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三國 第九十六章 常山趙子龍

作者 ︰ 北方三哥

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卻說孫堅回歸長沙的路上在荊州突然遭遇一彪人馬攔截正是荊州劉表接到袁紹密信來截殺孫堅搶奪傳國玉璽由于出兵突然孫堅所部始料未及折下了大部分人馬虧得黃蓋和韓當二將拼死相救孫堅方才逃月兌得回長沙至此孫堅與劉表結怨

荊州劉表暗中往袁紹之部遣送信件一封言說「傳國玉璽未果乃全殲孫堅部隊」袁紹接到此封信件的時候雖然傳國玉璽並未到手卻也欣喜「好你個孫堅這玉璽早晚必到我的手里」

「主公這長沙的孫堅距離可遠著呢莫不如把眼光放在近在咫尺的冀州」說話的人乃是田豐又道「我為主公出一計可定冀州大事」

袁紹恨意高飛比孫堅更甚而听得田豐之言略有喜悅「且說來看看」

田豐笑道「主公難道忘了那個北平公孫瓚嘛當日在聯軍之內這公孫瓚請任先鋒之職卻被高飛搶了過去那個時候這公孫瓚就頗看不起冀州高飛正好此中有隙可以遣送書信一封相約與公孫瓚共攻冀州城互為應和且許諾冀州之地一分為二他必動心必前來助戰屆時冀州城可破高飛可擒也主公之仇也得報」

袁紹允諾以為妙計休書一封送與公孫瓚

北平公孫瓚接到書信見說共攻冀州平分其地略有猶豫狀但是利益甚大這個公孫瓚左右衡量之下以為與袁紹聯手可行遂即日起兵前往冀州

高飛卻听說這事準備率軍出擊但是奈何腿上新傷後背舊疾便令華雄領兵三萬駐扎在冀州北邊十里之外的磐河之上抵御公孫瓚

此時河北袁紹也蠢蠢欲動命顏良文丑二人重戰冀州高飛見狀以為不妙此時此刻乃是月復背受敵冀州危矣

高飛速速招來賈詡詢問道「為之奈何」

賈詡思允片刻說道「北平公孫瓚乃是受袁紹蠱惑而來其心不堅主公當許諾小利以哄騙公孫瓚二虎來戰冀州驅虎斗虎方為上計」

「以何利益游說方能驅虎斗虎」

賈詡笑道「豈不聞洛陽之傳國玉璽須得派遣一能說會道之人前去公孫瓚軍中游說大事可成」

高飛立馬心領神會說道「還是先打個巴掌再來個甜棗最好」

計策既定那公孫瓚隨即便到了磐河之地與華雄大軍對峙公孫瓚軍隊位于磐河西華雄軍立于磐河東這公孫瓚立馬橋上嘴巴里罵罵咧咧的叫囂了數句華雄便挺著一只大刀直接殺上橋去公孫瓚便在橋上與華雄交鋒斗不到數十回合公孫瓚抵擋不住敗陣而走

華雄趁勢追趕而公孫瓚跑入了軍陣之中那華雄也不膽怯飛馬沖進公孫瓚的軍隊之中往來沖突見人擋者殺人見馬擋者殺馬

當時公孫瓚手下還有四位將軍一齊迎戰華雄而華雄手起刀落把一將斬于馬下其余三將露怯盡皆奔走

公孫瓚軍中大亂華雄騎馬攆著公孫瓚奔走出陣營之中公孫瓚望著一處山谷而逃華雄在其身後大喝道「無膽匪類快下馬受降」之後便從身後拽出一柄勁弓在馬上奔馳信手拉開一個滿月眼神瞄準「颼」的一聲望著公孫瓚的後心射去

一支穿雲羽箭帶風而出卻原來這公孫瓚的武藝不佳但是馬術相當不錯察覺身後箭聲呼嘯隨即側身覆在馬肚子之上躲過一箭卻不想此刻一個沒察覺公孫瓚坐下之馬瞬間失蹄馬上之人落于坡下

華雄見勢快馬加鞭橫起大刀一劈就要取公孫瓚性命卻不想此時山坡之後閃出一馬乃是一位少年將軍手里一桿白槍一橫擋下了那華雄的一刀

華雄看那少年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面白臉俊果然英姿雄發威風凜凜華雄心奇之手中大刀不免加重了力氣去戰那少年將軍數個回合下來華雄已經吃力不敢戀戰隨即撥馬而回

