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第七九回 見何進如臨深淵 履薄冰生死一線

作者 ︰ 紅塵愚者

()上回說到竇輔疑心陸魚懷中所抱的孩子是小青為人強暴所生的,而這孩子父親就是覬覦小青美色之袁術。當竇輔派人尋找小青,監視袁術之際。袁術也在安排人追尋小青蹤跡,而當袁術得知竇輔在窺探他府邸後,更加憂心。雙方都加緊尋找小青。

可是,雒陽是什麼地方啊,天子腳下。如此大的動作,別說是有心人無法瞞住,即便是對此原本不感興趣的人,也聞風而動了。

袁術,曹操在找同一女子?得知這一消息後,袁紹感興趣了,只要他這個弟弟做什麼,他都會去查個清楚,特別是關于這方面的事,更何況這還是好朋友曹操的小妾!袁紹可以想象這其中的故事!

竇輔在找一女子?與其交好之人都在幫忙尋找。而宦官知曉後,亦加入其中,還決定要先找到這女子,借此威脅竇輔。

什麼?袁氏兄弟,曹操,竇輔這些自己看重的人都在找一個女子?什麼來歷?趕緊去查,一定要找到,請來!何進知道後,也開始找人。

最後,連久居深宮,從不問事的皇帝漢靈帝也知道了。什麼?京城所有達官貴人,青年才俊都在爭相找一女子?還是年輕女子?那一定是美女,還是絕世美女!一定要給朕找到!還必須先找到!

于是,各方人馬不論知道原由的,還是不知道原由的,因為各自都的原因在尋找青青,而對此青青本人卻對此毫不知情。那麼。此時,青青在哪里呢?

其實,此時的青青早已不再雒陽。當然不是說青青不願意報仇。只是袁術的防衛滴水不漏,自己根本沒有機會出手。不但如此,還要防備袁術的反擊。而隨著近日曹操也來到雒陽後,青青更要在行刺之余,躲避曹操,如此就更加沒有機會了。

而當陸魚趕到雒陽後,與青青決定去找竇輔。現在青青除了陸魚也只能信任竇輔了。想把孩子交給竇輔,這樣兩人就可以全身心投入,相信這樣刺殺袁術的機會很大很多。而之前青青從曹操那出走後。便與陸魚尾隨袁術來到雒陽,陸魚帶著孩子一路往雲中去尋竇輔。結果卻得知竇輔比罷官回鄉去了。

倒不是黃忠,戲志才等人不說實話,只是當時都知道竇輔身在險境。宦官到處在追殺他。又沒人認識陸魚。自然不會告訴竇輔真實行蹤。可正因為這樣,陸魚一路風塵僕僕的趕回雒陽,才決定與小青暫時離開雒陽,前往荊南找竇輔去。

當日竇輔從東門入城,小青與陸魚正從南門出城。結果,雙方陰差陽錯之下,居然就此錯開了。

也許,這就是命運。很多時候,人力根本無法左右!若非如此。後面很多事情就不會發生,也許那一個個悲劇就會因此而改變。當然,人生沒有如果!

可惜的是,人生不能重來!可喜的是,人生也無需重來。

回過頭來,再說竇輔。因為青青之事,竇輔已經多停留了一日,這一日,竇輔與典韋太史慈正準備出城。卻被人所阻,來人自稱是大將軍府的,請竇輔過府一敘。

見此,竇輔一愣,知道今日出發是絕無可能的了。便讓領著典韋親衛先回府等候,自己帶著太史慈前往大將軍府。至于帶著太史慈因為竇輔被刺殺搞怕了。若是再有這樣的情況最少有個幫手,相信在自己與太史慈聯手之下,能夠抵擋任何高手了。至不濟也能等到九原到來啊。至于,為什麼待太史慈而不待典韋?沒辦法,竇輔的親衛除了竇輔也就服氣典韋。太史慈初來,彼此都不熟悉,自然還是要典韋來做。

竇輔一路上往大將軍府走去,一路也在思索。之前,荀爽就提醒過自己,到了雒陽別人都可以不見,何進是必須要去拜訪的。自己倒也不是不停,或者看不起何進。只是,西北戰事緊急,自己實在不願在雒陽耽誤。原本想從西北回來再來拜訪,因為何進不會注意到自己這樣一個小人物。結果不想,自己才要出城,對方就派人來請。竇輔絕不相信,這實只是湊巧,恐怕自己進雒陽城,對方已經知曉,只是在等自己主動拜訪。結果,自己卻並未登門求見,反而要出城遠去。對方不得已,才來相請的。

想明白這點,竇輔頓時覺得有點頭大,也有點後悔。不該如此冒失的,怎麼也要去拜訪或是通報下。如今這樣,自己該如何解釋呢?會不會引起何進的猜忌與不快呢?

