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縴 第三章

作者 ︰

「身世」這兩個字真是奇怪,追溯一個人的過去,可以用「出身」、「背景」這樣的字眼來定義,然而如果一定要用到「身世」這兩個字的,只能說明一件事,就是別有內情。

皇宮里的「內情」本來就很多,跟天上的繁星一樣多,但有一個「內情」,大家都知道,卻還爭先恐後的裝不知道,還怕被人家識破。

最有趣的是,就連史官都不敢承認自己知道,他們在史書上記載著,泰安三十九年四月初,先帝出宮狩獵未歸,逢承和宮部屬叛亂,太子中流矢身亡,晉王趙洵領禁衛營平叛,泰安三十九年五月,晉王趙洵因品德謙恭立為太子,泰安四十年初,瑞帝因病退位,太子繼位,改年號為天弘。

每一件事都有理有據,承和宮就是太子府,因為部屬叛亂,先太子中流矢身亡,晉王趙洵,也就是當今聖上,領著禁軍把那些叛亂者都殺了,所謂一國不可無君,同樣也不能沒有繼承人,既然太子都死了,那麼平叛有功,又「品德謙恭」的晉王登太子位也就是眾望所歸了。

既然都有太子了,那麼生了病的先帝「不堪重負」退位榮養,那麼也很是說得過去了。

每一件事都有理有據,簡直讓人覺得事本就該如此。

但是連九歲的紀芊听到的時候,都很有疑問,泰安三十九年到泰安四十年初,整一年的時間發生的事未免太多了吧。

她問長公主,當時還是晉王的皇帝舅舅不是本該在封地嗎?封王無詔不得回安陽,怎麼偏偏那時候他在?而且先帝那時未歸,他是如何調動得禁衛營?

紀芊還問,先帝後來不是活了很有幾年嗎?怎麼就退位了呢?當皇帝的不是到死才會退位嗎?對了,先帝在世的時候為什麼一直呆在自己宮里不出來?還都不肯跟皇帝舅舅說話?皇帝舅舅送給他的東西都被他叫人丟出來了……

紀芊還要問下去,就被頭痛無比的長公主捂住了嘴,這事長公主沒法解釋,就只好威脅她這些話不能問,也不能拿出去說,不然不給漂亮的衣服穿,也不給漂亮的首飾戴。

皇宮里許多事都是別有內情的,紀芊知道這一點,不是因為有人跟她說了什麼,而是大家都不敢跟她說什麼。

直到十一歲的這天,她終于從的皇後口中,知道了這件事情的真相。

原來,皇後她,真的是當時的當事人之一。

蕭氏是趙洵的原配,趙洵當皇帝,她就是皇後,趙洵還是晉王,她就是晉王妃,二十年來,這對夫妻從最開始的琴瑟和鳴,到後來形同陌路,其中發生了太多令人遺憾的往事了,也許還有人記得,當年先帝為晉王指婚的並非蕭氏,可以說,這門婚事,是趙洵當年自己苦苦求來的,為此不惜犯下眾怒,惹怒先帝,得罪太子,所求的,不過蕭氏一人而已。

最硬的心腸,在千瘡百孔之前,也曾只是一片會痛的軟肉。

海誓山盟不是不曾存在,而是敵不過彼此的猜疑。

蕭氏最先,是先太子趙淳看中的,晉王趙洵捷足先登,讓太子與晉王之間原本就岌岌可危的關系徹底破裂。

數年各自為政,暗中經營,互有損傷,于是就為泰安三十九年的事變埋下了伏筆。

泰安三十九年,先帝于鳳陽行宮未歸,太子假傳聖旨召回晉王,設計于歸一寺中伏殺晉王夫婦,那一天,趙洵帶的人全部被殺,妻子被擒,趙洵倉皇而逃。

隨後,太子借口追拿江洋大盜而封鎖關卡,意圖對趙洵趕盡殺絕。

而誰想,半月之後,竟然是趙洵現身于安陽,領著禁衛營趁著夜色屠了太子府。

死地後生,雖只在半月之內,但其中過程,可謂是異常曲折,險象環生,種種過往,也不細表。

單說當時的晉王妃蕭氏,太子昔日確然鐘情于她,她身陷太子府長達半月毫發無損,被營救出來之後,一口咬定自己的清白,不曾屈從于太子,但是,沒有人可以證明她清白,也沒有人能證明她不清白,她的生死榮辱,全憑趙洵一念之間。

趙洵與蕭氏夫妻情深,他信了她,至少是願意信她。

但是趙洵轉身卻娶了禁衛營統領魏一程的妹妹為側妃,在關鍵時候趙洵能發動禁衛營,可以說魏一程是用拼了全家老幼的性命幫他。一旦成功前途自然無限,可是失敗,那也定是珠聯九族,挫骨揚灰。

而且既然殺兄,開弓就已沒了回頭箭,先誅太子,接著就只能逼宮,搶了先機才有活路,趁著皇帝未歸設計請君入甕,這關口只能進,不能退,而其中都不能少了魏氏一門的鼎力相助。

所以後來,趙洵娶新婦,重魏氏,冷落了蕭氏,隨著他登基,曾有人進言立魏氏為後,而那時,蕭氏已經有身孕,既然有孕,又是原配,若不為後,豈不是令人生疑?

