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 第三百八十四章 塵緣

作者 ︰ 關中老人

()第三百八十四章塵緣

只是在杭州停留了一天,安排好一切之後,李三生和他的護身符小司徒再次啟程,直奔南京。請記住我們的網址)

因為在南京沒有住處,到了南京之後李三生便先想找家酒店住下,記得上次來南京的時候玉兒給他定的秦淮河邊上的希爾頓大酒店晚上的夜景特別美,便選擇了希爾頓的大酒店。

之後,李三生並沒有選擇直接去看雪兒,而是帶著小司徒來到了南京最有名的雞鳴寺,如今的春節早已經不像是過去那樣就呆在家里過年,大多數有能力的人都喜歡上了旅游過年,所以作為南京最有名的幾個景點之一的雞鳴寺春節人流量也不小

雞鳴寺,又稱古雞鳴寺,位于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雞鳴寺始建于西晉,清朝康熙年間曾對雞鳴寺進行過兩次大修,並改建了山門。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登臨寺院,並為這座古剎題書了「古雞鳴寺」大字匾額,關于雞鳴寺的歷史很多,就連南京本地人也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是真實版本,有人說雞鳴寺的前身是孫吳時期的棲玄寺,有人說雞鳴寺的前身是南朝梁時期的「同泰寺」,不過沒人會否認雞鳴寺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寺院。

來到雞鳴寺景區之後,李三生和小司徒跟隨著游人的腳步準備慢慢瀏覽起了這座爺爺生前頗為推崇的古剎,因為爺爺晚年偏好佛法,連帶著李三生也頗有佛根,而他也覺得,一句普普通通的佛語在不同心情下去理解,會有不同的意義,這也難怪佛度眾生。

還未進寺,李三生便看到了傳說中的「雞鳴坡下胭脂井」,熟讀歷史的都知道胭脂井的故事,胭脂井有名辱井,多少年來,人們喜歡將胭脂井與陳後主和張麗華的故事聯系起來,似乎其中有個難解的情結,因為歷來亡國君王的情感故事似乎令人更興趣。南朝時陳朝皇帝陳叔寶,史稱陳後主,是陳朝最後一個皇帝,他在位不到8年,荒政誤國,最後無力與南下的隋軍抵抗,當隋軍進入皇宮時,陳後主被逼走投無路,帶著兩個寵愛的妃子躲進景陽樓下的枯井中,最後被隋軍大將韓擒虎活捉,之後,陳後主及二太子、諸弟王及文武大臣一齊被押往長安,這樣的結果本來是昏君誤國造成的,不能算是妃子的事,可是,陳後主最美麗的妃子張麗華,卻承擔著最倒霉的結果,陳後主等被擄後,晉王楊廣擔心「美色誤國」,將張麗華處死,本來美麗是沒有罪的,張麗華卻不僅被處死,還落得了千古罵名。(請記住我們的網址那口胭脂井此後被稱為是「辱井」,後來清周寶瑛有詩曰︰「可憐此井為何辜,一辱至今不能洗。」

李三生苦嘆,自古紅顏多禍水,自古紅顏也多薄命,誰又知道,紅顏本無罪?

「三哥,我听爺爺說過它?」在進雞鳴寺寺門的時候,小司徒指著頭頂古雞鳴寺四個字對著李三生輕聲說道,來雞鳴寺前,李三生也沒給小司徒說要去哪,而小司徒也不會問,只知道三哥去哪,他便就跟到哪。

可能是感受到了雞鳴寺無邊的佛法,小司徒在進入雞鳴寺進去之後,身上的那種超圖世俗的氣息便更濃,就連路上的行人也疑惑的打量起了小司徒,李三生卻早已經習慣,因為上次去杭州靈隱寺的時候他就已經感受到了,不然靈隱寺那位大師也不會說此子頗具慧根。

李三生停下腳步問道「爺爺給你說過什麼?」

小司徒想了想說道「爺爺說,雞鳴寺里面有座觀音殿,觀音殿門上一副楹聯叫‘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

李三生呵呵的笑了笑,拉著小司徒繼續往里面走,雞鳴寺里面這句‘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爺爺生前也給他說過。

多半個小時之後,李三生將整個雞鳴寺有人能進到的地方都已經轉了個遍,最喜歡的莫過于藥師佛塔,里面供奉著,藥師佛塔是七層八面佛塔,里面供奉著一座明代青銅鑄造的藥師琉璃光如來佛像,這座佛像原來在北京雍和宮,經周總理批準,1972年移至雞鳴寺。藥師佛塔從第二層開始,每層設四個明代金絲楠木佛龕,每座佛龕里供有楠木藥師佛像,共24尊。

李三生之所以喜歡這座藥師佛塔,是因為在佛教眾佛當中,他最欣賞的莫過于東方淨琉璃世界之教主的藥師佛,其中最喜歡《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的十二大願,常在無人之時自念。

