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紅顏 黯然作別

作者 ︰ 隨園居士

從老陳那里出來,看了看我班教室門口那些學生,我明白了︰至少現在這個時候,是不能立即就走的。走不出去,那些個學生,一定會哭著喊著的,擋著路不讓去。這樣煽情的場面,能免就免吧!何況當著那些學生的面,我恐怕真的狠不下心來。這時候走,還有一個麻煩,依趙若懷的個性,他說不定就不顧一切,和我一同走了,這樣一來,舅媽那里,我又多了一條罪狀了。何況他跟我一同走,去哪里呢?但我走是必須的,我走之後,趙若懷才好抉擇,真要兩人一起,當全校同學檢討,依趙若懷之個性,他是絕對不為的。那麼結果只能是一個︰走!說實話,我並不認為,趙若懷繼續呆在這里,還有什麼價值。但是丟工作到底是一件冒險的事情,是一個風險事件,何況舅舅、舅媽是那種堅持要鐵飯碗的態度,陳春梅舅媽那里,還指著她兒子將來當官呢,辭了工作還怎麼當官?我內心深處,其實還有一個想法,暑假的時候,我一定會去參見柳源柳大廳長的,見了柳源,說不定趙若懷的工作,就有望調動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他暫時保住這工作,是有必要的。我走之後,已經空出兩個班來,趙若懷要再一走,學校已經沒有多余的老師,足以頂替我們的課了。所以看在這個份上,汪主任一定會盡全力挽留趙若懷,或許迫于形勢,老陳也就不至于過分為難趙若懷了呢?考慮到現在這種情況,不可能再到趙姨媽家去吃飯了,但是相處一場,我得和趙若懷、孫思吃頓告別的飯。中午在食堂踫上孫思,我對孫思說,晚上想自己做頓飯,能不能麻煩他去鎮上一趟,搞點菜來。下午自習的時候,給兩班學生最後上了一堂課,發現自己其實挺喜歡教書的,也挺喜歡那些學生的,真的舍不得。我對他們說了出自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又在《儒林外史》里被馬二先生說過的那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我說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听、說、讀、寫四種能力,這四種能力,最終都要聚焦在‘寫’上面,所以中國古代那科舉考試,就是考寫文章,那種考法,流行了一千多年,那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要‘寫’,首先就得從‘讀’上面下功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些話都是真理、至理名言。讀書到一定境界,潛詞造句、為文,那就是信手拈來的事情。要想文章有深度,除‘讀’之外,還得有點向善向美的情趣,得善于感受生活。學習重在興趣,興趣上去了,就沒有學不好的東西,語文尤其如此,只要興趣在,哪怕沒有老師,自己翻字典、詞典讀書,一樣地能學好。最後給他們說︰人生無常,生活里常常會有許多變數,當變數到來時,要善于面對。然後回到寢室煮飯,孫思已經從鎮上回來了,就那個桑榆鎮,到了下午,根本買不到什麼了,他只買回來一點豆干、雞蛋,還有就是鹵豬頭肉,我讓他去鄉中學老師種的菜地里,摘了點四季豆來。然後,我就著那煤油爐,認認真真地煮起飯來,從來沒這麼認真過。煮著煮著,就回想起去年九月,趙陳孫初次來我寢室喝酒那次的情形,可憐陳憶,居然連個告別的機會都沒有。晚飯的場面比較沉悶、低調,未曾有過的低調,以前有個陳憶,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現在陳憶不在,才發現這樣單獨地面對趙若懷、孫思,其實場面比較尷尬,挺難處的,表現為無所適從,連表情都不好做,總是唯恐自己在哪句話上,哪個表情上厚此薄彼了,不公平了,讓另一方感到了不自在。我還發現了一件事情,就是這兄弟倆,確實已經回不到先前的狀態了,回不到我剛來桑榆時那種狀態了。吃完飯去姨媽家走了走,打擾了人家一年,得有點禮貌。我對他們說︰「對不起了,毀掉的你們家的東西,我一定照價賠償。」姨父說︰「心儀,你太見外了!春梅既然是你舅媽,這算起來,你也算是我們的佷女,大家是親戚。再說了,這大半年,你對我們一直都很好,什麼賠不賠的?」接下來我想去後面那桃林走走,這時候桃花已經沒了,被桃果取代了,又順道去鄉政府,和大家打了個招呼,然後去了那亭子,當日柳詠,阿滿來時,我們六人在那里斗嘴的那亭子。趙若懷、孫思沉默地跟著。亭子里坐了會兒,我提議繞道鄉中學返回,主要是覺得鄉中學校長那里,應該還有個招呼要打。開荒種的那些個樹,還指著他幫忙看管呢,今天雖然不能明說,但明天這個時候,他就能明白了,我今天是去跟他們告別的。這樣就不算太失禮了。這樣一繞道,就經過了一塊奇怪的地,這地大部分地方空著,土松著,不久前剛剛被拔過附著物的樣子,但是,留下了零星的沒有拔掉的、沒有收獲的玫瑰。