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小子的市長升遷路︰至尊官運 76兩樣事

作者 ︰ 徐浩瀚

張里這次來得還是飛鳳鎮,原書記肖海全、鎮長趙文東分別被調往另一個鄉擔任副鄉長,現在的新書記和鎮和還沒有到位。張里也沒進鎮,直接車隨意一拐,從鎮上向北面而來,路面開始有點崎嶇不平起來,顛顛簸簸地開了約模有十多里路,前面出現一個路邊的小街,其實也是個村子,路邊有個水泥牌,上在寫著吳圩村,張里讓老錢停車,他和于海洋下車徒步往前,路上是一道道深淺不一的拖拉機車轍,干巴巴的很硬,看得出來下雨天這里是肯定是一片泥濘。

在小街上隨便找了個閑人問了村長,有好事的人自告奮勇地跑去喊了,張里和于海洋就站在路邊和幾個人閑聊著,冬季正是農閑季節,大多的人都袖著手閑逛。一個帶著軍綠色火車頭絨帽的四十多歲漢子,膽子大點,問二人說︰「你們是縣上的干部吧?」于海洋看著張里,張里笑著回答說︰「我們是縣上環保局的,下來轉轉!」農家漢子好像很懂的樣子點點頭說︰「噢,環保局俺知道,就是管些環境污染啥的!」說著,咧著嘴笑了下,一口黑牙。

張里也笑著點點頭,後面陸續又湊過兩三個閑人,隨後張里問起了收成,家里過日子等基本情況,幾個男人看著穿戴整齊的二人,都很羨慕地說︰「俺們農村現在窮,要麼出去打工,要麼在家守著田,平時也沒事,一年也就三四千元收入。不像你們城里人到月拿工資,風不吹頭,雨不打臉的。」

張里听得很不是滋味,當下問道︰「你們都沒搞點副業或做點小生意什麼的?」

「哎,搞啥副業,俺們這交通也不便,就這路,一下雨能把人鞋跟都粘掉了,能搞什麼嗎?」

「晴天上趟飛鳳鎮要二個多小時,來回半天就沒了,下雨天想去都不成,想做點生意都沒辦法。」另一個耳朵上吊著煙卷的人吊兒郎當地說道。

眾七嘴八舌地說著,張里也听出了個大概,交通不便,路不好走。

前面戴著火車頭帽子的漢子說︰「說這些有屁用,人家是環保局的,不管這些!想吃鴨蛋模到雞窩里去了,有吊用!」說完一幫人哈哈笑起來!

于海洋見狀想上前,張里用眼神止住了,正在這時,村長來了。村長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漢子,有點斯文,看到張里二人慌忙上來握手,嘴里說「歡迎,歡迎!我叫馬正文!」嘴里也是一口黑牙。張里也笑著和他握了握手,馬村長對著旁邊圍觀的人吆了幾聲︰「都走吧!站著干什麼?」言語間有點權威的樣子,眾人一看也都三三兩兩哄笑著散了。

將張里二人帶到村部,也就是街頭的兩間平房,不大點,里面掛著一些規章制度什麼的。擺了兩張辦公桌。一條木制長椅,三人落坐後,于海洋起來做了介紹︰「馬村長,這是我們張里副縣長!」

村長馬正文手一哆嗦,差點煙都沒夾住,連忙站起來,臉上明顯的一臉驚慌,口里不住說︰「對不起,張縣長,不知道您來——」眼前的張縣長他可是如雷貫耳,鎮上的肖書記、趙鎮長就是被他拿下的,幸好那天自己家中有事沒去開會。

張里擺了擺手示意馬村長坐下,說道︰「這次我們下來不是檢查工作的,我是想了解下情況。你談談村里的收入、村*要經濟來源、包括一些實際上困難等方面。供我們參考一下!」

馬村長這才驚魂未定地坐下,張里也叫于海洋拿出煙來發支給他,自己也陪著抽了支,讓對方定定神說說。

果然,抽了兩口煙,馬村長才一五一十地說起來了,村里主要還是種田收入,沒有其它什麼副業,農民一年四季在地里刨食,這地方交通不便,是典型的粘土地,這種土對種莊稼來說貧瘠,收成不高,一到下雨天地上的爛泥能把人鞋底粘掉。村里有少數人在外地打工,在本縣的也不多,因為在縣城打工的話,收入低,每天通過家門前的路來回不方便,太遠了。

張里听後,眉頭也微皺,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口水,「唔」,他突然覺得嘴里不對味,張口吐了出來,

