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縴 第二十七章

作者 ︰

東去春來,安逸的日子容易讓許多人喪失警惕,渙散斗志,甚至忘記仇恨。

但絕不包含紀芊。

小郡主在暗處磨著牙,而得罪她的人,總會受到她的懲罰。

這一日,費婉蓉邀請了一幫小姐到府上做客,而紀芊在書房秘密接見了其中三位小姐,一位是紀將軍的佷女兒紀小姐,一位是城中董家的董三姑娘,另一位則是劉家的劉大小姐。

面對郡主,三位小姐皆感到不解。

卻也很好理解,紀小姐二八年華,據說正在議親,說與之人正是郡守的兒子韓三寶。

韓三寶有兩個姐姐,因為韓沖得勢的時候她們早結了親事,故而都沒有嫁給權貴,一個嫁進了董家,一個嫁到了樊城劉家。

董三姑娘如今芳齡十四,是韓大姑娘的小姑,而劉大小姐是樊城劉家的堂親。

小姑娘們聯合起來,總會讓一些人不痛快,而有一個不體面的弟弟,真讓人替那些可憐的姐姐們感到羞恥。

一番體己話,紀芊拉著紀小姐的手,尤為深嘆︰

「本郡主與姐姐一見如故,委實不忍姐姐就這樣受人欺瞞,作為女子,雖然不能自專,可……毀的可是自個兒的一輩子。」

紀小姐滿臉驚恐,淚目盈盈,最後伏在了劉大小姐的懷里。劉大小姐輕輕的安慰著她,抬頭間與紀芊對了個眼色。

董三姑娘也覺得紀小姐這般可憐,父母貪圖韓家勢力,竟然要與韓三寶定親,她模模頭上的金釵,晃了晃手中的一對玉環,這些都是郡主送給她的,可比她那個小家子氣一毛不拔的嫂子強多了。

姑娘們不知達成了什麼協議,數日之後,紀家與韓家的親事告吹,听說紀家小姐一心不肯答應親事,竟然投了湖,萬幸給人救了,這事傳揚了開,紀家人即便是顧忌臉面也再不敢逼迫。

董家媳婦韓氏回了娘家訴苦,埋怨自家弟弟在外名聲喪盡,不給自己長臉。

劉家媳婦來了書信,說是弟弟的劣跡已經傳到了樊城,害的姐姐都不敢出門應酬,怕被說道了去。

這些時日,建安的小姐們的談資總少不了郡守家的三公子,總有人莫名的就提到這個話題,小姐們一邊替紀家小姐慶幸,一邊數落這韓三少的惡形惡狀,八卦這種事情,無事亦可生非,何況本來就不怎麼光彩,韓肥那些事跡,被添油加醋,以訛傳訛,相互傳遞,有的在父兄面前搬弄,有的母嫂跟前閑話,或者寫信到親戚家,一傳十十傳百,整個兒弄臭了韓肥本來就不怎麼干淨的名聲,弄得無人敢和韓家議親,就算有些看中韓家勢力的,這會兒也不敢不顧臉面,頂上個買女求榮的罪名了。建安內外,南都郡境內,再無好人家的女兒肯下嫁韓家了。

韓郡守治理一方,可是生了個敗壞名聲的兒子,也不知應不影響這一次的連任。

連任?御史!咱那個便宜後爹不正是御史嗎?紀芊猛然想起,決定執筆告狀去。

這世間,為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小女子更甚,雖然都是些小家子手筆,但對于一個小姑娘家來說,她做的也夠多了。

韓家不可能和建安所有有女兒的人家為敵,這回著實吃了悶虧。

郡主紀芊神功蓋世,天下無敵,在她的世界,她依舊高高在上,俯視眾生,可惜的是她的世界太狹小,如一座沙堡,一個蟻洞,她需要更廣袤的天地。但是廣袤的天地卻一再拒絕她的加入。

她的母親再一次拒絕了她回安陽城的請求,而這一次,她決定不再坐以待斃。哪怕是向她的敵人尋求幫助。

裕榮公主的生辰,她花心思送去了許多禮物,就算她是郡主,準備這些禮物也是尤為不易的,長公主不會克扣女兒的待遇(她的待遇同時含有名下的侍女家奴的用度),但是身為郡主,又喜歡宴會和收買人心的紀芊卻不是一個好養的女兒,她高雅的品味,崇尚精致的風格,讓她哪怕只是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花費,也是不小的一筆。

所幸的是,當初在建安建造別院的時候,長公主順手購買了附近的田莊,後來又購置了一些店鋪,而這些如今都和建安別院一起,交到了紀芊的手中,長公主堅信,女兒錢不夠花的時候,她會自己想辦法。

紀芊不負所望,當然她是不會自己出去賺錢的,這樣的粗活還是留個別人干吧,郡主的名頭在地方上還是管用的,只要她不選錯人和受到蒙蔽,生意絕對不至于虧本,再說還有豐娘把關呢。

經過幾次不大不小的風波和人事調動,她也小有些私房,這次全部拿了出來貢獻給了她的敵人。

小郡主自掏腰包喂飽她的敵人,當然不會是為了在裕榮公主出嫁之前化解敵我矛盾,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得見裕榮公主一面。

小時候被寵壞了,才讓紀芊有飽漲的存在感,經過了這兩年的落差,才知道,親的就是親的,跟裕榮公主叫板是她不太謹慎,如果她和裕榮的關系好一點,這兩年讓裕榮在宮中撒嬌打滾打掩護,也許皇帝或者太後能想起她同意召回她。

就算不能夠,如果即將嫁人的裕榮,向皇帝提出的最後一個請求是,懇請召回自己,沒準皇帝也不能拒絕,畢竟把自家閨女嫁給半老頭子的男人心理防御是受不了多大沖擊的。

但可惜的是,裕榮和她的關系沒有好到那一步,那麼這就是紀芊的打算——裕榮嫁到北狄,一路往北勢必經過樊城,而樊城離建安又不遠,她打算親往樊城求見裕榮,看在她花了心思賄賂的份上,裕榮也許會見她一面。

只要見面,就有可能說服裕榮給皇帝寫一封信,說服他下旨召回自己,如果是皇帝的意願,母親就沒有反對的余地,回了安陽也不會遣送自己回來。

這個計劃,關鍵在于裕榮的態度,畢竟她們敵對了太長時間,但畢竟是個機會,只要有機會就不該放過,不是嗎?

公主遠嫁,非同尋常,裕榮公主二月舉行了及笄禮,又磨磨蹭蹭挨過了三月,四月初就不得不踏上了遠嫁之路,北狄王的長子阿必修早已在安陽城等候護送這位年輕的繼母。

紀芊(不擇手段)弄到了裕榮公主的行程,提前兩天在樊城等候,包下了驛館附近的一間客棧,指示家里的侍女們將客棧打掃的縴塵不染,鑒于還要在客棧住幾天,用自家的床褥餐具器皿更換了客棧所用的用具,這才嫌惡的住了進來。

按捺了兩天,第三天果然裕榮公主的送親隊伍住進了驛館,紀芊拜帖求見。

而裕榮公主果然答應了這次接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阿縴最新章節 | 阿縴全文閱讀 | 阿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