片刻之後公孫瓚的部下趕來援救那少年將軍見華雄回馬也並未追趕而公孫瓚被救下之後卻去詢問那少年姓名

那少年欠身回答道「某乃常山人士姓趙名雲字子龍師承武術大家童淵學藝歸來欲報效國家听聞公孫瓚將軍乃英豪人物特來投奔不想在此相見」

公孫瓚大喜與其一起回歸營寨整頓兵馬以期再戰

次日華雄退兵引軍回冀州而公孫瓚大營之內卻有一信使求見公孫瓚喚人召見卻不想一見那人面孔大驚

那信使稽首道「公孫將軍別來無恙啊高飛來見想必將軍有些意外吧」

公孫瓚哪里會不意外從來兩軍相爭信使來拜都是常見的事情然而公孫瓚卻從來沒有見過一軍之帥充當信使的

「我公孫瓚與冀州交戰而你高飛入我大營之中就不怕我扣下你來以此為要挾嗎」公孫瓚神色疑慮實在是想不出這個高飛何意

高飛倒是笑道「將軍嚴重了若不是有穩重之法我高飛也不會有膽前來公孫將軍之大營且听我一言將軍已經至于磐河且有昨日之敗而袁紹所部卻還在往冀州的路上快者明日可到慢者又不知數日想必那袁紹定然是許諾與將軍對半瓜分冀州將軍才會遠道而來敢問將軍一句與那袁紹聯手可有把握取下冀州」

一切都被言中公孫瓚支吾了一句「某一人當然攻不下冀州但是尚有袁紹袁本初之力當克下冀州」

高飛大笑道「將軍好打算啊恐怕按照袁紹之意乃是徒徒令將軍做炮灰踩在眾多白馬軍之上他袁紹也未必能夠如意十八路聯軍尚未結盟之時袁紹遣上將顏良文丑二人力戰我冀州陷陣營及諸位將軍損失萬余兵士未能取勝而今時今日我軍中更有大將華雄兼數萬原西北軍公孫將軍以為如何還有取勝之把握嗎論實力除卻盤踞長安的董卓我高飛自認暫無對手若不是念及當日將軍為我在袁紹面前解圍今日我高飛早就痛下殺手安能親自做使」

公孫瓚被高飛虎的一愣一愣口中念道「我還有劉關張三人只是遠在平原縣數日可到此三人能力敵呂布當破冀州」

「且不說劉備仁義不堪與君為伍就算劉關張悉數前來難道公孫將軍就沒有听聞我高飛在洛陽之事嗎某既然敢單槍匹馬入君之帳憑的不僅僅是全盤謀劃還有一身文武藝將軍肯領教嗎」高飛站立在軍甲林立的公孫瓚大營之中不卑不亢氣勢凌人

公孫瓚大窘「乃是袁紹誤我啊想當初為聯軍盟主之時他袁紹就是一副小人嘴臉不想今又上當還請高飛兄弟不要見怪某即刻退兵而回北平可好」

高飛又道「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公孫將軍可記得當日在聯軍大帳之中袁紹與那孫堅爭論傳國玉璽之事」

公孫瓚點頭示意記得高飛繼續道「那孫堅的確在說謊他確實有傳國玉璽而袁紹並不甘心在孫堅回長沙的路上安排了荊州劉表前去劫殺為的就是搶回玉璽那劉表乃是袁門故吏自然對袁紹言听計從暗中埋伏卻差一點要了那孫堅性命而玉璽便落到了劉表手里之後自然轉到了袁紹那里難道公孫將軍就無意玉璽」

公孫瓚反問道「高飛大人何意」

高飛小聲道「玉璽乃是寶物得之便可稱帝你我皆是漢臣皆不敢有此越僭之心而袁紹何許人也膽大包天小人嘴臉依我看他袁紹便是董卓第二不如你我兄弟聯手共同對付袁紹若能取勝且把那奪來的玉璽交給公孫將軍保管我看才最為保妥」

這高飛的幾句話都說到了公孫瓚的心坎里去了尤其是最後一句最為舒心公孫瓚隨即變了個面目一般賠笑道「還是高飛兄弟真知灼見啊原先是我公孫瓚糊涂才會誤信小人之言有了這般誤會且見諒容我在軍中擺酒給兄弟賠罪細商攻打袁紹之事」

有一句話說的好世間沒有絕對的敵人只有絕對的利益用在此處絕對貼合這剛才還是兩軍交戰的對手片刻之後便成了聯軍盟友真心令高飛哭笑不得不過鳥為食人為利的道理高飛倒也是通透所以說他騙了公孫瓚也便不覺得虧心了其實那傳國玉璽哪在袁紹的手里啊他倒是天天都在這種夢罷了

公孫瓚攬住高飛往酒席之處行走而高飛卻一眼瞥見一將立在大營的側角手里一桿銀槍雄姿英發氣宇軒昂正合高飛的心思卻在高飛張口欲問其何人的時候被公孫瓚一把摟到了酒席之上再回首已經不見那位少年將軍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教父三國最新章節 | 教父三國全文閱讀 | 教父三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