在竇輔思索之際,已經來到大將軍府前。竇輔暗嘆一聲,知道既來之,則安之。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隨即整整衣冠,登門入廳。

可是進了大廳卻不見人影。原本以為是何進要給自己一個下馬威。一般下屬拜見上司都是如此。一來可以殺殺下屬的氣焰,二來可以顯顯上司的威風。竇輔心知肚明,也做好了被奚落的準備。可是,沒多久,卻有下人邀請竇輔前往何進書房。

竇輔乍一听之下,以為听錯了。書房?這怎麼可能,一般會客都在大廳,只有特殊關系才能進入書房議事,比如︰父子,師生,密友,心月復等等。自己與何進的關系,顯然都不符合以上情況。何進貴為大將軍,能召見自己就是禮賢下士了,又何必在書房接見。這到底搞的哪一出?帶著疑惑,竇輔跟著下人往何進書房走去,太史慈則留在大廳等候。至于說竇輔的安全,在大將軍府中,自然不用擔心。若是何進要殺竇輔一紙公文就可以了,而在大將軍府中,別說只有一個太史慈,就算再多猛將,也是逃不出一個死字。根本不需要使用這些花招。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花招都是無用的。除了惹人笑話外,沒有任何用處。所以,竇輔很坦然的跟著下人往何進書房去了。

一進入書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頗為威猛之人,面白無須,只是這白色略顯病態,估計是酒色過度所致。想來這就是大漢最後一位大將軍何進了。

只見何進起身來到竇輔跟前,笑著握住竇輔之手,說道︰「是敬德啊!早就听本初,孟德說起。,只是一直無緣一見啊!今日一見,果然是見面更勝聞名啊!」

竇輔被何進的熱情搞的不知所措。自己跟他有這麼熟嗎?開口就呼表字。雖說顯得親近,可是也太不把自己當外人了吧。

當然,如果是別人初次見到大將軍如此對待,一定會受寵若驚。只是。對于竇輔這個後世之人。雖然這些人已經完全融入。可是,h還是不太接受這種熱情啊!其實,在竇輔心底還有一種心理作祟,那就是對歷史的預知!因為知道何進這個大將軍沒兩年就要掛了,且又是草包,自然不放在眼里,素以怎麼看怎麼不好!若是遇到諸葛亮這樣對待自己,那一定會受寵若驚的。其實。這也是人正常的心理。

此刻,見何進如此禮賢下士。竇輔自然要有所表示。忙行大禮,恭敬答道︰「後進晚輩拜見大將軍!早就想來拜見大將軍,只因軍令在身,故有所怠慢啊!原本想待回朝後,再來拜訪。卻不想今日大將軍相招,心中惶恐,急忙趕來!還望大將軍恕罪!」

竇輔如此說,自然是要解釋自己為何不來。告訴何進,自己軍務繁忙,原本向戰後來的。不是不來,不要誤會,自己確實忙啊。

可是,何進笑笑,說了一句︰「無妨!之前听聞敬德在尋找一女子?可有此事?不知是否找到?若有需要,只管開口啊!」

听何進這一說,竇輔心中咯 一下,原來何進早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了。這麼說就是在回擊剛才自己所說這話。何進的意思就是說︰你不是說自己忙嗎?沒空來拜訪我,可是卻有功夫找女人?不要來糊弄我,我都知道。還是投靠我,什麼困難都能幫你解決啊!

竇輔無奈搖頭,心中知道,該服軟時要服軟啊。大丈夫能屈能伸。于是,口稱大將軍明鑒。自己則俯身請罪!

何進忙扶起竇輔道︰「敬德這是何意?本侯只是關心敬德,若有困難,只管開口就是了。敬德莫要拘束,只管將此處當成自家!」

竇輔連連感謝。心中卻苦笑︰當這里是自己家,說說可以,自己要真這麼做,恐怕人頭不保吧。

竇輔感謝完後,忙說道︰「大將軍召喚末將前來,有何吩咐!但有所命,輔萬死不辭,必定為大將軍辦成!」竇輔寫完明白何進用意,自然連忙表示忠心。

而何進似乎也很滿意竇輔的態度。于是,溫言道︰「敬德當年舉家遭難,實乃是宦官所為!先君為救社稷,欲誅殺閹宦,結果天不從人願,功敗垂成,身死族滅。每每想到此處,本侯亦不勝感慨,唏噓不已。」

竇輔不明所以,絕不敢承認自己是竇武後人,雖說很多人知曉,但是朝廷並沒有赦免祖父之罪。竇輔自然不敢在此承認。忙解釋道︰「大將軍恐有所誤會!在下不明白大將軍之意!」

何進笑著說道︰「敬德無需緊張,本侯亦不會做出領親者痛,仇者快之事!敬德承不承認都無妨,只是要小心宦官的迫害啊!上次敬德明明有大功于朝廷,卻被宦官所租,丟官罷職,若非本侯力保,敬德別說中郎將啊,恐怕性命不保啊。」

听何進此言,竇輔心中冷笑,何進這話說的,無非是想告訴自己,這不是幫我何進做事,乃是幫你自己做事!你不承認自己身份沒關系,可是知道的人很多,宦官就第一個不會放過你。這個小辮子在我何進手上,你要乖乖听話,我們共同對付宦官就是了,也會保你榮華富貴。

想明白何進意思後,竇輔不由心生警覺。這個何進不簡單啊!雖說歷史上他非常無能,軍事,政治上就是一個草包,但是不代表這樣的人就是廢物,能做到大將軍這個位置,不論他靠了多少妹妹的福氣,自身還是有賴以生存的手段的。若是自己太過小看他,恐怕要吃大虧。方才自己所答,還好沒有大意,否則還真是進得出不得啊,一想到自己方才在鬼門關轉了一圈,竇輔不驚後怕。

于是,竇輔答話,愈發恭敬︰「多謝大將軍教誨!輔必定銘記在心,不敢一日忘卻,大將軍救命之恩!」

何進對竇輔的知趣與順從非常滿意,敲打結束,自然要加以籠絡。于是,見何進神秘說道︰「敬德,可知本侯為何急于將敬德招來?」

何進到底為何招竇輔前來?小青又能否遇到竇輔?竇輔又將如何應對何進?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多謝龍吟月的月票啊!第一個月上架,求訂閱,求月票啊!謝謝大家支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最新章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文閱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