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第83章

作者 ︰ 我想吃肉

姜氏在喝藥,歸義這地方呢,哪怕是冬天,也沒得幾場雪,自然也沒多少冰。可夏天兩季偏偏很熱,秋老虎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甘令又窮,縣衙里一塊冰也沒有!蔣氏為女兒一家什麼都想到了,連拉車的牛都後續要送來了,偏偏這冰,是沒有辦法了的。

難道要顏肅之四處往冰?

姜氏就有點不舒服,反觀顏神佑與六郎,兩個小東西身體卻棒棒的。顏神佑就不用說了,上天入地,摔打得好筋骨,屋子里放幾盆井水就好了。六郎年幼,十分健康,也是幾盆井水,放冰太多,還怕他冷著呢。

見顏肅之進來,姜氏放下碗,擦了擦嘴角︰「郎君怎麼這個時候到後宅來了?」大白天的,有正經事的男人,誰往後院里跑呢?

顏肅之笑道︰「是有正事。」

姜氏因問何事。

顏肅之將那金帛放在姜氏面前的矮案上,阿圓忙將藥碗給收了。顏肅之抱來的也不是全部,至少綢緞不是全部。卻是色彩鮮艷的提花綢,又有一盤子金銀。顏肅之一面放,一面說︰「朝廷旌表,又賜金帛。」且說匾已造好了,等著往門上裝呢。

姜氏便知,這便是旌表門閭之意了。翻看一回,笑道︰「這下可好啦,他們姐弟兩個,都在長個兒的時候,我還愁先時的料子不時興了呢。」

顏肅之看看姜氏的面色不錯,伸手試一試她的額頭︰「今日像是好些了。」

姜氏笑道︰「好多了,這些日子都不敢見神佑和六郎。」姜氏怕自己還有別的病癥,六郎又小,顏神佑雖然一向健康,也不是沒有大病過一場,便阻止兩個孩子接近。每日一早一晚,顏神佑就帶著弟弟,在門外給姜氏問安。順手,也接管了六郎的功課。

她唯恐自己教得不好,便專門請教了姜氏進度,而爾自己做了個教學大綱,回來一點一點給六郎來講。她的耐心固不如姜氏,卻勝在有趣,姐弟兩個一個教、一個學,倒也其樂融融。不但教學,顏神佑還要應付六郎的問題,比如︰「阿娘什麼時候能好?」

每當此時,顏神佑就要哄騙小朋友︰「六郎將功課學好了,阿娘就好了。」

顏肅之夫婦听了阿圓與阿方學語,又是欣慰又是好笑。姜氏也盼著自己的病趕緊好。這幾日,早晚已有些涼爽了,姜氏感覺好了很多,再忍不住了,開始念叨兒女,連朝廷的旌表都看淡了很多。

顏肅之道︰「他們兩個,好著呢。再服兩劑藥,明天叫他們來見你,包管都要樂壞了。」

姜氏道︰「這些日子,你看神佑還行?」

姜氏病了,顏肅之便想接手一些家務。簡單的事務阿方、阿圓這樣的心月復侍婢就能應付得了,但是有些事情還須主人作主。偏顏肅之近來事務頗劇,蓋因秋收將至,不特縣中之租賦要收繳,還要安排一下縣里徭役之征發,好修一修水渠。又有秋收過後,分給他的一千部曲都要遷到歸義來,他更要上心作好規劃安排。

入秋後,荒地不好再開墾種植了,但是先犁一遍,上些肥料來肥一下田,等明春再種也是十分劃算的。

這樣內外一把抓,顏肅之也有些吃不消。顏神佑便主動接過了任務,不但每天抽空給六郎上課,然後安排他練點書法。自己就趁著六郎寫作業的功夫,來處理家務事。這些事務在她眼里並不困難,一是學過,二也是因為人、事都不復雜,倒也安排得井井有條。