于是,我想起一些事來,就是六月一號,回江城那天早晨,我寢室里,床後面那凳子上,放著的那玫瑰,我已經知道了那玫瑰的出處了,就是來自這片土地上。于是,生日那天晚上,李念來的那天晚上,我喝醉了酒後,迷迷糊糊地做的那些個夢,到底哪些是夢,哪些是現實,真的已經說不清了。雖然心里劇烈地活動著,但是,我沒有對種玫瑰花的那地,表示出絲毫興趣,壓根就沒有駐足,完全沒事似的,就漫不經心地經過了,因為趙若懷、孫思同在,也因為在這種分別的關頭,這些事搞不搞清楚都不再重要了。然後我和趙若懷、孫思告別,趙若懷不答應,他提議再去姨媽家小坐。我對他們說︰「今天累了,想早點休息,有什麼事明天再說。」孫思說︰「也是,心儀累了,早點休息吧!明天再說!」這樣趙若懷就不好說什麼了。我于是扭頭就走,不敢回頭,等到快走到寢室轉彎處,驀然回首時,發現趙若懷已經轉身走了,我忽然好想叫住他,想再看看他,但是顯然……只能……這樣了。回到寢室收拾了東西,除自己必須帶走的東西外,還特地找了一些趙若懷的習字帖,他的柳體書法,還有就是趙若懷平時散落在我寢室的幾張照片,這些個東西,我得分作兩部分。一部分,我得拿去給柳源,作為信物的。我自己還得留一部分。偶爾看看。然後提筆給趙若懷、孫思留言。我認為那言,應該冷酷一點,直白一點,盡量使用陳述性的敘事風格的語言,不能運用抒情性的語言,不然的話,說不定明天前腳剛走,趙若懷就能不顧一切,天涯海角地去找我,就像當年郭襄尋找已然歸隱江湖的楊過那樣——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最先的一封是寫給兩人的,上面說︰感謝二位兄長一年以來的照顧,原諒心儀不辭而別。不必找我,你們也找不到我。該出現的時候,我自然會出現的。辭職的事情,楊柳、老傅、孫立夫那里,都只能隱瞞,也希望二位配合我隱瞞。截止昨日,商店、食店尚余下五千多元,我拿走了一千,做盤纏之用,同時也是讓你們放心,有了這一千元在身,你們就不用擔心我挨餓了。同時,我準備就用這一千元,開始創業。剩下的錢,賠償完姨媽家的損失後,你倆平分了吧!關于存折、賬目,昨晚去姨媽家時,我已放在趙若懷臥室里了。接下來還得分別給兩人說點什麼。孫思那言,相對來說要容易一點,于是放到前面,我首先對孫思追憶了這一年來的交往,感謝他在葫蘆灣一劫中的再生之德。然後撒謊說︰「此次去江城,途經雲岫,我已得到證實︰蘭半仙的左右兩手,均無任何齒印,由此看來,哥哥尋親之事,只好從長計議了,心儀定會信守承諾,一直留意這件事情。」撒謊的目的,自然是盡可能地阻止孫思去面見蘭半仙,但又不能把話說得很肯定、很堅決,不能采用勸說的口吻,否則只會欲益反損、欲蓋彌彰,反而引起孫思懷疑。但願此語能夠延緩一下他去單挑蘭半仙的進程吧!信的最後說︰臨別之際,心儀有幾事相求︰第一,哥哥的終身大事。哥哥雖身為大俠,但是既已生活在凡塵之中,就得按世俗的標準,履行一些塵俗的程序,所以,當務之急,必須切實把找女朋友成家的事情,提上議事日程。第二,此距暑假,不過月余時間,這段時間之中,希望哥哥代為照顧趙若懷,確保他不再受秦為、胡來、陳校長等人的欺負。第三,開荒種樹之舉,代表了心儀的一種人生理想,同時是我們四人相處一年的紀念,樹苗能否成活,全仰仗哥哥了。第四,心儀深知,哥哥身懷絕技,但哥哥所置身的,不是武俠世界里的江湖,而是紛繁復雜的當今社會,希哥哥遇事冷靜、多方權衡、三思而後行。然後給趙若懷留言,對著紙條,我想起好些事情,我明白了︰五月末的那天,他請的那些學生、那些孫思徒弟,都是來給我過生日的,為了那生日,他特地種了那些玫瑰。可是李念突然來了,他媽媽突然來了,所以……我還明白了,那天晚上,做的那些個似是而非的夢,有些場景,它不是夢……我想問他一些問題,問問那天晚上,他是怎麼進來的?又是啥時候出去的?他具體都做過些什麼?可憐我對著那紙條,怔怔出了一半天神,硬是下不了筆,寫不出一個字,千言萬語,最後反映在紙條上,竟然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寫下這個問號後,下面仍然不知道說什麼,如此浪費了一個小時,我給趙若懷的信紙上,竟然只有四個標點符號,分別是問號、感嘆號、省略號、逗號。罷了罷了,就這樣吧!趙若懷,這紙條,夠你揣摩一陣了,我不忍心就這樣畫上句號,你會明白的!然後我出門去學生寢室,去找我的學生鐘誠,學生們那里,我到底放心一下,有一些事情要托付給鐘誠,另外,轉交信的任務,還有明天一大早送我去乘車的任務,都只能交給鐘誠了。鐘誠那里,我還得給他做很多思想工作。臨出門時,我看了看寫給趙若懷的那四個醒目的巨型的標點符號,忽然心有不忍,于是又加上了兩個字︰珍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知性紅顏最新章節 | 知性紅顏全文閱讀 | 知性紅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