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唐 第二十四章 怎麼回事?

作者 ︰ 唐遠

(十二點過後還有一更,周一有四更,繼續沖擊新書榜中,求書友們推薦、收藏、點擊、打賞的支持!)

-----------------

楊晞所料不假,快速突進的叛軍先鋒人馬,遭遇到了剛剛選拔好伏擊點潛伏下來的李福德部。

奉了楊晞令,快速率軍出城的李福德,在得到龐忠的指點後,在漢潼關城外五里的地方設了伏,只是還沒將全部人馬隱藏好,哨探就傳來了叛軍前鋒人馬抵近的消息,李福德只能馬上下達了準備迎敵的命令。

李福德是從蜀地來的,挺有作戰經驗的一員將領,他是因楊國忠的舉薦才到京中任職,可以說對楊國忠感恩戴德,此次奉楊國忠的令跟著楊晞來到潼關前線救援,雖然楊晞布置給他率軍設伏的任務後,心里有抵觸情結,但在楊晞的威嚴喝令下,也只得領命出城。

不過在出城,尋到合適地點設伏後,他原本起伏的心緒完全沒有了,全身心投入到戰斗狀態中去。

這個地方的地形非常適合小規模人馬的伏擊,因為通往潼關方向的道路都很狹窄,很多地方只能容一輛大車或者兩匹馬並排經過,而且一側是山一側是河,無法展開大隊人馬,在這種地方戰斗,給予叛軍一個迎頭痛擊,並保證已方安全撤離,並不是件很難的事。

晨光中,李福德見叛軍沒一點防備,而是大大咧咧放馬過來,甚至連哨探都沒派出來,攻擊肯定得手的信念佔據了他的全身,在叛軍剛剛過去百騎人馬後,他馬上下令射擊。

原本官道上不時有潰兵成群結隊地逃過,但潛伏的李福德所部絲毫不理會。

叛軍大隊人馬近了,潰兵也不見了,這正是戰斗的好機會。

叛軍前哨人馬伏擊圈了,李福德果斷地命令開始攻擊!

五百名軍士馬上從潛伏的山岩上站出來,拉滿的弓隨之嗡嗡作響,箭如雨下般往叛軍陣中射去,無數的叛軍在慘叫聲中中箭倒地,不少的馬匹也被箭矢射中,山徑小道上頓時大亂,僥幸沒被射中的那些叛軍騎兵,能作的只有趕緊調轉馬頭,往來時方向逃跑,或者找地方躲避。

叛軍後面的人馬並不知道前方發生了突發情況,依然繼續前行,逃跑的騎兵與前行的人員相互撞在了一起,越加的混亂,人喊馬嘶聲響徹這片山谷地,並傳出去很遠,有不少叛軍軍士被同伴的馬撞倒,或者撞下崖溝、河岸,甚至被踩死。

看到叛軍前鋒陷入混亂中,李福德大喜,令軍士們繼續射擊的同時還大聲喝喊。隨著李福德部的喝喊,越來越多的箭矢往叛軍頭上射去,而喝喊殺敵的聲音在山頭的反射下起了回響,再加上叛軍自己大亂,人喊馬嘶聲非常響亮,誰也听不出喝喊殺敵的人有多少,更不知道有多少官軍在此設伏。

設伏地段的叛軍已經基本被射殺完畢,李福德果斷地命令軍士,上馬追擊。

軍士們馬上從潛伏的崖後跳了出來,跨上隱藏在崖邊另一側一塊空地上的馬兒,在李福德的率領下,以最快的速度追擊了過去。

這個設伏地是龐忠為李福德選定的,不過也就適合幾百兵馬藏身,不但不容易被對手發現,更容易追擊或者逃跑;要是過千人馬,想在這個地段設伏又不被對手發現,並能從容撤退或者快速追擊的話,那就不太容易了。這應該是也叛軍沒料到會在這個地方中伏的主要原因吧!

勝利是最能鼓舞人心的,在率軍出潼關城設伏的時候,李福德心里還滿是忐忑,深怕這一戰有去無回,他麾下的軍士也是如此。但伏擊輕松得手,叛軍前鋒馬上潰敗,他沒一點猶豫就下達了追擊的命令。沒有什麼遲疑,更沒有怯意,甚至他自己都忘記了,他手下只有五百軍士,而不是五千。

當然李福德不知道,他和麾下軍士一陣亂箭狠射,無意中擊斃了叛軍前鋒軍中領隊的那名中郎將,導致叛軍前哨人馬無人指揮,不然也不會這麼大亂。

遭遇伏擊,被亂箭射殺了幾百騎的叛軍前哨人馬迅速潰敗後,與自己的後續人馬攪在了一起,原本就很混亂了,在听到官軍追擊的喊殺聲及馬蹄聲由遠而近傳來時候,越加的慌亂。听到喊殺聲的軍士被潰敗軍士的慌亂感染後,不由的拔轉馬頭往回逃,整個行進隊列已經徹底混亂,即使那些將領們大聲喝喊,也不能制止!而這時唐軍所射的箭矢又「嗡嗡」地飛來,不停地落在一片混亂的叛軍軍士陣中。雖然箭矢的密度沒有剛才那樣密集,但還是引起了叛軍陣列更加的混亂。

李福德率軍伏擊的這塊地方可以說是這一段路中最險要的地段,前後地勢都稍為平坦,大隊人馬行進不會顯得那麼擁擠,但前進和逃跑的軍士混雜在了一起,叛軍陣列中要怎麼混亂就怎麼混亂了!而這時候李福德已經率人馬殺到面前,無數的戰刀在剛剛露出的晨曦中閃著寒光,散發著殺氣。