听聞姜氏生病,登門拜訪探病的不是沒有,顏神佑也只親自接待了盧、牛、馬、羊四家的主母,且說︰「家母不適,恐過了病氣,不敢請諸位相見。♀待痊愈後,再與諸外歡宴。」爾後便出了個通告,說姜氏要養病,沒事少來煩她老人家。等到秋收結束,大家一起吃酒。

歸義的秋天,有一個類似豐收節的節日,大約是先民的習俗與山民的節日相融合的產物。每到此時,全縣上下總要熱鬧上小半月。作為一縣之令長,顏肅之也要攜全家,與大家一起慶祝的。

等顏肅之從塢堡那里回來,發現女兒已經處理妥當了,心里便十分慶幸。早年他中二,幸虧沒有把孩子給帶壞,真是要謝天謝地。這心里,對老天爺的感激又漲了幾分。

反是顏神佑,很有點郁悶。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錯覺,就覺得六郎似乎有點老成的樣子。明明開始還是個很正常的逗人正太,怎麼越來越悶了呢?集中表現在,這貨平常一句廢話也不會說。問問題的時候,簡明扼要,回答問題的時候,也只揀要點來說。顏神佑的想法里,這個年紀的小朋友閑得沒事兒,跟小貓小狗小螞蟻都能講兩個鐘頭的故事,怎麼到了六郎這里,就一副︰魚唇的凡人。這樣的嘴臉了呢?!

小朋友,你這樣不好的,boss即視感你造嗎?

第三天上,姐弟倆得到允許可以見姜氏的時候。顏神佑注意觀察,六郎開始是邁著歡快的小短腿兒,撲到姜氏懷里沒錯啦。然後賣完萌,叫完娘,他就……坐得跟個雕像似的。

顏神佑不由報怨︰「跟個小老頭兒似的。」

豈料顏肅之與姜氏異口同聲道︰「他就是要沉穩些。」姜氏還要再添一句︰「你就是個猴兒,我可不要再養另一只了。」

顏神佑︰「……呵呵,我是大濕兄,他就是二濕兄了嘛,呵呵,未必好哦。」

姜氏沒听懂,嗔道︰「你又說什麼呢?」

顏神佑翻了個白眼︰「我胡說八道的。」

這樣理直氣壯的耍無賴,把顏肅之都噎著了,姜氏跟這個小變態的斗爭經驗比顏肅之要豐富一點,她回神很快,手里的扇子直指顏神佑︰「你再胡說試試!」

顏神佑縮脖,卻忽地听到一聲極細的「嗤」,一扭臉兒。她發誓看到那個剛才她說的「小老頭兒一樣的小胖子」正在捂著嘴巴偷笑。

收回前言,這個小東西還是斯文一點的好!有一個顏神佑去鬧騰別人就好了,她一點也不想再來個小胖子鬧騰自己!要不是怕給小朋友留下心理陰影,她打算給六郎起個小名叫胖胖或者球球什麼的。

