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孽鷹 第四十六章 西苑如畫仙女雲集

作者 ︰ 獨釣寒江1

蕭皇後說的董雙成和許飛瓊,都是神話中西王母身邊的侍女,j ng妙無比,美艷絕倫。關于董雙成的來歷還有一則美麗的傳說故事︰董雙成本是西周時代錢塘江畔的一位絕s 美女,混身上下洋溢著一份靈秀的氣韻。她的先祖是商朝的史官,商朝亡後定居錢塘江畔,在飛來峰下種桃成林,結廬而居。每當初ch n桃花盛開時,嫣紅一片,簇擁草廬,生活在其中不啻是神仙生活。

這種生活環境從小就陶冶著董雙成,體似弱柳的董雙成酷愛桃花,如痴如醉。董雙成r 漸長大,秀面明眸堪與繁花竟艷。有一天,忽然異想天開,采擷桃花,配以山中的芝草自己煉制丹藥。初時所煉丹藥能清痰化氣,r 久生巧,屢加改進,其丹藥竟然能夠治療多種病癥。

在一個ch n光明媚的午後,董雙成煉成了一爐「百花丹」,異香撲鼻,傳播數里之外,自食數粒後,頓覺神清氣爽,j ng神百倍。乘興吹簫,竟招致百鳥群集,盤旋飛舞。董雙成j ng神愈加清爽,忍不住高歌一曲,聲徹雲霄,引來一只仙鶴翩然而降,匍匐階下。心有靈犀一點通,董雙成一步跨上鶴背,仙鶴馱著她冉冉飛升,愈飛愈遠,來到了昆侖山。西王母居住在昆侖山瑤池之畔,不但有跡可尋,而且歷史上也多有記載。董雙成來瑤池做了王母娘娘的「傳達呣」,很像今天的機要秘書,且受命看守蟠桃園,可見她在仙宮受到的信任和重視。蟠桃是一種枝椏蟠曲的異種桃樹歷三千年才結一次的果實,是仙宮中的極品珍果。從平時培護,到果品采摘分配,均由董雙成負全責。每值瑤池盛會,西王母賜群仙蟠桃,那可都是經由董雙成縴縴玉手的。元封六年四月戍晨,漢武帝迎西王母到承華殿前,但見西王母在群仙女簇擁中冉冉從空中下降,文采鮮明,光儀淑穆,帶靈飛大緩,腰佩分景之劍,頭上華髫,戴太真晨嬰之冠,履元橘鳳文之鞋,視之年齡大約三十許,身材高矮恰到好處,天姿掩藹,容顏絕世,真神人也。西王母由一位雲鬢花顏的仙女攙扶登上承華殿,這個仙女就是董雙成。西王母與漢武帝相談多時,抽出袖中的五岳真形圖送給武帝,並命董雙成送給武帝四個蟠桃,漢武帝吃後只覺通體舒泰,齒根生香,于是小心翼翼地將桃核收起,準備栽種。西王母笑道︰「此桃三千年一結果,中夏地薄,種之不生。」。王母命侍女董雙成吹雲和之笙,又命侍女許飛瓊鼓震靈之簧,請漢武帝欣賞。

許飛瓊的傳說也很有趣。據南朝宋劉敬叔所撰《異苑》卷五「梵唱」一條︰魏朝陳思王曹植,字子建。嘗登魚山,臨東阿。忽聞空里誦經聲,清遠遒亮。解音者則而寫之,為神仙聲。道士效之,作步虛聲也。這里出現了一個新穎詞匯「步虛聲」,後來就專門用來形容仙女許飛瓊的輕盈飄渺。「步虛聲度許飛瓊」的典故,出自《太平廣記》卷七十︰唐開成初,進士許瀍,游河中。忽得大病,不知人事。親友數人,環坐守之,至三r ,蹶然而起,取筆大書于壁曰︰「曉入瑤台露氣清,坐中唯有許飛瓊。塵心未盡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書畢復寐。及明r ,又驚起,取筆改其第二句曰「天風飛下步虛聲」。書訖,兀然如醉,不復寐矣。良久,漸言曰︰「昨夢到瑤台,有仙女三百余人,皆處大屋。內一人雲是許飛瓊。遣賦詩。及成,又令改曰︰‘不y 世間人知有我也。’既畢,甚被賞嘆,令諸仙皆和。曰︰‘君終至此,且歸。’若有人導引者,遂得回耳。」

潘書生有情,妙仙姑有意,雖是「塵心未盡俗緣在」,心事卻怕人知,所以要「步虛聲度許飛瓊」。

納蘭x ng德的飲水詞中有一曲采桑子,多借道家故事,詠男女相思之意,也曾引用此典︰

彤雲久絕飛瓊字,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有句成語「漢皋遺珮」,講的典故中的仙女就是許飛瓊。說是一個叫鄭交甫的年輕書生于江邊遇到許飛瓊,以目送情挑逗之,仙女許飛瓊一時動心,解下玉珮贈給他做定情物,然而鄭交甫剛高興了一會兒,沒走幾步,懷中的玉珮就不翼而飛,仙女許飛瓊也再也看不見了。看來許飛瓊對于凡俗中的男人,發乎情而止乎禮,在漢水邊上偶遇鄭交甫時,心中對他還是挺愛慕的,故而留下玉珮給他傳情,然而,給了之後,馬上就心生後悔,施展仙法從他懷里取走了。仙女許飛瓊戲弄書生鄭交甫,卻成為眾品口爍金的佳話。