「殺!」持續不斷的喊殺聲響了起來。

李福德所領這部人馬並歷過靈寶之戰的慘敗,再加上平時訓練有素,對叛軍並沒多少畏懼,加之剛剛收獲的伏擊成果,讓他們所有人都充滿了斗志,在許多軍士手起刀落中,不少跑的慢的叛軍軍士被斬殺在馬下,更有一些叛軍軍士被嚇了扔了武器,下馬跪地投降。

如此沖殺了兩番,看到叛軍陣型更加混亂,也沒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但道路被叛軍軍士堵塞,不可能再進行快速沖擊後,李福德果斷地命令麾下軍士撤退。

在繼續響起的喊殺聲中,李福德和他麾下的五百精騎再斬殺了多名叛軍軍士後,最終揚長而去。

-----------

統帥叛軍前鋒軍人馬的正是在靈寶之戰中立下大功的崔乾佑。

靈寶之戰大獲全勝,他的榮光無限,不但得到了安慶緒的當面嘉獎,連在洛陽的安祿山在收到軍報後也馬上傳來嘉獎的命令,被提升了好幾級官爵,躊躇滿志的他想著要是能趁官軍兵敗,潼關守軍盡覆之際,趁機攻佔潼關的話,那安祿山會對他進一步嘉獎,甚至封王都不一定。

也就稍作停歇,打掃了戰場後,馬上揮師向潼關進發。

據他所探,逃回潼關的官軍最多只有五千到八千人,加上留守潼關的人馬,有一萬人已經是極限。雖然此前幾個月一直攻潼關城不克,連潼關城的前哨城隘漢潼關城都沒攻下,但這並不妨害崔乾佑在做著輕松攻佔潼關後,再得安祿山獎賞,隨後揮師向長安挺進,第一個攻佔帝都的夢。

他知道,官軍已經完全潰敗,哥舒翰即使能僥幸逃回潼關,也成了驚弓之鳥,只憑潼關城的那些殘兵敗將,怎麼可能守住潼關?

據前哨打探的情報,唐軍潰退回潼關城後,馬上下領緊閉潼關四門,連那些後續潰逃回來的軍士也不顧,甚至連防守的前哨漢潼關城也放棄了。這更讓崔乾佑充滿了必勝的信心,他甚至相信,只要他指揮的大軍行至潼關城下,開始攻城後,潼關城頭守軍全馬上潰敗,甚至開城門投降的可能。

正在他騎著馬,一邊暇想聯翩的時候,卻听前方傳來喝喊聲,還有慘叫聲,一下子驚醒過來,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怎麼回事?」崔乾佑勒停了坐騎,大聲地問身邊的親兵道。

「副帥,小的不知道,馬上派人去探!」親兵頭目戰戰兢兢地稟報。

不過就在親兵頭目派手下人前去打探的時候,前方傳來了越加響亮的慘叫聲、人喊及馬嘶的聲音,還有喊殺聲。「不好,中伏擊了!」這是崔乾佑心里冒出來的第一個念頭。

但又很不可置信,此時的官軍怎麼可能還有力量派兵在沿途設伏?歌舒翰還有這等布置?

不過久經戰事的他還是馬上下達了命令,令全軍將士,做好迎戰的準備。就在麾下各將指揮各自人馬,散開隊形準備戰斗的時候,前鋒人馬已經有人飛奔著回來報告情況了。

「報告副帥,我軍前鋒遭遇唐軍的伏擊,死傷慘重,唐軍正追擊而來!」

「什麼?唐軍真的在此設伏,還敢追擊過來!」崔乾佑被驚的目瞪口呆,仿佛是听到一個很好笑的笑話一樣完全不能相信。

接著他派去打探情況的親兵也回來報告了,說前鋒軍死傷四百多人,軍士爭相逃跑,前面的隊列已經大亂,唐軍伏擊人馬已經追殺過來,有更多的軍士被唐軍斬殺于馬下,指揮前哨人馬行進的中郎將被射殺,無人指揮的前哨人馬一片混亂。不過隊列大亂也阻止了唐軍的追擊,沖殺了一陣,沒辦法掠陣的官軍已經撤離,往潼關方向快速撤回!

听了軍士的報告後,崔乾佑擰緊了眉毛。雖然他不相信唐軍還有這個實力在沿途設伏,但事情卻真實地發生了,而且前哨人馬死傷挺多的,隊列混亂,根本沒辦法行進了,他也馬上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防御,防備官軍更大規模的掠陣或者襲擊。

「是何人所領的人馬?」崔乾佑在下達了命令後,悶聲問回來報告的軍士道。

「回副帥!唐軍打著‘楊’字的旗號,而且他們作戰勇猛,絲毫不像是從靈寶潰敗下來燈軍!」

「‘楊’字旗號,作戰很勇猛,進退有序!」崔乾佑的眉毛擰的更緊了,這會是何人指揮人馬?

大唐朝常中著名的楊姓人物只有一個楊國忠,但楊國忠不可能到潼關來領軍的,而此前所探,潼關諸將中並沒有一個姓楊的,這會是誰呢?遭遇如此突發情況,又遇到不解之難題,崔乾佑不敢再繼續冒進了,令大軍原地休整,並馬上派人將此情況傳後面的安慶緒。

安慶緒是指揮攻擊潼關的元帥,而崔乾佑因功被封為副元帥,遇到此等大事,崔乾佑當然要報告一下。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傲唐最新章節 | 傲唐全文閱讀 | 傲唐全集閱讀