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第七四回 安家邦謀國謀己 拜太丘難兄難弟

作者 ︰ 紅塵愚者

()上回說到竇輔砸誤會典韋,被抓之人並非太史慈而是許久不見的徐庶,且意外遇到辛毗辛評兄弟。原來都是準備去拜訪陳寔的。在交談中,竇輔更加明白了世家的力量,對潁川人才在的鼎盛也是由衷的贊嘆。

當然竇輔現在還不是很明白這個時代,只有掌握人才作為方能有所作為,而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世族手中,即便許多寒門子弟亦多師從名門大儒。何況,在察舉制下,入仕的途徑也都是世族掌控的天下。寒門子弟很難出頭,所以,想有所發展,必須借助世族力量與關系。故而,若不與世族聯合,將無才可用,也將失去很多晉升的機會。曹操與孫權前期的成功,無疑更好的證明了這一點。而若全然仰仗世族,恐怕結局亦將如同曹魏!這二者如何平衡將是一個難題。晚年的孫權為了此時也是心力交瘁,使得東吳停步不前,不停內耗。諸葛亮為此更是苦心獨立支撐,最終也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荊襄一系後繼無人,待這些人死絕後,最終直接投降了。錯以曹操,諸葛亮,孫權這三位人杰都無法做到,可見這其中的難度!好在現在說著一切都還太早,而竇輔本身出身就是關中最大的世族,雖然暫時沒落,縱觀整個兩漢,竇氏都是毋庸自疑的望族!他身上有著無與倫比的隱性優勢優勢,出身名門,又是黨人領袖之後,更是大儒荀爽同門,蔡邕弟子。這其中拿出任何一個。只要好好經營都足以在這亂世立足,甚至于有所作為了!當然。此刻的竇輔並不知曉!

而此刻,荀爽望著竇輔與荀彧的表情。只是說了一句︰「很好!」而他心中在思索什麼卻無有人知曉!

對于荀爽說的這句很好,竇輔與荀彧都听不明白,二人從彼此眼神中看到了疑惑。但是,卻都沒有開口詢問,只是靜靜的垂听等待。

荀爽望著這兩個人,心中亦感慨萬千他內心也充滿了矛盾,到底該如何做?只是,若這樣做了,結果真的能如自己所願嗎?竇輔的將來必定不凡。從他現有的家世,背景和人脈都足夠了。可是自己也推薦了戲志才,郭嘉給他,可以說這兩人都在自己或明或暗的幫襯下,追隨了竇輔,更何況還有多年的教導之恩,同門之誼!竇輔對自己也足夠尊敬,感激!到底要不要荀彧追隨他呢?是否應該將寶全部壓在他身上,還是緩一緩。畢竟給予他的幫助已經夠大。等未來形勢再明朗些,再說吧!想來那時再讓荀彧追隨他,也還不遲!畢竟如今已經打下良好的基礎了。有戲志才與郭嘉足矣,萬一將來有變數。亦不至于將家族搭進去!自己答應先師(李膺)照看竇輔,自己也做到仁至義盡了,但是家族還是不要過多參與進去。其實先師的目地。自己也知曉,可是。一切真的如先師所料想的那樣嗎?大漢的未來真的可以交在他身上嗎?再看看吧!先師恐怕沒有料到,不等竇輔長大。外戚再次崛起,而且已經和黨人,世家交織在一起!而宦官的勢力卻提前在消退,誰想到會有黃巾作亂,而黨人解禁!地方豪強崛起!大漢風雨飄搖啊,自己這些老家伙,真的能等到這一天嗎?辛家已經來通知了,太丘公,恐怕很難撐過今年!荀家,陳家以及潁川世家的未來到底再哪里?唉,這天下越來越亂了,恐怕已經不是人力可以預測掌控的了。再等等看吧,自己該做的都做了,竇輔若是成才,數年後,便可以獨當一面了,那時再讓荀彧追隨他吧!

想通以後,荀爽緩緩開口說道︰「方才老夫所言,乃是為了看看爾等反應!很好,爾等能夠處變不驚,遇事沉穩,不驕不躁,非常好!老夫很滿意!」

荀爽與竇輔听了一愣,竇輔疑惑問道︰「師兄,難道方才所言皆戲言耳,並輔無黃巾作亂?」

荀爽搖搖頭道︰「此等大事,又怎能信口胡言,確有其事!」

听荀爽如此說,荀彧與竇輔愈加困惑。

荀爽接著說道︰「數日前,滎陽賊寇殺中牟令,詐稱黃巾,欲進襲潁川。只是,昨日接報,朝廷派遣河南尹何苗剿賊,想來不日便會傳來捷報!何苗手下所屬乃是精銳,對付區區草寇何難之有!正是因為此,老夫才以此相試,欲觀汝二人膽識!」

听荀爽解釋,竇輔與荀彧才恍然大悟。竇輔不知道荀彧怎麼想,至少自己卻是驚出一身冷汗,幸好自己方才表現還不至于,要不然後果可就不好說了!荀爽如此做,到底為了什麼?絕對不會吃飽沒事做,故意找茬的,一定有什麼目的,只是自己不知道。還有,荀爽方才說的何苗,這個名字怎麼這麼熟,似乎在哪里听過啊!

