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情ヾゝ 一九四(2)

作者 ︰ 飄揚

一九四(2)一九四

任雨澤說到這馬上把笑容收起,換成了極為嚴肅的表情,「北江市的麻風太濃了,滿街都是麻將館,很不好。清源同志,我建議你們公安部門好好地整治一下街頭的麻將館,說是娛樂,實是賭博,你們都給我去查查,該抓的抓,該關的關,該罰的罰,絕不能心慈手軟。還有,市紀委和市監察局也要對城內的茶樓、咖啡館這些場所進行嚴查。同時,要發文到各縣去,狠剎賭博之風。據群眾舉報,我們有不少同志經常出入這類場所玩牌打麻將,對待這類不思進取的同志我們要嚴懲不怠,北江市委、市政府絕不允許這些場所成為我們干部賭博的避風港。」

公安局局長兼政法委書記的鄔清源和市紀委、監察局的領導都說這事他們回去後就立即進行布置。

說完賭博,任雨澤又把話題回到了北江大橋上︰「大家有什麼意見就說嘛,開這個會只是想初步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至于北江大橋到底怎麼建,什麼時候建,以後市常委會上還要進行專題研究的。」

說完這些話,任雨澤看了發改委主任吉瓊玉一眼,說︰「瓊玉同志,你帶個頭,發表發表意見嘛。」

吉瓊玉沒想到任雨澤第一個點的「將」會是她,有些意外,又有些受寵若驚,任雨澤點名要她發表意見,自然是另有深意的。

吉瓊玉是一個40多歲的女人了,人很精明,長的也算不錯,當初剛畢業到了政府的時候,正是青春美麗的一個妙齡少女,那時候追她的人可多了,但她偏偏就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一心想在官場混個風起雲涌的,所以最後挑三揀四,挑了一個大家都人為配不上她的男子,但這個男人的老爹當時確實北江省的一個很有份量的領導。

按吉瓊玉的說法,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自己想要在官場混,自然就不要指望再找個什麼白馬王子去恩恩愛愛了,你還別說,從結婚之後,吉瓊玉就開始進步了,從一個鄉鎮的計生員起步,一點點的又從科員到科長,再到副局長,局長,這樣一步步蹬了上來。

有得自然會有失,官場上一馬平川的吉瓊玉,卻在家庭和婚姻生活中飽受艱辛,先是老公經常在外面嫖風浪當,給她惹出了很多事情,後來這個老公又染上了毒癮,這一下就把家底敗完了,單位上也因為吉瓊玉的公公離休了,也就不再顧忌什麼,直接把吉瓊玉的老公就開了,蛋撻老公還經常逼著吉瓊玉給錢,有好多次讓吉瓊玉連死的心都有了,根本是不敢回家。

後來也是逼急了,就要離婚,但老公肯定是不會答應的,吉瓊玉找到了北江市當時的老書記,給組織匯報之後,市委很是重視,也幫吉瓊玉想了一些辦法,讓婦聯等幾個機構一起出面,這才讓吉瓊玉和老公離婚了。

離婚後的吉瓊玉也輕松起來,不過她的官途雄心依然不減,好多次,她都用女人的敏銳感覺,幫她找到了最為合適的坐標,這一路走來,就到了北江市舉足輕重的發改委主任位置。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這個發改委主任啊,發改委主任的權利非常大,主要是資金投入和項目管理方面的,很多地方項目都向發改委申請資金的。同時它還兼顧著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

比起那些大局的局長們,一點都不含糊,就是有的副市長,也未必有這個發改委主任的實權大。

任雨澤當然也知道這個情況,在他剛來的時候,就听到雲婷之介紹過吉瓊玉,說這個女人能力強,工作潑辣,不過就是有見風使舵的毛病,可以用,但不可以交心。

為了今天的會議順利展開,昨天任雨澤找吉瓊玉談了話,對她是夸贊有加,說她有在鄉鎮擔任領導職務的經歷,有著豐富的農村基層工作經驗,又在縣里分管過開放型經濟工作,人這麼年輕,在北江市新一輪的「工業興市」的大戰略當中肯定會大有作為的,鼓勵她好好干。

