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第五三回 聞噩耗生死不明 撥迷茫心清神凝

作者 ︰ 紅塵愚者

()()上回說到竇輔與楊彪一番深談,知悉許多辛密,頓感心中茫然,渾渾噩噩一人走在街上。不知不覺來到了城外。

就在這個時候,遠處似乎有人在呼喚他,抬頭一看,竟然是他們!

竇輔連忙迎上去,開口道︰「鳥兄,虎姐!二位怎會來此!」突然看到,他們的喪服,驚道︰「何人過世?莫非是老哥哥?」

九鳳沉默,雌虎看不下去,開口道︰「門主無恙!」

竇輔听到秦天無恙,心中大定,道︰「既然青樓兄無恙,小弟便放心了。那到底是何人過世。二位竟如此悲傷?」

雌虎見九鳳依然低著頭,一拳捶在九鳳胸口,怒道︰「喂,老鳥!快告知小兄弟啊,還是不是男人啊!」

九鳳委屈的看著雌虎,道︰「師妹,為兄哪里不男人了啊!是師妹嫌為兄不會說話,讓為兄閉嘴的!怎麼事到臨了,又說為兄的不是了!」

竇輔笑道︰「鳥兄,子曰︰天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呵呵,看開點。打是親罵是愛啊!呵呵呵」

九鳳听竇輔之言,道︰「打是親罵是愛?!不錯,小兄弟這話有理,只是怎麼從未听說過呢?」

竇輔心道︰說漏嘴了!連忙道︰「鳥兄,到底是何人過世,快告知小弟吧!」

九鳳,瞬間臉s 一變,望向雌虎,被雌虎一瞪,只得說道︰「小兄弟,節哀啊!」

竇輔一愣,道︰「啊?!節哀?」

還沒有反映過來,九鳳接著說道︰「是小青過世了!」

竇輔如遭雷擊,目瞪口呆。

雌虎一腳將九鳳踢開,罵道︰「這只蠢鳥!哪里配叫九鳳!老娘才是真鳳凰。會不會講人話啊!不會講話,滾一邊去!」

九鳳被雌虎一腳,頓時鳳舞九天了,遠處傳來哀怨的聲音︰「師妹~為兄本來就不會講話啊!是師妹非要為兄說得啊…」

雌虎自動過濾九鳳的話,來到竇輔面前,安慰道︰「小兄弟,還請節哀啊!其實,也還未確定!」

竇輔听到雌虎的話,心中燃起希望,道︰「虎姐,此話怎講!」

雌虎道︰「曹c o那小子到弘農張家,未曾見到小青,便與小兄弟的朋友馬鳴一起回頭沿途尋找,終于在穎水旁找到了小青的劍,四周有很多死尸。隨後,二人便順穎水尋找,終于在下游找到了小青!但是,當時面目已經腐爛,只是衣服尚且可以辨認!所以,還不能確定是小青!」雌虎說著說著,聲音越來越小。

這時,九鳳早已回來,幽怨的看著雌虎,嘀咕道︰這不是為兄的推論嗎?當時,師妹罵的一無是處。怎的現在又說與小兄弟听。

當看到雌虎吃人的眼神後,九鳳果斷閉嘴,眼觀鼻,鼻觀心,神游天外。

竇輔听完雌虎的話,沉默良久,嘆口氣道︰「虎姐,莫要安慰小弟。小青若是平安,為何不回來。即未來找小弟,亦未回孟德處。若非有不測,那死者又怎會身穿小青衣服?再者,小青武藝高強,若無特殊情況,怎會遺失寶劍。想來那些死尸的傷口,二位肯定檢驗過,是否出自小青之手,當可以判斷。為何不如實告知小弟?至于行刺之人,恐怕二位亦是知曉。」說完,冷冷的看著二人。

雌虎頓時無語,瞬間回頭,望著九鳳,罵道︰「如何?還不承認是蠢鳥!那些推論,連小兄弟都瞞不過,如何能瞞得過門主!」

竇輔听到這話,頓時覺得怪怪的,心想︰什麼叫連我也瞞不住,難道我很好騙?哎,就算不如秦兄,也不用說得這麼坦白吧。很傷自尊啊!