漢武帝吃過的桃核,收在在宮內珍藏,一直傳到明代。據《宛委余編》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找出元代內庫所藏蟠桃核,長五寸,廣四寸七分,上刻‘西王母賜食武帝蟠桃于承華殿’十四字。許飛瓊的身影後來也有閃現,唐代詩人許渾夢中登上一座高山,山上宮殿巍峨華美,不似人間。有人告訴他說︰這是昆侖山。走了一段,看到有幾十人飲宴,並邀許渾入座共飲。後來有一美人,取出紙筆,要他當席賦詩。許渾懾于仙女之美,當時失魂落魄,一緊張,竟然詩也沒有做成便醒了。他夢醒後定下神來,寫下了這樣一首詩︰「曉入瑤台露氣清,座中惟見許飛瓊。塵心未盡俗緣在,十里下山空月明。」過了幾天後,他的夢就又「斷線續傳」,重新夢到那個仙子。仙子卻一臉不高興地說︰「你為何將我的名字傳到人間?」許渾惶恐,馬上把第二句改為「天風吹下步虛聲」。仙女許飛瓊這才顏s 轉霽,解頤開顏。

武帝楊廣的心里正想著韓俊娥和十六院夫人,听蕭皇後說到董雙成和許飛瓊,就大笑道︰「依朕看來,愛妻可比西母不差分毫,侍女不僅有董雙成和許飛瓊,還有王子登、郭蜜香、紀維容和七仙女。」

武帝楊廣說的這些仙女,也都是西王母身邊的赫赫有名的仙女。

王子登是西王母的紫蘭室貼身侍女。她的仙界身份是她的仙界身份是蟠桃二仙子、墉宮玉女,是西王母的新聞發布官,常傳使命,出入靈州,交關常陽,傳言玄都。王子登還是西王母國禮賓司長,音樂家、能歌善舞。它善于演奏昆侖「八瑯之璈」,跳西羌艷舞。

郭蜜香是西王母的紫蘭室貼身侍女。她的仙界身份是她的仙界身份是蟠桃三仙子、又稱丁香玉女。郭蜜香體態豐滿,能烹飪中西美味佳肴,調制醇漿玉液,關對人體貼入微,是西王母的生活秘書。

紀維容是西王母的紫蘭室貼身侍女,她的仙界身份是蟠桃四仙子。紀維容美麗清秀,心靈手巧,聲音甜美,是西王母的機要秘書。

七仙女是西王母的七個女兒。紅衣仙女張天壽、素衣仙女張天陽、青衣仙女張天榮、皂衣仙女張天昌、紫衣仙女張天顯、黃衣仙女張天慶、綠衣仙女張天羽。都是玉皇大帝的女兒,都姓張。綠衣七仙女張天羽偷嫁董永的故事是流傳久遠的美麗愛情故事。

武帝這樣說就是把陳貴妃蕭貴妃蔡貴嬪以及十六院夫人都比作西王母邊的仙女。在楊廣心目中,蕭皇後就是西王母,陳貴妃她們就是眾仙女,而他自己就是活生生的漢武帝……

蕭皇後也大笑道︰「陛下有了五個陳貴妃一個蕭貴妃一個蔡貴嬪,還嫌不夠,又新添了十六院夫人,夫人之外還寵著一個韓俊娥,本宮管著的美女比西王母身邊的仙女還多,當然要超過西王母了。」

武帝楊廣和蕭皇後自比漢武帝和西王母,就把身邊這些嬌妃美嬪比作王母娘娘身邊的仙女,喜不自勝,其樂無窮。二人相視大笑。左右進上酒來,二人一邊飲酒,一邊談笑。須臾香輿到了駐蹕亭,只見十六院夫人,帶領著合苑宮人,都在馬上奏新制的《清夜游》曲,來迎聖駕。武帝將**嬪妾和十六院夫人,都宣到面前,不許下馬,就在馬上,各賜酒一杯,分作兩行,緊緊貼著香輿而行。其余宮女,俱照舊奏樂而行。不多時,到了西苑。五湖中的龍舟鳳舸一字兒排在岸邊。武帝與蕭後,下了香輿,同上龍舟。十六院夫人,也坐了十六只龍舟。其余的數千宮女,都上鳳舸。各船奏樂。武帝叫先游五湖,眾內相領旨。數百號龍舟鳳舸,一齊往五湖中撐開,將滿湖的月光波影蕩得粉碎。船上的宮人音樂遞奏,這一船細樂才完,那一船清謳又起。一個個就像凌波仙子,一個個就如神女夜游。五湖中月下風光,更覺清幽澄澈。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欲海孽鷹最新章節 | 欲海孽鷹全文閱讀 | 欲海孽鷹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