姜氏與顏肅之相視一笑,道︰「不要淘氣了,六郎也坐好!不許嘲笑你阿姊。」

擦!小東西你還真嘲笑我啊?!顏神佑斜了六郎一眼,六郎……正襟危坐,跟什麼都沒發生似的︰「看到阿娘好了,我開心才笑的。」

小王八蛋!顏神佑氣鼓鼓的。

姜氏道︰「好啦,京里來了些新紋樣的料子,你們來看看,喜歡什麼顏色的,好做新衣。豐年節上好穿。」

顏神佑奇道︰「豐年節?」原諒這個土包子並不怎麼知道本地風俗吧,她自從到了這里來,是夠忙的,沒注意這個。

顏肅之解釋了一回,且說︰「本地風俗,于男女大妨頗有些松馳,你們年紀又小,偶爾玩耍一下也是不錯的。♀」

姜氏皺眉道︰「這個……」

顏肅之笑道︰「並不妨的。」要在這里扎根,總得染上一點這里的風俗。若如盧家那般,守得太死,才是對自家不利呢。

顏神佑道︰「可是與山民有關?」這也算是常識了,一般這種豐收節之類的,形態越原始的地方,保留得越多呢。

顏肅之笑道︰「正是,你是怎麼知道的?」

顏神佑一擺頭︰「猜的。」

顏肅之道︰「我不管你了,你與你阿娘商量做衣裳的事罷。記得做身兒窗袖的,說不得,你們也要隨我四鄉里走一遭了。免得日後說起,你在歸義住了這許久,還不知道歸義是什麼樣子呢。」

————————————————————————————————

顏神佑喜歡大紅、鵝黃兩色,頗為亮眼,還怕姜氏說俗氣。姜氏卻說︰「小小年紀,就該穿鮮亮一點兒好,咱們又不是穿不得。」

顏神佑嘴角一抽,還真是的。這個她讀過書的,有種種禁色,譬如奴婢,只好穿些灰黑藏藍之類的。平民呢,顏色也就是那麼灰褐幾樣,當然,如果你家有點錢什麼的,不怕衣服髒,可穿白。白衣秀士听著很美,其實是因為……沒資格穿彩的。插一句,這會兒女士衣服上,鳳凰可以隨便繡,不能隨便繡的是翟鳥紋。

裁縫做著衣服,顏神佑繼續操練她的兵馬。客女們都很開心,蓋因父母親人行將趕赴歸義,到時候便是一家團聚了。雖然還要在小娘子身邊听命,可偶爾得個假,也能去看看父母家人。是以訓練起來也很有積極性。

顏神佑這里,可能真的是顏啟的基因不錯,哪怕訓練的時間不如客女們多,她的體育課居然沒比客女們差。此情此景,連她自己都得承認,有時候,還真得看先天條件的。

不止是客女,就是城外的部曲,干起活兒來也很賣力。不但房子建好了,連收割谷物也相當地快。新打的谷子晾曬著,干得差不多了,再開始月兌粒。然後將一些稻草堆起來作冬日的部分燃料,又在山民勢力範圍的邊緣彼此默許的地方打了足夠的柴來備用。再犁一遍地,以草木灰肥田。

等豐年節後,再插一茬兒冬麥,到明年還能收一茬兒呢,也是增產的好辦法。雖然眼下地薄,但是多墾幾年,也就養起來了。又有上面支援的耕牛也到了,朝廷撥的、姜氏娘家給閨女的,齊總總得了上百頭。

真一派興旺熱鬧的景象!

然而在此之中,方章卻有些憂心,常對顏肅之道︰「郎君括隱括出這許多,只怕底下人心不平。」

顏肅之道︰「無妨,鬧不起來。」他是明白的,只要不觸到底線,少有人敢去反朝廷。顏肅之在這里,就代表著朝廷。更何況,他還拿出一些誠意來,允許大家墾荒呢。不給這些土豪來個下馬威,他要怎麼在這里立足呢?

方章十分擔憂,甘令當年是吃過不少苦頭的,雖然倚著朝廷,強硬頂了十幾年,當地土豪卻不合作,不肯共同建議新天地,歸義這地方依舊有些窮山惡水的意思。

可他怎麼勸,顏肅之都不給正面回應,豐年節卻又到了。

——————————————————————————————

到得豐年節時,顏肅之與姜氏先在縣城里宣布這一盛大節日開始。

姜氏原本因病,收了許多拜帖,就是打牌與土豪娘子們見個面,或許還吃個飯什麼的。如今豐年節到了,正好,不用單獨相邀了,就合到一處辦了。縣衙里吃個酒,然後一起到外面看狂歡。