而此時九鳳就更委屈了,苦笑道︰「師妹啊!能不能講講道理啊,為兄又沒讓師妹說這些啊,這怎麼又是為兄的錯啊!」

雌虎惱羞成怒,道︰「反正老娘不管了!蠢鳥,自己去與小兄弟說清楚吧!」

九鳳昏厥,對著雌虎,兩眼淚花。

竇輔同情的看著九鳳,長長嘆口氣,道︰「鳥兄,還是快快告知小弟實情!」

九鳳略作思考後,道︰「小兄弟,此事事關本門機密,現下確實不好詳說,只是可以告知下手之人,乃是太平道人!」

竇輔眼中殺機涌動,恨恨道︰「太平道!張角!竇輔此生與汝,不死不休!」

雌虎驚道︰「小兄弟,怎知太平道首領叫張角?」

竇輔一驚,心想︰莫非又說漏了,轉念之際,想到了唐周。遂開口,將路遇唐周之事,告知。九鳳,雌虎方才釋疑。

竇輔心中暗道︰好險!

突然間驚覺,抬頭問道︰「二位又是如何知曉太平道張角的?」

雌虎一愣,又回頭望向九鳳。

九鳳已經習慣,嘟囔︰師妹,為兄就是師妹的人肉盾牌啊!搖搖頭,對著竇輔道︰「小兄弟,請放心,吾等絕非是太平道。至于原因,確實乃是本門機密,不可外泄。此事極為重大,吾等即可返回昆侖山,稟告門主,想來門主必定會親自下山的。到時,還是由他親自告知小兄弟吧!」

竇輔見二人如此說,亦不再強求,想到小青的驟然離世,楊彪的辛密私語,感慨道︰「世事變幻莫測,禍福實難遇料。行在世間,卻如棋子,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悲可嘆!還不如流連于湖海,寄情于山水。與草木同朽,卻也逍遙自在!」

二人听竇輔此語,似乎有遁世之感。

雌虎道︰「小兄弟,雖然不知為何會有如此感慨。亦不知如何規勸。借用門主曾今說過的一番話,希望對小兄弟有用。」

竇輔淡然一笑,道︰「秦兄之言?小弟洗耳恭听!」

雌虎緩緩道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沒有永遠的方向。時間沖刷一切,改變一切。將我們的心變得滄桑,將我們的容顏沖的溝壑萬千。戲總是要落幕的,生命終歸要結束的。百年之後若還能回頭,我希望對人生燦然一笑,道句︰我j ng彩走完了全程!」

(此句乃是好友秦兄遠行前所留!心中不忍做古言修改,故原文一字未改上傳!小弟的遁世感慨,是否亦是秦兄之感想。在此,亦用兄之留言回復!望兄安好,盼兄早歸!)

竇輔听完後,默默沉吟!

見竇輔有所感悟,九鳳雌虎很是欣慰。遂與其告辭離去。

竇輔目送二人離去,亦轉身回城。一人茫然走在街上,不知不覺走到了自己府邸,望著匾額上「陸府」兩字,仿佛又見到了小青的音容笑貌。過去的點點滴滴涌上心頭,竇輔不自覺的笑了。

不錯!戲總是要落幕的,生命終歸要結束的。百年之後若還能回頭,我希望對人生燦然一笑,道句︰我j ng彩走完了全程!

不論前途如何艱險,命運如何莫測!我都要直面人生,勇往直前!我有我需要守候的人,有我未盡的使命!

想到此處,竇輔目光堅定,大踏步走進府中,開啟密室。來到青龍戟前,喃喃道︰青龍戟啊!青龍戟!爾若有靈,听吾一言,從今往後,將與爾生死不離!竇輔此生必將讓爾大名,重現世間!

說完這些,似乎能感到青龍戟,發出微微的嗡嗡聲。竇輔將青龍戟並鎧甲全部取出,再買一輛馬車,將其全部裝車,並一箱珠寶和一些重要書簡。做完這些,便將密室重新關閉,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再次來到楊彪府上,向其辭行。楊彪見竇輔j ng神煥發,心知其必定想通,亦不再言語,送其出門。