馬村長連忙緊張地說︰「張縣長,我們這邊水質不好,請原諒!」

張里覺得奇怪,就問是怎麼回事,馬村長介紹說︰當地水質自來都這樣,含氟量高,所以當地人的牙齒黑,過早地就會月兌牙、蛀牙,他們村正處在中心位置,其他偏一點的地方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狀況,張里這才明白,當下就問︰「怎麼不打井呢?」

馬村長嘆了口氣說︰「一般的土井沒有用,太淺了,還這樣,听說只有打到150米以下,吃地下水才沒事。但是打深水井我們也沒有錢去辦!」說完悶悶地抽了口煙。

隨後張里又在村里走訪了幾戶困難戶,其中有一家,听說一年四季以稀飯為主食,咸菜吃蘿卜干,張里到這家時,正好是中飯時間,看著一家五六口人圍在黑呼呼的桌前,一大盆的小麥稀飯,熱汽騰騰的,旁邊還擺著一大碗腌制的咸蘿卜干,一家人正在「稀呼稀呼」地喝著。

張里看得心酸,留下貳百元錢含著淚走了,都進入新世紀了,沒想到自己的家鄉還有這樣的貧困戶,要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感相信。

謝絕了馬村長的挽留,張里一車回到了縣里。接連幾天,張里都在全縣的東北地區轉悠,這邊包括了四個鄉鎮,是全縣經濟發展最慢的,很多村子並不比吳圩村狀況好。

利用了七八天時間將這些地區走訪大差不離後,張里讓于海洋把這次的走訪情況整理了下,于海洋的筆頭是不用說的,第二天,就交給張里一份詳實的材料。

看著手上厚厚的一迭總結材料,張里又心情沉重的細看了一遍,這才放下,在心里又詳細地綜合一下,才自言自語道︰「看來還是‘要想富,先修路’說得對了!!」他心里才大膽的擬了個計劃,先發展村村通的工程,現在全縣除了有限幾個鄉鎮實現這一條件外,其他大多都沒有實現。當然實現了的鄉鎮都要比沒實現的經濟上要活躍多了。要先想辦法把路修起來,到時再配上項州市新建的幾條通道,全縣的交通狀況就會大大改觀,路好走了,人才能多起來!他心里暗暗給自己打定主意。

不過在實現村村通公路之前,他還想再辦件事,就是解決東北地區四個鄉鎮吃水的問題,甚至是全縣最好都能吃上干淨衛生的深井水才好。

回來後,張里仔細向地詢問了縣里的自來水廠,水利局等掌握全縣水文地質方面資料的單位,鐘吾縣地理位置成形不過幾百年,以前是淺海灘涂地帶,地質結構造較特殊,沂蒙山余脈延著地底延伸至海底,隨著地殼變動,大陸架出現了斷層,因此水資源上受了污染。故而水質不好。張里更了解到一個讓他吃驚的情況︰早在90年代初期,世界衛生組織曾經就鐘吾的情況特殊下拔過一批扶貧專款用于改善飲水問題,但這筆錢到了縣里後不知用到什麼地方去了,一點作用都沒起。由于年代長了,也翻不出來這筆舊帳了。

張里只好想能否打著扶貧的名義到省里扶貧辦想想辦法,一定要先搞好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事。

打定主意的張里讓縣里的扶貧辦主任張成遠做一份詳實的報告,準備上報省扶貧辦,爭取一筆資金來解決這件事。

讓交通局的劉清遠帶領局里的技術骨干,對全縣鄉鎮的村村通工程做出詳細的考察,拿出可行性報告,同時也要列出預算方案,以備常委會上討論。

忙完這兩樣事,眼看還剩下十多天就要過春節了,張里還沒來得及閑下來,接著就是各單位的年終總結等開會、報告,一股腦地涌過來,張立聞倒是省事了,經常在新城的建設上東轉轉,西看看,正常應付人的事全部甩給了張里,搞得他是整天連午休都省了。累得他是心中暗暗叫苦,現在各單位的年終總結啥的只是走馬觀花,流于形式,有多少數字是準確的,沒人知道,但盡管如此各單位還是得做,不做不行呀,上級主管部門要,縣里的主官們也要,這些都是到是政府工作報告的必備內容,也是上級評判下級工作的標準。

對這種流于形式而又沒有多少實質內容的東西,張里是深感無奈,連著哄走不少單位,讓他們向張立聞匯報,自己才得以清閑。

新年過去了,又是一年即將到來,這一年是張里正式擔任常務副縣長的第一年,工作上的事,他不想太多,惟一讓他心中欣喜地是獲得了佳人,他想結婚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窮小子的市長升遷路︰至尊官運最新章節 | 窮小子的市長升遷路︰至尊官運全文閱讀 | 窮小子的市長升遷路︰至尊官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