蕭氏,就當上了皇後。

蕭氏落入先太子府一事,一直是趙洵的忌諱,只因他心中還是重她一些,所以願意相信她,不去想那些虛無之事,可偏偏便是那段時間之後,她有了身孕,就算他不願意去計較,可這個孩子的存在,就時時提醒著他發生過的那一段事。

時間久了,自然疑心,疑心生暗鬼,這孩子到底是誰的種?所以孩子生下來之後,他百般看不順眼,蕭後若是對孩子好,他就懷疑另有緣故,折磨蕭後,冷待其子,後來蕭後也不敢多親近那孩子。

一年之後,蕭後再度有孕,生下趙玨,對于這個孩子,趙洵與之前的孩子不同,對其十分寵愛,有時候兩個孩子抱在一起,大的怎麼看怎麼討厭,小的怎麼看怎麼喜歡。長公主與趙洵關系親厚,知道他的心病,又受蕭後所托,使了個名目,將皇長子抱入公主府,由她撫養。

少了一個礙眼的成天在眼前晃,趙洵也承了長公主的情。

趙洵本有心病,魏夫人為了爭寵明里暗中煽風點火,以致趙洵時常對蕭後大發脾氣,帝後之間日漸冷漠,卻一直不肯廢後。蕭後是他發妻,又是他的摯愛,所謂相愛相傷,互相折磨,他只好把無法坦然面對蕭後的感情全部都投入在了趙玨身上。

後來魏夫人連連生了兩個女兒,誰想生第二個女兒的時候也難產死了,再也沒有威脅蕭氏後位的人,可是隔閡已經造成,趙洵與蕭後之間,如隔了千山萬水,再難挽回。

「他這些年來,不斷廣納女子,韓夫人的額頭,劉美人的眼楮,李美人的鼻子,他所寵愛的女人,每個人都有一部分像我,可是卻,連一眼都不願意看真正的我……」

「……每一天的日初,便是我希望的開始,每一天的日落,就是我希望的結束,我一直等啊等啊,等到頭發也白了,可是始終等不到他……我好恨……」

皇後撫模著趙霍的額頭,手指滑過他的眉毛,眼楮,趙霍已經被她說得那些嚇壞了,一動不敢動。

「孩子,也是你的不是,你和你弟弟乃是一母同胞,可是你知道嗎,你長得一點都不像你弟弟……也不像你的父皇。」

若論皇子氣度,趙玨絕對強于趙霍,趙玨生性活潑開朗,舉止有度,行為得體,雖然才十一歲,模樣卻是長得如仙童一般,可謂是人見人愛,不止得聖上歡心,太後也是愛得不行,曾有人笑言,太子趙玨與郡主紀芊,一左一右立在太後身邊,看上去就像是金童玉女一樣。而更重要的是,他不論長相,還是行為習慣,幾乎和聖上一模一樣。

可是趙霍也許因為幼年體弱,身子骨一直偏瘦,廣袍大袖穿在他身上顯不出飄逸高貴,反而空蕩蕩就像撐不起來一樣,天生膚色白得異樣,趙氏皇族的相貌特征他都具有,卻是一臉陰郁之氣,一雙鳳眼時常流露凶光,看上去陰霾滲人,性格也是易喜易怒,時有鞭撻宮人等劣跡,被皇帝斥責,小小年紀,就常常顯露出了乖張之氣。

要知道聖上與先太子是親兄弟,本是就有幾分相像,因此趙霍單從模樣上根本看不出是誰的種,滴血認親都認不出了,但是氣質上,他更像當年的先太子。

「……仔細看你,難怪他一見你就生氣,你果然有幾分像先太子的品格……」

事到如今,趙霍听完皇後的話,也在心中猜疑自己是誰的孩子,可是他知道,紀芊就在屏風後,他不能讓皇後說出自己不是聖上骨血這樣的話來,于是他忙急聲阻止。

「母後,不要說了,不繼續說了。」因為緊張,趙霍的語調里帶著一絲顫音。

皇後陰陰的笑了起來,道︰「你為什麼要害怕?連你也懷疑自己的身世了是嗎?為什麼我不能說?你就是我和聖上的孩子啊,你是我為他生的啊!為什麼要懷疑母後為什麼連你也不相信我!」

皇後本就在不斷的撫模著趙霍的臉,說到最後一句時,手就掐住了趙霍的脖子,按倒在榻上。趙霍到底是十三歲的孩子,而皇後經過多年的壓抑,精神早就異于常人,熬到到如今終于爆發了,她目露凶光,雙手死死掐住趙霍的脖子,趙霍拳打腳底,無奈就是掙不過這個已經失常的瘋皇後。

趙霍面色發紫,漸漸開始意識渙散,耳邊只听到皇後瘋狂的話語︰

「孩子,你本來就不該來到世上……母後不是不愛你……母後是愛你的……母後怕你一個人活在世上受罪……母後帶你走……」

「母後是愛你的……我帶你走……」

皇後已經瘋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阿縴最新章節 | 阿縴全文閱讀 | 阿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