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第七七回 揚家丑曹操率性 悟前因竇輔心驚

作者 ︰ 紅塵愚者

()上回說到竇輔接到朝廷詔書後,隨即啟程趕往雒陽,準備折道趕往三輔。當三人趕到雒陽,與之前親衛匯合後,還未出發就遇到了曹操。與曹操的交談,讓竇輔知道形勢的嚴峻,也明白了曹操對于此事的態度。待正事談完,竇輔問起小青之事。而對此曹操似乎有很多難言之隱。只是,竇輔卻不能不關心小青的去向。

曹操無奈說道︰「此事說來話長,實不知該如何說與敬德听!」

竇輔也想知道其中,到底發生了何事。問道︰「孟德兄,小弟實在擔憂小青,還請孟德兄直言相告!」

曹操見竇輔堅持,便將事情來龍去脈仔細說與竇輔听。

原來,當初曹操與小青一見鐘情,隨後便帶小青回去。可是,到家後卻受族親到父親曹嵩及全家族的反對。原因是,曹操是曹家長子嫡孫,而為了家族利益。曹家長期與譙縣丁家聯姻,曹操之父曹嵩便娶的丁家女子,而曹家自小便定下了曹操與丁氏的婚約。原本也不是不能商量。只是,上次渤海王之事以及宋皇後案,曹家傷筋動骨,此時實在不宜再結怨丁家!而在曹操白白的百般堅持下,最後娶了丁氏為大婦,立小青為妾侍。為此小青一直悶悶不樂,直到生下長子曹昂!可是,小青命運多桀,後賭氣離家,卻被人劫持。再出現卻是三年後,為了救竇輔,才出現在雒陽。原本以為從此可以幸福的在一起了。結果,命運卻再一次捉弄了她,一年後生下一子一女後。沒多久兒子卻因病夭折了。可偏偏此時,曹操新娶了妾侍卞氏!小青心生怨恨。這才再次離家出走。前不久,小青回來了。可卻帶回來一女孩,說是師兄陸魚的孩子。當時,曹操也很生氣,也沒有理睬小青。沒多久,小青再次離去!

听曹操說完,竇輔感慨不已,為小青的坎坷命運感嘆!可是,轉念一想,竇輔又覺事有可疑。曹操言語似有破綻,忙追問道︰「孟德方才所言,似有隱瞞啊!莫非是信不過小弟?或是有意欺瞞!?」

曹操見竇輔生疑,長嘆一口氣,說道︰「原本也無要隱瞞敬德之意,只是其中有些隱情,實在無法啟齒!故而,才為對敬德說起。實在是家丑不可外揚啊!」

竇輔一愣,沒有想到曹操會這樣說。觀其神情亦不想亂說。竇輔在猶豫還要不要問,可是若不問,自己對小青又無從找起。可是,若問下去。會不會令曹操難堪。在竇輔左右為難之際,曹操卻慨然一笑,緩緩說道︰「既然敬德問起。操亦不打算隱瞞了!其實,問題起因就在于小青最近一次帶回來的那女童身上!」

竇輔一驚。之前根本沒有想到此事和這女童有關。只得問道︰「孟德何出此言?此事與這孩童有何關聯?」

曹操沉默許久,開口道︰「只因為這女童相貌實在太像青青了!可是。偏偏這女童卻是」

竇輔已經明白曹操之意了。目光不由的寒了下來,冷冷道︰「孟德不好意思說,那麼還是由輔來講吧︰偏偏這女童卻是陸魚的孩子,並非青青的!又怎會相貌與青青如此相似!?」說道這,竇輔,見曹操似乎如釋重負,接著說道︰「恐怕孟德心生懷疑,故而冷落青青,這才是青青再次離去的關鍵所在吧!」

曹操見竇輔如此直白的說出來,心理反而坦然了,抬頭目視竇輔說道︰「不錯!正如敬德所言!青青離家三年,之後回來卻帶回一孩子,且相貌如此相像!世間絕對沒有如此巧合之事吧!」

竇輔大怒道︰「曹孟德,枉吾視汝為兄,小青始汝為英雄!實在是吾等瞎了眼!曹孟德實乃一心胸狹隘,自私多疑之小人!多說無益,送客!」說完,竇輔便要逐客。

曹操見竇輔如此,亦面色不善,卻強自忍住怒火道︰「敬德,既然如此,操亦不再多言!只是,當年之事,敬德親歷,青青被黃巾擄走,其父早以將其救回,為何數年不回家?敬德又作何解釋!」

竇輔見曹操如此說,一時語塞。再者,竇輔對自己方才態度也後悔不已。曹操何許人,他自然知曉,本不欲與其斷交。只是,方才怒火中燒,控制不住才會如此。話一出口,竇輔就生悔意。如今,正好被曹操一頓質問,心中不怒反喜。沉吟片刻後,對曹操道︰「孟德勿怪!輔方才言語失當,冒犯孟德,還望孟德海涵!實在是覺得對不住秦老哥當年托付!」

見竇輔服軟,曹操亦不會深究,其實曹操亦不願與竇輔交惡,只是事關尊嚴,實在不得不如此。如今竇輔既然認錯,曹操自然大度道︰「敬德無需如此!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再者,此事操亦有責任。如今,說這些亦,還是需盡早找到青青,此乃正理!」

竇輔點頭稱是,但是知曉自己只是與曹操和解,但是並不能讓曹操釋疑。畢竟這事即便自己遇上似乎也無法淡定。小青也確實太任性了,怎麼能帶陸魚孩子回來呢?