荀爽仿佛看透了竇輔的眼神,開口解釋道︰「這個何苗便是大將軍何進的弟弟,此次由他領兵也說明了一些問題。傳聞這何苗與宦官們關系很好啊!如今看來這倒是不假啊!」

竇輔不解問道︰「師兄何出此言?這何苗來此剿賊與宦官何干?」

荀爽並為說話,荀彧知其心意,遂對著竇輔耐心解釋道︰「敬德有所不知,那張讓乃是潁川人!自然不會任由賊人劫掠鄉里!而何苗與其私交甚好,故而叔父才有此言!」

經荀彧如此一說,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層關系,竇輔點頭稱是,又問道︰「這何苗乃是大將軍之弟,為何會偏幫宦官?這不是與其兄做對嗎?」

荀彧正要回答,卻並荀爽制止。隨後自己向竇輔解釋道︰「敬德可知何進因何能做大將軍?」

竇輔不假思索道︰「自然是因為其妹乃是皇後!」

荀爽點頭,又問道︰「那其妹又如何做得皇後呢?」

竇輔一愣,這個卻是不知道,只得請教荀爽。

荀爽將其中的前因後果仔細說與竇輔听,竇輔才知道這其中還有這許多辛密。

原來,何進一家果真是屠戶,只是比較大的屠戶,為了攀龍附鳳,其父何真通過宦官將其女,也就是何進之妹,送進宮去!若非如此,以何進的家世,是根本不可能送女入宮的!所以,何進一家一直很感謝宦官們,自然家人會與其走的較近。其實也就是彼此是合作關系,宦官也需要人抓住靈帝的心,那時正好處理了宋皇後,于是何進妹妹因為得寵且生有皇子,便進為皇後了。可後來因為嫉妒王美人,就是漢獻帝生母,將其毒殺,靈帝大怒,本欲廢了她,也是十常侍幫忙才得以保全。雙方的關系越加密切!可是隨著黃巾起義,何進晉封為大將軍,而十常侍卻因此,將各郡地方子弟都召回,平息眾怒,而實力大損。雙方因利合,也因利分。彼此矛盾加深,何進收攏了袁紹等人後,公然對抗宦官。但是,他的母親與弟弟何苗,卻頗為念舊,與十常侍等來往密切。其實,也是因為其出身,政治覺悟不高,所以說,何家真正與十常侍做對的就是何進一人!包括何皇後等都是心向宦官的。這也解釋了為何此次滎陽賊寇欲襲潁川,何苗親自領兵鎮壓。

听明白這一切後,竇輔便問荀爽道︰「那師兄今日叫輔與文若來此,究竟所為何事?」

荀爽見竇輔如此,頗為欣慰道︰「為兄欲請敬德與荀彧代表老夫前往陳家,拜見太丘先生!」

竇輔原本就準備去拜見,如今既然荀爽開口,自然義不容辭。

第二日一早,竇輔與荀彧連同典韋太史慈出發,趕往陳家。

沿途無事,竇輔繼續向荀彧打听關于陳家之事,荀彧見趕路,左右無事,便將許多知曉的事說與竇輔听。除了陳寔陳群外,對于陳群的父親也多有提及。

話說,陳寔曾經在家中及書房看書,卻發現房梁上躲著人,心知是竊賊,便將幾個兒子叫過來教育,要他們好好用功讀書,莫要學梁上那位‘君子’一般,將來作奸犯科。而那人知道陳寔知曉自己,也深受感動,便主動下來認錯,陳寔不但沒有報官,還送了錢物,讓他改過自新。這就是後世著名的‘梁上君子’的出處。

可見陳寔是一位道德楷模,至誠君子!而兩個兒子陳紀,陳諶經常為此爭論,互相陳述父親的品行。于是有人就去問陳寔,這兩個兒子到底那個更厲害,說的更對。陳寔笑著回答道︰「論學識品行,元方和季方各有所長,互為兄長,難以分出高下優劣啊!」

這陳紀是長子字元方,不是那個狄仁杰中的‘元方怎麼看’中的元方啊!陳諶是四子字季方。表示兄弟二人難分上下,稱之為難兄難弟!這也是成語難兄難弟的出處。原意是難分高下,如今卻變了意思了啊!

在荀彧的講述中,不知不覺眾人已經來到了陳府。正準備進門之際,卻見遠處一匹快馬沖到府門前。

眾人疑惑道︰這人是誰?

到底什麼人?又是出了什麼事?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ps︰感謝大家的支持!謝謝,希望第一個月,大家有票的多多支持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最新章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文閱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