受山民的影響,縣里民眾的歌舞水平還是很高的。比起顏神佑跟著姜氏學的一點宴會上的舞步要精彩多了,而且這城里還有一些不知何故下山來的山民,用古老的語言唱著長長的調子。到得夜里,這一天是不宵禁的,滿城的燈籠火把,將縣城有限的幾條大街用橘色的火光給勾勒了出來。

顏神佑被勒令絕不許離開阿竹等人,這才被允許跟當地白富美們一起玩耍。盧家兩個小娘子不肯下場,只肯遠遠看著,顏神佑便與其他幾家小姑娘一起,帶著侍婢們,組團從街道這一頭晃到街道那一頭。

第二日上,土豪們告辭,顏肅之卻令套車,帶著一家大小,往四里八鄉的轉一圈兒去了。眾土豪也得往自己的地盤上去慶祝豐年。即使被括了隱,土豪們也得承認,有顏肅之在,本地的雜捐之類減了不少,自家也能放開了種植桑麻之類,整個歸義的大環境都覺得好了很多呢。

且顏肅之自得了朝廷之表彰,又申請了減負,雖然目前更進一步的還沒有批下來,但是總體來說,欣欣向榮。哪怕得不到多少實惠(……),至少在這一刻,土豪們看著這一片歡騰的場景,心情是振奮的。

顏神佑坐在馬車里,心情也是振奮的。雖然蔣氏命姜戎給姜氏送了牛了,姜氏依舊沒有,卻改為雙馬拉車,感覺差別也不算特別大呢。

這一回走得就遠了,四里八鄉都串了一回,顏神佑戴著帷帽,也四處蹓了一回。這一回,開始還用步障,到最後,姜氏見鄉民熱情,連步障都收了一半,展作個半弧,隊伍的後半截依舊裹著,前半截已露了出來。先往西行,經過比較富庶一點的,也就是各大土豪的地盤,南面是大山和荒地,且不去了。從西經北再到東邊,最後視察一下自家塢堡,然後回縣衙。

縣令一家在西部和北部受到了熱情的招待,除了盧家,其他人家是有些擔憂的。偽世家在姜氏面前是不敢拿大的,真個變成了土豪。所有人都擔心︰縣令下面要做什麼。

顏肅之不飲酒,卻于宴上像喝醉了一樣地向大家保證︰「總不會揩油揩得叫各位吃不上飯不是?」

大大地安撫了土豪慌亂的內心。方章作為隨行人員,暗道︰難道這就是郎君說的心里有數嗎?這個問題,顏肅之是不會回答他的,顏縣令吃完了酒席,又帶著家人往東面去了。

經過先前去過的那個村子的時候,顏神佑猶記得當初偷食魚餌的小姑娘。小聲問︰「那個阿花呢?」

里正便問︰「哪個阿花?」原來,山民下山的時候,都沒個接地氣的姓氏,也沒個正經的名字。登戶籍的時候就隨便亂叫。你們這一村的,是一大家族,當時穿著藍布衣服,就姓藍。他們那一村子,登記的時候書吏看到了硯台,就姓黑。以此類推。

這個村子當初卻是書吏看到一個山民坎肩兒上繡著朵花兒,就都姓了花。全村人一多半兒都能叫個阿花的。

問了一回,居然找出了這個小姑娘,小姑娘倒比先前顯得干淨整齊了一些。上來便叩頭。姜氏忙命扶起︰「這可使不得!」她心里有數,平常奴婢感恩磕頭就罷了,阿花是良民,這頭就不能隨便讓顏神佑給受了。上下一打量︰「比先前齊整了。」

里正便說︰「多虧了郎君,咱們才算開始好過啦。先前甘令也是好人,大家在他那里不過拖口氣兒,如今是喘過氣兒來,好過日子哩。」

顏神佑從旁听了,不由嘆道,老百姓自我復原能力真的很強,只要你別折騰他們,他們就不會過得太差。听姜氏與顏肅之說著場面話,顏神佑又讓人裝了一匣子的糕點,給阿花拿著了︰「給你。」