對吉瓊玉來說,這無疑就是任雨澤給她釋放的一種信息,她知道任雨澤需要人手,需要支持,而自己也更需要依靠,可謂是一拍即合。

現在任雨澤要她發言,用意再明白不過了。

吉瓊玉深吸了口氣,說道︰「我認為現在的北江市雖然在省內不錯,但和發達城市的省會比,工業發展過于緩慢,經濟總量不高;另一方則是我們北江市沒有拿得出手,值得在別人面前一夸的東西。我們應該借南北兩個新區開發這一契機,高標準高要求地建好北江大橋,把北江大橋建成北江市的標志性建築,而不僅僅是一座通車通人的橋梁,使未來的北江大橋成為展示我們北江市的一張最好的城市名片。」

這個時候,楊喻義心情復雜的看了吉瓊玉一眼,對這個女人,楊喻義是有些顧忌的,倒不是說她那個早就離休的公公,而是這個吉瓊玉捏著楊喻義的一個短處的,在好幾年前,在吉瓊玉還是發改委副主任的時候,一次楊喻義他們一起到國外考察,楊喻義把洋酒喝多了一下,最後有些失態,他借著酒精的壯膽,厚著臉皮到了吉瓊玉的客房,調笑一陣,就突然動起手來,吉瓊玉也是半推半就的,這人到了國外,好像也放松了不少,看著楊市長把自己的兩~腿~分開,看著這楊市長上去偏偏不下真功夫,蜻蜓點水似地故意撩撥她,把個吉瓊玉撩撥的又扭又搖,臉上卻是失望的神色,正要消火,楊喻義忽地發一聲吼,發瘋發狂地使出了崩山的招式,足足弄了半個小時,威風依舊不減,把個吉瓊玉推搡得如水如泥。

吉瓊玉就哭了,說︰「我前十年白活了……市長啊,你叫我當了一回真女人。」

吉瓊玉的前夫有個怪毛病,兩個人在一起時,三五天也能對付一次,盡管每次都是不腥不淡,畢竟露水也是濕的,只是不能出去,出去幾天回來,反倒不能干**了。吉瓊玉猜他是在外邊眠花宿柳的,回來之後兩口子必定要吵吵嚷嚷鬧一場,偏偏丈夫當時又是個企業上的外銷經理,出去是隨時都有的。

後來老公吸毒了,那話兒就更不得力,讓吉瓊玉經常不腥不素的很難受。

但那次之後,楊喻義回來卻感到後怕了,首先是吉瓊玉索要發改委主任的位置,再後來吉瓊玉的老公吸毒很缺錢,經常到單位找吉瓊玉要,這就讓楊喻義越來心里越擔憂了,怕萬一有一天這個吉瓊玉出了問題,自己也就跟著倒霉,而且兩人接觸多了,楊喻義發覺這個吉瓊玉在政治上的野心也是很大的,自己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的各種要求了,所以楊喻義就開始和她疏遠了,兩人為這事情也爭吵過幾次,雖然彼此都不敢翻臉,但關系也是越來越淡了。

楊喻義更沒有想到,今天這個吉瓊玉幫著任雨澤來對付他了,他心中只能暗自嘆息一聲。

吉瓊玉才不管楊市長是什麼心態呢,對這個男人,她一點都不怕的,兩人曾經有過那種關系,現在看看楊市長對她也沒有太多的幫助了,就想直接投靠任雨澤,這也是她最近一段時間對北江市政治格局做了深入研究之後的結論,她人為,任雨澤是一定能在北江市站穩腳跟的。

她繼續說︰「大家都知道,很多時候,一座建築往往就會讓人記住一座城市,如說起‘黃鶴樓’,我們就會想到江城武漢,提起‘藤王閣’,我們就會想到紅色之城南昌。據我所知,整個北江省9個地級市,還沒有哪個地級市有雙向四車道的大橋,更別說搞什麼景觀台這些東西了,如果我們把北江大橋建成一座美觀的現代化大橋的話,那麼,既能使其很好的與開發中的南北兩個新區相融合,又能使我們北江因為這座橋而名聲鵲起,這樣對我市招商引資,發展北江市工業也是大有幫助的。所以,我認為,把北江市大橋高標準、高要求地建設成北江市的標志性建築是非常有必要的。」

