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 第卅五回 識雙雄一見如故 逐劉備子干救徒

作者 ︰ 紅塵愚者

()()上回說到竇輔在緱氏山中迷路,途遇二人為其指路,並因天s 已晚,邀請竇輔在山中過夜。

竇輔隨二人到達山居,發現還有不少人居住山中,正感到奇怪。那年輕之人開口道︰「小兄弟莫要驚訝!此地乃是吾等恩師授課之所,故眾人與吾等一般,皆是老師弟子。」

一旁年長者得意道︰「吾師乃是大儒盧植!」

竇輔一驚,暗道︰盧植!原來是他,那此二人莫非是?正在竇輔驚訝中,那年幼者謙遜道︰「子干先生正是吾等恩師!在下涿郡劉備。此乃備之兄長,遼西公孫瓚!」

竇輔心中激動︰果然是他們!只是他們怎麼會來雒陽附近?且看公孫瓚只有二十出頭,劉備更是只有十五,六歲的模樣!難道這才是真實的歷史嗎?劉備不是賣草鞋的嗎?

還未待竇輔清醒,公孫瓚豪爽笑道︰「不錯!某便是公孫瓚,不知小兄弟如何稱呼?去雒陽所為何事?」

竇輔正在思索該如何應答。這時,劉備見到竇輔面露難s ,便上前拉著公孫瓚道︰「兄長!小兄弟勞累一天,不如先一起用飯,而後再慢慢詳談!」

公孫瓚恍然道︰「還是賢弟仔細!正該如此,小兄弟,請!」

竇輔感激的望向劉備,劉備不以為意,微笑點頭向竇輔示意無妨。

當夜,公孫瓚爽直健談,劉備細心善意,竇輔亦是刻意結交,一頓酒飯吃得賓主盡歡。

互敬數杯後,公孫瓚當先問道︰「不知小兄弟如何稱呼,何方人士?」

竇輔沉聲道︰「二位兄長,對小弟關懷備至,原不該有所隱瞞!但此事干系重大!請恕弟無法明言,但亦不願存心欺瞞,故還請不要再問!」

見竇輔說的如此鄭重,公孫瓚雖心中疑惑,但是亦不好強問。而劉備在听聞竇輔之言後,目露深思之s ,而後舉杯道︰「小兄弟,無需如此!汝能如此言語,定是實心之人!吾等萍水相逢,暢談一宿,已屬不易。他年有緣,江湖重逢。當再痛飲!」

公孫瓚听劉備之言,亦舉杯道︰「然也!賢弟所言有理!小兄弟共飲此杯!」

竇輔見二人如此,心中激動,將酒一飲而盡道︰「謝二位兄長體諒!弟慚愧!」

劉備又道︰「小兄弟此言差矣!汝若存心隱瞞,吾等又如何能知!今實言相告,足見坦誠。若如此吾等還心存不滿,心胸豈非太過狹隘!再者,誰人心中無私密,何需慚愧!」

听劉備如此言語,竇輔頓生知己之感,激動道︰「多謝兄長!弟之身世確實不便相告!但與兩位兄長一見如故,實在不該隱瞞姓名。小弟姓竇名輔,荊州人士!」

劉備與公孫瓚並沒有太大反應,畢竟此時他們還處在社會底層並不知曉宦官們追捕竇輔之事。但竇輔能對他們坦言其真實姓名,亦從側面反應出劉備為人之親和。年紀輕輕就能令人心折誠心相待,無怪乎能在漢末亂世三分天下有其一。

翌r 一早,就由劉備送竇輔下山。沿途,竇輔出于好奇便問道︰「劉大哥對當今天下有何看法?」

劉備一愣,隨即慷慨道︰「方今天下宦官當政,禍亂蒼生。備游學到此拜師,便立志為官,鏟除宦官。上能報效天子,青史留名。下能庇佑一方百姓,光宗耀祖。」

竇輔大異︰原來劉備也不是從小就要當皇帝。只是想做官,看其為人應該是個好官。只是太看重名聲,難怪一生為名所累。果然是x ng格決定命運啊。

于是,竇輔又問道︰「劉大哥好志向!只不知該如何做方能鏟除宦官!」

劉備听竇輔如此問,尷尬道︰「這個備確實不曾細想!不知小兄弟有何高見!還請教備!」說完就向竇輔施禮。

竇輔連忙扶起劉備道︰「兄長莫要取笑!小弟又能有何謀可除宦官!若有早已…」說著,竇輔突然感覺不妥,便停住不再言語。

劉備見此,心中明了,亦不再問,二人默默行路。不一會便到官道,劉備對竇輔道︰「小兄弟,沿此路可直通雒陽!備就送到此處,就此別過!只是不知何時能再與弟重逢!」

竇輔亦抱拳道︰「多謝兄長!此次能與二位兄長相遇!輔之幸也,兄長放心!弟相信,將來定有與兄重見之r ,那時再與兄長一聚!」

劉備感慨道︰「如此!愚兄便靜待與弟再會之r !保重!」

竇輔亦感動道︰「兄長保重!」見劉備沒有要離去的意思,便上馬先行。而劉備直到看不見竇輔身影才轉身回山。

路上竇輔正在感慨︰劉備果然不同凡響,短短一r 光景,竟然心生不舍,實非常人。且心思縝密,胸懷蒼生。只是才能不算頂尖,但能虛心求教,勇于擔當,亦可補智謀不足之短。身為上位者智謀並非必須,但是心胸卻是定要寬廣。只是這劉備生不逢時,竟然與曹c o相遇,雖說曹c o未能將其消滅,但終其一生亦非曹c o之敵手。看來這曹c o必與自己所知不同!那真實的曹c o到底是何等人物呢?若其只是智謀出眾,劉備定不會輸于他