一圈下來之後,整個雞鳴寺讓李三生感興趣的地方很多,特別是楹聯,除過觀音殿那對‘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豁蒙樓里張之洞題的‘勝地何常經浩劫,斯樓不朽奈名傳’和梁啟超題的‘江山重疊爭供眼,風雨縱橫亂入樓’也頗有意思。

逛完了游人所能進去的所有地方之後,李三生這才帶著小司徒向著雞鳴寺的內院而去,這也是他此行雞鳴寺的目的,不出意外的是,在內院的時候被守門兩個尼姑給擋住了,輕聲說道「佛門清淨地,施主請留步?」

雞鳴寺是個尼姑庵,這個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就算是南京本地人也很少有人知道。

可能是感受到了李三生身邊小司徒身上那股佛性,兩個尼姑不由的多看了兩眼,若有所思。

李三生輕笑,雙手持佛禮「阿彌陀佛,請問宗誠師太還在嗎?還請通報故人後人來訪」

老住持在已死十多年,兩個尼姑皺眉道「阿彌陀佛,老住持已經圓寂多年,現在是蓮華師太為住持」

李三生一听,卻沒想到爺爺曾經說過的宗誠師太已死多年,搖了搖頭,但卻沒想離開,繼續說道「那請兩位麻煩通報蓮華師太,就說當年李姓老人後人來訪?」

兩個尼姑听後,相視一眼,左邊的尼姑便笑道「那請施主稍等片刻,我去通報」

李三生點了點頭,便和小司徒在院外等著,沒過一會進去通報的尼姑便回來對著李三生說道「師太有請」

李三生跟著剛剛通報的尼姑進了內院,內院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院子,是寺里的尼姑們生活的地方,尼姑帶著李三生來到內院一個小念堂後便獨自離開,李三生看著念堂佛前一個跪在蒲團上的老師太後,心里估計便是蓮華老師太。

李三生還未說話,蓮華老師太便沉聲說道「李老二十五年前給師父說過二十五年後他的後人便會來訪,我和師父都以為笑談,沒想到二十五年後,果真後人來訪,李老不愧乃當世第一神人」

「爺爺在前些年便已仙逝」李三生看著老師太,輕聲說道,卻沒想到自己這次來雞鳴寺,爺爺二十五年前便已經知道,巧合?

「阿彌陀佛」佛前傳來了老師太的嘆氣聲。

老師太並沒有轉過頭,而是繼續跪坐在佛前念經,停了會問道「不知施主此次前來,有何貴干?」

李三生笑了笑,看了眼蓮華師太蒼老的背影說道「我想知道塵緣的事」

蓮華師太大驚,繼而起身,轉頭看著李三生,當看到小司徒的時候再次失神,回過神之後自言自語的盯著小司徒搖了搖頭說道「此子頗具慧根,和當年的塵緣一樣」

整個雞鳴寺很少有人知道塵緣的事情,塵緣是師父晚年收的唯一一個俗家弟子,更是一名男性弟子,師父說,她和塵緣有緣,佛度有緣人,此乃天意。

「師太要是不想說,我便不強求,今天就當做故人的後人回訪即可」李三生輕聲道。

「天意啊,天意啊」蓮華師太搖頭,沒答應也沒否認,繼而說道「當年塵緣在寺里的時候,李老也見過,也是那一見,改變了塵緣,至此塵緣便離開了雞鳴寺,直到有一天突然回來,對著師父說,他要還俗」

蓮華師太往前走了幾步,直到走到李三生的身邊才停下,模著小司徒的頭說道「師父說,塵緣塵緣未了,依舊眷戀紅塵,便準許了塵緣還俗,至此塵緣便離開了雞鳴寺,塵緣走後,師父對我和師兄說道,塵緣罪孽深重,便從此每天堅持為塵緣念經開罪,直到精力耗盡,臨終前,師父說,塵緣的罪孽終于解月兌了大半,她也便安心了」

李三生認真的听著,卻沒有想到的是塵緣居然和爺爺也有關系,越來的震驚,自己好像走的每一步,爺爺似乎都知道。

看到李三生皺眉的樣子,蓮華師太說道「這便有關塵緣的一切,師父圓寂後,塵緣便在藥師塔里為師父受戒了七七四十九天,至于塵緣離開雞鳴寺那幾年經歷了些什麼做了些什麼,我便無從得知」

從蓮華師太這里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一切之後,李三生依舊沒法從自己的震驚中回過神,就連蓮華師太請求將小司徒留在雞鳴寺一天也想都沒想便答應了。

站在雞鳴寺前,他來雞鳴寺本只是想問塵緣的事,但卻沒想到心里那個最大的疑惑越來越清楚,自問,當一切都被設定之後,自己再往前走,還有意義沒有?

(求紅票,求收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般若最新章節 | 般若全文閱讀 | 般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