吉瓊玉說完這一大通後,帶著一種輕微的嫵媚,看了眼任雨澤,見任雨澤面帶笑容,便知道她的這一番話深得任雨澤滿意。她也猜得到,楊市長現在肯定是鐵青著臉瞪著她。

其實不然,盡管她的這番話楊市長在听著極不舒服,心里可以說是五味雜陳,也是恨透了她,但楊市長仍是笑眯眯的,對吉瓊玉的發言,更是時不時的點頭表示「認可」。

「瓊玉同志的發言說得很好,很有見地。」楊喻義「贊許」地笑笑說,對著與會者掃了一遍,然後把目光落在交通局易局長身上,又說︰「易局長,你作為交通局長,修路鋪橋可是你職責範圍內的事情,也發表發表你的看法吧。」

這交通局易局長等幾個人,因為省委黨校培訓的通知還沒下來,所以今天听說開會,也都主動的來了,他們昨天在楊市長那里也是研究了好久的,對任雨澤實在還是氣不過,特別是任雨澤讓他們到當學學習,面子上他們是給任雨澤承認了錯誤,表示要改正態度,配合工作,但心底里對任雨澤還是很不服氣。

剛才吉瓊玉發言的的時候,易局長早已是如梗在喉,不吐不快,若不是顧及任雨澤在場,他剛才真想打斷吉瓊玉的話,現在見楊市長點到了自己,就講了起來。

「任書記、楊市長,既然是關于建橋的事情,正如楊市長所說,是我份內之事,那我就說說我的一些看法吧。剛才吉主任剛才說了,一座標志性的建築或者說一座有名的建築,是宣傳一個城市的最好名片。確實,我們北江市需要這樣的名片,需要借助這樣的名片來提高北江市的知名度。但是,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總得結合實際情況吧。全市的總體經濟水平還很低。我認為把北江大橋建成標志性建築的時機還不成熟,按照這幾年北江市發展的速度,起碼要再過8到10年方為適宜。」

說到這里,他看了楊市長一眼,見楊市長那熟悉的眼神中盡是贊許,他就更精神了。

「在座的除任書記剛到北江外,其他的不是北江本地人就是在北江工作了四五年以上的領導,對北江的經濟現狀都是非常了解的,當初也有同志提出要把大橋建成一座現代化大橋,後來市委市政府為什麼沒有采納,就是因為考慮到北江市的經濟現狀。根據原來市委、市政府的方案,建成後的北江大橋也是非常不錯的,不說10年,最起碼七八年內是不是會被淘汰的,所以我認為,我們還是根據原來的方案建設北江大橋好。要不然,多花幾千萬元建一座橋,老百姓肯定不會買帳的。弄不好,還會以為我們這些當領導的從中撈了油水呢。」

易局長的話不僅有明顯暗示任雨澤不了解北江市現狀,胡搞瞎搞的意思,還有影射任雨澤想利用提高造價從中撈上一把的意思。

楊喻義見任雨澤的臉色驟變,便瞪了易局長一眼,說︰「易局長,注意就事論事,別把問題扯遠了。」

「楊市長批平得對,是我嘴巴比腦袋快跑題了。我的意思是,提高造價,把北江大橋建成峽川的標志性建築,不僅不符合峽川的發展現狀,也不符合民意民情。」易局長說。

易局長發完言後,又冷了幾分鐘的場。每一個領導都聞到了一股硝煙味,大部分與會者都作觀望狀,生怕一發言就被另一方亂槍掃射,死無全尸。

任雨澤又點了幾個將之後,氣氛才開始熱起來。

這個會開的時間比較長,從下午三點開始,一直開到六點多才結束,從始至終,雖有冷場,但一旦討論起來就比較激烈,堅持原來方案的領導、代表認為建設北江大橋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厲行節約的原則,而另一些領導、代表則認為建設北江大橋要從長遠考慮,不能鼠目寸光。