耽誤了一天,竇輔駕著馬車,而絕塵,就隨著馬車奔跑。方才出城,便听到身後有人呼喚,回頭一看,竟然是陳珪。

竇輔疑惑,怎得他就一個人,雒陽事情未了,就獨自先走?只是此話,也不方便問,只得忍住,開口道︰「不知世伯,有何吩咐!」

陳珪笑道︰「無事,只是珪亦出城,想與賢佷同路!不知可否?」

竇輔笑道︰「此乃小佷的榮幸,世伯請!」

于是竇輔與陳珪同坐馬車離去。

在路上,竇輔問道︰「不知世伯y 望何處?」

陳珪道︰「久未歸家,自然是回家。老夫家住下邳(東漢屬徐州,下邳國,公元185年國除,稱下邳郡)」

竇輔笑道︰「如此還真是同路,小佷正要前往梁國(豫州梁國,後國初,稱梁郡)接恩師!」

陳珪驚道︰「可是蔡邕蔡伯喈(jie),蔡大家?」

竇輔謙遜道︰「正是家師!」

陳珪道︰「老夫與賢佷同去,正y 拜訪蔡大家!」

竇輔見其熱情,甚是無奈,只得與陳珪同往。

眼看就到梁國,竇輔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世伯,不知為何一人先行離去?」

陳珪看了竇輔一眼,笑道︰「老夫在想賢佷會忍到何時?」

竇輔心驚,原來他早就看出來了。于是,誠心請教道︰「不知是何原因?請世伯指教!」

陳珪笑道︰「實在是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啊!」

竇輔疑道︰「此話怎講?」

陳珪沉吟片刻道︰「叔父伯真公與劉司徒聯合鏟除王甫,確實大快人心。只是,當時並未順勢鏟除曹節。令其j ng覺,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當初對付王甫是趁其不備,突襲的手。現下想再對付曹節恐怕不易。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恐反為其所害啊!老夫無奈,只得先行離開,以求自保!」

竇輔心中疑惑,陳珪見此,笑道︰「賢佷可是想問,既然知曉,為何不告知叔父?」

竇輔道︰「正有此意,但不便開口想問!」

陳珪嘆息苦笑道︰「老夫,人微言輕,所說之話,無人相信。呵呵,皆言老夫膽小!」

竇輔默然,陳珪問道︰「賢佷是否亦認為老夫杞人憂天了?」

竇輔連忙道︰「小佷不敢!」

陳珪笑道︰「賢佷只是不敢,並非相信老夫所言?不知對否?」

竇輔被陳珪說中,不知如何作答。陳珪笑道︰「無妨!來r 自有結果,想來年內必知!」

竇輔看著陳珪,見其眼中閃著自信,當下亦不言語。

不一會,二人便到了梁國治所睢陽。進城後,找到蔡邕父女,並為其介紹陳珪。二人熱情交談,隨後,陳珪盛情邀請蔡邕一行到家中做客,蔡邕架不住陳珪的邀請,便應邀前往。

一行人,正要出門。突然見到身後人聲嘈雜。

回頭望去,見一大漢,一手持短戟,一手提人頭。過鬧市面不改s ,周圍一群圍捕之人,亦不敢近前。

竇輔驚道︰莫非是他?不對啊,他是陳留人,不該在此處啊?

此人到底是誰?小青生死到底如何?y 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注︰

1.應廣大讀者要求,盡量將一些生僻字,做了拼音標注。方便閱讀。

2.此章所說秦兄,乃紀念好友,秦滅諸侯。一位才華洋溢的美男,猛男,老男人。才子,浪子,痴情子。目前單身,新書—秦青樓!很不錯,大家可以前往一觀。另紅塵為該書寫的書評,目前在書評賽第一頁第13名。我們都是新人新作。請朋友們支持!

3.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出自北齊•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國亡猿,禍延林木,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歷史傳說︰北魏孝文帝時,公元471年,池氏總代數49世之裔池仲魚,封授城門侯,而因城里失火,皇上責罪于池仲魚疏于護城不力,被革職,並誅其九族。以致池姓雖起源歷史久遠,但至今可能人口發展不怎麼多,或許其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受到此事件的影響吧。久而久之,後來人們便將池仲魚家族無故遭受株連之事,說成了如今「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句順口成語而被廣為流傳

5.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出自三國•魏•曹冏(ji ng)《六代論》︰「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扶之者眾也。」

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魏國有一個賢士名叫曹冏。在魏國初建之時,急需穩定大局,鞏固統治權,這是眼下急需要辦的一件緊要之事。為此,曹冏便上疏魏王曹c o,說︰「故語曰︰‘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扶之者眾也。」他的意思是說,有句老話說,有一種叫馬陸的蟲子,切斷後仍能蠕動。這是由于支撐著它的渠道很多啊。曹冏引用這句古語的目的,是勸告曹c o要大力重用親信,扶植自己的勢力,招攬人才為我所用,只有這樣,才能鞏固自己的統治。後來人們便把「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引申為成語,用來比喻被打倒或鎮壓的反動或敵對勢力,余孽尚存,如不徹底肅清,還會興風作浪。很有針對x ng和現實意義!

紅塵個人認為,曹c o一代英豪,恐怕未必听進去了。所以在曹c o在世時,被打壓的很利害的世家大族,在其死後幾十年,就篡了曹魏的江山。

6.杞人憂天︰出處戰國•列子《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杞︰周代諸侯國名,在今山東新泰一帶。憂天︰擔心天會掉下來。老是怕天塌下來,以至于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比喻不必要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最新章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文閱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