想到這里,竇輔更加急切想見到曹c o。于是縱馬向雒陽趕去。

但是,竇輔與劉備這一場相遇,到底會對竇輔與劉備產生多大的影響呢?此時的他們並不知曉。

緱氏山中課堂內,盧植正在詢問︰「劉備在何處?」

公孫瓚猶豫道︰「老師!前r 山中有一少年迷路,劉備送其出山去了!」

盧植聞言點頭道︰「不知是何人,竟會在此山迷路!」

公孫瓚答道︰「听其所言,似有隱情。吾等亦不便詢問私隱!」

盧植滿意道︰「確該如此!」但稍一細想,又覺不妥,問道︰「只是那人難道連姓名也不曾相告?」

公孫瓚連忙答道︰「那人說叫竇輔!」

聞听公孫瓚所言,盧植大驚失s ︰「什麼?那人年歲幾何?何等模樣!」

公孫瓚見盧植如此,亦感不安,便一一將竇輔形貌年歲告知盧植。

「果然是他!」盧植頹然坐倒︰「汝等闖下大禍!為師與眾弟子定會被汝與劉備害死!」

聞盧植如此說,公孫瓚亦嚇的面無人s ,這時劉備恰巧回來,見到公孫瓚與盧植表情疑惑道︰「老師!何事讓恩師如此為難?」

盧植見劉備如此問話,長嘆一聲,並未回話!

片刻,公孫瓚將方才盧植之言告知劉備。听完公孫瓚陳述,劉備愈加疑惑,問道︰「老師!到底那竇輔是何人?吾等所為又有何錯!請老師明示!」

盧植無奈,沉思片刻後,開口道︰「汝等不要多問!此事為師亦無能爾!此地汝等不可再留,速速返鄉!」

見盧植如此說,公孫瓚大驚,連忙認錯,請盧植原諒自己。而劉備卻大怒道︰「老師!備來此是仰慕恩師人品學識!今r 之事,備實在不知錯在何處!老師執意如此,劉備走便是!」說完,頭也不會的走了。

公孫瓚方要勸阻劉備,盧植開口道︰「伯圭!由他去吧!汝是否亦是如此認為!」

公孫瓚咬牙猶豫片刻道︰「老師!弟子實在不知自己與劉備所犯何事!只是老師既然如此說,定有原由,請老師明言!」

盧植見公孫瓚如此說道,便將宦官正在抓捕竇輔之事告知,但並未將其身份說與公孫瓚。而知道原由的公孫瓚亦未做停留,向盧植告辭後,去追劉備了。

待其走遠,盧植亦站起身來,喃喃自語︰看來此地不宜久留!吾雖不懼,卻不可禍及弟子,還是讓眾人散去吧!玄德,希望汝能理解為師一片苦心!若不讓汝速走,一旦事發,那時想走都不成了。再者,吾既然知曉此事,亦不會袖手不管!當速往雒陽找文先與伯喈,看看有無辦法就下竇輔!

而此時的竇輔對即將發生的事一無所知。正站定在雒陽城門口,感慨道︰果然雄偉!這便是這時代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築了!

還不等竇輔感慨完,便被一群兵卒圍住,當先一將喝道︰「大膽反賊!還不束手就擒,左右,與本將拿下!」

不知竇輔命運如何?曹c o又是否會前來搭救?盧植又將有何計謀?y 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注︰1.紅塵多方查找,遍尋史書,公元175年,盧植確在緱氏山中授徒,而劉備公孫瓚也是在這一時期隨盧植讀書!但是時間很短暫,不到一年,盧植又因之前任九江太守,有名望,再次調任廬江太守。此地之九江在安徽,並非現在之九江。故此,紅塵將故事套用。至于盧植會在︰泡飯三國之東漢名將篇解說。而劉備,公孫後有詳述!

2.文先是楊彪,伯喈是蔡邕。此二人與盧植同在東觀,校五經,續補漢書。故關系很好,後另有故事。

3.東觀是中國東漢宮廷中貯藏檔案、典籍和從事校書、著述的處所。位于洛陽南宮,修造年代不可考。建築高大華麗,最上層高閣十二間,四周殿閣相望,綠樹成蔭,環境幽雅。章帝、和帝以後,為宮廷收藏圖籍檔案及修撰史書的主要處所。後毀于董卓之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最新章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文閱讀 | 忠義之三國英烈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