突然竇輔靈光一閃,驚疑道︰孩子!?一個畫面出現在腦海︰當年自己因為曹操被小青勸說,用先帝詔書救了自己一命!後知曉黃巾欲起兵,自己趕回江東,在汝南遇到陸魚被袁術圍攻,當時是自己救下的陸魚!而陸魚不正好背著一個嬰孩嗎?!

想到這里,竇輔臉都變了。而竇輔驟然色變,曹操自然察覺,忙問道︰「敬德可是想到什麼?!」

竇輔一時竟然不知道怎麼和曹操說,見曹操疑惑的眼神,心知若不告訴他,恐怕他更會胡思亂想。就算是曹操也一樣,只要是男人都無法冷靜。只能盡量注意措辭,竇輔小心問道︰「孟德可知那女孩。年方幾何?」

曹操一愣,沒想到竇輔會問這個。答道︰「听青青言其六歲!敬德問這,究竟何意?」

竇輔不知道怎麼說。思來想去,還是覺得直說最好。于是開口說道︰「當年小弟曾在汝南見過這女孩一面!」

曹操大驚,急忙問道︰「敬德並未見過此女,緣何斷定自己見過?」

竇輔腦海中正努力在組織措辭,說道︰「當年小弟會江東途經汝南,在袁術手中救下陸魚及一女嬰,估模三歲左右!想來就這是青青身旁女童!」

曹操驚疑,料想竇輔不會欺瞞他,那麼陸魚和袁術有何恩怨?難道那女童真是陸魚女兒?當初自己不信。也是因為找不到陸魚將女兒交與青青的理由,加之相貌實在太像,這才疑心青青的。入今,竇輔這一說法,正好印證了青青沒有撒謊!陸魚不能帶著女兒是因為被袁術追殺,天底下被袁氏追殺而要活下來都很難,幾乎不可能,更何況帶著女童。如此說來,交給青青也是合情合理的啊!

想到這里。曹操失聲道︰「操之錯!悔之晚矣!對不住青青了!」

見曹操如此,竇輔長長出了一口氣,其實對于此事,竇輔心中還有很多疑惑。只是不忍破壞曹操與小青感情。相待將來二人見面後再說。當然如曹操這般聰明絕頂之人,之所以毫不懷疑就相信了。究其原因,還是曹操心底原本就不信那女童是青青之女。更不信青青會背著他偷人!只是,當時怒火中燒。被氣昏了頭腦,這才說了重話!或者說。不應該說怒火中燒,而應該說是妒火中燒啊!

愛情使人變得盲目,使得變得沖動!睿智如曹操亦不能幸免,更何況此時的曹操才三十出頭,還是一熱血青年,如此表現,亦屬正常。

解決了曹操最困擾自己的事後,精明干練仿佛瞬間回到身上,見竇輔左右之人,皆行色匆匆,好奇道︰「敬德府上為何這般緊張?出了何事?是否有需要操幫忙之處?」

竇輔見曹操如此說話,明顯一愣,答道︰「孟德莫非不知?輔這是欲打點行裝,準備明日一早便西行,奉詔趕往長安皇甫將軍處啊!」

曹操這才知道竇輔準備明一早就出發,于是笑道︰「敬德無需著急!」

竇輔疑惑問道︰「孟德何以知之?這其中可有機關?還請孟德不吝賜教啊!」

曹操大笑,故作神秘道︰「敬德當真不知?此事雖然看似緊急,卻無危險。」

竇輔忙追問道︰「孟德何出此言?」

曹操這才細細說與竇輔听。原來,朝廷自上情人次羌人叛亂攻入三輔後,朝廷加大了對三輔地區的兵力,又有名將皇甫嵩。再者,一路沿途關卡重重,叛軍皆是騎兵,久戰之下,必定無功。故而,此去雖然情急,卻無多大破壞力了。能夠震懾三輔已是極限,若說進入三輔,恐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若非如此,怎會有如此多勛貴之後想要參戰!無非看上了這戰功好拿。

听曹操如此說,竇輔在將信將疑間,送走了曹操。雖然對曹操的判斷,並非不信,但是依舊要做好兩手準備,畢竟抗旨不尊的罪名太大了,自己背不起!

于是,竇輔命親衛分一隊人北上通知戲志才,讓其安排在雲中,五原兩郡抽調招募三千騎兵,由黃忠統領直接取道朔方到長安與自己匯合。待親衛離去後,太史慈不解問道︰「二哥,吾等先行,且人數少。大軍遠征,又比吾等晚出發,如何能同時到達長安啊?」

竇輔輕笑道︰「自然有路!想必志才定能明了!」

太史慈見竇輔如此篤定,亦不再多說,只是很好奇這戲志才到底何人,能讓竇輔如此信任。對于太史慈的好奇與懷疑,典韋給了一個同情的眼神。意思仿佛說︰敢懷疑軍師,三弟死定了!俺還是躲!畢竟典韋可是深深領略過戲志才的厲害啊!

待諸事安排妥當,夜已深沉,竇輔一人在院中賞月,想到了很多,遠在零陵的愛妻胡月,還有吳郡的蔡琰。不知不覺想到了小青與曹操,還有那女童以及陸魚,甚至于袁術。這其中必定有某種聯系,到底是什麼呢?依稀記得那年自己初到雒陽,在楊彪府上,初次見到袁術之時,看到袁術那麼**果望著小青

猛地竇輔腦海中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難道說

竇輔到底想到了什麼?小青去了哪里?這女童到底是誰的孩子?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感謝大家的支持啊!繼續求票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最新章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文閱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