘉來到身側說道︰「合則兩利!這世上任何世家整的,其實無非為了利益二字!無論做官,還是經商!」

竇輔深以為然,而突然望著照射在臉上的陽光,才想起蔡琰的約會,時間快到了!

竇輔會如何選擇呢?而因為蔡邕的,兩人能見到面嗎?黃忠與典韋能等到竇輔的救援嗎?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今日第一更!下午第二更,晚上第三更!

求票,各種求!在沖榜!謝謝大家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最新章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文閱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