在人數上,支持老方案不變的多一些,但在氣勢上,支持把北江大橋建設成標志性建築的還是略佔上風。

原因很簡單,除建設局楊局長、交通局易局長和財政局李局長幾人敢無所顧忌,據「理」力爭外,其他人都只是簡明扼要地說上幾句,表個態,不敢過多的擺這理由擺那理由。

對于這個結果,任雨澤還是比較滿意,到6點過10分的時候,他覺得目的已經達到了,便作了總結性發言︰「今天這個會開得很好,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雖然在一些問題上還存在分岐,但除少數干部說東指西,亂說一氣外,大多數的同志都能夠就事論事,有理有據,這很好,說明大家都很關心北江市的城市建設,也說明我們今天這個會開得很成功,很圓滿。建設峽江大橋是一件功在當代,造福子孫的一個工程,我們一定要廣泛征求、听取各層各面的意見和建議,而不能急于求成,盲目開工,更不能搞什麼政績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把大橋的修建作為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實事來抓。」

任雨澤把目光投向坐在一旁的楊喻義,說,「楊市長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楊喻義說沒什麼補充的了,任雨澤就說︰「時間不早了,今天的會就到此結束吧,散會!」

與會者就紛紛起身,準備離開。楊喻義用手敲了敲桌子,說︰「請大家慢走一步。任書記為各位領導、代表準備了晚餐,請大家散會後一律到北江賓館用餐,這也是件政治任務,任何人不得找借口推托。」

通知開會時,就已告知散會後到北江酒店用餐,楊喻義之所以再次強調,是怕易局長這些他的支持者走人。確實,他要是不這麼強調一下,易局長,李局長和楊局長這些親楊派的人還真的打算開溜。現在楊喻義這麼一強調,他們再不去可就太不合適了。

這樣的會餐就簡簡單單的,也有酒,但放開喝的人卻很少,所以還不到一個小時,會餐就結束了。

任雨澤卻沒有急于回家,反正回去也是一個人,所以任雨澤就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準備看看文件什麼的。

這次會議的召開,讓任雨澤心里更有了底,讓他更清楚的明白了誰是站在楊喻義那邊,誰是站在他那邊的。他很欣慰,能有這麼多人支持他,雖然支持他的人在數量上不及與會者人數的一半,但這足已讓他欣慰了,自己畢竟是初來咋到,能有這麼多支持者,已經難能可貴。

人家楊喻義在北江市但任重要職務多年,社會關系盤根錯節,由他提拔起來的干部更是多如牛毛,想要一下子都爭取過來是不現實的。不過,他非常樂觀,作為一個市委書記,只要把人事權緊緊地抓在手里,就不愁那些反對他的人不向心于他。

作為一個新上任的市委書記,任雨澤也準備過段時間動一批干部了,雖說只是小調整,但就算是小的調整,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多人還十分關注十分重視的。這一點任雨澤自然心明如鏡,他要借這次人事變動做點文章。

他就沒有看文件,一個人坐在辦公室思考著下一步的工作,對北江大橋,任雨澤還是希望能一次修到位的,這樣從長遠來看,確實對北江市很有利,人們往往都習慣用過去的情況和發展速度來考慮問題,但任雨澤卻相信,北江市和北江省的發展在未來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情況出現,這也是基于任雨澤對全國形式的一種判斷。

在一個,任雨澤更希望通過北江大橋的問題,讓自己以此為契機,逐漸的掌控住北江市的權利,這一點比起修改一個大橋方案,更讓任雨澤關注,自己既然到了市委書記的位置,就絕不能讓別人架空或者排擠,正如任雨澤一貫都遵循的那樣,權利是要自己來努力,單單靠運氣和等待,那是永遠得不到。

任雨澤正在想著這些問題,辦公桌上的手機響了,任雨澤一看是個新號碼,就不想接,這個時候打手機的都是些半生不熟的關系,不是探听信息,就是托付辦事,這樣的電話可接可不接。如果真是鐵磁的關系,大多會在上班時間,或直接到家里,到飯店。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夢)(島)(小)(說)(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官情ヾゝ最新章節 | 官情ヾゝ全文閱讀 | 官情ヾ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