阿花紅著臉接了,道︰「今年,家里有余糧了,不大缺吃的了。只是小娘子這個好吃,我,我就收下啦。我們家種了桑樹了,過二年長成了,摘桑椹來與小娘子吃。」

顏神佑笑道︰「好啊。你到衙里,就說找阿竹,讓阿竹帶你來見我。」

阿竹在一旁听了,默默地上前,將阿花的樣子給記下了。阿花也看著阿竹,將她的樣子也給記了下來。

顏肅之默默給閨女點了個贊,再看兒子。六郎端正坐著,表情努力做嚴肅狀,好像一只方正的貓首領,顏肅之看了差點笑場。顏神佑順著顏肅之的眼神兒去看她弟弟,心道,你就裝吧,一路上你也沒少問問題啊。

————————————————————————————————

沿途的村子都走過了,皆一片豐收景象。今年新墾的荒地也有不少,顏肅之又主張縣里出耕牛租與村民承包了墾田。老天爺也幫忙,這一年不說風調雨順,至少沒什麼災害。

再往東行不到百里,已到海邊。風似乎都帶著粘乎乎的濕氣與腥味兒。顏肅之一家人這輩子還沒見過海听,是以顏肅之提議巡鄉的時候順便看海,姜氏是一點也不反對的。只是有些擔心︰「听說海上有些個海賊什麼的。」

這個方章知道,上前道︰「娘子勿憂,歸義太窮,海賊也是不來的。」

姜氏︰「……」這窮地方好像是她丈夫的轄區?

顏神佑捂著嘴巴笑了。六郎听不大懂,心道,這個窮,似乎是不好的,為什麼阿姊還要笑?難道因為……她蠢嗎?

小朋友,內心吐槽千萬不要說出來啊!

顏神佑不知道自己被個剛月兌離的女乃娃給嘲笑了,只是眯著個眼,仿佛看到了什麼奇怪的東西。不懂就問是個好習慣,所以顏神佑手指一指,問道︰「阿爹,那是甚麼?」

顏肅之看了半天,方道︰「好像是鹵池?」

「啥?」

這個姜氏卻是知道的,她手里有制鹽的生意,對顏神佑道︰「里面是鹵水,取來煮,可產鹽。」

盧慎一直隨侍在側,卻是一直目不斜視。雖則將姜氏母子三人的相貌看在眼內,卻是稟承著大家風範,不去盯著人家老婆閨女的臉看。這讓顏肅之十分滿意,又有那麼一點不爽。滿意于他守禮,又不爽于——我老婆閨女不好看麼?你都不再多看一眼的。

看吧,中二病又犯了。

盧慎此時心里想的是,不愧是名門之女啊,懂得就是多。對世家女的評價,倒是又高了那麼一點。他平常接觸最多的世家女,就是殷氏了,所以對耳聞的淑女們的賢良淑德,還真不怎麼敢深信。及姜氏深明大義,將駕車之牛捐出,又持家有方,盧慎才真正扳回了印象分。

心道,有妻如此,顏令是不會壞事的。又想,有母如此,這小郎君和小娘子,將來也不會錯的。

咦?

那位未來的淑女,你腫麼了?

顏肅之也正好問︰「阿壽,你怎麼了?可是風大吹著頭疼了?」

顏神佑搖搖欲墜,扶額抬眼,對顏肅之道︰「阿爹,我好像又有點想做夢了。」

煮鹽,煮鹽,煮鹽啊!我是有多遲鈍?!煮什麼煮啊?費柴費炭的,干嘛不啊?這里又是一片荒地的,種糧食也種不出多少來,不如開鹽田啊!

作者有話要說︰依舊是英俊的存稿箱君,祝大家看文愉快∼∼∼

滅哈哈哈哈,就要勝利會師了!l3l4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詩酒趁年華最新章節 | 詩酒趁年華全文閱讀 | 詩酒趁年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